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周來,關於共軍犯台有許多討論,首先是我們現在的準備是否足夠?買的武器,究竟能否派上用場?
由於國際情勢對台灣有利,各軍種都能買到「閃亮的新玩具」,空軍有新購的F-16,海軍有潛艦案,陸軍也要買一○八輛號稱「陸戰之王」的M1A2T坦克,以及一百輛M109A6自走砲。
但是資深將領、前立委帥化民卻說,我們的國防思維仍然停留在卅五年前漢光演習想定的反登陸作戰,建軍外購武器仍然是基於:擊敵於海上,殲敵於灘頭。
殊不知共軍現在可以先用反雷達輻射飛彈打瞎我軍雷達,飛彈打指揮所,再用長程火箭炸掉所有機場跑道,並且布撒反跑道子彈藥,區域封鎖地雷,使得我所有戰機不能起飛。
當我們失去空優後,海軍就沒有用了,這時候共軍再以空降特戰部隊直入內陸,武裝直升機盯死我裝甲旅,再用氣墊船登陸占領台北港、台中港,貨輪把解放軍送上岸,渡海作戰根本已改成跨海作戰了。
美方其實比較欣賞的是前參謀總長李喜明的「整體防衛構想」(ODC, Overall Defense Concept),希望我們停止浪費有限國防預算購買昂貴的傳統武器,建置的是不對稱戰力,尤其要改革現在虛應故事的後備軍人系統。
現在應急添購的「遠距精準彈藥」,過去我們每每以預算不夠推託,但是現在美方希望台灣的軍力能夠前沿部署,所以要我們買M142海馬斯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以及岸射型魚叉攻船飛彈,甚至解除技術限制、開放軍規GPS,讓台灣的雄二E巡航飛彈可以成軍。
既然考慮軍種平衡,無法削減各軍種的主要軍備項目,而另一方面美國的要求又無法拒絕,結果就成國防預算不斷膨脹,目前已達GDP的二點三六%,這是無法持續下去的。
馬前總統提出首戰即決戰,引發另一爭議,他的初衷是希望提醒領導人兵凶戰危,不要輕言可以抵擋解放軍多少天,等待外援,更何況外援未必能來。
國防部為表忠誠,強調國軍有決心,戰至一兵一卒;甚至有人認為勇敢的台灣人,絕不能接受中共的征服,我們需要用焦土戰略,甚至城鎮戰、街巷戰,乃至山區游擊戰,對占領軍展開恐怖攻擊。
但真的要到生靈塗炭嗎?哪裡應該劃出界線,說「這就夠了」?這是合理的質疑,但卻要冒很大的危險。在政治上,即使是為了崇高的目的,妥協避戰永遠要背負罵名,我社會能夠容許這樣的理性討論嗎?
但真正應該探究的是,面對中共軍事壓力下,台灣的民主政治要如何因應?許多兵棋推演中常提到,共軍犯台,台灣很快就會喪失抵抗意志,轉而政治妥協。日前美國兩位專家提出明年美國總統就任前後,共軍趁機犯台,台灣的抵抗意志只能堅持三天,這又從何而來?
是立法院作出決議,要求總統停止戰鬥,接受對方的和平條件?還是總統考慮到死傷慘重,行使統帥權,下令部隊停止戰鬥?或是行政院長不同意總統「冥頑不靈」,以最高行政首長的身分發表停戰談話?屆時執政黨與反對黨會有怎樣的互動?會可能把「叛敵者」,以謠言惑眾先拘捕起來?
在二次大戰,納粹隔海預備進犯英國時的最黑暗時刻,英國仍然維持民主政治運作於不墜,我們有沒有這樣的信念,這才是共軍犯台要考慮的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