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快評】美機飛行海峽中線 有何目的與玄機?
2019-08-31 16:24聯合報 主筆室╱即時報導
距今36年前的1983年6月1日,由阿拉斯加安克拉治飛往漢城(首爾)的大韓航空007次班機,卻比正常航路嚴重偏北,先飛越蘇聯的堪察加半島上空,隨後穿越庫頁島,二度闖入蘇聯領空。蘇聯軍方下令戰鬥機開火,將這架波音747擊落,造成全機269人罹難的悲劇。
具備精密導航設施的波音747,為何在將近六小時的飛行過程中,機組員多次回報正常通過航路檢查點,始終沒發現自己偏離數百公里?始終是不解的謎團。不過堪察加半島、庫頁島,都是蘇聯東部的軍事要地,美軍的RC-135電偵機平常就在外海持續活動,蒐集電子訊號,事發當天也不例外。因此就有人推測,747是否故意配合偏航,飛入蘇聯領空?就算747不是蓄意偏航,這次「烏龍」也給了美方絕佳機會,可以趁機獲取蘇聯對「不明機入侵」反應模式的大量情報?只是誰都沒想到,蘇聯的反應如此激烈,居然直接將「入侵」的747擊落,釀成擦槍走火的悲劇。
本周四,美國空軍一架MC-130運輸機由沖繩起飛,由東海進入台灣海峽,沿著中線向南飛行,隨後再轉往巴士海峽。消息被民間網站公布後,我方國防部也隨即證實。由於MC-130隸屬美國空軍的特戰部隊,專長是搭載人員進行敵後滲透任務。消息傳出,不免立刻讓各界質疑,此舉具有特殊意義。此外由於幾天前通過台海北上的美軍登陸艦「綠灣」號,先前曾申請赴香港停泊遭拒,因此甚至還有媒體認為,美軍派出「特戰機」,可能與香港局勢緊張相關。
MC-130的任務的確是載運特戰人員執行滲透,或利用空中加油方式,協助友軍直升機深入敵後。但這類任務的執行,都是利用夜間、超低空等條件掩護。MC-130卻是大白天飛在兩萬呎高空,還開啟無線電詢答器(transponder)一路對外廣播自己的身分。換言之,這只是一趟該單位的訓練飛行,與「特戰」、「滲透」完全無關。
不過若說這趟任務只是單純的訓練,卻也不然。同樣在網站上可查獲,當天美國空軍有一架RC-135偵察機,持續在台灣西南方公海上空盤旋;另外還有一架B-52轟炸機由關島起飛,經巴士海峽向西進入南海。B-52雖可以攜帶強大的打擊火力,但應只是單純的巡航,與MC-130的飛行無關;RC-135的位置,卻可接收中共解放軍對MC-130通過海峽時的反應。換言之,本身不具備電戰功能的MC-130,在一場正常的訓練飛行中,卻發揮了協助友軍蒐集電子資訊的功能。
因此不難推想,除了這架守在海峽南端「出口」處的RC-135,當時在海峽北端「入口」的空中,美軍必然有另一架電戰機。同樣也不難推測,這種情報蒐集絕非第一次。但因民間網站究竟是以管窺天、偶有一得,光憑這些片段的資訊,要想描繪出「戰場」的全貌,只怕不易。
然而,軍方乃至國安單位必須體會到,隨著資訊化時代到來,民間愈來愈有機會,掌握到以往被視為不可外傳的資訊。由於相關情資的露出是偶一為之,因此很難避免社會大眾在所知有限下「大膽假設」、與時事攀比解讀,反而導致不必要的政治效應。就此而言,日方對於外國機艦穿越宮古、大隅、對馬等海峽,隨即對外公布,其實不失為良好對策。
進一步說,如果日本政府基於保密理由,想要隱藏某些情資,已習於「資訊透明」的大眾,反而不易發現其中奧秘。反之,當局如果一天到晚掩耳盜鈴,把守不住的訊息都堅持是「機密」,外界就會建立官方「永遠在說謊」的印象,就根本不可能建立公信力。
美國空軍MC-130J型機。圖/美國空軍檔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