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為仁論政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美麗島大審辯護律師團對台灣人民應盡之責任
 瀏覽4,357|回應3推薦1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保障人權  落實民主

1979年12月10日,充滿理想、滿腔熱血的一群人,以美麗島雜誌社的名義,在高雄舉辦世界人權日的紀念活動。他們無視嚴峻的國際環境,不顧險惡的國內政情,勇敢的高舉人權的大旗,向威權體制挑戰。要求民主的呼聲,迅速招來大逮捕的行動,志同道合的黨外菁英幾乎慘遭一網打盡。其中,黃信介、施明德、張俊宏、姚嘉文、林義雄、呂秀蓮、陳菊、林弘宣等八人,更被依涉嫌叛亂罪名,由軍事檢察官提起公訴。

這起震動全台並備受世界囑目的軍法大審,有十五位律師-陳水扁、鄭慶隆、鄭勝助、郭吉仁、尤清、謝長廷、蘇貞昌、'江鵬堅、張政雄、呂傳勝、鄭冠禮、高瑞錚、張火源、張俊雄、李勝雄-激於義憤,義務為被告辯護。他們慷慨激昂擲地有聲的辯詞,透過傳播媒體的報導,廣泛的激起民眾對被告的同情,沉寂已久的民主意識被激盪起來。1986年9月28日,民主進步黨平安的宣告成立。

美麗島事件的受刑人與美麗島大審的辯護人,台灣人民給了他們公道。參加選舉幾乎戰無不勝:他們的演說萬人空巷,他們的經費源源不斷,他們成為人民的愛子、付託的對象。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2004年繼續連任,2005年2月謝長廷擔任行政院長,蘇貞昌就任黨主席,府、院、黨的領導人清一色由當初義正辭嚴的辯護律師接掌。而受刑人中,目前呂秀蓮再次備位副總統,姚嘉文接任考試院長,陳菊長任勞工委員會主任委員,也算有不錯的歸宿。可是美麗島事件的受刑人與美麗島大審的辯護人當權執政以後,台灣人民的人權就得到保障,台灣的民主就能夠落實了嗎?好像並非如此!

言論似乎自由開放,但是美國國務院公布的年度人權報告含蓄的指出「許多媒體靠政府廣告預算〈置入性行銷〉和政府控制的銀行貸款維持,因此不願大肆批評政府」,真相則是許多媒體自失立場的變成政權的看門狗、化妝師。至於部份媒體被檢調搜索、起訴,記者被移送法辦、判刑的亦有數起,應有殺雞儆猴之意。此外,監聽浮濫:美國人口為台灣的11倍,去年的監聽案件不到一萬件,而台灣去年核發的監聽票一萬九千多件,監聽對象多達七萬多人,被非法監聽的更難以統計,言論怎麼稱得上是自由呢?

免於匱乏,免於恐懼,更是談不上。貧富差距日益懸殊:有人非精品不用,非名車不開,甚至列名世界首富排行榜;有人檢拾殘羹剩菜度日,無法繳交子女學費、餐費;有人無以為繼,乾脆自殺,一了百了;有人挺而走險,過一天算一天。姦淫擄掠、偷搶拐騙,層出不窮,不以作奸犯科為恥。軍、警、檢、調、弊端迭出,難以依靠。父子不親、夫妻不合、兄弟反目、朋友相害、躺在床上都不能保證平安,無怪得憂鬱症、罹躁鬱症的患者越來越多,因為日子太難過了啊!

談到民主,更是令人感概萬千。以民為主,人民是國家的主人,誰不知道這個道理,但是公僕根本不信這一套。趾高氣揚,吃穿享用民脂民膏,略有請求,認為浪費國家資源;稍有欠款,行政執行署毫不客氣,真是惡奴欺主。政客惡鬥,以族群、統獨、兩岸做訴求,不惜動搖國本,務求勝選。贏者全拿,大肆攫取資源無所忌諱;窮追猛打,完全不尊重少數;不容異聲,這與獨裁又有甚麼差別呢?政局動盪,了無寧日。有能力的逃之夭夭,別尋樂土安居,沒能力的沉淪苦海,只好望神垂憐。這是甚麼世界啊?怎麼愛子成為忤逆不孝的逆子了啊!這就是他們還給我們的公道嗎?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我們的寵兒也逃不脫這定律的規範嗎?當初不怕危險、不惜犧牲,主張民主、人權的人,願意回過頭來,重新審視當初民主、人權的訴求,與民更始,保障人權、落實民主,讓臺灣的人民能有機會過幸福快樂的日子嗎?

陳水扁希望為兩岸建立一個動態的和平穩定互動架構,希望籌組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希望作一位全民的總統,體認「和諧共生、永續發展」,期許謝長廷組成協商內閣、對話內閣、安定內閣;謝長廷準備以共生、和解作為基本思想,以協商、對話作為運作方式,組成安定內閣,追求政局安定、維護兩岸安定、維護社會安定及提供人心安定,做到「一人勞天下逸,一人憂天下樂」;蘇貞昌表示要用互動、行動,讓民進黨成為一個讓人民感動的黨。雖然不特別強調民主、人權的價植,卻也都顯示了一些良性的改變趨向。

扁宋再會成局,達成十項共識,即使背面或有美國的沉重壓力與爾虞我詐、互相利用的考量,只要真誠履行,對國內政局安定應有助益。對岸通過反分裂國家法當然有它特殊的時空背景,雖然對我們有所制約,可以理解而諒解,反彈似已適可而止,應可避免衝突惡化。國共兩黨間十項共識的建立,對安定兩岸關係而言也不是壞事,畢竟有互動才能產生共識,才能導致和平。總之,放棄對抗、追求安定是民眾共同的願望。以後國內各黨、海峽兩岸在保障人權、落實民主方面互相較量,一爭短長,才能真正符合全民的利益,而這應該也是今日美麗島大審辯護律師團通盤掌控府院黨以後,對台灣人民應該負起的責任,難道不是嗎?

台灣失業勞工聯合總會理事長:王為仁0923-101305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1809172
 回應文章
美麗島自白書遭偽造? 施明德:對國家失望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美麗島自白書遭偽造? 施明德:對國家失望

2017-03-29 13:31聯合報 記者林麒瑋╱即時報導

前紅衫軍總指揮施明德與台南市前市長張燦鍙,今天上午11時至檔案局調閱檔案,但施明德所申請的美麗島事件當時他遭受的所有內容,許多部份都被檔案局「抽頁或被遮掩」,甚至連他當時的「自白書都是偽造」,施明德痛批,掌權者利用歷史真相作為政治鬥爭,對這國家只有「失望」可形容。

施明德說,總統蔡英文說要檔案公開,讓全台人民都能共同閱讀、研究台灣過去的歷史,但檔案局的做法,根本是說一套、做一套,他們用選擇性的公開方式,遮掩性的歷史資料,藉此愚弄百姓。

施明德太太陳嘉君今天也陪同施明德至檔案局一同調閱檔案,面對檔案局的做法,陳嘉君不禁大罵,檔案局剝奪人民知的權利,人民沒有知的權利,就等於沒有言論自由,用各種策略和伎倆阻撓人民知道真相,「這個政府一定有很多不可告人的秘密」。

2003年施明德與太太陳嘉君就開始與檔案局接觸,要求調閱當時白色恐怖與施明德經歷美麗島事件所有的檔案,但檔案局的做法,就是有限、選擇性的讓當事人查閱檔案。

施明德指出,現行檔案法規定,30年機密檔案要公開,但檔案局的員工總會找理由刁難,說他們只是依法行事,且要送法案到立院,擬延長保密年限到80年,可是法案還沒送立院,他們就依長官指令,想盡辦法保護這些「不被公開」的檔案。

陳嘉君說,總統蔡英文曾在大型公開場合講美麗島事件,就曾說「我們不是都選擇屈服了嗎?」,這句話道盡白色恐怖的真相,但當時有許多為此起身反抗或秘密反抗的分子,被當局逮捕甚至槍決,這些事件如今過了這麼久,國家不願公開所有歷史資料,那算什麼「檔案公開」。

對此,檔案局副局長陳美蓉表示,任何人來檔案局都是遭受相同對待,檔案局賦予的就是提供當事人,也就是只有自己本身的資料,只要資料有涉及第三人,都會針對第三人隱私進行處理。

陳美容指出,檔案法第一條就有明確指出,「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令」,又因憲法保障個人隱私,且在個資法內也有提及,只要提供個人資料,必須「去識別化處理」,因此檔案局的做法,只是站在保護他人個資立場而已。

施明德(中)與妻陳嘉君(右)赴檔案局調閱檔案遭刁難,該局選擇性公開有限檔案。記者...
施明德(中)與妻陳嘉君(右)赴檔案局調閱檔案遭刁難,該局選擇性公開有限檔案。記者林麒瑋╱攝影
施明德(左)與妻陳嘉君(中)赴檔案局調閱檔案遭刁難,該局選擇性公開有限檔案。記者...
施明德(左)與妻陳嘉君(中)赴檔案局調閱檔案遭刁難,該局選擇性公開有限檔案。記者林麒瑋╱攝影
施明德痛批,檔案局選擇性公開有限檔案,其中自白書根本不是他的筆跡,完全是偽造。記...
施明德痛批,檔案局選擇性公開有限檔案,其中自白書根本不是他的筆跡,完全是偽造。記者林麒瑋╱攝影
前台南市長張燦鍙(左)首次至檔案局調閱美麗島事件檔案。記者林麒瑋╱攝影
前台南市長張燦鍙(左)首次至檔案局調閱美麗島事件檔案。記者林麒瑋╱攝影
檔案局握有台灣所有珍貴歷史資料,但疑因掌權者為了政治鬥爭,把許多真相不願公開。記...
檔案局握有台灣所有珍貴歷史資料,但疑因掌權者為了政治鬥爭,把許多真相不願公開。記者林麒瑋╱攝影
施明德(左)與妻陳嘉君(右)赴檔案局調閱檔案遭刁難,該局選擇性公開有限檔案。記者...
施明德(左)與妻陳嘉君(右)赴檔案局調閱檔案遭刁難,該局選擇性公開有限檔案。記者林麒瑋╱攝影
施明德(左)赴檔案局調閱檔案遭刁難,該局選擇性公開有限檔案。記者林麒瑋╱攝影
施明德(左)赴檔案局調閱檔案遭刁難,該局選擇性公開有限檔案。記者林麒瑋╱攝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601810
品格:唾棄政客,回到教育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6/08/26 
【民生報社評】
台灣政壇紛紛擾擾,倒扁運動風起雲湧,但扁卻聲稱「絕不下台」。就在這樣沈重的氣氛中,很多人開始反省,應回到最基礎的教育角度來思考問題。中研院副院長曾志朗公開響應施明德的活動時,語重心長地說了一句話:「我這不是政治表態,我是教育表態。」

曾志朗曾任教育部長,在任內執行教改計畫固未獲寸進,但他對台灣的教育問題應知之甚深,也可能比旁人都更理解:當今台灣必須從根救起,再遲下去將後悔莫及。有此認知的不只曾部長一人。國內十個教育團體和民間基金會,有感於政治亂象而決定必須從教育角度「起而行」,因而組成「品格教育推展行動聯盟」,誓言將監督政治人物的言行品格,並推動品格教育列入課程。

品格教育,看似陳腐的話題,卻是一個社會「文明」與否的基本指標。台灣社會曾積極討論過例如醫師的倫理教育問題、大學生的公德心問題等等;而直到近年來社會普遍出現羞恥心淪喪、誠信盡失等現象,政壇人物卻還在知法犯法、謊言狡辯,多少父母才警覺:台灣的品格教育、道德教育出現了最壞的示範,都是起於政治人物。藝人李明依表態響應「一百元行動」時,就直率指出,做父母的要花多少力氣才能教好孩子;但父母和師長的教育努力,尤其是有關誠信、守法、廉潔、羞恥心等品格培養,如今卻因政客的不道德行為示範而遭到踐踏。

民間團體擔心孩子的品格教育,學界精英也為了「教育表態」,而一齊向政治人物發出怒吼。有些人已經默默開始行動,例如已有幼稚園將品格教育列為授課重點;更多的有心人則正集結展示民間力量,希望能使政治人物在「高道德標準」的要求下低頭。的確,每個人的政治立場或許不同,但回到教育角度思考問題,如今已到必須力挽狂瀾的關頭!

【2006/08/26 民生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1843743
冷眼集》綠猛火攻施 扁得意忘形
推薦1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badminton

本報記者黃雅詩


隨著倒扁運動熾熱,陳水扁總統近日的反擊火力也增強。他昨天在接見外賓時神采奕奕,還以勝利者之姿調侃「絕不會讓施明德寫求饒信」。陳總統一得意,經常就會忘形,嘴巴也就跟著沒有遮攔。

但分析扁自信的神態,顯示了這一周以來,氣氛已與過去大不相同,扁營一連串「安內攘外」的佈局,讓他對打贏這場保位戰信心十足。

美方表明不介入台灣政局的立場,無疑是扁「老神在在」的最大原因。美國雖然對陳總統的「不可預測性」頗感頭痛,但對副總統呂秀蓮繼任也有疑懼,更擔憂扁下台引發政局動盪。扁選擇過境美屬地關島,恐怕也料準美國不會反對,因此可以借力操作,營造美方支持的印象。

在國內,倒扁運動儘管來勢洶洶,局面微妙催化後反而弔詭地減輕了藍、綠營直接施加於扁的壓力。

原本檢討阿扁、與扁切割的壓力,完全落在四大天王、民進黨頭上,「最可怕的敵人是自己」,從權力下放到解散派系,黨內改革要求似乎永無止境,阿扁始終處於「被凌遲」狀態。但在倒扁運動興起後,民進黨立委一波波有計畫的醜化施明德,扁在綠營的壓力也相對減輕。

倒扁運動甚至減緩了扁的獨派危機,倒扁活動愈搞愈大以後,已經變成泛藍知名人物的秀場,讓民進黨可以廉價地定調活動為「三一九翻版」。對阿扁本來有點不滿的深綠份子,這時候只能站到挺扁那邊。

此外,倒扁運動也未必能讓藍營討到便宜,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可說完全被邊緣化。他不被歡迎出來主導這個「超越藍綠」的活動,核准群眾漏夜靜坐,又冒上不中立之名。扁在頹勢當中,可以不讓馬英九得分,就是少輸為贏。

至於這股人民的力量,就體制內來說,很難撼動陳總統的位子,這一點精通法律的他非常清楚,因此他口口聲聲緊咬法律,「我哪裡錯了」、「一定要體制解決」、「我的任期到二○○八」。

比起先前「敵暗我明」地一路挨打,倒扁運動讓陳總統回到他最熟悉的政治鬥爭場域,在扁眼中,九月或許是危機、但也是一搏「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轉機。

【2006/08/24聯合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1819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