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全國反貪污扁聯盟
市長:天煞孤星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政治時事【全國反貪污扁聯盟】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前瞻思維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高承恕:中產階級看不到明天
 瀏覽833|回應2推薦0

天煞孤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高承恕:中產階級看不到明天
彭蕙仙/台北報導

     「台灣中產階級那股堅實的力道正在轉弱,」研究台灣中小企業二十多年的東海大學社會系教授高承恕說:「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發生的,但現在回頭一望,不得不說,情況真的很嚴重。」

     高承恕說,中產階級在不同時空下有不同的定義和結構,以台灣來說,「無論從經濟力、社會力,甚至於政治力來看,靠一只○○七皮箱跑天下的『自強牌中小企業』,無疑的,是台灣中產階級的骨幹。」因此,要理解台灣的中產階級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從這群人的動向就知道了大半。」

     高承恕說,曾經撐起台灣經濟的中小企業結構力在最近的十年出現明顯的解體,這是因應經濟全球化所產生的國際分工位移,使得台灣很多企業不得不外移,又因為語言文化的熟悉度,很多台商選擇外移到中國大陸,但這時他們碰到一個很大的問題,「歷史上,從來沒有像兩岸這樣的案例,經濟上有如此高的互動,但政治上又那麼刻意疏離,」高承恕說,政治和經濟的矛盾關係,讓人陷入痛苦,為了生存,很多中產階級做了「出走」這個選擇。

     而大家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整個社會的經濟力、社會力、消費力、就業率…隨著不斷外移的中產階級而滑落,「這是個非常現實的事情,誰也不用欺騙誰說沒有問題,因為台灣真的已經變了。」

     高承恕前兩天到台南,去了一家餐廳吃飯,結果整個餐廳只有一桌客人,「真不知道他們要怎麼生存下去。」他感慨,這樣的情況「愈往南走愈明顯、愈嚴重。」他表示,八○年代他做社會研究,常常跑海線,「那時候所看到的市況是多麼熱鬧啊。」高承恕說,台灣曾經有段時間流行的一首歌是《明天會更好》,不管再累再忙,那時候人們的心情總是樂觀的、是積極的,覺得只要自己有所付出就會有所收穫,「但是,現在還有誰相信這些?」

     高承恕的觀察是,因為看不到明天的路在哪裡、心裡發急,台灣社會的集體心態就成了「炒短線」,中產階級也不例外,這是第二個問題:很多人做事只考慮短期效果、不做長期的規畫和思考,「政府就是帶頭這樣做的人,」他說,哪有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有本事提出「一周一利多」這種事?「真是太荒謬了。」

     第三個值得憂慮的問題是「無力感」,因為覺得不論怎麼做好像都沒有什麼用,所以很多中產階級選擇「冷漠以對」、選擇「不參與」、選擇「眼不見為淨」,高承恕說,他並不贊同這樣的態度,台灣的未來還是掌握在人民自己的手上,特別是中產階級是相對有能力與資源的一群人,「不可以放棄希望和行動。」

     他認為,《中國時報》「台灣希望二○○八──徬徨的中產階級」專題報導已深刻而詳盡地點出了台灣中產階級所面臨的各種問題,「接下來,就是看大家願不願意真誠地面對這些問題、解決困難。」高承恕說,無論是政治上的,或者是經濟上的,「台灣都需要一個更 friendly(善意)的環境。」而這個環境的形成,中產階級可以盡一分力量


公幹天王藏鏡人敬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134&aid=2479874
 回應文章
馬:貧富拉大 幸福感降低
推薦0


天煞孤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馬:貧富拉大 幸福感降低
姚盈如/台北報導

     本報廿九日的「台灣希望專題報導社會貧富差距加大,使中產階級浮躁、產生動搖現象。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回應表示,當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社會離心力就會增加、人民幸福感降低,政府必須重視。

     馬英九說,對於中產階級的感受,大家應該要有同理心,不能將中產階級變窮、價值崩解的現象指為「畜生問題」,他和副手蕭萬長不斷呼籲大家重視民生,正是為了這個原因。

     馬英九指出,台灣家戶與個人所得差距從九十年代開始大幅擴大,民進黨政府執政七年來,貧窮人口越來越多。「到九十五年底為止,我國低收入戶數已增為九萬戶,低收入戶人口則成長為廿一點八萬人,創近十年新高,令人擔憂。」

     馬英九認為,政府應該拿出具體措施如:縣市政府設置「緊急救助基金」與「急難低利貸款」,以協助所有不符合現行社會救助法規定、但實際上需要受到幫助的民眾;建立高風險家庭資料庫及緊急處遇機制,搶救「高風險家庭」;啟動脫貧方案,提供就業扶助、以工代賑、創業貸款服務;簡化現行各種補助與津貼的行政程序,使其不至於過苛;對家庭列計人口的規定也應適度放寬,避免不動產超過門檻,而被排除於救助體系之外。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謝長廷陣營,對「徬徨的中產階級」專題,則表示不願回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134&aid=2480828
挽回中產階級信任 重建社會穩定基礎
推薦0


天煞孤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挽回中產階級信任 重建社會穩定基礎
【工商社論】

     最近,社會各界一再引用日本作家大前研一「M型社會」的用語來形容台灣社會貧富懸殊惡化,以及中產階級不復存在的事實,本報系中國時報台灣希望專題系列之八─徬徨的中產階級,更進一步用具體的數據及生動的故事,介紹了大量中產階級或者流失,或者出走,或者因為所得減少退居為貧窮階級的明顯趨勢,以及中產階級陷落後在台灣政治經濟、社會方面的後續效應,甚至動搖了社會基礎,提醒執政當局強化施政,儘快挽回中產階級信任,重建台灣社會的穩定力量。

     學術定義上的中產階級,可以依據所得、教育程度、職業的不同及高低來區隔,當然也可以訴諸個人的自身感受及體會,譬如每年收入、職埸上影響力量,以及對國家社會的忠貞及負責程度而定。雖然,沒有統一而明確的定義,也沒有明確而統一的數據可以告訴我們,台灣的中產階級數量比以往減少了,但大多數國人都普遍感受到,做為社會中堅份子的中產階級數量逐漸減少,而且引發的社會效應也正在逐漸擴大中。中產階級外流的原因很多,但以下兩者應是主因。第一,從民國七十八年至九十五年止十八年間,每年因為政治教育,乃至家庭因素而移民的人數,最少七、八千人,最多三萬五千餘人,總計約在三十三、三十四萬人之譜,也就是說,平均每年約有二萬上下的國人移民出去,而依據一般經驗,有志移民者大都屬於收入、知識水平,以及對家庭較負責任的中產階級。其次,因為事業、工作、求學需要而移居中國大陸的人數,一般估計約在六十萬人上下,海基會則估計約七十五萬人,有些台商則認為海基會嚴重低估。但不管精確的數字究竟為何,這些高達五、七十萬可以移居大陸,並在大陸安居樂業的台灣人,應是中產階級無誤。

     除了以上兩者總和,保守估計高達一百萬人左右的外移人口屬於中產階級者外,我們相信在國內,也有龐大數量的民眾因為所得減少、負擔加重,乃至因為主客觀因素喪失健康工作,而被無情地自中產階級除名,甚至淪落跌入貧窮階級之中。中國時報的民調即指出,高達百分之八十一的受訪民眾完全贊成「台灣的中產階級已慢慢消失,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看法。

     中產階級出走、流失既然是不爭事實,我們所能關心,也必須關心的,自然是可能的後續效應及緩和、化解之道。在經濟上,我們認為中產階級減少的效應其實早就發生,目前正在擴大之中。眾所周知,推動經濟發展的力量主要有二,一是投資,一是消費。台灣因為政治情勢不安,包括國內及海外投資已經明顯減少。消費方面,也因經濟主流的中產階級減少而每況愈下。近十年來,民間的消費年成長率由七.三%,一路滑落至二%上下,即證實了中產階級減少,國內消費隨之減少的現實。消費、投資同步不振,難怪台灣經濟相對其他國家低迷不振。

     政治上,中產階級的出走、流失後續效應也很明顯。最近幾年國內的重要選舉,包括立委及總統大選,投票率明顯下降,主要原因之一即很可能是因為一向比較積極參與政府,為數高達一、二百萬的中產階級出走、外流所致。社會中堅份子的中產階級大量出走、流失,乃至不再對台灣的政治保持緘默、冷漠,雖然短期上可以造成某一特定政治族群的優勢,但長期下來,當然是台灣社會的一大危機。

     至於如何制止、挽回中產階級的出走、外流?基本上,我們認為中產階級出走、外流原因錯綜複雜,而且存在久矣,包括政治、經濟、教育、社會因素都有可能,並非單一藥方或短時間措施即可奏效。但如果朝野能夠凝聚共識,提振經濟、清明政治、改進教育、重建社會價值觀,由根本處消除中產階級出走、外流的肇因,進而化解社會的集體焦慮,重新指引國家的發展希望,中產階級數量上的回流,乃至形而上的恢復對台灣發展前途信心,當非難事,甚至指日可待。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134&aid=2479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