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喜明談微型飛彈突擊艇構想 來自雄三誤射事件啟發
2018-01-12 11:28聯合報 記者
洪哲政╱即時報導
參謀本部計畫建構排水量40餘噸的海軍微型飛彈突擊艇,和海軍過去退役的海鷗飛彈快艇相當。記者洪哲政/攝影
國防部參謀本部準備建構60艘裝備兩枚雄二反艦飛彈、外型如同遊艇民船的微型飛彈突擊艇戰力,這是參謀總長李喜明的構想,消息傳出後引發軍內軍外不同解讀,甚至批評嘲諷。李喜明昨日前往國防大學為所有國軍指參學院師生上課時表示,他「堅持做對的事」。他說,從雄三誤射事件,他體會到「有些系統不用出海也可以遠距殲滅敵軍艦艇」,當「決戰時刻」來臨,60艘飛彈突擊艇,將成為60個沿海港內發射陣地,這正是「以小搏大 不對稱」的戰法。他的構想獲得不少將領與學官的認同。
據透露,李喜明昨日前往國防大學,以近3個小時,向國軍高階指參師生細心講述他耗費近10年所構思的防衛作戰「戰術戰法」,提及他主張的微型飛彈突擊艇,他說對於外界批評嘲諷,他很遺憾,但是堅持做對的事。
據轉述,李喜明說,他從雄三誤射事件,體會到有些系統「不用出海也可以遠距殲滅敵軍艦艇」。60艘排水量40餘噸的海軍微型飛彈突擊艇,平日進駐各商港或漁港,無疑就是60個沿海港內的飛彈發射陣地;而一旦出海接戰,以其規劃中50海浬的作戰半徑,等於又延伸了岸置反艦飛彈近50海浬的射程。他認為,這種狼群戰術,敵軍是防不勝防的,這也正是以小搏大,不對稱的戰法。
李喜明透露,微型飛彈突擊艇出海跑不遠,就在陸基觀通與指管範圍與制海火力支援範圍之內,所以艇上無須配備複雜的戰鬥系統,而因為就在近海作戰,其實也不用考慮海峽的風浪,甚至不出港也能接戰。這種船唯一考量低空的威脅,可用人攜式刺針飛彈來因應。
但李喜明強調,不對稱、非正規的手段不能到處用,各軍種基本戰力與傳統部隊仍然必須建構,「非正規、不對稱」是採零和理論,「只能用在決戰時刻」。
對李喜明的構想,有將領表示支持。將領指出,60艘微型飛彈突擊艇,以海軍1/3戰備、1/3訓練、1/3維保慣例來推測,戰時應該是2-5艘一起行動,每艇兩枚雄風二型飛彈,敵軍就有4-10艘大型艦艇要倒楣,而2-5艘突擊艇,海軍也只不過用了8-20個人操艇。
將領認為,空軍AT-3過去曾試掛兩枚雄二空射型,陸基的雄風機動飛彈車一次可以裝4枚雄二,配備簡單陽春的微型突擊艇要裝載兩枚雄二,中科院在技術上應能克服,而且快艇就在眼皮底下作戰,不出港也能發揚火力,敵軍艦艇防不勝防,戰時勢將讓共軍頭皮發麻。
而據了解,這個構想國安高層至今沒有意見,成案的機率頗高。
李喜明是在去年12月在國防部舉行的全軍戰術戰法研討會提出微型飛彈突擊艇的構想,同時間國防部長馮世寬也提出在空軍基地發展滑跳板戰術,陸軍則發展仿ATACMS陸基戰術導彈系統等不對稱戰法,突擊艇率先由中科院執行。國防部去年修正軍購建案程序,過去軍種從「作需」、「系分」、「投綱」等程序逐一完成的建案作業,除非是「戰備急需」,否則最少需要1年時間才能跑完,但現在新修訂的建案程序,由原先軍種計劃部門發起,可以委由中科院來執行,而期程也從原有的1年,縮短為短短數個月。李喜明構想的微型飛彈突擊艇成案機率很高。
對於微型飛彈突擊艇,參謀總長李喜明「堅持作對的事」。記者洪哲政/攝影
泊於左營軍港內的海軍金江艦,在雄三誤射事件中,自港內射出飛彈,誤擊遠海的漁船。聯合報系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