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審判審檢警調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審判審檢警調】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武器裝備編制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抗戰70周年大閱兵 10月登場
2015/02/12 11:56 瀏覽15,158|回應74推薦1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龍女CHANG, HSIU-FEN


2015-02-11 15:00:49 聯合晚報 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

據指出,國軍擬於10月在湖口國家閱兵場舉行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圖為過去湖口校閱場舉行國防展演預演的畫面。 翻攝軍聞社畫面
分享國民黨立委林郁方建議馬政府應在今年為抗戰七十周年紀念舉辦閱兵,據指出,國軍已規劃取消今年漢光演習的地空整體作戰實兵實彈演練對外展示科目,調整資源與兵力,轉投注10月份擬於湖口國家閱兵場舉行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
針對立委建議以閱兵方式慶祝抗戰勝利七十週年一事,國防部發言人羅紹和仍表示,國防部目前尚在研究評估中。但據私下了解,軍方已開始調整今年漢光演習科目,因應紀念抗戰閱兵的需求,而之所以選擇在湖口閱兵場舉行,一則是今年漢光演習原本規劃在湖口校閱場實施實兵操演,部分操演可併同閱兵舉行,二來也降低在台北市閱兵的政治敏感。

國民黨立委林郁方證實,參謀總長嚴德發已向他簡單披露這項訊息。但他主張,閱兵很少離開台北市,仍應在總統府前舉行,「除非台北市長柯文哲杯葛」,閱兵也應在7月抗戰勝利紀念舉行為宜。

林郁方認為,沒有抗戰成果,就沒有後來的開羅會議,也就沒有台灣歸還中華民國的決議,抗戰與台灣光復息息相關,他呼籲馬政府與軍方不要顧慮台獨人士的主張,既要與中共爭抗戰的歷史詮釋權,就要理直氣壯,將閱兵辦盛大一點,新式武器包括阿帕契、黑鷹直升機、翔展戰機萬劍彈構型甚至雄二E飛彈,屆時都應該展示。

林郁方說,中共為紀念抗戰舉辦閱兵,我方既要爭取抗日歷史詮釋權,也要對抗中共統戰,不能不拿出對應措施,否則不能怪老兵與老將出席對岸紀念抗日活動。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278399
 回應文章 頁/共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觀天下/紀念抗戰最美的風景
2015/07/12 08:30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7-12 03:13:07 聯合報 張佑生

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左四)率王室成員十日在白金漢宮觀賞空軍特技慶祝不列顛空戰七十五周年。 美聯社
分享「論將士之寡,功勳之鉅,所濟之眾,求諸戰史,得未曾有。」(Never in the field of human conflict was so much owed by so many to so few.)
初聞邱吉爾的名言是在輔大李奠然神父大一英文的課堂上。一九四○年,英國首相邱吉爾對國會演說,納粹德軍大舉空襲,英國空軍奮起迎敵,獲邱吉爾由衷頌揚。The Few成為英勇飛官的代名詞。

貴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邱翁咬文嚼字的功力不在話下,神父的講解也非常精闢,只不過當時仍然似懂非懂。

英國各界十日盛大慶祝「不列顛空戰」七十五周年,卅年前的課堂回憶頓時浮現腦海。納粹當時猛轟英國,三千名皇家空軍飛行員在兩個月的浴血激戰後獲勝,五百多人殉國。出席七十五周年活動的有六位,都已是九旬老者。看見霍克颶風戰鬥機掠空而過,當年的中校飛官范斯,仍感到強烈的悸動。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偕同王夫和兒子愛德華、安德魯王子,王孫威廉,出席慶祝典禮,並邀請六位老兵共進午宴。英國空軍安排兩代戰機一起空中分列式,但如同紀念歐戰勝利七十年,紀念抗戰最美的風景,其實是觀禮的老兵。

只不過,按照每五年特別慶祝的速度,下次能出席的The Few恐怕會更少。中華民國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亦復如此。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348469
聯合報抗戰書 馬:史實不再被遺忘
2015/07/08 08:35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7-08 03:09:46 聯合報 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

馬英九總統昨天參觀對日抗戰真相特展,在開羅宣言的畫作前留影。 記者王騰毅/攝影
分享馬英九總統昨天在國史館「戰爭的歷史與記憶」學術討論會致詞表示,有人說他「仇日」,有人說他「親日」,但他應該是「友日」。在「就事論事,將心比心,恩怨分明」原則下,中華民族與大和民族能建立可長可久友誼。
馬總統表示,過去七十年,中華民國對日抗戰被國際忽略,近年西方著作都以「被遺忘」為書名,最近聯合報出版一本抗戰老兵故事,也以「被遺忘的戰士」為題。但近廿年來新史料陸續公開,國際學術界愈來愈重視抗戰史,史實終於不再被遺忘。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346892
榮民憶抗戰 獲徽章「等了70年」
2015/07/08 08:33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7-08 03:09:44 聯合報 記者鄭維真、修瑞瑩/台南報導

94歲老兵董國璋(圖左)今年榮獲總統馬英九頒發的抗戰勝利70周年徽章,感動得幾乎快落淚。 記者鄭維真/攝影
分享台南榮民之家昨天頒發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章給9位老榮民,他們因為健康問題,之前無法北上領獎,昨天由家主任范福平代表頒贈;雖然是遲來的榮耀,仍讓不少老伯伯眼眶泛紅。
榮家輔導組組長方擎國表示,曾參與抗戰的老榮民大多已超過90歲,台南榮家還有22人,之前13人都已接受馬總統頒贈紀念章;榮家最近再協助9名健康狀況較差的榮民申請,昨一併頒贈。

「等了70年,終於拿到榮譽徽章!」94歲抗戰英雄董國璋今年從總統馬英九手中接下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徽章,幾乎感動得要落淚,他曾在抗日期間見到6名同伴被炸死,自己也險些受波及;但他從未感到害怕,拍胸脯說「貪生怕死不入此門」。


90歲的抗戰英雄楊山貴,回憶抗日戰爭,認為能打勝仗是奇蹟。 記者修瑞瑩/攝影
分享90歲的楊山貴在民國32年參戰,在此之前他的父親與兩位哥哥也都離家參戰,從此未再有聯繫;他回憶抗戰過程,認為那種苦難以形容,當時經常在山區做戰,補給不易,要打仗卻連肚子都填不飽。
最長紀錄有3個月都沒補給,只好沿路撿到什麼就吃什麼,渴了就喝溪裡的水,讓很多同袍生病;邊行軍邊拉肚子,屎從褲管流下來,大家死拖活拖跟著走,「就是在這麼艱困下完成抗戰」。

後來撤退到台灣,又到大二膽服役,經常長泳3000公尺到對岸「摸人頭(殺共軍)」,至今身上還留有多處抗日戰爭中砲火洗禮的痕跡,因而獲得「革命英雄」表揚,但唯一的遺憾是此生難再知父兄的生死下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346891
106歲抗戰老兵 長衡會戰死裡逃生
2015/07/08 08:25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7-08 03:09:45 世界日報 記者朱澤人/紐約報導

蔣益昌出席展示仍保留的證件,申請中華民國的抗日勝利紀念章。 (記者許振輝/攝影)
分享7日是盧溝橋事變紀念日,紐約僑社紛紛舉辦抗戰勝利70周年活動,然而106歲老兵蔣益昌印象最深的不是日軍投降那一天,而是國軍傷亡達9萬人的城市攻防戰「長衡會戰」。回首在日軍機槍掃射與飛機砲彈轟炸下突圍,過程仍歷歷在目,包括親見傷者為減少痛苦而請國軍士兵補一槍,「當然誰也不會為他補一彈,真是慘不忍睹」。
長衡會戰為國軍死傷最慘烈的抗日戰役之一,日軍在1944年5月26、27日發動「一號作戰」,動員大規模兵力進攻長沙,以摧毀美空軍基地與殲滅駐守當地的國民黨軍隊。當時為國軍砲一團觀測官的蔣益昌表示,駐守國軍的軍力與裝備都敵不過日軍,陣地爭奪連日敗退,逐漸被敵方從多方包圍,外圍支援部隊又攻不進,官兵心理已做好突圍打算,卻遲未收到指令。

6月18日清晨4時,蔣益昌出嶽麓山南端防空洞巡查,赫見同袍提著槍、彎著腰由矮樹叢撤離,還說「你們還不趕快走,敵人就在山頂向我們逼進」。向團長請示後,他帶著傳令兵趕下山通報旅部,半山腰就碰上日軍掃射,緊接著天空出現約2、30架敵機,來回投炸彈轟炸。他急忙臥倒小水溝找掩蔽,「四周都落有炸彈,泥土滿身」,等敵機一走就瘋狂前奔,沿途盡是屍體,一名動不了的傷者還請士兵補一槍,令他永生難忘。

等奔走至望城坡時,遭遇日軍機槍對著撤退的官兵與百姓開火,更有敵機低空掃射,多人在眼前被擊中倒地,後繼人馬還是不顧生死狂奔。蔣益昌本身就是湖南人,熟知長沙地型,馬上拉著傳令兵改走水田,不料「腳陷入爛泥,鞋襪脫落」,幾乎走不動,只得把作戰地圖、駁殼槍木殼都甩掉。千米泥濘路走到精疲力盡,仍不敢大意,打著赤腳繼續前奔,直到游過小河,認為敵方應不敢涉水渡河,才稍微鬆口氣。此時腳底起水泡,衣服濕透只能自然風乾,飢餓難耐,所幸遇到團部士兵,要了食物和一雙破鞋,幾經波折才成功突圍。


蔣益昌的女兒蔣澤揚表示,希望國軍為國捐軀的歷史能受到肯定。 (記者朱澤人/攝影)
分享親見部隊全面潰退,加上聽聞官兵爭先恐後擠上船撤退,導致船沉江底,浮屍隨波逐流,蔣益昌在回憶錄中毫不避諱批評國軍在長衡會戰中沒有部署撤退計畫,迫使官兵硬闖突圍,導致傷亡慘重。然而他依舊以身為國軍為榮,不後悔與全民奮起抗日。日前中華民國國防部宣布要頒發抗戰勝利紀念章給仍在世的抗戰國軍,蔣益昌即主動要女兒代為填表申請,「我打過抗戰,符合資格呀」。
蔣益昌的女兒蔣澤揚也指出,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中國大陸舉辦閱兵與各種紀念展,連俄國都在紀念,盼望國軍為國捐軀的歷史能受到肯定。「國軍在長衡戰役折損超過半數士兵,能活下來很不容易,希望父親在世時能受重視及表彰,圓他一個心願」。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346887
中華民國還存在!追思名將戴安瀾 發揚黃埔精神
2015/07/08 08:20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7-08 03:09:41 世界日報 記者許振輝/紐約報導
「慶祝抗日勝利70周年的意義,就是要發揚黃埔精神!」

由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北美同學會、黃埔軍校紐約同學會及美東黃埔四海同心會,6日在法拉盛舉辦「慶祝抗日勝利70周年追思救國功臣國際名將戴安瀾將軍座談會」,戴安瀾將軍的兒子戴澄東、抗日將士朱春林及黃埔校友代表等出席,一致表示,兩岸慶祝抗日勝利70周年的意義,就是要發揚黃埔精神。朱春林語帶哽咽說:「中華民國還存在,我們不能忘記抗戰的精神。」

朱春林出生在中國江蘇,為法拉盛華商會理事長徐朱留弟的父親,高齡103歲,抗戰期間曾是江蘇省游擊隊副營長和政治指導員。戴澄東則歸納父親戴安瀾的戰功,一為源自幼年接受中華文化傳統的教育,其二為充分揮了黃埔精神。他引用國父孫中山先生所言:革命軍人要能明生死:我死則國生,我生則國亡。

戴澄東指出,因為軍人秉持了黃埔精神,抗日戰爭終究能勝利,他進一步闡述:黃埔精神就是「愛國革命、團結奉獻、親愛精誠」。出席的人士包括抗日名將張自忠的孫子張慶範、黃埔的代表陳慶國、張永達、王寶銘、姚興華、賈麗妃等,給於熱烈回應。

戴澄東為戴安瀾將軍的么兒,曾任中國江蘇省水利廳副廳長,為一名高級水利工程師。他和夫人藉著美國拜訪親友,6日應邀參加座談,更與56年來未相見的高中同學團聚,他的太太則得知朱春林為同鄉,讓兩人更感溫馨。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346883
馬談歷史真相:八年抗戰 中華民國政府領導
2015/07/08 08:04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7-08 03:09:39 聯合報 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

馬英九總統昨天出席「戰爭的歷史與記憶: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式暨抗戰史叢書發表會,對南海主權及台日關係有一番說明。 記者邱德祥/攝影
分享馬英九總統昨天出席「對日抗戰真相特展」揭幕儀式時表示,八年抗戰是中華民國政府、蔣中正委員長所領導,這是不能改變的事實。共軍當然也有參與,但比率非常有限,必須誠實面對事實。
這是馬總統近日在抗戰紀念場合致詞時,針對兩岸對於抗戰史的詮釋之爭,表態最明顯的一次。總統也說,最近大陸媒體又出現,抗戰是由共產黨所領導的說法,「這點我們無法接受」。

抗日戰爭真相特展在中正紀念堂一樓大廳展出,展期到明年六月廿四日。會場包括歷史照片、武器裝備模型、陸官校友會捐贈的廿四幅大型油畫,以及國防大學製作、搭配影片與燈光的大型兵棋台。主辦單位不諱言,挑在中正紀念堂主辦,就是看準此地是大陸觀光客必到之處,「讓他們看看歷史真相。」

馬總統昨表示,抗戰是非常辛苦與痛苦的過程,在這麼艱苦的情況下,能夠獲勝很不容易。透過這次特展,可讓民眾清楚了解抗戰八年發生什麼事。

馬總統強調,抗戰是中華民國政府所領導,是蔣委員長所領導,這是不能改變的事實;共產黨的八路軍、新四軍的確也參加抗戰,但比率非常有限,絕大部分戰役是國軍所從事,這是事實,必須誠實面對。

馬總統說,中共前領導人胡錦濤十年前在抗戰勝利六十周年時曾說,抗日戰爭「正面戰場由國民黨領導,敵後戰場是共產黨領導」,這個說法前面一半正確,但後面一半有問題,因為敵後戰場也有許多國軍與地方部隊游擊戰,但至少已比中共多年來所講的接近事實,「希望說法不要再改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346872
聯合筆記/你死是為了誰?
2015/07/07 22:24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7-07 01:44:32 聯合報 沈珮君

弟弟,我沒有適合時代的語言,來哀悼你的死;

它是時代向你的要求,簡單的,你給了。

這冷酷簡單的壯烈是時代的詩,這沉默的光榮是你。

你相信,你也做了,最後一切你交出。

我既完全明白,為何我還為你哭?

這是民初建築才女林徽因悼她三弟林恒的詩。林恒死於一九四一年成都雙流空戰,殉國時廿多歲,空軍司令部網站有這場戰役,簡單幾筆,有他的名字。更多的空軍烈士連名字都沒有,連他們殉難的那場空戰在官網上都沒留下一字,譬如一九四○年壁山空戰,軍機被擊落十三架、傷十一架,陣亡十人、傷八人,這是空軍史上損失最慘重的一次。

台大教授、前國發會主委管中閔在日前一場紀念抗戰勝利的演講中,幾度哽咽,並對抗戰歷史的闕漏質疑:「這就是我們對待民族英雄的方式嗎?」

「滂沱揮同胞之淚」,「粉身碎骨,馬革何須裹屍還」,這是蔣介石、陳誠在空軍漢口公祭時的輓聯。何僅空軍,抗戰八年,國軍死亡人數達三百六十五萬,「血肉長城」是這樣一條一條人命堆疊起來的,其中多少人屍骨無存,不能回家,沒有姓名。

這是蔣介石領導的戰爭,但不是為了蔣介石的戰爭;這是國民黨主政時期的戰爭,但不是為了國民黨的戰爭。這不是一人一黨的戰爭,這是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戰爭,這是人類史上罕見的慘烈犧牲,連敵人都要動容的。

郝柏村以九十五歲高齡抗戰老兵身分重返戰場,他在最近出版的新書上記錄了在山西原平看到的一塊石碑。那是日軍為中國四千多位無名戰士立的慰靈塔,他們是姜玉貞將軍率領的第六十六軍一九六旅,原平之戰為爭取替忻口主陣地戰鬥準備時間,奉命堅守七天,一九六旅浴血十天,全旅陣亡。同為軍人,日本人感佩之餘,立碑為這四千多位中國戰士安魂,落款用了「民國」年號。

這不是唯一的例子。國軍歷史文物館裡有一塊竹節,謂之「竹林遺書」。一九四○年桂南會戰期間,廣西學生軍在南寧被日軍擊殺,他們殉難前在一根竹子刻著:「終有一天將我們的青天白日旗飄揚在富士山頭!」日軍深受他們的愛國精神感動,將竹幹鋸下帶回日本,設案供奉。廿六年後,日人送還我們。

今天是七七紀念,今年是抗戰勝利七十年,但這樣驚天地、泣鬼神的一段歷史,共產黨只說一半,盧溝橋畔國家級的「中國人民抗戰紀念館」,沒有可供歷史覆按的「共赴國難宣言」,不提蔣介石領導抗戰,更無一字提及以一比十懸殊兵力、重創日軍,並成壓垮日本東條英機內閣最後一根稻草的「衡陽保衛戰」,這是抗戰後期最重要一場戰爭。

「萬千人像已忘掉,你死是為了誰」,這是林徽因哭弟,也是哭那些為了國家斷送年輕生命「機會太慘」的戰士。共產黨是有心湮沒,國民黨則是無心捍衛話語權。在紅、綠夾殺藍失聲下,抗戰英雄在勝利七十年後,我們軍方官網仍然沒有幾個名字,國防部官網「歷史巡禮」裡面是空的。

我們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無史之國,無父無祖之人」嗎?《我們生命裡的七七》收錄了王鼎鈞一篇文,「深深感覺抗戰一代每個人都像海明威筆下的那個老漁夫——千斤魚肉算了吧,但無論如何也得好好的保存那副魚骨頭」。那副魚骨頭,有三千五百萬軍民的血,我們好好保存了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346722
馬總統:紀念抗戰 非挑起仇恨
2015/07/07 07:00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7-07 03:09:22 聯合報 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

國史館昨天在台北圓山飯店舉行「紀念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七十週年擴大歡迎酒會」,馬英九總統出席致詞時表示,「紀念抗戰不是在炫耀勝利,而是希望防止戰爭;不是要挑起仇恨,而是要譴責侵略,促進和平」。 記者林伯東/攝影

國史館昨天在台北圓山飯店舉行「紀念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七十週年擴大歡迎酒會」,馬英九總統出席致詞時表示,「紀念抗戰不是在炫耀勝利,而是希望防止戰爭;不是要挑起仇恨,而是要譴責侵略,促進和平」。 記者林伯東/攝影
分享國史館今起一連舉行三天「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國際學術討論會」,昨晚在圓山飯店舉行酒會,馬英九總統說,紀念抗戰不是炫耀勝利,而是希望防止戰爭;不是挑起仇恨,而是譴責侵略,促進和平。
國史館表示,重新檢視抗戰的歷史意義,推出新撰的抗戰史,是近年中外學界共識。國史館今年推出一系列抗戰叢書,包括「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中華民國抗日戰爭史料彙編─中國遠征軍」,以及名將陳誠、胡宗南、吉星文的日記,共十四冊。

香港科技大學退休的歷史學者齊錫生說,只有在民主自由的環境下,才能寫出品質卓越的史學作品;也只有公正誠實的史學作品,才有讓人從過往學習教訓的價值。

前閣揆郝柏村日前發表新書「郝柏村重返抗日戰場」,表示共軍在抗戰中付出,大概只占百分之五,其他九成五都是國軍打的,中共自稱「中流砥柱」不符事實。

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徐焰批評,郝柏村說法有欠公道,日軍在中國傷亡約一百四十萬,其中國軍戰果八十多萬,共軍五十多萬,「雙方地位都重要」。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346411
先父抗戰/這次閱兵 我認識歷史
2015/07/06 09:09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7-06 01:50:46 聯合報 張玲玲/軍(新北市)

前天舉辦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國防戰力展示」活動,動員陸海空三軍,參與官兵都是抱著榮譽使命感每天辛苦演練,我在每一次的預檢中看到每張黝黑、自信的臉龐,都感到胸口沸騰、感動不已。尤其在抗戰梯隊的抗戰先進們,最令人敬佩與感謝;敬佩他們在七十幾年前為國家的犧性奉獻,感謝他們為我們現在享有安定繁榮的生活奠基。

活動前在訪視這些抗戰先進時,許多先進長輩回憶起抗戰時期,眼看著小孩被日軍砍成兩半、送饅頭給國軍的民眾被日軍刺殺…想起燒殺擄掠的場景就泣不成聲,讓人不忍再問。

筆者先父也是抗戰老兵,十五歲(當時謊報十八歲)加入國民革命軍,輾轉跟著國民政府轉進來台,五十二歲那年因病去世,我才七歲。家母常說父親生前最掛念四川家中老小,一直遺憾未能在世時回鄉去看看,台灣成了他落地生根的故鄉。我見了這些抗戰先進,想到父親的故事只是千萬名抗日英雄中的一個寫照。他們顛沛流離、歷盡艱辛,尤其在建設台灣時期,許多榮民也在危險工程中罹難,這群無名英雄對台灣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

小時家中有口沉重的墨綠軍式木箱,是我們小孩跳上跳下玩耍和吃飯的桌子,裡頭放著各式徽章獎狀。家母沒讀什麼書,對父親所經歷的戰亂也不了解,我們所受的教育也對抗戰史很少著墨。雖然那個軍式墨綠木箱在搬家時就被母親丟掉了,而父親對我們的愛,並沒有因為時間流逝而被我們遺忘。我延續了父親從軍報國的志業,今年有幸擔任行政人員參與這次紀念活動,讓我更瞭解了抗戰歷史,非常激動與興奮。

國防戰力展示活動展現的不只是國防武力,更能讓民眾注意到紀念抗戰的意義,尤其是現代國軍從抗戰先進身上所要傳承的抗戰精神。

「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感於政府舉辦活動喚起國民對抗日史實的認識,尤其馬總統指示發放紀念章給參與抗戰的國軍先進,表彰他們的事蹟,這對這些半生戎馬的先進們,意義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我不哈日、也不仇日;我們也不與對岸互別苗頭,我們只要從抗戰先進身上還原真相、記得感恩。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346010
打過抗戰/這次閱兵 我無上光榮
2015/07/06 08:57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7-06 01:50:46 聯合報 王永浩/九十七歲老兵、退役陸軍上校(桃園市)

今年是二次世界大戰侵略者日本投降七十周年,事實已成歷史陳蹟,被人淡忘。至今,日本政府始終沒有正式道歉,承認錯誤,還繼續占據釣魚台不還,其心可誅。是否還想捲土重來,因此海峽兩岸都有閱兵大典。我有幸被邀參加閱兵並接受勝利紀念章,感到無上光榮。

八年對日抗戰,大型戰爭二十二次,我參加了浙贛會戰、常德會戰、長衡會戰、湘西會戰四次。有三百二十餘萬官兵為保衛國土而壯烈犧牲,二百零六位將領為國捐軀;五百七十餘萬同胞,被日軍殘殺。其他因兵災戰禍,造成妻離子散,顛沛流離之苦非筆墨所能形容於萬一。侵華期間日軍亦傷亡一百三十三萬餘人,都是深閨夢裡人,也很可憐。

凡追隨政府來台官兵,不管其位階高低,為保衛台澎金馬者,都是忠貞義士,政府應妥為照顧。這次邀請閱兵,頒發抗日勝利獎章,確實溫暖了老兵的心,應該繼續努力,多予照顧。是功德,也是回饋。提振士氣,值得歌頌。

日本宣布投降,蘇聯即刻參戰,接收東北日軍裝備,轉移給中共。短短四年席捲大陸。一九四九年中共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一九六六年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使整個大陸成為屠場。例如我追隨政府來台,繼續為保衛台澎金馬奮鬥,位階只是校級軍官,無足輕重;在中國大陸,卻被列為「國特之家」,以殘酷手段,分別將我母親及兩位弟弟鬥爭致死。文革期間相傳千萬人死亡,證明共產主義不適於人類,直到鄧小平執政,允許有私有財產。失去的財產可以重來,而死亡的生命不能復活。這是我心頭永遠的悲痛,忠孝難以兩全。

明年總統大選,每逢選舉,都奇形怪狀,高唱兩國論,台灣人、外省人等論調騙取選票。造成兩岸緊張,沒有必要。在九二共識的原則下,將兩個政治實體,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照馬總統的不統、不獨、不武的原則下和平共處,讓經濟與世界接軌。制度上「自由民主」或「社會主義」,誰優誰劣,讓後代子孫去選擇吧。沒有戰爭的發生,才是國民的幸福。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346005
頁/共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