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
政府近年改革所得稅制成效逐漸浮現,94年度我國以所得稅為主的直接稅收比重,幾乎占總稅收接近60%,創下歷年新高。但財政部擔心,若間接稅比重持續下滑、直接稅比重上升,民眾與企業都將有「稅負好重」「政府拔毛很痛」的感受,可能影響投資意願。
94年度我國的直接稅占總稅收比重為59.3%,也就是,政府每收進100元稅捐,就有59.3元來自所得稅、證交與期貨交易稅、遺贈稅、土地增值稅等直接稅,其餘的40.7元,才是來自營業稅、貨物稅等間接稅收。
由於直接稅具有稅負不容易轉嫁的特性,直接稅收比重逐年提高的結果,國人對稅捐負擔的感受也會持續加重。加上今年1月1日施行的所得稅最低稅負制,標榜要對享有高減免利益的個人與企業加課10%到20%的所得稅,學界與會計師界因此關切,若景氣持續好轉,最低稅負的開徵可能促使直接稅收比重衝破60%。
在民國70年以前,我國的直接稅與間接稅比重約為35%比65%,間接稅收占我國稅收的大宗。不過,隨著經濟發展帶動國人所得提高的結果,直接稅已逐漸取代間接稅,成為我國稅收主力。
財政部最新統計,94年度我國的直接稅收已占總稅收的59.3%,幾近60%。在民國78年以前,我國直接稅比重都在50%以下,78年首度突破50%,之後直接稅與間接稅即保持約五成五到四成五的比重水準。93年為例,直接稅比重為55.8%,94年則一舉攀升至59.3%。
對於94年度的直接稅比重較上一年飆升3.5個百分點,財政部統計處分析指出,主要是景氣復甦所致。而近四年來直接稅比重一年比一年高,也是受到包括土增稅減半課稅政策,造成土地成交金額激增等稅制變動影響。統計處說,96年5月是最低稅負制申報首年,直接稅收比重的變化值得關注。
財政部賦稅署長張盛和則表示,以國際間已開發國家為例,多數的國家其直接稅收比重都比間接稅收大。張盛和說,直接稅與間接稅的最適當比重,必須視各國稅制、經濟環境與國家發展需要而定。直接稅比重接近60%,對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或許不利,但提高間接稅造成物價上漲隱憂,亦會對經濟發展產生打擊,比重拿捏間都要考量利弊。
【2006/09/05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