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不好,正職難找。主計處最新調查顯示,今年「非典型就業」的部分時間工作者(part time)人數高達二十五萬兩千人,創歷年新高。
部分工時工作者人數飆升是近兩年的現象。九十四年只有十萬人左右,但景氣急凍,去年飆高一倍超過廿萬人,今年再創新高。不少人力業者都指出,上班族到年底想「開除」老闆的比率增加,但沒有找到下一個正職工作前,最好不要衝動;否則,極有可能淪為打工一族。
除了正式工作變少,職場品質也越來越差。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的調查報告,台灣是世界工時最長的國家,但近五年的平均時薪幾乎零成長。台灣勞工要用更多時間,才能賺到同樣報酬,即使最低時薪調整為九十五元,計時工卻擔心企業主想減少聘用人力。
主計處官員表示,部分時間工作者人數的急遽攀高,與人力派遣行業興起有高度相關。因為人力派遣屬於非典型就業的一種,許多大賣場、餐飲業、營造業和服務業等都以契約工方式臨時僱用,不管是一年一聘的中、短期的派遣人力,或是聘雇大量臨時工的服務業,都屬於非典型就業。
主計處初估,過去一年內,新增廿萬個就業機會中,就有約兩成左右的就業者(約四萬人)屬於非典型就業。而整體的非典型就業人數,以人力派遣公司和保全、清潔公司在內,約有一千四百多家,其中從事白領工作派遣的公司約五十家,其餘都是藍領、外勞為主,從業人員估計將近十到二十萬人之間。
官員說,非典型就業機會的增加,不完全是負面效應,代表多元化勞動雇用現象,雖然工時較少、收入較低,但可提供給婦女、中高齡者就業機會,官員不諱言,非典型就業機會的增加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