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審判審檢警調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審判審檢警調】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武器裝備編制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抗戰70周年大閱兵 10月登場
2015/02/12 11:56 瀏覽15,155|回應74推薦1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龍女CHANG, HSIU-FEN


2015-02-11 15:00:49 聯合晚報 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

據指出,國軍擬於10月在湖口國家閱兵場舉行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圖為過去湖口校閱場舉行國防展演預演的畫面。 翻攝軍聞社畫面
分享國民黨立委林郁方建議馬政府應在今年為抗戰七十周年紀念舉辦閱兵,據指出,國軍已規劃取消今年漢光演習的地空整體作戰實兵實彈演練對外展示科目,調整資源與兵力,轉投注10月份擬於湖口國家閱兵場舉行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
針對立委建議以閱兵方式慶祝抗戰勝利七十週年一事,國防部發言人羅紹和仍表示,國防部目前尚在研究評估中。但據私下了解,軍方已開始調整今年漢光演習科目,因應紀念抗戰閱兵的需求,而之所以選擇在湖口閱兵場舉行,一則是今年漢光演習原本規劃在湖口校閱場實施實兵操演,部分操演可併同閱兵舉行,二來也降低在台北市閱兵的政治敏感。

國民黨立委林郁方證實,參謀總長嚴德發已向他簡單披露這項訊息。但他主張,閱兵很少離開台北市,仍應在總統府前舉行,「除非台北市長柯文哲杯葛」,閱兵也應在7月抗戰勝利紀念舉行為宜。

林郁方認為,沒有抗戰成果,就沒有後來的開羅會議,也就沒有台灣歸還中華民國的決議,抗戰與台灣光復息息相關,他呼籲馬政府與軍方不要顧慮台獨人士的主張,既要與中共爭抗戰的歷史詮釋權,就要理直氣壯,將閱兵辦盛大一點,新式武器包括阿帕契、黑鷹直升機、翔展戰機萬劍彈構型甚至雄二E飛彈,屆時都應該展示。

林郁方說,中共為紀念抗戰舉辦閱兵,我方既要爭取抗日歷史詮釋權,也要對抗中共統戰,不能不拿出對應措施,否則不能怪老兵與老將出席對岸紀念抗日活動。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278399
 回應文章 頁/共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日本無心…被迫道歉 說千次都沒用
2015/08/27 09:43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8-27 03:20:31 聯合報 記者楊湘鈞/台北報導

「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作者張純如的父母張紹進、張盈盈昨天接受聯合報專訪表示,日本政府應參考德國,誠心為二戰暴行道歉,這也是張純如生前所力主的,「若無誠心道歉,如何療傷止痛?」

張紹進夫婦均畢業自台大,後雙雙赴美留學、定居;兩人日前自美返台,接受馬總統頒給張純如的褒揚令。

針對前總統李登輝發表「日本祖國說」掀波,張盈盈受訪時批評,「不像話到極點!」張紹進插了句說:「他是半個日本人。」張盈盈說,「李登輝根本就是日本人,我覺得已涉叛國罪」;如果李真如此認為,當年就不該出來當總統,「當總統效忠了中華民國,怎可以背叛?」

張紹進夫婦也提及,在此次返台前及飛機上,看到了反課綱及李登輝指曾是日本人的相關報導,並認為這些都是有心人撕裂族群的刻意炒作。

「我們那時代從沒感覺族群撕裂」張紹進說,當年他在台大就讀時,同寢室六人只有他是外省人,相處好得很,到現在都還是好朋友;張盈盈也說,如今看到有人刻意挑撥族群對立,「這是非常不對的,那時都沒問題,怎麼現在這樣,很奇怪,看到心很痛。」張盈盈表示,她不會同情李登輝的年少過往,畢竟他曾是中華民國總統,「馬總統要他道歉還不夠!」

「馬總統的說法算溫和了,我們在美國要求日本道歉的用詞更激烈!」她說,「純如曾講過,如果不真誠、是被強迫道歉,一百次一千次都沒有用!」何況,「道歉完就去靖國神社參拜,這算什麼道歉?言行不一致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365435
張純如:我算什麼?只是看檔案而已
2015/08/27 09:34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8-27 03:20:29 聯合報 記者楊湘鈞/台北報導

馬總統頒褒揚令給「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已故作者張純如,她的父母張紹進(左)、張盈盈(右)昨天代表接受。 記者趙文彬/攝影

馬總統頒褒揚令給「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已故作者張純如,她的父母張紹進(左)、張盈盈(右)昨天代表接受。 記者趙文彬/攝影
分享

「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已故作者張純如。 記者于志旭/翻攝

「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已故作者張純如。 記者于志旭/翻攝
分享第一本以英文撰寫「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的已故作者張純如,獲馬英九總統頒發褒揚令,她的父母張紹進、張盈盈昨天接受聯合報專訪表示,張純如看了太多日軍殺人強暴檔案,身心壓力極大,她曾問女兒,「妳還要寫嗎?」張純如說,「當然要寫,我算什麼?我只是幫她們看檔案而已!」
張純如的書中提到一名倖存者的慘痛遭遇,當年廿五歲的唐順山是鞋匠學徒,被日本人抓到一個大坑邊,經歷一場「殺人比賽」。士兵用大刀砍下俘虜的頭,另一個士兵撿起人頭,扔成一堆;有孕婦拚命抓打企圖把她從人群中拖出去強姦的日本兵,沒有人出來幫她,最後日本兵殺死她,並用刺刀挑開她的肚子,挑出一個蠕動的嬰兒。

唐順山被埋在屍體下,一小時後屠殺結束,日本兵用刺刀在屍體上亂刺,確保沒人活下來;他強忍五次利刃的刺殺,昏了過去,最後倖存下來。日本兵在南京殺人如麻,活埋、火燒、開膛、砍頭、肢解、用坦克輾壓、用俘虜進行刺殺練習等,甚至將受害者浸在酸液中。

張純如於一九九七年完成此書並獲獎無數,七年後舉槍自殺。母親張盈盈書寫「張純如:無法遺忘歷史的女子」追憶愛女。

張盈盈說,女兒就是太認真投入,身心產生極大壓力,晚上睡不著、作噩夢、大量掉髮。但女兒自殺絕非為此書,「她始終以此書為傲!」追索女兒最後人生,主因當時書寫二戰美軍在菲律賓的壓力,加上體力透支,又聽醫囑服了不適華人的過量鎮靜劑,「突然崩潰了」。

「每次想到她去世就好像又揭一次傷疤,血還在流。」張盈盈說,揭傷疤很痛,她仍寫書追憶女兒,原因是有人草率指張純如很早就有精神疾病,「我很生氣,完全不了解純如」,女兒最注重真理,竟被人誤解,「我一定要出來講。」

張純如曾寫過「日出」及「肥皂泡」 英文詩。張盈盈說,「從很絢麗到突然消逝,她一生像詩,一生很美麗,卻在最輝煌時突然不見了。」

「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在美國暢銷,影響深遠,國會通過要求公開日軍暴行資料的法令,獲當時美國總統柯林頓簽署,更讓許多「重歐輕亞」的國會議員改變態度。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365431
空軍紀錄片沖天首映 「戰爭不只是男人的事」
2015/08/19 09:10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8-19 02:46:21 聯合報 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

紀錄片「沖天」昨天首映,馬英九總統(前排左四)、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前排右三)、高志航之女高友良(前排左起)、韋憲文、金士傑的父親金英、柏培立夫人(前排右起)、羅德隆等抗戰英雄、眷屬及製作團隊(後排)。 記者邱德祥/攝影

紀錄片「沖天」昨天首映,馬英九總統(前排左四)、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前排右三)、高志航之女高友良(前排左起)、韋憲文、金士傑的父親金英、柏培立夫人(前排右起)、羅德隆等抗戰英雄、眷屬及製作團隊(後排)。 記者邱德祥/攝影
分享「曾經有那麼一群年輕人,每一次起飛都可能永別,每一次落地都必須感謝上蒼,他們戰鬥在雲霄,勝敗一瞬間。他們在人類最大的戰爭中成長,別無選擇。」演員金士傑用滄桑的低音,娓娓道出紀錄片「沖天」的序幕。
這部紀錄片以抗戰時的中華民國空軍為主題,訪問兩岸三地近四十位的飛行員與其眷屬,從人性角度來回顧戰爭。

「沖天」昨天在台北中山堂舉行首映會,預計十月上映。出資籌拍的文化總會長劉兆玄說,本片發想起源於一年多前,「我們想到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將屆,覺得可以作些有意思的事情」。

導演張釗維表示,抗戰時空軍飛行員的陣亡率近五成,絕大部分人犧牲時都不到卅歲。這些年輕菁英為了保家衛國而衝上天際,在英勇的背後也一樣需要情感寄託。對飛行員來說,死亡是一瞬間,愛情也是一瞬間。有人在火車上看到心儀的對象,立刻拚全力熱烈追求;也有人覺得隨時會離開人世,即使心中有愛也不敢表達,就怕耽誤對方的青春。

張釗維說,戰爭不只是男人的事,片中也以三位「飛行員背後女性」視角,展現她們如何面對戰爭。分別是戰爭初期「四大金剛」之一的劉粹剛夫人許希齡,民初才女林徽因,以及「巨流河」作者齊邦媛;由賈靜雯、張艾嘉、蔡燦得三位女星獻聲代言,帶領觀眾重回那個時代的熱血與愛情。

民國廿六年、八一四空戰的主角,「空軍戰神」高志航的女兒高友良昨天也出席紀錄片「沖天」首映會。八十四歲的高友良說,高志航於廿六年底陣亡,「爸爸沒了,家就碎了」,她真希望成長過程能有一個完整的家,但在那個時代沒有辦法,為了國家只能承受。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362494
從慰安婦到釣魚台 台灣為何輸南韓?
2015/08/17 21:30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8-17 00:38:12 聯合報 林育誠/教(台南市)

二○○四年南韓女星李成延以韓國慰安婦為主題拍攝寫真集,引起南韓一片撻伐,要求註銷李成延國籍並切腹自殺的聲浪高漲,逼得李成延到老人院跪在倖存的慰安婦阿嬤面前痛哭懺悔,寫真集負責人記者會當場削髮並宣布離開韓國,所屬娛樂公司損失慘重,李成延更在影劇圈銷聲匿跡一段時日。

獨島主權亦是日韓長期爭議的議題,南韓三度發行獨島風光郵票,並將該島劃為獨島天然保護區域,規定為天然紀念物,以強化宣示其主權正當性。

再看看國內對慰安婦及釣魚台議題的態度實在令人汗顏。某些政治團體為了選舉利益,強調台灣慰安婦是「自願獻身」,更煽動無知學子包圍教育部,要求新課綱在慰安婦部分不得寫「強迫」二字。而竟有台灣卸任總統到日本去宣稱釣魚台不屬於台灣,拱手將釣魚台周遭豐富的漁業資源讓給日本。請問這位卸任總統,宜蘭、基隆漁民要吃什麼?還是您願意將豐厚的終生俸捐給宜蘭、基隆的漁民?

比較台灣、南韓對日的歷史、領土爭議態度,一個是全國團結一心捍衛國家尊嚴及利益,另一個是為了個人政治利益,棄國家尊嚴利益於不顧,發動民粹顛倒是非撕裂社會。長期以來,台韓一進一退,差距怎能不擴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362038
400公尺水墨畫 華府邀老兵憶抗戰
2015/08/17 20:23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8-17 04:01:46 聯合報 華盛頓記者賴昭穎/十五日電

當年參與抗戰的老兵,以及參與二戰的美國老兵,共同紀念當年攜手作戰的歷史。 記者賴昭穎攝影

當年參與抗戰的老兵,以及參與二戰的美國老兵,共同紀念當年攜手作戰的歷史。 記者賴昭穎攝影
分享空軍前副總司令陳鴻銓說,七十年前的今天,他那時在中美混合聯隊服役,半夜三時半正在睡覺時,突然聽到槍聲大響,原本以為是日軍發動攻擊,卻聽到有美軍高喊「日本投降了」;當時他心中想到的是,「完了,沒有機會再打日本人了」。
為紀念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七十周年,華府的「亞太二戰浩劫紀念會」十五日在華僑文教服務中心舉行紀念活動,展示長達四百公尺、由中國大陸畫家共同描繪對日抗戰歷史的「浩氣長流」水墨國畫。開幕儀式邀請多位當年參與抗戰的老兵,以及參與二戰的美國老兵,共同紀念當年攜手作戰的歷史。

駐美代表處副代表洪慧珠指出,中華民國政府當年領導對日八年抗戰,艱辛與血淚不容忘懷,唯有如此才能在歷史追尋中,體會「戰爭無情,和平無價」的真諦。

號召大陸五十多位藝術家完成「浩氣長流」畫作的王康教授指出,否認領導這場戰爭的中華民國政府和中國國民黨的蔣中正先生,就是否認中華民族和中國的歷史,他呼籲中國當局以民族大義為重、以天下蒼生為念,承認、緬懷、頌揚中華民國政府和中國國民黨的蔣中正先生堅持民族大義,引導中國抗戰的豐功偉績。

來自重慶的王康自爆,他在四天前收到大陸有關當局的通知,要求他停止這次展覽,馬上回國,如有違抗永遠都不能回國,但他回絕。他說,人生皆有一死,「我在哪裡,我的故鄉就在哪裡。」

被問到大陸能否與日本和解,王康表示,中國人要先和解,如果自己都否定自己的歷史,不可能和日本和解。共產黨不面對國民黨領導中國抗戰的基本的事實,還要說共產黨是抗戰的中流砥柱,中國不要說和日本,和所有國家都不能建立關係,連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找不到基本認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362023
星期透視/折劍鎖敵:我海軍八年抗日
2015/08/16 15:23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8-16 02:20:16 聯合報 鍾堅 (清華大學教授)

矗立在左營軍港的「海軍忠烈將士紀念塔」上,勒名三千餘位自晚清以降作戰陣亡的海軍先烈,其中近半是在八年抗戰於陣中殉國。由於抗戰期間我海軍編制小、艦艇少,為國捐軀的官兵與陸軍相較,不成比例亦鮮少人知;復以我海軍戰力與入侵日軍相較,處於絕對劣勢,在裝備與戰訓具缺的困局中猶能遲滯入侵之敵,其艱辛困窘之作戰態勢,史料更為欠缺。

日軍用兵三個月妄圖占我國全境,係指運用長江水系大動脈,先襲取出海口的松滬地區,再快速溯江而上,數日內奔襲華中,數周內奪占上游的四川與青康藏;中央穿心破斬我首級後,群龍無首的華北、華南及西北蒙疆可在三個月內各個擊破,清理完畢。

但是,可用來運輸侵華日軍的長江水上高速公路,卻被我劣勢海軍以「折劍鎖敵」戰術,翻轉成處處塞車的大盲腸。

抗戰前海軍部雖擁有五十九艘軍艦計五萬餘噸,但近半為前清逾齡殘艦;少數新造艦艇火砲單薄,甚者無固接防空機砲,但艦上官兵仍戰志高昂,用步、機槍布陣於甲板上勤練對空射擊。

蘆溝橋事變後,針對日軍溯江西進「三月亡華」戰略,海軍抗戰的基本綱領依參謀本部計畫作為:「於宣戰時出敵不意,三軍協力斷然擊滅來犯敵艦,爾後對敵艦封鎖江面」。海軍遂依令實施一、拆除江海航標,二、沉塞軍艦於江海航道港池,三、於長江咽喉遂行水面決戰,四、敵後沿江沿海布雷,五、艦砲由海搬陸成岸砲沿江要塞化。

七七事變後,我海軍海道測量局急派屬艇在敵火下將沿江沿海航標逐一拆卸,拒敵所用。再則,我海軍逾齡軍艦及待料待修無戰力艦艇計廿四艘一律拆除艦砲,沉塞江海航道港池,拒敵運用!

我海軍廿八艘主戰艦艇布陣於上海至南京間的長江,淞滬會戰爆發後,惟因缺乏空優,陸續遭擊燬全軍覆滅犧牲慘烈,官兵傷亡甚眾。這使我海軍在長江咽喉遂行水面決戰的戰略指導,未盡全功,但也遲滯日軍溯江西進長達四個月。另,展開於閩粵沿海的我海軍六艘艦艇,亦遭日機炸沉。

至此,無艦可派職的海軍艦艇萬名官兵,部分被調派至艦砲編成的沿江要塞,布陣於華中、華南;除阻敵溯江西進,並協同陸軍抵禦由陸路進逼之日軍。海軍艦砲要塞陣地在敵火下逐次轉進,最終在長江三峽扼守陪都。在艦砲砲口瞄準三峽江心天險下,日軍始終無法在八年抗戰越雷池一步襲取重慶。

最後,沒有軍艦的海軍官兵還編成四個布雷總隊,自製簡易水雷與漂雷、自行背負雷具、自製舟筏運載炸藥,滲透至敵後的長江、珠江水系及閩粵沿岸親手施放戰雷。其間經常遭遇日軍巡邏兵力交火,海軍官兵傷亡慘重,但也造成日軍百餘艘舟艇中雷沉沒,有效阻敵於華南水系用兵。

我海軍官兵將士用命,以「折劍鎖敵」戰術,成為粉碎日軍溯江西進「三月亡華」迷夢的主因之一。然海軍八年抗戰一篇篇血淚交織的戰鬥日誌,因史料散缺,以弱擊強的功勳,甚少為外人所知。

八年抗戰改寫了我國近代史,我陸軍及空軍臨戰當先、英勇殲敵的抗日英雄,如陸軍孫立人、空軍高志航等名將,國人均耳熟能詳。而海軍講究同舟共濟,個人英雄主義並不彰顯,但海軍官兵用「我死國生」鋼鐵般的意志抗敵,雖無赫赫戰功但絕對問心無愧。

時值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緬懷海軍忠烈將士紀念塔上殉國官兵的勒名,實應為我等後輩所感激與感恩。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361568
814空戰 3史實不容扭曲
2015/08/14 19:55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8-14 02:39:04 聯合報 劉廣英/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特約講座(新北市)

民國廿六年的今天,二次世界大戰空戰首役,我空軍以六比○(日方指出直接擊落與永遠失蹤各兩架,傷後一落海,一於松山機場墜毀),擊潰了由鹿屋航空隊卅二架戰組成之「渡洋爆擊隊」。

日軍無敵的幻夢因而破碎,馳名全球,本無容置啄,但有三點關係到史實,仍有陳述必要。

一、制敵機先 勇士無懼

前行政院長記述衡陽保衛戰歷史小說,轉載二戰前義大利總理墨索里尼給高志航的信,信中稱讚高的特技飛行讓他心動,可見高之戰技非比尋常。八一四前,在情報專家戴笠支持下,空軍先已在沿海布設了對空監測站,所以日機進入海岸時已被看到(證明不是風雨天),並由總台長陳一白電告高與基地防空指揮官(航校教育長)蔣堅忍,因而先由南京趕到之高志航,於機隊趕到筧橋時,能用手勢讓其逕自直接迎敵,他自己亦能即時升空,始得殲敵致果。

二、筧橋空戰域內無颱風

外傳這批日機是跟著颱風進犯大陸的,但事實為日本「渡洋爆擊隊」於八月七日隨著颱風尾,以單機追蹤隊形飛到松山機場,十四日下午分兩批進攻杭州筧橋與北面的常德,最後以六比○鎩羽而歸。

八月十四日沒有颱風,有三項事實可證明。

一是根據中央研究院氣象所前所長竺可楨日記記述。竺是庚子退款農學類留學生,與胡適同屆,赴美後發現志趣不合,改習氣象,獲哈佛大學博士,返國後先後執教武漢與南京高等師範,後任氣象所長,民國廿五年任浙江大學校長,仍兼氣象業務一把抓(氣象局卅五年才成立)的所長職。他的日記對氣象事件是專家記錄。

日記中除記颱風於八月四日過舟山,風速達每秒四十二公尺,次日南京淹水外,也在八月十四日記述當天由杭州坐火車赴蘇州,沿途為多雲時有陣雨的天氣,車中聞飛機聲,未提到另有颱風。

二是中央氣象局百年颱風路徑圖中,經海峽過舟山之颱風發生在八月四日,非十四日。

三是日主力九六式戰轟機,最大航速約每秒一百公尺,無能頂颱風之強風到杭州;當時我霍克三戰機速度約與敵機同,且無座艙罩,亦難於風雨中升空殺敵。

三、歷史不容扭曲

光輝八一四的史蹟耀全球,後續者亦表現亮麗,可喜可賀。但有一事那就是美國世界地圖網站中「Infographic of August 14, 1937 CE–The First Air-to-Air Combat of World War II」一文中,蔣委員長照片旁的國旗竟是五星旗,我空軍戰機身上則是紅星,不但荒謬更違背史實,呼籲外交部能立即提請更改,以安烈士英靈並正視聽。

圖/摘自世界地圖網站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360958
Z號作戰令:揭開蘇聯紅軍助我抗日秘辛
2015/08/13 20:25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8-13 02:08:19 聯合報 鍾堅/清華大學教授

八年抗戰期間來華助戰洋人,規模僅次於美軍的是「蘇聯航空志願隊」(簡稱紅軍俄員隊)。蘇聯從蘆溝橋事變後即助我抗日,直到德國侵略蘇聯始收隊返國。在抗戰前期,紅軍俄員隊對最終的抗日勝利,功不可沒!

然而,反共抗俄意識形態與冷戰年代美蘇陣營對峙,國內無人願提及俄員隊的勳業。所幸馬總統打破七十年來的政治禁忌,指示政府洽邀紅軍俄員隊遺族與後人來台,將親頒家屬抗戰勝利紀念章,表彰其助戰功勳,也掀開塵封的俄員隊陣中記事簿。

抗戰啟戰三個月後,我空軍妥善機僅剩卅架,但仍以高昂鬥志迎戰不斷擴軍的千架入侵日機。列強咸認為日軍「三月內亡華」遲早到來,對我國的求助均口惠而不實,唯一的例外,就是亦敵亦友的蘇聯。

民國廿六年抗戰軍興,蘇聯不願見宿敵日本快速襲捲中華全境兵臨中亞國界。八月初日軍入侵淞滬之際,蘇聯即隱密啟動「Z號作戰預備令」:由紅軍王牌飛官雷恰戈夫准將編組五個飛行大隊(含八十架驅逐機與六十四架轟炸機)來華助我抗日,並貸款我採購八個大隊的俄製軍機重新裝備我空軍。

八月廿日雙方簽署《中蘇軍事技術援助協定》,使Z號作戰令檯面化,俄員隊與物資經陸路及海運分別匯集於蘭州及武漢。十月底,軍售我首批二二五架俄製軍機運抵蘭州交機,四五○名蘇聯紅軍與五個飛行大隊所屬軍機,亦塗上青天白日徽,前推至武漢待命,與我空軍遂行聯盟作戰。日軍「三月內亡華」迷夢,從此幻滅。

紅軍俄員隊初試身手是同年十一月廿二日的南京防空作戰。十一架俄員隊戰機攔截來襲日機,打成平手。在地面觀戰的美國顧問陳納德,對俄員隊飛官駕駛伊十六型驅逐機在高空占位、再垂直俯衝以重力加速度輕易尾追低空的日機並擊墜之,印象深刻;俄員隊戰技遂成為四年後陳納德領軍飛虎隊迎戰日機之絕活。唯是役俄員隊涅日丹諾夫中尉,亦成為首位助我抗日殉職的飛官。

另一方面,我空軍感傷於袍澤不斷地成仁,紛紛爭取儘快赴蘭州接裝,駕駛俄製軍機殺敵。很不幸,我空戰英雄高志航上校於同月廿一日在俄製伊十六座機內陣亡殉國!為提升補充軍機效率,雙方決定在新疆哈密設置飛機組裝廠,加快生產我空軍及俄員隊所需軍機,並適時提供最新型戰機投入戰場。

抗戰前期,日軍戰機仍占質量上風,俄製軍機難以招架;惟俄員隊與我空軍飛官膽識過人,充分發揮以少勝多、以智取勝的戰技,廿七年的武漢防空作戰與廿八年的四川防空作戰,戰果豐碩。

民國廿八年九月德軍入侵波蘭,歐戰全面爆發,俄員隊逐批返國備戰;民國卅年六月德軍入侵蘇聯,俄員隊全面緊急撤收,但機留下移撥我空軍。抗戰前四年,俄員隊共派出九批志願隊員合計三六六五人次(含一○九一人次飛勤組員),來華助戰陣亡與公殞者高達二二七人、損耗九五五架軍機。我空軍此期間軍購九○四架俄製軍機、接收俄遺二九五架戰機,惟我空軍的俄製軍機戰損加戰耗,亦高達九三八架。

俄員隊助我抗日四年期間非常低調,儘管與我空軍混編出擊不計其數,但雙方飛官只有公誼,幾無私交;俄員隊的戰術戰法,我飛官亦難窺其堂奧,相關作戰檔卷,俄員隊從不釋出且全攜返國,他們的輝煌戰績向不公布。對神秘的紅軍俄員隊最佳寫照,可用兵聖孫武《孫子兵法》軍爭篇作詮釋:「兵疾如風,動如雷霆;難知如陰,不動如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360643
陸補助抗戰老兵 打過內戰領不到
2015/08/12 12:29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8-12 02:52:57 聯合報 特派記者陳言喬/北京報導

中共即將在九月三日的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紀念日當天舉行盛大閱兵,大陸民政部、財政部昨天宣布,向部分抗戰老兵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金五千元人民幣。

這項經濟補助對許多孤苦無依的抗戰老兵算是遲來的補償,但發放對象仍有排他性,即打過內戰(被俘)的不在發放之列。

新華社報導,具體發放對象包括:一、抗日戰爭時期的在鄉復員軍人和殘疾軍人;二、移交政府安置的抗日戰爭時期軍隊離休幹部、無軍籍職工;三、抗日戰爭時期在國民黨軍隊服役,後在解放戰爭中起義、投誠編入解放軍序列的在鄉復員軍人;四、參加過抗日戰爭,後回鄉務農的原國民黨抗戰老兵。

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門、財政部門要密切配合,結合當地實際制訂具體工作方案,儘快組織實施向抗戰老戰士、老同志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金工作,確保九月前將一次性生活補助金發放到抗戰老戰士、老同志手中。

這項措施被視為即將到來的九月三日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紀念日,預作準備,代表中共也著手處理原國民黨抗戰老兵有關的遺留問題。

不過,抗戰勝利後,絕大多數軍人投入國共內戰,參加過內戰又未照中共說法「投誠起義」的仍居多數。部分國民黨倖存老兵及其家屬昨天得悉這項消息,有老兵家屬表示,要向有關單位證明他們的父輩沒打過內戰,恐會是另番周折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360157
收到抗戰章 老兵淚:中國人很難做
2015/08/12 12:19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8-12 02:52:56 聯合報 特派記者陳言喬/北京─上海報導

我政府製作的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紀念章,最近已陸續寄抵大陸各老兵手中,部分老兵收到後,感動地流淚說政治太複雜,「中國人很難做」。

大陸抗戰老兵祝仁波收到馬政府寄送的抗戰紀念章後,悲喜交加,激動掉淚。 特派記者陳言喬/攝影

大陸抗戰老兵祝仁波收到馬政府寄送的抗戰紀念章後,悲喜交加,激動掉淚。 特派記者陳言喬/攝影
分享

大陸抗戰老兵祝仁波收到馬政府寄送的抗戰紀念章後,悲喜交加,激動掉淚。 特派記者陳言喬/攝影

大陸抗戰老兵祝仁波收到馬政府寄送的抗戰紀念章後,悲喜交加,激動掉淚。 特派記者陳言喬/攝影
分享
本報為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七月初出版「被遺忘的戰士」一書,書中提到五十多名兩岸抗戰老兵的辛酸故事。我國防部有感於他們為國家的奉獻與犧牲,主動為書中的廿五名大陸老兵及其家屬寄送抗戰紀念章,其中第一批已寄達大陸。

謝晉元的兒子謝繼民昨天收到抗戰紀念章,十分驚喜與激動。他說,這枚紀念章是對他父親、謝團長最好的紀念,也是對他們家族的歷史傳承,在謝晉元以及無數官兵的犧牲下,中國不會亡,中國戰勝日本,讓國家民族存續,他會把紀念章掛在父親銅像上。

謝繼民並立即提筆寫信給馬英九總統,感謝馬總統對抗戰老兵的關愛。

另一名收到抗戰紀念章的是寧波九十五歲老兵祝仁波,他收到後不斷掉淚,「國民黨承認我,沒有忘記我」,但往事不堪回首,等了七十年等到這一天。

他說,他很欣慰,但他的兄弟都走了,只剩他一個人了。他們這一代人生不逢時,因為政治太複雜,「中國人很難做」,他希望國家(兩岸)不要再有戰爭。

另外,上海為紀念「八一三」淞滬會戰及今年抗戰勝利七十周年,耗資兩億人民幣的上海四行倉庫重現抗戰遺跡揭幕典禮,明天(八月十三日)在上海舉行,整個四行倉庫回復原有面貌,包括外牆的日軍砲彈彈痕等,上海市委書記韓正主持揭幕儀式。中共總計改建、重修大陸八十處抗戰遺址、遺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360155
頁/共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