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生力軍!機動相列雷達 進駐東部
2018-09-24 13:19聯合晚報 記者
洪哲政/台北報導
國軍已在宜蘭、花蓮、台東完成國產天弓3型防空飛彈部署。擔負弓3射控任務的高功能「機動式全相列雷達」,已進駐宜蘭,成為東部對空警戒的耳目,執行偵蒐300公里距離的區域防空警戒任務。 hojiyi/提供
搭配弓三執行偵蒐 反制共機挑釁
中共轟炸機不斷繞台,我國軍在宜蘭、花蓮、台東完成國產天弓3型防空飛彈部署,擔負弓3偵蒐與射控任務的高功能「機動式全相列雷達」進駐宜蘭,成為東部對空警戒的耳目,執行偵蒐300公里距離的區域防空警戒任務,反制共機挑釁。
中科院官網指出,「機動式全相列雷達」可提供對空中戰機、無人載具、彈道飛彈、反輻射飛彈、巡弋飛彈的偵測及追蹤,及對防空飛彈上/下鏈導引控制,具備對機動接戰中心的無線構聯能力。
機動相列雷達提高作戰存活效益,整合各項電子高端技術,具備各項雜波抑制、電子戰反反制功能,可在不同環境下提供不同種類多目標搜索及追蹤資料,完成多目標接戰攔截的系統運用。
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所屬第792旅已完成東部地區三個連的部署進駐,取代花東原有老舊式鷹式飛彈,射程從原僅45公里一舉推進到200公里;弓3編制仿照愛國者3型車隊編制,今年上半年並非所有裝備都到齊。機動式全相列雷達進駐東部,意謂弓3飛彈連已能在東部執行遠距的區域防空警戒任務。軍方在108年度預算也為連隊興建營舍。
據指出,「量產型」的天弓3型防空飛彈發射車與中科院公布的原型車不同,原型弓3採取垂直置中發射,發射箱下兩側有排氣孔,採垂直置中發射;但目前部署在東部的量產型弓3,發射車尾多弓一塊厚實沉重的後檔板,改為後置發射。
由於弓3後有代號「層系計畫」、外界稱之為「弓4」的反彈道型飛彈衍生型,或外傳代號「強弓計畫」的弓3增程型飛彈,彈體遠較現役的弓3長且大,未來弓3、弓4可能將共用發射架,若採置中發射,飛彈太長將不容易撐起彈箱,還有平衡問題;且原設計的板架排氣孔需要塗抹防熱耐火材,量產型改為後置發射,這些問題都可以克服。
國軍預計建構12個天弓3型飛彈連,配搭9個愛國者3型飛彈連,形成台澎的綿密反彈道飛彈攔截網,由於國產裝備目前還無法完全整合進樂山的長程預警雷達的戰場管理系統,國產「機動式全相列雷達」是執行戰備任務的關鍵。
國軍已在宜蘭、花蓮、台東完成國產天弓3型防空飛彈部署。擔負弓3射控任務的高功能「機動式全相列雷達」,已進駐宜蘭,成為東部對空警戒的耳目,執行偵蒐300公里距離的區域防空警戒任務。 中科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