【聯合報/記者許玉君、編譯陳世欽/綜合報導】 2006.10.31 02:57 am
國際勞工組織 (ILO)最新調查指出,過去十年,15到24歲的全球青年失業率不斷增加,目前全球約有三分之一的年輕人失業或生活貧困。
調查指出,全球有超過300萬的15到24歲年輕人,生活在每天收入低於2美元的貧窮線以下;在台灣,同年齡層的年輕人,失業率也已經連續五年超過10%。
調查指出,過去十年來,全球15到24歲的年輕人的失業人口,從7,400萬人快速攀升到8,500萬人,是成年人失業率的三倍左右,平均每年增加110萬的失業人口,成長率為14.8%。
報告指出,全球經濟成長並沒有實際嘉惠15到24歲的年輕人,至少還需要4億個「像樣且更好」的工作機會,才能解決現今青年失業率日趨高漲的問題。
我國的情況也是如此,15到24歲的年輕人失業率,已經連續五年超過10%,是國內各年齡層中失業率最高的一群。不過,主計處官員表示,台灣國情與國外不同,一般年輕人並不熱衷就業,15到24歲的年輕人中有很高的比例仍在就學,偶爾趁假期出來打打工,因此失業率看起來總是居高不下,但嚴格說起來不太算是真正的勞動力。
ILO理事長索馬維亞 (Juan Somavia)指出,大量青年失業的情況將衝擊未來經濟發展前景,該報告也大聲疾呼聯合國 (UN)必須要正視這個趨勢,加緊落實能提高年輕人就業率相關行動。
報告中的關鍵發現包括,全球人口在過去10年裡增加了13%,但青年人的就業率僅增加3.8%,即使接受過高等教育也無法保証能順利就業等。
若觀察地區別,以東南亞地區的情況最為嚴重,15到24歲可就業人口中約有85%找不到工作,其他年輕人就業困難的地區依次是,非洲34%、拉丁美洲23%、中東18%,和南亞的16%,而已開發國家和歐盟25個會員國,則是全球少數幾個失業率逐年減退的特例。
【2006/10/31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