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審判審檢警調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審判審檢警調】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武器裝備編制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貝里斯叢林戰 我軍被誇壯
2011/08/22 07:33 瀏覽3,179|回應2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 2011.08.22 03:20 am

陸軍數年前秘密派員參加貝里斯叢林戰訓練,圖為趙人達上尉(左三)於晨間體能運動時,挑擔架行軍。
照片/陸軍司令部提供

陸軍數年前曾二度秘密派員到友邦貝里斯參加叢林戰訓練,全案最近解密。參訓官兵回憶,七周課程的唯一特色就是「不合理」,任何一項課程在國內都會被申訴「不當管教」,曾有學員渡河訓練時差點溺斃。我官兵體能在二○○八年拿到第二與四名,貝里斯軍方高層為此盛讚,我國官兵是「強壯的台灣人」。

官兵回憶,廿四小時求生訓練,只給一把番刀、一支打火機,就把人丟進原始叢林,為了存活,甚麼都得吃,小果實算是美味,白蟻蛹則是滋補聖品,晚上露宿時更神經緊張,除了吼猴的咆哮聲外,飢餓的美洲豹也會在半夜發出令人膽寒的叫聲。
 
陸軍數年前秘密派員參加貝里斯叢林戰訓練,圖為趙人達上尉(右二)、劉尚文士官長(右一)結訓時,與貝國最高軍事長官(右三)合影,還特別搬出國旗。
照片/陸軍司令部提供

陸軍二○○六年派出陳鴻成上尉、許庭維中士,二○○八年派出趙人達上尉及劉尚文士官長前往貝里斯參加叢林戰訓練。

陳鴻成說,貝里斯因軍事需要,非常講究叢林作戰,常邀訪各國菁英參訓;除我國外,二○○六年還有薩爾瓦多、牙買加,二○○八年則有法國、巴貝多與巴拿馬。

陳鴻成回憶,清晨四點半起床不是先吃飯,而是先猛操體能,貝國教官會在伏地挺身、仰臥起坐、深蹲等項目中挑選,一做就是上百下。在負重十八到廿六公斤的狀態下,執行三至廿一公里的武裝跑步,進行多種團體默契體能競賽後,才能吃到早飯。

趙人達說,每餐主食為幾片土司,搭配磨成泥狀的薯類植物,最後還有一碗湯;每隔幾天才有機會吃到雞或魚肉,「那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叢林訓練的特色,就是不按牌理出牌,他說,有天傍晚全隊野營準備晚餐時,教官突然下令轉移陣地,等到新營地一建立,又下令轉移陣地,弄得每個人要死不活。

劉尚文表示,十天十夜的期末測驗是艱苦的回憶。某日執行伏擊任務,傍晚全身濕透趴在路旁叢林等待,直到凌晨才接到命令開火,他的同伴已冷到失溫,每個人都靠意志力支撐,他把最後半條巧克力送給同伴度過難熬的夜晚,兩人也因此建立了革命情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4696844
 回應文章
直言集/英雄形象 別鎖櫃裡
2011/08/22 07:37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本報記者許紹軒】 2011.08.22 03:20 am 
 
國軍苦於形象不佳,主政者雖做了不少努力,但效果有限。軍隊要樹立典範,光靠好人好事是不夠的,國軍需要「英雄」,如何塑造承平時期的英雄,是國軍當務之急。

那麼,國軍沒有英雄嗎?答案是不但有,而且數量還不少。

每年各軍種選派人員到國外受訓人數不少,過去海軍陸戰隊參加特種部隊比賽,陸軍參加狙擊手比賽與叢林戰訓練,空軍到國外參加各式纏鬥或炸射比賽,不少人獲得優異成績,甚至讓外國軍事首長對我軍戰力大感佩服,但這些事鮮為人知,大部分都是辦完獎勵就歸檔。

外界若要問起,軍方都以「事涉機密」為由,認為不宜公開。於是好事只能鎖在檔案櫃下,狗屁倒灶的壞事倒是傳之千里,長久累積下來,民眾心中不免質疑,每年花三千億元打造的軍隊,怎會是這副德性?

在民主時代,不能輕忽民眾的質疑;要推行募兵制的國軍,更不能任由負面印象廣為流傳。適時將原本就存在的英雄,介紹給社會大眾認識,這應該不是難事。只要主政者的觀念稍微扭轉,就能讓國軍正、負面印象分庭抗禮,而非如今一面倒的局面。

至少,要讓願意把孩子送進軍隊的父母們認為,國軍雖然不夠完美,但仍可期待。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4696847
紮實叢林戰…不會游泳下水 險淹死
2011/08/22 07:35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 2011.08.22 03:20 am 
 
貝里斯雖非大國,但叢林戰訓練卻非常紮實,完全從實戰出發,因此很多訓練內容可說沒有人性。例如渡河訓練,不管會不會游泳都要下水,不會游泳者僅以臂膀上的布條識別,只能自行克服恐懼,就有貝國學員差點溺斃。

派訓的陸軍官兵也感受到各國軍隊的不同風格。我國與法國軍人,會質疑不合理的命令,但一旦受令,會堅持到底完成任務;但部分中南美洲國家軍人則是反過來,對命令照單全收,如果做不到,就會直接放棄。

二○○八年那次參訓,教官在布滿藤蔓的四十五度斜坡上,突然下達使用擔架後送傷患的命令,我國與法國部隊以地形不許可,將傷患抬到適當地形再做擔架才合理,爭論的同時,其他中南美洲國家軍人卻開始製作擔架,不會去質疑命令,後來教官也認清實在不可行而取消命令。

雖然服從性高,但極少部分中南美洲國家軍人在後來的擔架運送過程,卻明顯畏苦怕難,有些甚至直接坐在地上休息,對比強烈。

還有一位先進國家的軍人在匍匐前進時作弊,以嬰兒爬的姿勢快速通過,也讓我方人員大開眼界,也對他們失去了原有的尊敬。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32&aid=4696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