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休士頓餐館龍虎榜
市長:Reed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生活時尚美食【休士頓餐館龍虎榜】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美食點評推薦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解密「米其林美食聖經」
 瀏覽1,106|回應0推薦0

Reed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來源: 商業周刊第 944 期
作者:謝忠道

米其林餐廳指南,美食界的聖經,百年來多少饕客為它一擲千金,只要掛上星級名號,就是美味的保證。 翻開這本紅皮書,會發現其中暗藏許多代表美味符號,「三星、二星、一星」各有不同意義,全由密探明察暗訪而來,他們配有車子和信用卡,終生被賦予決定餐廳前途的重責大任……

那是一本紅色、硬皮的書,道林紙張,長方形版式,米其林餐飲指南是一本紅色的書冊,在有的國家薄僅一兩百頁,像本小說集,最厚的法國版,則有幾千頁,像本聖經;當然,在許多歐美人眼中,它的地位也確實如聖經般權威。這就是法國人戲稱為「紅色冊子」的《米其林餐廳指南》。

這本出身於米其林輪胎公司的書,一開始只是個無心插柳的產品。

一九○○年三月三十一日,汽車工業在歐洲才開始不久,整個法國不到五千輛汽車,即使首都巴黎也僅有一千輛左右,車速緩慢,加油不便還經常拋錨故障,前景非常不被看好。陸上主要交通工具是火車、馬車和腳踏車,當時《自行車雜誌》(Le V lo)的編輯還在他的旅行筆記中嘲笑過汽車:「整個旅行途中,我只遇過兩輛汽車!」

那個時代,觀光旅遊業尚未萌芽,在法文字典中,「tourisme」這個字還是個罕見少用的詞。但是生產輪胎的米其林公司兩位創辦人安德烈‧米其林(Andrew Michelin)和艾德華‧米其林(Edouard Michelin),卻已經看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遠景。

這本和二十世紀一起誕生的小冊子,首次發行量就有三萬五千本,共有四百頁,在當時是免費贈送。小冊子裡提供開車者的路途資訊:火車站、加油站、修車站、郵局、電報站、電話站、藥房等,讓開車者在遇到困難時可以得到補給和救援。

旅館餐廳當然也是小冊子裡的重要資訊,不過當時列出的星星等級只是反映價格,並非品質的認定。創辦人並不知道這本小冊子將影響西方餐飲至少百年,後代子孫馮書亞‧米其林(Fran is Michelin)認為指南的誕生其實很單純:「我們是做輪胎的,我們需要想辦法賣輪胎,所以那時候重要的是提供車主使用的可能和條件,這本指南誕生的原因就這麼簡單。」

一九○四年第五版的米其林首次將餐廳和旅館分出等級,還標出房價是否包含蠟燭(電燈尚未普及),也開始接受廣告刊登,附贈地圖,力求指南的功能越來越完善。

第一次大戰米其林中斷出版,一九一九年戰後重新出版,發行量已達七萬五千本。一九二○年,安德烈在一家修車廠看到自己精心編印的指南,竟然被拿來墊東西,決定結束免費贈送這本已經很受歡迎的小冊子,開始標價出售。

我們今日所知道的星級評鑑制度,則要等到一九三三年才逐漸建立完整。當時的定義是:三星餐廳是指菜餚的品質「非常好」,兩星是「出色」,一星則是「值得推薦」。一九三六年米其林首度對三星等級提出詳細說明:只有「菜餚、配酒、服務和舒適都達完美境界」的餐廳,才有資格列為三星。這一年,全法國僅有二十三家餐廳列名米其林三星。

由於米其林指南的影響力日漸深廣,其威信也成為指南能否長遠生存的關鍵。米其林編輯宣告他們的評鑑完全自主獨立,不接受餽贈或關說。

對餐飲業者而言,米其林星星除了榮耀之外,也是商業利益的象徵。估計,一顆星可以帶來二○至二五%的營業額;反之,失去一顆星亦然。藉由米其林的肯定,再偏遠荒涼的山村小鎮,都不必擔心沒有客人遠道來訪。這種特殊情況讓法國美食有著非常扎實而普遍的基礎,可說是舉世無出其右。

一本簡單的地圖小冊子竟然就發展出一套權威的美食評鑑制度,其中固然有客觀環境的巧合,但米其林對於美食高標準要求,仍有「放諸四海皆準」的自信和氣魄。

一個經常各地旅行的廚師說:平民小吃各國或有不同,但是高級餐廳的要求都是一樣的:專業的服務、精緻的菜餚、舒適的用餐環境、酒菜搭配的建議等。頂級餐廳的水準,某種程度反映了那個社會的餐飲文明高度。

無論如何,米其林到底只是一個從法國文化角度去看待餐廳的評鑑,事實上,約略了解義大利菜和西班牙菜精髓的人都知道,用米其林的標準去選餐廳是不太容易找到道地的菜餚;原因很簡單,像義大利、西班牙這種傳統深植於平民小食的菜系,並不適合米其林的評鑑方式。米其林可以幫你找到一家高級餐廳,卻不見得找得到一家有媽媽味道的餐廳,而義大利、西班牙的菜正是要找那種有媽媽味道的菜。

在國際大都會裡的頂級餐廳,法國菜還是龍頭老大;可是,法國米其林憑什麼告訴美國人如何吃紐約餐廳呢?據說不久之後,米其林將陸續推出美國其他大城的餐廳評鑑(已推出紐約二○○六年版本),然後擴及上海、東京等亞洲城市。法國米其林去「指導」美國人如何吃法國菜也就罷了,難道哪天也要來「指導」日本人如何吃懷石料理,中國人如何吃上海小籠包嗎?

無論如何,米其林不單是一本指南,更是一種文化現象,唯有從這個視角去透視,我們才能理解法國做為當今美食大國的深層因素。

敬請人道支援 我卓越不群的母親

八旬阿嬤
【台灣司法◎人間煉獄】部落格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086&aid=224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