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產階級那股堅實的力道正在轉弱,」研究台灣中小企業二十多年的東海大學社會系教授高承恕說:「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發生的,但現在回頭一望,不得不說,情況真的很嚴重。」
高承恕說,中產階級在不同時空下有不同的定義和結構,以台灣來說,「無論從經濟力、社會力,甚至於政治力來看,靠一只○○七皮箱跑天下的『自強牌中小企業』,無疑的,是台灣中產階級的骨幹。」因此,要理解台灣的中產階級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從這群人的動向就知道了大半。」
高承恕說,曾經撐起台灣經濟的中小企業結構力在最近的十年出現明顯的解體,這是因應經濟全球化所產生的國際分工位移,使得台灣很多企業不得不外移,又因為語言文化的熟悉度,很多台商選擇外移到中國大陸,但這時他們碰到一個很大的問題,「歷史上,從來沒有像兩岸這樣的案例,經濟上有如此高的互動,但政治上又那麼刻意疏離,」高承恕說,政治和經濟的矛盾關係,讓人陷入痛苦,為了生存,很多中產階級做了「出走」這個選擇。
而大家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整個社會的經濟力、社會力、消費力、就業率…隨著不斷外移的中產階級而滑落,「這是個非常現實的事情,誰也不用欺騙誰說沒有問題,因為台灣真的已經變了。」
高承恕前兩天到台南,去了一家餐廳吃飯,結果整個餐廳只有一桌客人,「真不知道他們要怎麼生存下去。」他感慨,這樣的情況「愈往南走愈明顯、愈嚴重。」他表示,八○年代他做社會研究,常常跑海線,「那時候所看到的市況是多麼熱鬧啊。」高承恕說,台灣曾經有段時間最流行的一首歌是《明天會更好》,不管再累再忙,那時候人們的心情總是樂觀的、是積極的,覺得只要自己有所付出就會有所收穫,「但是,現在還有誰相信這些?」
高承恕的觀察是,因為看不到明天的路在哪裡、心裡發急,台灣社會的集體心態就成了「炒短線」,中產階級也不例外,這是第二個問題:很多人做事只考慮短期效果、不做長期的規畫和思考,「政府就是帶頭這樣做的人,」他說,哪有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有本事提出「一周一利多」這種事?「真是太荒謬了。」
第三個值得憂慮的問題是「無力感」,因為覺得不論怎麼做好像都沒有什麼用,所以很多中產階級選擇「冷漠以對」、選擇「不參與」、選擇「眼不見為淨」,高承恕說,他並不贊同這樣的態度,台灣的未來還是掌握在人民自己的手上,特別是中產階級是相對有能力與資源的一群人,「不可以放棄希望和行動。」
他認為,《中國時報》「台灣希望二○○八──徬徨的中產階級」專題報導已深刻而詳盡地點出了台灣中產階級所面臨的各種問題,「接下來,就是看大家願不願意真誠地面對這些問題、解決困難。」高承恕說,無論是政治上的,或者是經濟上的,「台灣都需要一個更 friendly(善意)的環境。」而這個環境的形成,中產階級可以盡一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