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后妃夢想樂園
市長:哈潔兒  副市長: 楠楠ababc61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不分類不分類【后妃夢想樂園】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歷史上閩男粵女的一種奇特風俗
 瀏覽1,160|回應3推薦0

哈潔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歷史上閩男粵女的一種奇特風俗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190&aid=1779045
 回應文章
歷史上閩男粵女的一種奇特風俗3
推薦0


哈潔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歷史上閩男粵女的一種奇特風俗3
她嫂嫂的後塵,所以直到今天,廣東還有自挽髮髻永不嫁人的自梳女。
和嫁不嫁人無關,舊時廣東女子總是愛結閨閣之盟,常常是十個人,便號稱十姐妹。無論豐嗇,不計妍媸,簪珥相通,衣飾互用。姐妹們不管嫁沒嫁人,遇到問題總是患難與共。這種契姐妹是否和福建的契兄弟一樣有同性之愛呢?也不能完全說沒有。《螢窗異草》記載,清代廣東某縣一個宦紳的女兒年方及笄,突然出現吞酸腹動的懷胎跡象,最後果然生子了。事情傳出去後,她訂親的婿家要退婚,此女羞愧欲死。大難臨頭,她的姐妹們不能坐視,為她出頭鳴冤於官府。官府讓老實穩婆去查她身體,居然還是處子。而她生下的那個小孩,實為假胎,四肢百體空空然,沒有骨肉,如蟬蛻、如革囊。最後查證的原因是,該女子真的沒有私通男人,只是她把一個貧無所依的同盟姐妹留在家中一起生活。兩個女子情竇已開,於是偷偷效法男女之事,雖然兩雌無異,但真氣流動,居然也假胎暗結。事情的結果自然是證明這個女子的清白。
這個故事有些荒謬,但也說明了一些問題:第一,廣東女子喜歡結拜姐妹,互通有無,互相扶持;第二,在契姐妹中,有的是存在同性性行為的;第三,在古代中國人眼裏,女子之間發生同性性行為並不代表她們就失貞,甚至在人們看來那只是遊戲,無傷大雅--對男子同性性行為也存在類似看法,當然可能問題稍微嚴重一些。中國古代對同性戀的寬容態度,可能基於這種觀點。
這些特點合在一起,就能粗略勾勒出舊時廣東女子自誓不嫁的基本概況了。說到終身不嫁,自然就會想到今天廣東還存在的自梳女。決不能說自梳女就會有同性愛的傾向,但她們姐妹相依、排拒男人、自力更生、代代傳承的特點卻是真的是由來已久的。
目前關於自梳女的研究已經很多了。據說,在其全盛時期,廣東的家庭每當女兒要出嫁時真是如臨大敵,生怕她就在姐妹們的幫助下悄悄自梳了,因為只要造就了既成事實,父母夫家都不能干涉以奪其志。當然,她們自梳以後,社會對她們今後的行為有著嚴格的規定,如決不能再和任何男子有曖昧關係等。但嚴格的背後,畢竟還是社會對其行為和生活方式的一種承認!
以上是看到最近天涯很多關於同性戀的討論有感而發的。隨著時代的發展,什麼契兄弟契姐妹的風俗都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但這些風俗背後的某些心理和文化現象,恐怕會和人類歷史相始終。在古代,無論是調侃也好,嚴格也好,中國人對某些弱勢群落其實還是相當大度的,給他們余留了生存之地。今天我們卻常常對某個明星或名人的行為口誅筆伐,因某個群體在我們眼裏是空度的寂寞青春而發幾聲廉價的歎息,難道,我們在這方面的容忍度還不如古人嗎?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strItem=no05&idArticle=35743&flag=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190&aid=1779049
歷史上閩男粵女的一種奇特風俗2
推薦0


哈潔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歷史上閩男粵女的一種奇特風俗2
舊時福建男子之間好結交“契兄”“契弟”。他們這種結交,不分貴賤,“契兄”會很關心、照顧“契弟”,而雙方的父母,也默認這種關係。這種兄弟之間無疑是很有感情的,但他們並不排拒女子,當“契弟”到了一定年齡要與女子結婚時,“契兄” 還在財力上給予支持。這點和現代同性戀之間如果有了感情就難以接受對方結婚相比,有著很大的不同。可見無論什麼愛情,當事人的觀點都是隨著時代發展而變化的。
古代的男同性戀不排斥與女人結婚,這大概也是古代中國人不排斥同性戀的原因之一。對他們來說,龍陽之好只是生活中的一方面,不會影響到娶妻生子這樣的人倫大事。
無獨有偶,和福建相鄰的廣東,則存在著契姐契妹的現象,與福建的契兄契弟相映成趣。
過去廣東女子很多並不熱衷於婚姻,北方“老女不嫁,蹋地呼天”以及各種思春閨怨的事情在這裏很少發生,也算是海內一奇。
俞樾《右台仙館筆記》說,清代廣東有一位許氏女,還在閨中的時候就主動要求嫁給已去世的男子,希望結婚後就守寡。她父母不答應,許氏女從容說:“姐姐嫁得不好,白白讓父母擔憂。如果我也是那樣,你們豈不是愁上加愁?況且我嬌閨弱質,不善處理家務,本來就不想結婚。但如果我遁跡空門,似乎又廢棄了人倫大道。所以只有走這條路,才既不偏離人倫,又能符合我的心願,豈非兩全其美!”於是她的父母竟然答應了。
許氏女後來果然嫁給了一個未婚而夭的陳氏子。近現代以來,不計其數的婦女解放運動的旗手們痛斥過中國女人守寡的愚貞。不知他們看到許氏女主動嫁出去守寡時會作如何感想?可見世事決不能一概而論。“子非魚,焉知魚之樂?”當婦女解放主義者們痛心疾首恨不能時空倒轉拯救這些守寡女子時,坦然嫁與死者的許氏女內心卻是無限甯和與欣然的。
許氏女嫁到夫家,每天除了省問婆母外,就是呆在窗明几淨的房間裏焚香靜坐。小姑非常羡慕她這種安靜祥和的生活,歎息道:“嫂嫂是幾生才修得如此清福啊!”許氏女說:“止憑一念之堅耳。”小姑說:“可惜我已經許嫁別人了,身不由己,無可奈何。”許氏女勉勵她:“你尚未過門,還有挽救的餘地。”於是小姑便苦求其母,要求也走嫂嫂這條路。她母親畢竟溺愛孩子,果然答應了她,把聘禮還給了男方。於是姑嫂二人就這樣同住偕老,遠離家庭是非,遠離夫婦俗務,清閒自在地度過了一生。
若在別處,即使是古代,這樣的事情也是不可理喻的咄咄怪事。但在廣東,此事居然“親族中或頗有稱焉”。
這個故事很能反映過去某些廣東女子不嫁人的一些特點:第一,她們對婚姻往往有一種恐懼感;第二,無論是家道殷實還是自食其力,她們能夠不靠男人獨立生活;第三,社會風氣和親友容忍她們這種生活方式的存在;第四,這種觀念這種方式能在她們的特殊群體中以大帶小、以小學大傳承下去,所以那個小姑才會步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190&aid=1779048
歷史上閩男粵女的一種奇特風俗1
推薦0


哈潔兒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歷史上閩男粵女的一種奇特風俗1
一直覺得,在南方諸省中,廣東和福建的人文環境要比廣東和廣西更接近。古代的閩粵不像現在是改革開放的重地,在過去中原人的眼睛裏,這兩個地方蠻風瘴雨,光怪陸離。同時由於遠離政治和教化的中心,遠離權力和戰爭的前沿,兩地往往存在著和中原迥異的風俗習慣,比如福建男人的雅慕“男風”以及廣東女子的義結金蘭自誓不嫁的奇特現象。
由於古代中國人好像並不太在乎性的物件,所以對同性戀的態度相對西方來說要坦然寬容得多。在明清時期,龍陽之好在社會上非常流行,成了司空見慣的事情。而福建的“男風”之興盛尤其強過全國其他地方,有人評價:“從來女色出在揚州,男色出在福建,這兩件土產是天下聞名的。”
很多明清筆記都有關於福建“男風”的記載,許多當時的同性戀小說也以福建人為主角。清初李漁還稱福建甚至有“男風樹”,說是福建的一種榕樹常斜著身子去勾搭前面的小樹,久而久之,小樹被大樹抱著,兩棵樹絞在一起,怎麼也分不開的。其實,他也沒有證明這兩種樹就分雌雄,而且還都是雙雄。也無非是因為福建“男風”太盛,“由建甯、邵武而上,一府甚似一府,一縣甚似一縣。”於是連草木都被人附會起來了。
“男風”又被人成為“南風”,可能也是因為南方尤其是福建最好此風有關。
對於福建的“男風”,外地人態度不一。袁枚《新齊諧》說清初一位年輕的禦史巡按福建。有一個叫胡天保的男人總是悄悄窺視他。禦史發現了這個問題,逼問他原因。胡天保不肯說,用刑之後才吐露衷腸:“實見大人美貌,心不能忘。”禦史大怒,將其當場杖殺。胡天寶死後一靈不滅,專門促成人間男悅男之事。福建本來此風就盛行,於是當地人爭著為胡天保捐錢立廟,居然香火鼎盛靈驗無比。其實這個禦史也忒殘忍了,縱然不能接受這種不倫之戀,但也完全不該對喜歡自己的人下如此毒手。
福建為何多“男風”?有的說是因為福建人愛出海,船上風俗又不能帶女人,於是只好在同性之間找點安慰。有的說和福建過去的“蜁民”等民族壓迫和歷史傳統有關。這些解釋都是合理的。電影《藍宇》的原著--著名網路同志小說《北京故事》中,那個男主角陳捍東最初並不是同性戀,因為玩女人玩膩了,於是窮極無聊,別人教他玩男人。結果最後真成了同性戀,對女人沒什麼興趣了。可見,對一個異性戀男人來說,同性的事情也是輕易沾染不得的,否則就會慢慢地改變自己。過去福建男子因為出海也好,因為民族壓迫也好,主動或者被迫地狎好龍陽,慢慢地就會離不開這種生活狀態了--這也是一條不歸路呢!
正常情況下,這種人群在每個民族每個地區裏面都有一定比例。而正是因為某些特殊原因,使福建歷史上“男風”盛行一時。到了現代,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福建的“男風”也就不那麼突出了。現在就幾乎沒有福建同性戀多的傳聞。當然某些習慣可能在個別地方還存在。前幾年看一則新聞,說福建某地有兩男子“結婚”,左鄰右舍鄉親父老居然都去喝喜酒。新聞評論說當地歷史上“男風”盛行,所以很多人對這種現象至今不以為怪。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190&aid=1779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