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流傳着許多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對貓吃老鼠作了諸如冤家報應輪
回等等解釋,近年“貓和老鼠”一直是世界性卡通動畫的創作熱門類項。
但科學家們幾百年來卻一直對“貓吃鼠”這個超恒定問題感到困惑不解。
德國海德堡大學生物學教授穆勒博士經過多年探索,最近終于解開了這一
長期困擾世界動物生理學界的謎團。他研究發現:貓一旦不吃老鼠後,它
們的“夜視”能力就會逐漸下降,最後變成夜間的“瞎貓”。如今的很多
不捕鼠了的城市貓 就是這樣。
穆勒認爲,一種叫“牛磺酸”的物質能提高哺乳動物的夜間視覺能力。貓
不能在體内合成牛黃酸,如果體内長期缺乏牛黃酸,貓在夜間就會由晚間
漆黑的“目光炯炯”變成“睜眼瞎”,最後喪失夜間活動能力。
但是,視力極差的甚至被形容爲“鼠目寸光”的老鼠,體内卻有這種物質
。所以,貓隻有不斷捕食老鼠,才能彌補體内牛黃酸不足,以保持和提高
自身的夜視能力,正常地生存下去,而並非老鼠肉特别好吃,或者貓口味
特别鍾意老鼠。如果不是因爲補充牛黃酸這個特别原因,實在難以解釋千
古貓對鼠的恒常興趣,貓鼠之間不僅僅是“天敵”和“食物鏈”那麽簡單
。
貓其實最喜歡的是夜間活動,幾乎所有貓科動物,夜間都是它們發揮捕獵
能力和自身優勢的最佳時候。據《國家地理雜志》和《探索》拍攝的專題
片,貓其實是嗜殺成性的貓科動物,白天躲在主人家甚或主人懷裏裝嬌争
寵或呼呼大睡,一但夜晚降臨,特别是到了零點主人睡覺以後,“貓時
刻”就真正到來了。它們渾身抖擻、眼睛放光地溜出了家門,開始了它狂
歡殺戳時刻,在天亮前悄無聲息地潛回家中,又恢複僞裝成人前那樣一副
嬌嗲柔媚樣子。
貓可以殺死一切它能殺死的其他動物,對物種的破壞性遠甚于其它大型貓
科動物,因爲它會上樹,會遊泳,穿房越瓦對它來說是小菜一碟。國家地
理雜誌跟蹤拍攝了幾隻平時在主人的乖家貓,發現并記錄下了它們的“零
點殺戮生涯”,它甚至能殺死比自己重5-10倍以上的動物,如體型比它大
的靈活的兔子、雞、鴨、蛙、鼠、各種鳥。這是老虎豹子做不到的事——
老虎很多時候對體重重自己一些或一倍左右的壯牛都無能爲力。民間說貓
是老虎的師傅之說,是有一定道理的。有時不爲食物,僅僅隻是爲了磨練
磨練殺戮技術,滿足心底那曆練千萬年仍不改變的“殺手的心”,貓也會
殺死它遇到的幾乎所有能殺死的動物。它對物種的破壞是相當嚴重的。
發現者穆勒認爲:當今社會大城市中的貓處于惡性循環中。一方面城市貓
很少或幾乎不吃老鼠,這使它們的夜間捕鼠能力大大降低,而這種降低又
使它們很少吃到鼠肉。這樣下去,現代貓的捕鼠技術急劇下降,一代不如
一代了。因爲越來越不會捕鼠,它們正在失去人們肉眼難以辨别的、憑借
極其微弱的反光的夜視如白晝的貓眼功能,貓正在失去它亘古以來的一項
超級技能,當它們開始衣食無愁時,就變得越來越和凡人一樣庸常。
穆勒的研究成果一公布,立即引起了眼科醫學家的興趣。此前醫學界對一
種“頑固性夜盲”一直束手無策。這種夜盲症并非常見的由缺少維生素A
引起的,至今不明白它的發病機理。于是,醫生們設想,這種病的患者可
能也缺少牛黃酸,因而他們嘗試讓這些病人食一些鼠肉。
經眼科生理檢測發現,食用老鼠肉以後,病人眼睛中視網膜内的“視紫紅
質”數量增多了,由此使“有弱光感應的杆狀細胞”的感光性能增強了,
他們的夜視能力因此也增強了。
自然生物界竟是如此地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