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審判審檢警調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審判審檢警調】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武器裝備編制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抗戰70周年大閱兵 10月登場
2015/02/12 11:56 瀏覽15,153|回應74推薦1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龍女CHANG, HSIU-FEN


2015-02-11 15:00:49 聯合晚報 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

據指出,國軍擬於10月在湖口國家閱兵場舉行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圖為過去湖口校閱場舉行國防展演預演的畫面。 翻攝軍聞社畫面
分享國民黨立委林郁方建議馬政府應在今年為抗戰七十周年紀念舉辦閱兵,據指出,國軍已規劃取消今年漢光演習的地空整體作戰實兵實彈演練對外展示科目,調整資源與兵力,轉投注10月份擬於湖口國家閱兵場舉行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
針對立委建議以閱兵方式慶祝抗戰勝利七十週年一事,國防部發言人羅紹和仍表示,國防部目前尚在研究評估中。但據私下了解,軍方已開始調整今年漢光演習科目,因應紀念抗戰閱兵的需求,而之所以選擇在湖口閱兵場舉行,一則是今年漢光演習原本規劃在湖口校閱場實施實兵操演,部分操演可併同閱兵舉行,二來也降低在台北市閱兵的政治敏感。

國民黨立委林郁方證實,參謀總長嚴德發已向他簡單披露這項訊息。但他主張,閱兵很少離開台北市,仍應在總統府前舉行,「除非台北市長柯文哲杯葛」,閱兵也應在7月抗戰勝利紀念舉行為宜。

林郁方認為,沒有抗戰成果,就沒有後來的開羅會議,也就沒有台灣歸還中華民國的決議,抗戰與台灣光復息息相關,他呼籲馬政府與軍方不要顧慮台獨人士的主張,既要與中共爭抗戰的歷史詮釋權,就要理直氣壯,將閱兵辦盛大一點,新式武器包括阿帕契、黑鷹直升機、翔展戰機萬劍彈構型甚至雄二E飛彈,屆時都應該展示。

林郁方說,中共為紀念抗戰舉辦閱兵,我方既要爭取抗日歷史詮釋權,也要對抗中共統戰,不能不拿出對應措施,否則不能怪老兵與老將出席對岸紀念抗日活動。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278399
 回應文章 頁/共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臺灣光復展/當年…台灣為何禁捕青蛙
2015/10/17 15:43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0-17 03:10:16 聯合報 記者高詩琴/台北報導


軍事委員長蔣中正發表抗戰勝利演說所使用的麥克風復刻版,原版保存在央廣。 圖/檔案局提供

分享

為什麼光復時期台灣要禁捕青蛙?當時台籍日本兵怎麼回家鄉?先總統蔣中正發表的抗戰勝利演說聽起來如何?這些問題,都可以在國發會舉行的「1025台灣光復檔案展」找到答案。


國發會檔案管理局及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合辦的「1025台灣光復檔案展」昨天開幕,國發會副主委黃萬翔表示,今年是中華民國對日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70週年,考量到台灣光復與對日抗戰的關係密不可分,檔管局以「台灣光復」為主題,歷經一年多籌畫,精選出70則國家檔案,一口氣揭密。


民國卅八年台灣省農林處回覆嘉義市政府的公文,著手禁捕青蛙與白鷺鷥卵 。 圖/檔案局提供

分享

檔案管理局組長周曉雯說,這次選定「抗日活動」、「籌劃接收」、「政權交替」及「省政新局」四大主題。其中,為展出蔣中正發表抗戰勝利演說的音檔,特別向央廣借來他當時使用的復刻版麥克風,參展民眾拿起麥克風兩旁的電話,就可以聽到蔣中正的原味演說。


有趣的是,光復後國民政府實施禁捕青蛙,但原因為何?周曉雯說,當時台灣糧荒嚴重,即使糧食主管部門鼓勵增產,因為肥料、水利、品種等問題,未能充分改善,達到增產目的。


於是民國38年,台灣省政府農林處回覆嘉義市政府的簡復表載明 ,嘉義市政府認為青蛙與白鷺鷥都能捕食害蟲,禁捕青蛙與白鷺鷥卵將對增產糧食有利,省政府也修改相關法令,成為後來禁補青蛙的由來。


光復後,多數旅居海外的台籍士兵歸鄉心切,卻因經費問題有鄉回不得,「台灣議會之父」林獻堂也以「台灣省海外僑胞救援會代表」身分向政府陳情。從當時公文可看出,國民政府駐台灣特派員黃朝琴跟部長王世杰反映,建議外交部與駐日聯軍接洽,讓台灣遊子早日獲得救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387520
臺灣光復展/聽「玉音放送」 看馬關條約
2015/10/17 15:28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0-17 03:10:13 聯合報 記者連珮宇/新莊報導


臺灣光復70周年,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舉辦「1025臺灣光復檔案展」,展示典藏的國家檔案與民間影音圖像資料。 記者連珮宇/攝影

分享


典藏的國家檔案、圖像,包括由故宮代管的「馬關條約」。 記者連珮宇/攝影

分享

適逢臺灣光復70周年,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經歷一年多籌備,即日起在行政院新莊聯合辦公大樓舉辦「臺灣光復檔案展」。除首度展示檔管局典藏的70則國家檔案,也蒐羅不少詳實記載臺灣歷史的民間影音圖像資料,還包括只要拿起話筒,就能與日本天皇「通電話」的互動導覽。


拿起話筒,就能與日本天皇「通電話」的互動式導覽。 記者連珮宇/攝影

分享

「臺灣光復檔案展」展出檔案主要集中在民國34至38年,內含抗日活動、籌劃接收、政權交替及省政新局4大主題,檔管局精選其中10則較具代表性資料,製作成互動式導覽。參觀民眾只要提起互動式話筒,就能聽見二戰時日本天皇宣告投降的廣播聲,彷彿正與天皇通話,相當有趣。


國發會副主委黃萬翔表示,無論是檔管局、臺灣歷史博物館或是故宮博物院的歷史資料,都能一次看得見。包括外交部管理、交由故宮代管的「馬關條約」,民眾都能一睹條約真面目。另外,展覽入口處,更設置了當年在中山堂的受降典禮佈景,可供民眾拍照留念,體驗一下「光復」滋味。


本次展出資料已出版成「曙光黎明-臺灣光復檔案專題選輯」一書,並製作線上展覽系統,因此不便前來的民眾也能輕易查閱,藉此讓民眾瞭解腳下這片直土地的過往,並發揮國家檔案鑑往知來的歷史功能。


臺灣光復檔案展出至12月30日,結束後將至中部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繼續展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387518
光復檔案展 波茨坦宣言抄本首曝光
2015/10/16 15:43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0-16 15:22:52 聯合晚報 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


國家檔案局舉辦台灣光復檔案展,抗日英雄蔣渭水治警事件判決書為這次展出文件之一。 記者仝澤蓉/攝影

分享

今年是對日抗戰和台灣光復70周年,國家檔案管理局舉辦「1025 台灣光復檔案展」,展出從抗日到台灣光復這段歷史的檔案文件,其中蔣渭水治警事件判決書以及波茨坦宣言英文及中文版抄本,都是首次曝光的珍貴史料。


今天上午國發會副主委黃萬翔主持開幕典禮時表示,檔案管理局以台灣光復為主題,精選70則國家檔案在這次展覽展出,並出版「曙光黎明—台灣光復檔案專題選輯」一書。展覽內容依時序分為抗日活動、籌畫接收、政權交替及省政新局四大主題。


抗日活動展區可以看到台灣民主先驅蔣渭水1934年在治警事件的判決書,首次曝光的判決書上載明一審判無罪,二審被判四個月。而蔣渭水與林獻堂成立台灣文化協會,組成台灣民眾黨等歷史畫面,也在這一區展出。


歷史課本讀到的開羅會議宣言和波茨坦宣言,英文版和中文譯本抄件也是這次展出重點之一。1943年12月1日簽字的開羅會議宣言中譯本上詳細記載:「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滿州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波茨坦宣言中譯本則詳述日本無條件投降,也再次確認台灣澎湖歸還中華民國。


檔案管理局表示,台灣光復展即日起到明年5月13日在行政院新莊聯合辦公大樓一樓綠廊展出,明年7月6日至12月30日將移往中部國史館台灣文獻館繼續展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387227
台南14老兵談抗戰 「莫忘戰爭苦痛」
2015/10/08 10:27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0-08 03:15:17 聯合報 記者綦守鈺/永康報導

95歲的古玉言38年隨軍隊撤退來台,見過戰爭的可怕,他希望未來不要再有戰爭。 記者綦守鈺/攝影
分享台南地區抗戰英雄感恩茶會昨天上午在高雄榮民醫院台南分院登場,表揚14位抗戰老兵。95歲來自山東的古玉言是最高齡的受獎者,他感慨地說,戰爭造成無數家庭妻離子散及許多死傷,盼當權者永遠記取戰爭的苦痛。
南市榮民服務處長郭濬溪說,今年是抗戰勝利70週年,榮服處除了舉辦系列活動向抗戰英雄們致敬,也與老兵們敘舊,聽這些長者講起長城保衛戰、平潭島之役、獨山會戰等,或是日軍佔領上海北京時的緊張局勢,每個人都是一本活歷史。

民國38年隨軍來台的古玉言,平日是社區環保義工隊,去年曾獲選南市績優長青環保義工,身體硬朗的他說,16歲時加入32軍團,待過海南島、澎湖,最後落腳台南,隔了44年才見到滿頭白髮的妻子,原以為和家人重逢團圓,人生不再孤獨,沒想到妻子隨後病逝台灣,他說,戰爭的可怕年輕人無法想像,盼當權者謹記戰爭為人民帶來的苦痛。

今年90歲來自湖南的王錫圭說,18歲加入青年軍,33年日軍侵佔湖南衡陽後,沿黔桂鐵路進攻到貴州獨山,這便是抗戰史上有名的「桂柳會戰」,抗日勝利後沒想到隨之而來的卻是國共內戰,最後從平潭島撤退來台,「有一天即便忘記自己的名字,也忘不了戰爭的痛苦回憶。」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383970
「不後悔上戰場」 老兵獲贈抗戰書
2015/09/04 16:09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9-04 03:20:46 聯合報 記者陳信利/雲林報導

老榮民武志清(左起)、李志安繼日前獲政府頒發對日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章,昨天又獲贈「被遺忘的戰士」書籍,興奮不已。 記者陳信利/攝影

老榮民武志清(左起)、李志安繼日前獲政府頒發對日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章,昨天又獲贈「被遺忘的戰士」書籍,興奮不已。 記者陳信利/攝影
分享昨天是九三軍人節,欣逢對日抗戰勝利70周年,國民黨雲林縣黨部與行政院雲嘉南服務中心,共同捐贈100本「被遺忘的戰士」書籍,給曾參與抗日戰爭的雲林退伍老兵,感謝目前已8、90歲的勞苦功高榮民們,將一生歲月奉獻給國家。
由聯合報出版的「被遺忘的戰士」一書,訪問海峽兩岸曾參與抗戰的32位年邁老兵,不論是台灣或大陸老兵,他們的故事令人動容,每個人即使傷痛纏身,但都仍驕傲地說:「我們不後悔參加抗戰,即使再來一次,仍然會拿起槍桿子上戰場!」

國民黨縣黨部書記長楊富程、雲林榮民之家主任劉清翔、榮民服務處長白永成等人,代表贈書給10位榮民代表。黃復興雲林支黨部主委謝大霖說,住在雲林曾參加抗日的老兵共有82人,書中受訪者有劉忠仁、王從志,因身體因素無法到場,會將書籍親自送到他們手上。

「終於等到政府遲來的肯定,很興奮!」89歲的趙文岐配掛政府頒發的對日抗戰勝利紀念章出席贈書活動,他說昨天是很特別的日子,能獲贈紀念章、贈書感到無比榮耀。劉清翔表示,紀念狀由總統馬英九具名,日前與紀念章由退輔會副主委金筱輝前來頒發。

劉清翔說,很高興看到榮民伯伯神采奕奕地接受贈書,每位伯伯都有段感人故事,抗日作戰歷史對他們來說,是血汗與青春交織而成的尊榮。

縣黨部主委許宇甄表示,榮民長輩們隨政府來台積極投入建設台灣,退伍後除少數成家,大多數孓然一身在榮家安養天年,除要感謝所有榮民對國家的貢獻,國人更要記起戰爭帶來的教訓與災難,勿重蹈覆轍,應共同為世界和平而努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368943
中華民國海軍浴血抗日 70年後還原功蹟
2015/09/03 12:42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9-03 02:57:50 世界日報 記者胡毓玲/華府報導

中華民國國防部海軍司令部出版「海軍抗戰期間作戰經過彙編」,還原海軍以寡抵眾的浴血抗戰史。 (記者胡毓玲/攝影)

中華民國國防部海軍司令部出版「海軍抗戰期間作戰經過彙編」,還原海軍以寡抵眾的浴血抗戰史。 (記者胡毓玲/攝影)
分享

當年蔣中正致海軍部長陳紹寬的手令,指示船艦必要時「連砲沉塞」、「以示我海軍犧牲之精神」。 (記者胡毓玲/攝影)

當年蔣中正致海軍部長陳紹寬的手令,指示船艦必要時「連砲沉塞」、「以示我海軍犧牲之精神」。 (記者胡毓玲/攝影)
分享二戰結束70周年再次喚醒世人對抗戰先烈的緬懷追思,在中華民國抗日史上,多數人對陸、空兩軍的英勇事蹟不陌生,然而海軍扮演的關鍵角色卻鮮為人知。當年抗戰期間,海軍以犧牲全軍成就國家戰略,透過有限力量阻擋敵軍突破,這段史蹟不容遺忘,值得眾人加以認識與紀念。
回顧抗日時期,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面對日軍在長江下游取得優勢,中華民國海軍在會戰初期,遵照命令藉由拆除導航標誌與布雷作為,構築封鎖線,又將艦齡超過40年以上的舊型艦艇自沉於長江,以封鎖航道並分割日本海軍艦隊。

在為時三個月的戰役中,為了阻擋日本海軍沿江西進,中華民國海軍連續兩個月與日軍交戰,擊落七架日本戰機,透過有效封鎖作為,迫使日本陸海軍無法運用長江側翼,放棄從南京、上海間登陸,將國軍精銳部隊包圍殲滅的企圖,而改由從杭州灣登陸,這為南京政府各部門西遷爭取了時間,奠定長期抗戰的基礎。

這段史實,由中華民國國防部海軍司令部出版中英文對照的「海軍抗戰期間作戰經過彙編」加以還原。隨著參戰艦艇作戰報告原稿出現,海軍抗戰事蹟終於得以在70年後公諸於世。

彙編以豐富文獻、照片與圖表,描述當年海軍在戰力懸殊的劣勢下,不惜犧牲全艦兵力,對抗日軍海空強權。根據統計,在對日抗戰前,日軍有265艘戰艦,位居全球第三,中華民國海軍原擁有59艘艦艇,抗戰期間28艘戰艦在上海與南京間的江口被炸毀沉沒,六艘沉於福建廣東沿海,最後僅存留10艘艦艇,但日軍3月亡華的口號未能達成。

前海軍供應司令劉玉光將軍在「紀念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70周年座談會」上,講述海軍抗日歷史。 (記者胡毓玲/攝影)

前海軍供應司令劉玉光將軍在「紀念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70周年座談會」上,講述海軍抗日歷史。 (記者胡毓玲/攝影)
分享曾任海軍供應司令、高齡92歲的劉玉光將軍,日前在馬州舉行的「紀念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70周年座談會」上回憶,當年中日海軍實力懸殊,國軍採取焦土作戰,不僅使用上千噸沙子沉船抵擋日軍,亦善用要塞、砲隊以及布雷等手段,以團體犧牲換取國家生存。
出身海軍的中華民國國防部副部長陳永康在彙編內寫道,綜觀海軍抗戰史,是以犧牲全軍換取國家戰略的實行,全程看似無輝煌戰果,但海軍阻撓日海軍與地面部隊協同,「絕對是國軍長期抗戰諸多戰略中最關鍵部分,重要性更勝淞滬會戰」。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368267
馬總統:沒抗戰就沒台灣光復
2015/08/30 10:46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8-30 03:10:38 聯合報 記者林保光/高雄報導

馬英九總統(左)昨天到左營軍區內的「台海戰役勝利紀念碑」前,主持紀念八二三台海戰役活動,向昔日參戰官兵與陣亡烈士致敬,並參觀海軍抗戰史蹟展。 記者劉學聖/攝影
分享總統馬英九昨天南下高雄海軍左營基地,馬英九表示,沒有抗戰就沒有台灣光復,台灣光復是抗戰勝利的結果。
前總統李登輝日前說「台灣抗日是看到鬼」。馬表示,包括日本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在台登陸,在桃竹苗、在彰化、台南都遭遇強烈抵抗,他強調台灣抗日事蹟非常多,「有人可能不瞭解或選擇不記得」。

馬總統昨天在海軍左營基地主持海軍秋祭,隨即主持「抗戰勝利、台灣光復七十周年海軍史蹟特展」開幕典禮,他肯定海軍在抗戰期間的貢獻,強調台灣抗日的例子非常多。

馬總統表示,與日本人的抗戰,不是從盧溝橋開始,而是從甲午戰爭開始,而且最早抗日的是台灣人,是丘逢甲、吳湯興、劉永福,這批人從一八九五年就開始(抗日),不是一九三七年才開始。

海軍也邀請抗戰老兵和忠烈將士兵遺眷參加秋祭,馬總統並頒贈「抗戰勝利紀念章」,給八名海軍退役將士,有一百歲的退伍少將原景輝、李綸夫、陳國良、林綱、周經緯、張興吾、盧善林和唐中樸。

海軍老兵陳長富談及抗戰,噙著淚說,「那個時代和現在不同,我們那個時代好苦」。

不少海軍遺眷一到將士紀念塔,就忙著尋找家人名字。住苗栗苑裡的陳宥錚、陳淑靖姊妹,找到父親陳進發的名字,趕忙在父親的名字前拍照。陳宥錚說,父親在一九六五年的烏坵海戰去世,當時她才五歲,只記得爸爸穿軍服的樣子,弟弟是遺腹子,連爸爸都沒看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366516
嘉義抗戰表揚 老兵:沒我們就輸了
2015/08/30 10:43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8-30 03:10:39 聯合報 記者林伯驊、唐秀麗/嘉義報導

經國新城昨天舉行抗戰70周年表揚活動,四十多名85歲以上老兵出席受獎。 記者林伯驊/攝影

經國新城昨天舉行抗戰70周年表揚活動,四十多名85歲以上老兵出席受獎。 記者林伯驊/攝影
分享嘉義市昨天舉辦抗戰70周年活動,四十多名老兵出席,年紀至少85歲,93歲的退伍中校張才禧直說很感動,「還有人記得我們」,強調國軍才是抗戰主力,共產黨當時「3分抗日,7分壯大自己」。
這項表揚活動由嘉義榮民服務處與新馨社區關懷協會舉辦,據統計,嘉義市目前約還有2百多位「老兵」經歷過抗戰時代,昨天四十多人接受表揚,由嘉義榮民服務處長董順等人頒獎。雖然年事已高,許多不良於行的老兵,接獲獎章表示「很開心」。立委吳育仁、市議員傅大偉、市府代理文化局長房婧如等人到場關心。

國民黨嘉市黨部主委蔡明顯說,中華民族是坎坷的民族,中華民國走過顛沛流離,今天能富裕安康,倚靠老兵們努力。社會上現在對這段歷史有爭議,「歷史可以選擇原諒,但不能竄改,永遠記得走過的路」。

張才禧當年任職空軍官校中校教官,抗戰期間屬於後勤,負責訓練阿兵哥,對戰況歷歷在目。他表示國軍為主力無庸置疑,「沒有我們就輸了」,共產黨就趁機逐漸壯大。

93歲中尉排長退役的鄒世民參與眾多戰役,長沙、常德、長衡會戰等,獲得「負傷榮譽證」。他回憶,日本人下手殘忍,連婦女、小孩都不放過,很多房子被摧毀,「抗戰勝利是我們打的」。

93歲林文權、徐子範2人是一起來台的抗日戰友,對於能夠領獎感到很高興,林文權的子女們也趕回來分享父親的榮耀。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366515
馬英九:台灣抗日 有人選擇忘記
2015/08/29 17:23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到左營軍區內的「台海戰役勝利紀念碑」前,主持紀念八二三台海戰役活動,向昔日參戰官兵與陣亡烈士致敬,並參觀海軍抗戰史蹟展。 記者劉學聖/攝影

2015-08-29 13:54:42 聯合晚報 記者林保光/高雄報導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到左營軍區內的「台海戰役勝利紀念碑」前,主持紀念八二三台海戰役活動,向昔日參戰官兵與陣亡烈士致敬,並參觀海軍抗戰史蹟展。 記者劉學聖/攝影
分享馬英九總統今天南下高雄海軍左營軍區,主持海軍秋祭忠烈殉職人員及抗戰勝利、台灣光復70周年,和海軍史蹟特展開幕典禮,馬總統頒發抗戰勝利紀念章給8名抗戰老兵。
對於李登輝表示台灣沒有抗日,馬總統說,沒有抗戰,就沒有台灣光復,台灣光復是抗戰勝利的結果。抗日作戰早在清朝甲午戰爭就開始,有人說台灣那有抗日?其實多得很,只是有人選擇忘記。

馬英九在海軍忠烈將士紀念塔主持秋祭,他表示,他是唯一海軍出身的總統,當年他在海軍服預官役,每經過紀念塔,總讓他對忠烈及遺眷心生敬意。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到左營軍區內的「台海戰役勝利紀念碑」前,主持紀念八二三台海戰役活動,向昔日參戰官兵與陣亡烈士致敬,並參觀海軍抗戰史蹟展。 記者劉學聖/攝影

馬英九總統今天上午到左營軍區內的「台海戰役勝利紀念碑」前,主持紀念八二三台海戰役活動,向昔日參戰官兵與陣亡烈士致敬,並參觀海軍抗戰史蹟展。 記者劉學聖/攝影
分享馬總統致詞後,與海軍忠烈遺眷握手致意,有遺眷對他高呼加油,他點頭說謝謝。
海軍忠烈遺眷獲邀進入海軍軍區,有些遺眷在紀念塔後方的忠烈將士題名上,尋找家人的名字。

住苗栗苑裡的陳宥錚、陳淑靖姊妹,找到父親陳進發的名字,心裡難受,在父親的名字前拍照紀念。陳宥錚說,父親參加烏坵海戰去世,當時她才5歲,只記得爸爸穿軍服的樣子。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366260
寫史基因…5歲純如 黏爸爸問抗戰
2015/08/27 09:46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8-27 03:20:32 聯合報 本報記者楊湘鈞

張純如因耳濡家族二戰逃難經歷,動念書寫南京大屠殺,將寫作成就推至人生高峰,卻也因執著寫作而自我結束一生;讓人動容的是,曾是知名物理及生化學家的張純如父母,扛起女兒遺願持續奔走,只求「日本政府一個道歉」。

了解張家背景即不難理解,為何出生在美國的張純如會對南京大屠殺會產生書寫興趣。其父張紹進、其母張盈盈自小即在重慶躲日軍空襲,聽多了在黨國任職的父執輩對南京大屠殺的敘述;張盈盈的父親張鐵君,更是當年知名政治評論家。

張盈盈回憶,張純如從五歲開始即展現強烈好奇心,不時要張紹進講述對日抗戰逃難情事,還有著異於同輩的個人想法,「或許張家都有著寫作及追求歷史真相的基因」。

受張鐵君影響,張盈盈從張純如小時即嚴格要求學習繁體中文,讓張純如赴陸採訪倖存者、閱讀中文史料時幾無隔閡;不過歷史研究畢竟與親身經歷有落差,張紹進就回憶,女兒寫書時經常打電話來詢問背景。

訪談中,張氏夫婦對女兒的寫作成就備感驕傲。張盈盈說,此書對美國政壇、社會造成深遠影響,國會還通過要求公開相關日軍暴行資料的法令。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5365437
頁/共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