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文藝營很流行孤獨,分別有三個課程不約而同的談及孤獨對文學的特殊性。有趣的是每個老師都以不同的方向切入,剖析孤獨。
第一堂課羅位育導師就以兩個芥川賞的日本文學作為例子。
這兩個作品讀來都有一種暫時與世界切離的感受,老師花了許多時間解釋「靈魂宇宙的契合」,作品中的理念表示當我們放下一切外在時,靈魂才能與宇宙相契相合。
蔣勳的專題演講,談孤獨。其中提及了中國倫理傳統所造成的束縛性、民族性。這造成了一個特殊的現象:「由於中國儒學的禮教要求,中華民族對於孤獨的接受度不高,反之往往在儒學示微的年代時常會出現充滿孤獨感的人物性格」。但對於蔣勳來說,孤獨不應該是悲傷的,而是一個個人的空間,在這空間中,你的靈魂得以膨脹,得以滿足。
蔣勳以漢代司馬遷、魏晉的竹林七賢與唐代的李白、武則天做為舉例。說明這些人在作品、行事風格中,都透露出了龐大的孤獨感。對於蔣勳來說,若要了解自己,解放自己,讓自己處於「絕對孤獨」中是重要的途徑之一。而這也間接說明了這些歷史人物作品中的一種獨到與超脫是從何而來。
阮慶岳本身是建築師出身,後來一隻腳踏入了文學創作的領域,因此他的講題在這次是我認為最有特色的。
他以安藤宗雄的建築,來討論小說。這是非常難懂的一場演講,但我努力地聽完了它。由於沒有那些建築的圖,來解釋他的演講一定會不夠清楚,所以就講個大意。
安藤宗雄的設計理念:「以最簡單的元素引領參觀者轉換進入另一空間(也就是他的建築內)」
阮慶岳以此理念說明小說也應該以這種心境的轉換為目標,引領讀者進入作者的空間,而這個空間是靜謐的、特殊的,換句話說就是孤獨感所造出的特殊空間。
今年收穫真的很大!同學之間也相互切磋,很好的經驗。
以後一定會繼續參加文藝營
我的部落格
本文於 修改第 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