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后妃夢想樂園
市長:哈潔兒  副市長: 楠楠ababc61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后妃夢想樂園】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太祖諸子諸女.....等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多爾袞親生兒子多爾真
 瀏覽1,270|回應6推薦0

哈潔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多爾袞親生兒子多爾真http://www.qiren.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5146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190&aid=1789280
 回應文章
多爾袞親生兒子多爾真6
推薦0


han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多爾袞親生兒子多爾真6
(8)、(9)、(10)、(11)趙憶羅撰《關於清睿親王多爾袞後代情況的幾個民間流傳的史料》。
本文作者張德玉小傳:
1940年生於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曾任小學、中學教師、縣報編輯、鄉政府幹部,後任縣誌辦編輯、編審、主任,撫順社會科學院滿族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遼寧省民族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國譜牒學研究會會員,滿族姓氏家譜研究中心主任等。
主要著作有:
《滿族發源地歷史研究》、《滿族家譜研究》、《朝鮮族譜書研究》等10余部,主編、副主編、合編、參編《滿族文化史》、《撫順地區清前遺跡考察紀實》(遼寧人民出版社)與縣誌、專業志等40餘部,發表歷史研究論文90余篇,方志研究論文23篇,文史文章等60餘篇。http://www.qiren.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5146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190&aid=1789617
多爾袞親生兒子多爾真5
推薦0


han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多爾袞親生兒子多爾真5
等人秘密轉移至遼寧營口的博洛堡,今名博洛鋪鎮。多爾真10歲時,吳三桂南下,又攜多爾真南下雲南,成年後又轉送廣州定居,遂成為世代廣州人、香港人。社會調查的民間口碑資料印證了多氏譜書的記載。
多爾袞死後的政治形勢,多氏家族,尤其是多爾真的生母博爾濟錦氏很清楚在強大的政敵面前,多爾真會是怎樣的結局。因此,她嚴格遵照多爾袞的囑託,要用性命來保住這個孩子。才在多爾真滿月後,移居府外,又一個月,多爾袞死,又匿居波羅諾地方。而當順治帝詢問攝政王位的承襲時,只能囑家人報說多爾袞無子,才以過繼子多爾博嗣承了王位。
我們還可以根據滿族姓氏的產生與演變來研究論證多爾真的真實性。
清入關後,滿族諸姓氏漸染漢習,而將多音姓簡化為單字或複字漢字姓,這種簡化形式最多的就是以父、祖名之首音字為氏族之姓。多氏高祖多爾袞,二世多爾真即以高祖“多爾”為姓。以此相沿,嗣子多爾博之“多爾”正是過繼後之名。否則應為“多鐸”之“多”為姓、或其他姓。三世三人名多爾保、多爾存、多爾傳,姓多爾,要將多爾袞的血脈保住存傳下去。四世二人名多爾裔、多爾胤,仍姓“多爾”,裔胤傳承。五世多爾弘,六世多爾永,七世多爾安,八世改為“多”單音字為姓,名為多志強、多志精、多志瑛、女多滿好。清亡後,多氏以多爾袞比周公,亦因政治形式所迫,改“多”姓為“周”姓。九世多子、多財、多利、多壽、多福,多壽又名為“周桐”。十世多迪等,又因“周”姓而名“州迪”。
按上述研究,多爾袞之裔子多爾真當無可置疑。根據《清世祖實錄》的載記,我們完全贊同周遠廉、趙世瑜二位先生的結論:即“多爾袞自己親生之子”,“後來的命運”不得而知,乾隆年間多爾袞被恢復名譽,承襲睿親王爵的仍是多爾博的後裔,並非“親生後代”。
政治運動給人們帶來的惡劣影響刻骨銘心,難怪趙憶羅調查的老人都不願透露詳情。而多氏為平反尋根歷經數世磨難,先後走失二人、瘋一人,至今男性眠而睜目。溥儀修譜時,又地隔萬里,且又東北淪陷,消息閉塞。故而,今天史學界仍恪守清制,不承認多爾真是多爾袞親生之子。
注:
(1)李治亭主編《愛新覺羅氏家族全書》之《世系源流》,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第175頁;
(2)《星源集慶》,第21頁;
(3)《清世祖實錄》卷52,第600頁下;
(4)、(5)周遠廉、趙世瑜著《皇父攝政王多爾袞全傳》,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07月第1版,第435、436頁;
(6)付波主編《赫圖阿拉與滿族姓氏家譜研究》,遼寧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532頁;
(7)蔣莞葦、隋鴻躍著《愛新覺羅氏的後裔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05月第1版,第253頁;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190&aid=1789615
多爾袞親生兒子多爾真4
推薦0


han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多爾袞親生兒子多爾真4
代,我們無從談起,只有從其家譜等可信資料,方可認定。
上述史料雖無法確認,但對“傳說多爾袞有1子下落不明”,卻是個佐證。
我們再來看一下《愛新覺羅氏多爾袞家族譜》。上面我們已經講了本族譜的可信,是因其1982年依據留存香港的資料和二世祖以至九世的十幾通墳碑碑文(墳碑已在後來廣州市政府擴占市區毀壓地下)而重修的。我們可以其家譜所記來印證《清世祖實錄》多爾袞的二旗大臣的話是準確無誤的。
多氏家譜記其高祖多爾袞于順治七年(1650)正月續娶豪格寡妻博爾濟錦氏,于同年九月二十九日申時,生下多爾袞唯一之子,後名為多爾真。此子出生後不到二個月,多爾袞即“意外”死亡,筆者另有專文論證。
據載,鑒於多爾袞專權亂政,順治要提前親政,才在順治七年冬與攝政王多爾袞大吵了一通,多爾袞不讓位,親政未成,因此,才使多爾袞“不樂”,以“有疾”為藉口率諸王、貝勒、貝子、公等八旗固山額真官兵獵于邊外散心。《實錄》記“攝政王以有疾不樂”為由出獵,既然有疾,且又是“風疾”,即膝部有風濕病,何如在宮內方便治養,在冰雪嚴寒時出獵,豈不更加重疾患嗎?實際上,此次出獵的真正原因是“不樂”,是散心。為什麼不樂?是因與順治大吵了一架。
在多爾袞于順治七年(1650)十一月十三日邊外出獵的時候,距他的唯一的“幼子”多爾真於九月二十九日申時出生,才40多天,正是懷抱的孩子。而此時此刻,清宮內統治者之間矛盾日趨尖銳,鬥爭已經白熱化了。對於一位戎馬一生、叱吒風雲、攝政掌皇權的政治家多爾袞來說,他不可能不預見到一旦自己失敗,順治親政,對他樹敵過多的後果將是如何,因此,他早有預備。一是要在風光優雅地方建自己的安樂窩,以渡後半生。這就是選在距北京180公里的喀喇河屯地方建自己的寢宮。“喀喇河屯”,蒙古語,“喀喇”是“黑”、“舊”的意思,“河屯”是“城”的意思,合在一起是“黑城”、“烏城”或“舊城”。明代這裏是蒙古朵顏部的活動地區,兩個多世紀人煙稀少,使得這裏古木參天、氣候宜人、流水充沛,山野獸類豐盛。因此,多爾袞狩獵這裏時,一下子喜歡上了這裏,遂于順治七年(1650)七月初二日,下令在此建“避暑宮”,並立即動工,這就是喀喇河屯行宮的前身。多爾袞死後,順治帝親政,立即下令停工。康熙帝又於四十一年(1702)在此建了“承德避暑山莊”。
二是要保住自己唯一的血親嫡子而謀劃萬全之策。他與順治帝為親政讓權事大吵之後,心情“不樂”,並預見到自己可能發生的下場。為此,他才令博爾濟錦氏攜抱幼子匿于“波羅諾”地方,而“波羅諾”之地正是喀喇河屯西北40公里的地方。“波羅諾”,蒙古語為“波羅老”。多爾袞的親生兒子多爾真(後來託付吳三桂收養大,命此名,即這才是多爾袞真正的兒子)出生不到兩個月,即被秘密送往波羅諾。這裏正是北京的東方,是去往東北的途徑之地。博爾濟錦氏是蒙古科爾沁王的女兒,一旦清宮有政變,清兵肯定能往北蒙古方向追剿,而不會想到多爾袞之子能往東北方向逃匿。這就是將多爾真藏于波羅諾的真正原因。
多爾袞死後,“高祖母”博爾濟錦氏又攜子多爾真同吳三桂的大妃張氏養娘周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190&aid=1789614
多爾袞親生兒子多爾真3
推薦0


han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多爾袞親生兒子多爾真3
字。9幅遺墨所用的紙均是“只有皇帝、皇后專用色明黃色紙”,說明9幅遺墨用紙使用人的高貴身份,也可以說“必是皇帝無疑”(6)。假若將此紙驗明正身,請筆記專家驗明遺墨,必是多爾袞無疑。因此,本家譜的真實性毋庸置疑。這裏根本不存在如遼寧瀋陽市祖祖輩輩是漢人的于某,近年來卻搖身一變而自稱為愛新覺羅氏,被市滿族聯誼會除名,又以其他滿族什麼會長身份到處招搖張揚,以攝取榮譽,真是何苦來哉!
多爾袞有親子,還可以從其他幾方面找到佐證。
其一,《皇父攝政王多爾袞全傳》的作者,已經基本肯定《清世祖實錄》中記的“幼子”不是遺腹子,“而乃多爾袞自己親生之子”。
其二,《愛新覺羅氏家族全書》說,傳說多爾袞有一子,下落不明。傳說雖不肯定,但可存疑。
其三,《愛新覺羅氏的後裔們》一書,說嘉瑠“是努爾哈赤(齊)第十四子多爾袞之後”(7)。
其四,北京的趙憶羅先生在《關於清睿親王多爾袞後代情況的幾個流傳民間的史料》中說,“我在1982年左右看到過一篇評論李自成、鄭成功和多爾袞的文章。我問過當時我周圍的老人(清末、民國初年生人),他們提起多爾袞時,說了這樣一句話,‘留兒子披甲,傳侄子爵位。’”“2004年09月間,我在北京偶遇一位吳姓老人(89歲,不讓我透露其姓名等情況),談起多爾袞,他也說起這句話,他說,多爾袞抱養其侄子,並把爵位傳給了養子,而多爾袞的親生兒子卻和一般旗人一樣,去披甲當兵”(8)。
另外,趙憶羅先生在遼寧曾訪問過一張姓老人(2004年93歲,2005年初去世,其女、女婿不願透露老人名字)說,“他家祖先是多爾袞的包衣,他家一直傳說多爾袞死後,他家祖先被分配給了多爾袞娶的哪位豪格孀妻,多爾袞與毫格孀妻生的那個男孩子後來沒有多少家產,長大後,將就成家,一生是個普通的旗兵。”這位老人還說,“多爾袞這支的後代多南下駐防”(9)。
趙憶羅先生還說,在北京民間還有個關於良弼的“說法”。他說,“良弼(清末人)是近代史上一個很有名的人。民間說他是多爾袞的後代,他上幾代是四川(有說是湖北)駐防兵,到他(良弼)父親時上訪,才恢復了黃帶子的地位”(10)。
最近,趙憶羅先生又遇到“一位北京漢軍旗籍余老人。餘老說他家有七八代人都在廣州駐防,他今年(2005)97歲了,他說小時候街坊裏有個叫多財的小孩,多家可能是出旗為民的,說多家較窮,多財大多時間是在和大人一樣幹活養家。因此,兩人沒有過多接觸。他聽大人們說,多家原來比較富裕,且有皇親,後來落敗了。有錢時,多家還有人要見皇上探親”(11),等等。
這些都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那“不知下落”的多爾袞之“幼子”在清代已流落廣州。
如此說來,北京的金寄水、嘉瑠以及良弼諸先生可能是多爾博的後世子孫,遼寧民間自說是多爾袞親生子後代的繆氏,等等,是不是多爾袞親生“幼子”的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190&aid=1789611
多爾袞親生兒子多爾真2
推薦0


han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多爾袞親生兒子多爾真2
少年。而在清初,滿族人男14歲即視為成年,可結婚,女12歲即可出閣嫁人,那9歲的男孩,自然不屬“幼兒”,既不是“幼兒”,自然不需“抱”,因為他已經能跑能跳,可拉弓射箭,入學讀書了。
早期滿族人,5歲即騎馬拉弓射箭,八九歲就是少年兒童,十三四歲就娶妻生子了。就說順治皇帝吧,他是崇德三年(1638)生,13歲那年的正月(順治八年,1651)就結婚娶媳婦了,當年十一月一日就生了皇長子,次年14歲時三月十五日生長女,第三年15歲時七月十七日生次子,十二月二日生次女,十三日生三女,16歲的三月十八日生下三子皇太子玄曄。13歲就有了兒女了,我們能說同時期的9歲的多爾博是“幼子”,還“抱”在懷中嗎?顯然不能。
如此說,多爾袞隸下的二旗大臣所說的這“幼子”,首先肯定說不是其過繼子多爾博。那究竟是誰呢?理所當然地,應該是多爾袞“傳說中下落不明”的親生兒子。那麼,多爾袞的這親生兒子的母親是誰呢?他是何時出生的?又為什麼沒有公開露面並承嗣王位呢?周、趙二位先生推斷說,多爾袞的這“一個兒子,其母是誰呢?從時間上推斷不會是多爾袞早年的妻妾,很有可能是順治七年(1650)初續娶的豪格福晉博爾濟錦氏”(4)。他們又聯繫到明末清初詩人張蒼水的詩句,“錯將蝦子作龍兒”,曾懷疑多爾袞與其侄豪格的孀妻博爾濟錦氏結婚之時,其已有前夫之遺腹子在身了。這裏說是“遺腹子”雖然不對,卻從另一面證實多爾袞確有“幼子”。史已記載,多爾袞的大妃(元妃)博爾濟吉特氏于“順治六年十月去世”不到兩個月,多爾袞就在順治七年(1650)正月續娶了博爾濟錦氏,並于當年的九月二十七日申時生下唯一“幼子”,正如周、趙二位先生論述的,“此子並非豪格的遺腹子”,因為豪格早在順治四年(1647)三月因罪下獄,四月即在獄中自殺身亡,何能在二年半後有“遺腹子”呢?更何況此兒之母早在其出生前的9個多月即已嫁多爾袞!因此,周、趙二位先生肯定了此子“而乃多爾袞親生之子,到順治八年(正月)這個時候也不過只有幾個月而已。但此子後來的命運也不得而知”。因此,乾隆為多爾袞恢復名譽,承襲親王爵的乃是多爾博的後裔,“並非(多爾袞的)親生後代”(5)。
筆者搜集整理研究滿族譜書20年,於2002年搜集到了《愛新覺羅多爾袞家族譜》。本譜書修撰於1982年,原修於乾隆四十八年(1783)的譜書,在“文化大革命”的非常時期,被當年的“紅衛兵”當作“四舊”焚燒成為灰燼,1982年重修族譜時,根據“幸好在(香)港留存多數資料”和當時尚在的所有墳碑碑文,新修了這部譜書。而留存香港的資料,就是乾隆譜的草稿資料,多氏一支遷居香港時攜帶去的。此譜所記世系自“高祖多爾袞”直至九世多財、十世多迪,所有男女(含嫁入女性)人物生卒年、月、日、時均記載鑿鑿,無一忽漏,如無確的,豈可胡謅亂編!況其多氏自二世祖以下即家傳勘輿姓名之術,對其先人生辰八字尤視為珍,豈可敷衍!另外,多氏譜書收藏人多迪先生還珍存有據傳是高祖多爾袞遺墨的9幅滿文(遺墨),紙幅15x23cm,其一幅較大者,是19x23cm,全部是滿文,大幅滿文譯成漢文是講“仁”,“仁者之道”,幾幅遺墨中均傍寫有幾個漢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190&aid=1789610
多爾袞親生兒子多爾真1
推薦0


han
等級:3
留言加入好友

 
多爾袞親生兒子多爾真1
內蒙古大學法律系趙岩
清史學界沿襲清初攝政睿親王多爾袞無血親嫡子,故而以過繼子多爾博承嗣的“蓋棺定論”,其依據是清宮宗室的《玉牒》等均載記其因無親子才過繼其弟之子。我們研究認定多爾袞不僅有一親子,並且傳承了後代。所以,不惴淺薄,冒然探討,以就教于學師方家。
《愛新覺羅家族全書》說:清初順治時的“皇父攝政王”多爾袞,“雖然最少有10妃,但是他卻未有子女後代。只有傳說中的1子1女。1子便是多爾袞與豪格寡妻所生,不知去向,也不見於《玉牒》。傳說他還有1女,名叫東莪,系其六妃瓜爾佳氏所生。然而,在其妃子中並無此人,六妃是朝鮮李氏。在《玉牒》中只記多爾袞有1嗣子多爾博,是其同母弟多鐸之第五子。”(1)在清代官修典籍以及當代著述中,幾乎無一例外地一致。民國時偽滿洲國溥儀主持編修的《愛新覺羅宗譜》中的《星源集慶》也自然人云亦云地說,和碩睿忠親王多爾袞“初無子,以弟之子多爾博承繼為嗣,後因罪案歸宗。”乾隆四十三年(1778)二月,弘曆皇帝發佈詔諭為多爾袞平反,“仍令多爾博一支為之繼嗣,以多爾博後裔淳穎承襲睿親王,世襲罔替。” (2)上述,已似成定論,無法逾越。然而,果真如此嗎?不管蓋棺論定如何,起碼還有“傳說多爾袞有1子,但不知去向”的說法。
那麼,多爾袞究竟有沒有血親嫡子呢?
首先來看一下傳說多爾袞有1子,究竟是“傳說”,還是事實。對此,首先提出質疑的是《皇父攝政王多爾袞全傳》的作者周遠廉、趙世瑜二位先生,他們記述多爾袞死後,其兄英親王阿濟格強迫原隸于睿親王麾下的正白、正藍二旗大臣依附于他,這些大臣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夫攝政王擁立之君,今固在也。我等當抱王幼子依皇上以為生。”(3)這句話的意思十分清楚明確,多爾袞死後,原隸多爾袞的兩旗大臣不願改隸英親王阿濟格,他們要忠心耿耿地抱定多爾袞的“幼子”,擁立順治皇上以為生。就是說,原屬多爾袞的二大臣,願抱多爾袞之幼子為新主子,而不依附于阿濟格。
周、趙二位先生所引用的這句話出自《清世祖實錄》順治八年(1651)春正月的“甲寅”(初六)日,即多爾袞死後27天,議政王、大臣第二次會議英親王阿濟格罪時,大臣吳拜、蘇拜、博爾惠、羅什等追憶多爾袞死後一二日時,英親王阿濟格曾找多爾袞屬下的二旗大臣強令其歸附時說的話。
那麼,《清世祖實錄》記載這句話中多爾袞這唯一“幼子”究竟指的是誰呢?是指他的嫡血親子呢,還是指過繼子呢?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
實錄中的原話是:“我等當抱王幼子,依皇上以為生。”“抱王幼子”,首先說的“抱”,而不是說“擁”(立)。抱幼子,用白話說,“抱孩子”。這裏沒有說“擁立”王之子為王,而是“抱王之子”為王。幼子既然是“抱”著的,就是這孩子很小,是還不會走路的孩子,這就肯定不是少兒,不是能可哪跑而無須抱的孩子。因為不用抱著,而能自己走、自己跑的孩子,已是少兒了。而當是時,多爾袞的過繼子多爾博已然9歲。在今天,9歲的孩子正是少兒,至十六七歲的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190&aid=1789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