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jihhsin-vihara
市長:S.F.果樂法施F.S.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jihhsin-vihara】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人身難得要修行
 瀏覽993|回應0推薦0

亮樂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人身難得要修行。
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人身難得如盲龜在茫茫大海中,每百年纔能浮出水面一次。
同時,在大海裡有塊浮木,木中有塊缺洞口;這隻盲龜必需要正好,正確地從這塊浮木的洞口眼穿透,浮出大海水面上。
--
這樣的機率和機運是千生罕遇,萬劫難逢。
佛陀在佛經裡如此比喻告誡弟子:人身如此難得啊。
*
人身難得要修行之二、
高山垂線穿針:
須彌山是世界之中心,也是最高山。繡花針是極細之針。
從須彌山的山頂垂下一條細絲線,這條細絲線要能穿過須彌山下的繡花針的針眼。這簡直是不可能的機率、機運與機會;甚至是""不可能的任務""。
在經典裡,見到佛陀如此的教誨與比喻:人身難得,就如這條高在須彌山上的細絲線,必需要垂下以使穿過須彌山下那支繡花針的針眼。

*相關閱讀:

轉貼: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Tk3ODQ5Mg%3D%3D&mid=221559602&idx=4&sn=1eea9007ffd7fc4af74906e829c22bcf&scene=4#rd

得人身卻沒有修行,往後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2015-06-18 夏札仁波切 吳師兄的微佛珠 
夏札仁波切給弟子的教誨概要

具恩的上師,噶陀堪千阿嘎安住於我的頭頂上加持六道眾生,眾生所受的痛苦即刻得到解脫

請弟子們注意聽我的開示,並好好的審視、觀察自心

人身難得——能得人身很不容易,但得人身卻沒有修行,往後就再也沒有機會了。因此你們要有追求佛法的精神,不應把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睡覺、嘻戲等上面,應善用我們的身、語、意三門行善業,並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實修。一輩子辛辛苦苦都在為吃、住等忙碌,我們應深思這些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更應反思每天為自己所吃的美食、好酒,隔天卻都變成不干淨的排泄物,想到這裡……心中更明白,實在不需要為了延續自身的生命而每天拼命享用美食,只要中等、營養也就夠了!

如果我們無法時刻記著生命無常的道理而即刻去實修以得究竟成就,而只是無謂的浪費並只告訴自己以後再去做,那麼對佛法的修行終歸是一個空想而已。需知,死魔無處不在,時刻都可能取走我們的性命而我們卻一點也無法反抗,屆時躲也躲不掉,就算後悔當初沒有好好修行也已太晚!

再者,六道眾生本無實質的快樂,當我們聽聞三惡道眾生所受的各種苦即已覺害怕,如這些惡業形成的痛苦果報,加臨自身……我們又如何能忍受?三善道的快樂又如美食內加了毒藥,現在看起來似乎有一點快樂,但就長期而言又是造成墮落失敗的原因。痛苦與快樂本是心理的一種感受而已,不是真實的,其實是一種因果的定律並無其它的東西存在,於此所說,我們更應知道如何去取捨!

我們應依止一位真正合格的金剛上師學習法門,這比到處去聽聞許多佛法來得重要。應斷掉對金剛上師及其口傳一切法門的懷疑,心裡確定的跟著上師的指導方法如實修行,盡可能去找一處安靜的地方並真正的徹悟修行的意義,心中並應捨掉去調伏敵人、幫助親友生活、事業等等的念頭,若此念頭無法捨棄的話是非常可悲的。當我們心裡無法少欲知足放不下對世間的物質等種種慾望且無所不要,那隻(只)會造成我們比一般凡夫還要低劣,自己每日一座的佛法修行也都無法完成。需知,不在佛法上精進修行,你將會變成一個不如法的修行者,這就要非常注意了。

身為一個修行者,我們的心應掛在什麼都不要的念頭上!又對世間法不生反感,又想要快快樂樂、舒舒服服的修行,如此的念頭是得不到佛法的佛緣;遠不如在茅屋裡減少事情、努力精進於佛法修行,內心因此少有妄想。這樣的修行者,佛緣自然聚足

經過年年月月的長久閉關,沒有更大的進步卻自以為有長久閉關的功勞;當別人給贊誦時升起傲慢之心;別人對你溫柔言語時升起高興;別人對你批評時升起生氣、忿怒;平常忙著找金剛師兄弟的錯誤,這些都是你沒有反省、觀察自己的心。自己不穩定的心會引起朋友、師兄弟之間的衝突,也就破犯了三昧耶戒,所以你們要謹守正念、好好守護它!

不放逸自己的心,謹慎小心呈定去修行;不論在安靜或吵鬧之處,任何地方最重要的是調伏自己的五毒,除世間八風之外沒有任何敵人,用去除、改變、道用、自觀本性,依自己的程度來選擇適當的修行方法內心對治得法的人,就如同一個非常勇敢的人,手無寸鐵打贏一場胜仗

在修持經部及續部佛法時,最重要的是發廣大利他的願菩提心及行菩提心,這是大乘佛法的根本。如果你有真正的發菩提心去修行,那也就足夠了!沒有的話,那是無法修行圓滿。

這是走在於蓮花林秘密地、大圓滿普賢法輪僻靜處、貧窮老人——桑吉多傑所寫。 
此文章轉載自臉書



*推薦閱讀: 
快樂忙碌的念佛人

~ 有情、無情同圓種智 ~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07&aid=534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