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楊正海/台北報導】 2008.11.04 03:30 pm
因扁家洗錢弊案先後被收押的余政憲、李界木、邱義仁3人,看守所的同房恰巧都是詐欺犯,顯示出詐欺案實在不少;根據統計,今年上半年詐欺案比去年同期增加1775件,竊盜、搶奪案已經讓人民受不了,詐欺這類最令人民痛恨的財產犯罪仍高居不下,令人質疑政府是否忙著拚經濟,卻忘了拚治安。
經濟不景氣,偷拐搶騙橫行,不過據警政署的統計,今年1月到7月,民生竊盜部分,案件竟比去年同期還少,僅農漁牧機具和公共設施竊案比去年增多,搶案、暴力犯罪也是發生率少、破案率增高。
不過「亮麗」的成績中,詐欺案件一枝獨秀,發生率比去年同期高,是真實反映了治安狀況嗎,據統計,今年1到7月,詐欺案發生數2萬3746件,較上年同期增加1775件。
再進一步分析,發生的詐欺案中,主要是電話、手機簡訊詐欺,增加2240件,增加率30.93%,這類詐欺犯罪手法就是經常侵擾民眾,假稱綁架、檢察官等,引誘民眾上鉤;此外,網路詐欺也增加554件,比去年同期減少的是刊廣告、報章類型詐欺,減少210件;偽稱買賣減少184件。
詐欺案發生的縣市比較,今年1至7月,以台北市最高,高雄市,台中市第三,最低的是澎湖縣和台東縣,不過主因是都會區金融機構密集,形成「城鄉差距」。
上半年詐欺案各縣市發生數,和去年比較,增幅較大的分別是新竹縣、高雄市和台北市。據指出,警方犯罪統計數字,通常有「黑數」,若考量此一因素,詐欺案仍增加,顯示這類型犯罪居高不下。
馬政府520執政後全力拚經濟,內政部沒有以往「全民拚治安」的口號,避免維護治安變成拚績效、看數字、喊口號,獲得不少執法人員認同,不過長年來的老問題,人民對治安的感受,還是沒有「馬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