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吸毒可以除罪化?顧立雄跟你想的不一樣
2017-04-20 19:59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吸毒除罪化並不是第一次被放大討論,名律師、前立委顧立雄(圖)曾在立法院召開公聽會,被宅神朱學恒痛批。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司改國是會議第五分組18日討論有關毒品議題,委員林文蔚主張「施用毒品除罪化」引發熱議,1名緝毒檢察官感嘆「做得這麼辛苦,似乎白忙,不懂這是在開什麼會」。
對此「宅神」朱學恆也在臉書說,「恭喜恭喜,台灣的毒品犯們,司法改革國是會議要幫你們除罪化啦!歡迎菲律賓毒犯移民或是來台灣進行吸毒觀光之旅!」
而吸毒除罪化並不是第一次被放大討論,前立委顧立雄曾在立法院召開「擴大『施用毒品罪醫療前置化』修法」公聽會,檢討現行毒品政策是否有發揮作用,亦曾被朱學恒痛批。
身為一位知名律師、前立委,為何顧立雄會提出「吸毒除罪化」這樣的政策?
有網友在PTT發文整理吸毒除罪化的相關概念。
吸毒之所以違反法律主要原因是,毒品是一種會讓人精神功能失常、上癮的藥品,吸食之後會導致神智不清,做出平常時不會做出來的舉動,甚至有可能危害社會安全,且吸食多了亦可能使吸食者死亡,因此以法律禁止此種行為。
然而即使國家限制毒品(包括處罰毒品販賣和施用毒品)後,以為消滅毒品就可以阻止一切問題,但事實上並無法根除這種行為,犯罪率也沒有下降,吸毒造成的社會案件層出不窮,甚至因為法律禁止販賣導致供給變少,毒品在黑市的價格更高,但因毒品的特殊性所以還是有一定的需求,最後反而壯大了販毒集團;需要吸毒的人在毒品價格高昂的情況下,就會以不法的行為(例如搶劫、偷竊、謀殺等)獲取財物,或違法躲避警察追緝,危害治安,對社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再者,以刑罰處罰毒品犯罪者,入獄服刑期滿出獄,毒癮未被戒除仍然有可能會再犯;縱使毒癮戒除也可能很難再回歸社會。
所以才會有人提出「吸毒除罪化」的想法,試圖以其他方式解決這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網友分享了國外的影片,影片說明為何限制毒品的成效不彰,甚至可說是相當失敗,以及國外如何以吸毒除罪化的角度去制定政策,而且實施後犯罪率大減、治安良好、成效卓越的案例。
Why The War on Drugs Is a Huge Failure(為何「對毒品宣戰」大大失敗):
(按設定可開中文字幕)
網友指出國外「吸毒除罪化」政策的配套措施就是毒癮患者不算犯罪,直接治療、戒掉癮頭,戒不掉就政府免費提供替代療法(實際上就是政府提供毒品)。
政府免費提供有啥好處?好處就是,毒品市場會崩潰。消費者都有免費的產品,還需要花錢去買嗎?
所以以後就沒有人會販賣毒品,因為沒人會買,你要是進貨的話,會滯銷、虧死,但販毒這種行為還是要禁止,抓到一樣要重罰。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本的生意沒人做。
既然沒人販賣毒品,那就不會有新的吸毒人口產生,你想吸毒,市場上也買不到毒,這才是真正有效的防治毒品氾濫的方法。
另外毒癮患者如果不需要花錢買毒,他就不需要去搶劫、去偷錢,甚至,如果社會不會歧視他,他還可以正常生活、工作,而且因為政府免費提供毒品,政府可以控制、管理毒癮患者的吸毒量,讓他不至於吸到頭殼壞去。
Addiction(顛覆你對「上癮」的觀念):
(可開中文字幕)
顧立雄所提出的「施用毒品罪醫療前置化」事實上也不並是完全除罪化,而是在現行法的程序之前加入「治療」的過程,無法完成治療程序的人,還是要接受原本應受處的勒戒、強制戒治等司法處置。他以另一個角度思考,也許真正有效的並不是加重對毒品犯罪者的刑罰,而是提供醫療和社會救助,既然重罰不能解決問題,何不從成功的國外案例中另覓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