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黃秀媛/綜合報導
美國「國家科學院彙報」公布研究報告,指出地球表面溫度逐漸上升,已達到數千年來的最高峰,而且動植物已開始受到影響。
太空總署哥達德太空研究所韓森(James Hansen)領導的研究小組說,過去30年地球表面溫度每10年提高攝氏0.2度,使整體氣溫達到上次冰河期在1萬2000年前結束來的最高峰。
「自然」期刊曾發表研究報告,指出20世紀下半葉,有1700種動植物向南北極移動,平均每10年移動大約四哩。
在較北部的地區大氣暖化情況更明顯,冰雪溶化露出底下的深色土石,得以吸收更多太陽散發的熱氣,陸地吸收的熱能也多於海洋。
海洋保持熱氣的能量極為龐大,因此水溫改變的速率比陸地緩慢,不過研究人員發現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水溫也顯著變暖。這些海洋對氣候和暖化影響重大,並可能導致影響天氣的聖嬰周期更為頻繁。
韓森說:「這些情況顯示我們的人為污染已接近危險地步。」
科學家大多同意地球正趨暖化,只是有人質疑氣溫改變的原因。韓森幾十年前就開始警告氣候改變的危險,並表示人類製造的溫室效應氣體已成為氣候改變的最主要因素。
研究報告說,近年來的暖化趨勢,使地球大氣溫度與一百萬年來的最高氣溫只相差不到攝氏一度。韓森說:「如果地球大氣再提高攝氏兩、三度,我們可能看到地球景觀完全改變。地球上次達到這麼暖和的地步,還是在大約三百萬年前的上新世,當時海平面估計比現在高出大約25公尺(80呎)。」
【2006/09/26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