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熊迺祺/台北報導】 2009.08.30 03:18 am
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調查今年上半年的治安及施政滿意度,民眾雖對人權進步及兩岸司法互助滿意度提升,但近七成四受訪民眾認為治安不好。
學者解讀治安不滿意度比去年高,是民眾對施政不滿的反應。
與會學者強調,治安滿意度其實是依附在政府施政滿意度之下,調查結果,透露出民眾對政府信任感崩盤的警訊。
這份調查根據全國總戶數,推估今年上半年全國民眾遭遇竊盜的戶數及財物損失,高達八十七萬戶、七百一十五億元,遭遇詐欺的戶數及財損為卅一萬戶、八百九十四億元。
不過,刑事局警官江慶興認為應以官方數據為主,不宜推估。
這份調查報告在今年七月進行,從撥通的一萬三千多通電話過濾出兩千零四個有效樣本,昨天上午在中正大學台北辦公室公布調查結果,並且和去年的治安施政滿意度作比較。
有百分之七十三點八的受訪民眾認為,過去半年的治安不太好或非常差;百分之七十五點六的受訪民眾,不滿意政府改善治安成效。
另外,有近六成民眾擔心自己或家人成為犯罪被害人,有超過四成民眾被害後並未報案。
民眾對兩岸簽訂司法互助協議雖有疑慮,但仍有六成認為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對治安有幫助;另有三成四民眾認為馬英九政府上台後,人權有進步跡象。
昨天的發表會由中正校長吳志揚主持,多名學者與法務部、內政部代表與會。
計畫主持人楊士隆學務長建議政府成立國家犯罪研究機構,進行全國犯罪被害普查,不要願意編卅億元蓋司法官訓練所,卻不願花五千萬元來了解民眾對犯罪被害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