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宋史。(邵康節定陰陽)
【典故】:宋,邵雍,字堯夫,諡康節,於書無所不讀,隨北海李之才物理性命之學,因悟性高,能觀天地運化,陰陽之消長。精先天河圖,術數,著太極圖說,祖方士陳摶之學,復定陰陽,推八卦,以一分為二之法定陰陽,其著皇極經世述:「天生於動者也,地生於靜者也,一動一靜交,則天地之道盡之矣。動之始,則陽生焉,動之極,則陰生焉,一陰一陽交而天地用盡之矣。動之始則柔生焉,靜之極則剛生焉,一剛一柔交,則地之用盡矣」。
又云:「君子稟陽正氣而生,小人稟陰邪氣而生,無因則不成,無小人則君子不成」。此陰陽論對中國哲學影響甚鉅。
【出處】:史記。(高宗得傅說)
【典故】:商高宗武丁時,國力衰,為振國力,三年不言,政事皆與冢宰,四處覓賢。一天武丁夢仙,薦一聖「說」,武丁於傅險之地尋獲,然為築牆奴隸。武丁談後,果為聖人,任為相,天下大治,武丁被譽為「中興明主」。後因說出自傅險,呼為「傅說」。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