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定幾家歡樂幾家愁的第六屆立法委員選舉,終於塵埃落定了。有的黨主席反躬自省,哽咽請辭;有的黨主席快樂的不得了,馬上提出組閣的人選,有的黨主席砲聲隆隆,認為飽受委屈;有的黨主席含羞帶怯,欲走還留;有的黨主席自認失敗,消聲匿跡;有的黨主席寄人籬下,卻要別人向他看齊。然而無論是喜是悲,是走是留,選民的心意,他們讀懂了嗎?
225席的立法委員席次,民主進步黨占有89席,中國國民黨占有79席,親民黨占有34席,台灣團結聯盟占有12席,無黨聯盟占有6席,新黨占有1席,其他占有4席。如以一般所謂的藍綠來劃分,則泛藍占有114席,泛綠占有101席,藍綠之外占有10席。雖然形式上,這225位立法委員可說是代表了全部的民意,可是實質上呢?
合格選民總數約一千六百五十五萬,總投票率為百分之五十九點一六,也就是說有百分之四十點八四,約六百八十萬的合格選民放棄去投下他神聖的一票。平均每十位選民中,就有超過四位不去投票。為甚麼會這樣呢?這次的選舉訴求,不是已無限上綱到護國與建國的聖戰,怎麼卻仍然無法激起他們投票的熱情呢?
綠營有甚麼好的?改革的口號喊的震天價響,大多華而不實,中聽不中用。全民總統,結果是不歡而散;非核家園,結果是無疾而終;整頓基層金融,結果是恢復原狀;國營事業民營化,結果是圖利財團;組織精簡,結果是不斷膨脹;教育改革,結果是補教業格外興旺;司法改革,結果是有錢判生、無錢判死不公如故;改善治安,結果是姦淫擄掠、偷搶拐騙加倍猖獗;爭取友邦,仍然大灑金錢;加強國防,只知大肆軍購;政風敗壞,貧富差距拉大,失業勞工末路途窮,大量的資金、人才、產業外移以免碰到地雷,無法可施;想藉本土化、主體性來麻醉人心,想靠公投、正名、制憲、建國來迷惑選民,當美國祭起緊箍咒,就乖乖唾面自乾;選舉期間窮追猛打黨徽、黨旗、黨產,投票前公佈十大政治冤案,忘了自己已經執政五年;有夢最美,失望相隨。因此,縱然精挑細選於美麗島事件25周年的次日投票,死忠者都投不下去了,何況中間選民呢?
藍軍有甚麼好?國父思想早已束諸高閣;三民主義、五權憲法已成陳年舊案;黨產問題交待不清;藍皮綠骨蟠踞不去;黨官作威作福習氣猶存,既不能發奮圖強復仇雪恥,又不能去腐生新從頭作起;龐大的黨組織失去中心思想只剩選舉功能,如同行屍走肉,日薄西山、形將就木;幸好還有中華民國這張王牌可打,勉強維持局面。但這老本又可以吃多久呢?選舉期間一路挨打,反擊無力,令人同情,但拿不出可觀的公共政策、民生議題,又不能貼近群眾、解民倒懸,空口說有執政能力,誰敢相信呢?靠打扁、反綠勉強求存,但這真的是永續的生存之道嗎?無怪死忠的灰心喪志,中間的望望而去了。
政黨要有崇高遠大的理想,要有篤實踐履的精神,要有切實可行的方法,選民這神聖的一票才有可能心甘情願的投下去。現在爭權奪利、內鬨不已的藍、綠兩軍符合這個條件嗎?如果以投票選民總數為分母,泛藍總得票率為百分之四六點八五,泛綠總得票率為百分之四三點五一,還頗可觀。但如果以合格選民總數為分母,真正得票率就大幅下降至泛藍不過二七點一,泛綠不過二五點七。藍綠兩大陣營不該好好檢討這難看的成績單嗎?
有些觀察家以為無黨聯盟及其他無黨派席次僅十席,即據以認定藍綠兩軍夾殺了中間勢力。其實那裏是這樣呢?建國護國、大型造勢、告急求援,佈樁買票,想方設法都催不出來投票的人,每五人中就有二人。這些人厭倦於藍綠兩軍長期唱唸作打的歹戲拖棚,只是沒有其他選擇的機會而致對政治冷感。如果有人以天下國家為己任,能夠跳出藍綠相爭的迷思,提出解決社會亂象的方法,結合志同道合的朋友,平時即腳踏實地的去推動,這百分之四十點八四的棄權者,就是他們潛在的支持者,藍綠之外怎麼會沒有空間呢?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藍綠陣營如果不傾聽人民的聲音,不回應人民的渴求,就會被時代的洪流所吞沒,成為過渡的泡沫、新政黨的踏腳石。藍軍綠營如果不希望被民眾所唾棄,就請放棄聳動、刺激、悲情、慘劇的選戰策略,推出福國利民的大政方針讓人刮目相看。否則不但死忠的擁護者會出走,新的政黨會順著人民的願望浮出檯面。因為從此次投票的結果可以看出:藍綠之外的空間是無限的寬廣!
台灣失業勞工聯合總會理事長:王為仁0923-1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