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中國星火論壇
市長:古士塔夫  副市長: lukacsGuoding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中國星火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外交、軍事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蔡明彥: 共軍仍將強勢介入中國外交決策
 瀏覽1,215|回應3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www.taiwansi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3134&Itemid=117

與此文有些類似:

http://news.creaders.net/headline/newsViewer.php?nid=446997&id=1013186&dcid=3

近來中國軍方經常針對敏感性的外交事務發言,而且態度相當強硬,導致周邊國家開始擔心中國未來是否會運用武力處理涉外爭端。中國軍方介入外交事務的現象,引發了幾個值得討論的問題:第一、中國軍方插手外交事務的背景與原因為何?第二、中國軍方涉足外交事務,究竟欲發揮何種作用?第三、中國軍方介入外交事務會對區域安全情勢產生何種影響?這些問題的討論有觀察上的重要意義,不僅牽涉中國國家安全決策過程的變化,也連帶影響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互動關係。


壹、中國國安決策隱藏制度缺失 

     

中國的國家安全決策機制,一直存在一個嚴重的問題,亦即軍、文部門之間缺乏溝通的平台。從制度面來看,中國最高權力核心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局,最高軍事統帥機構則是中央軍軍事委員會。

 

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局成員有25人,包括23名來自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文人領導人以及2名來自軍方的高層將領(現為中央軍事委員會兩名副主席郭伯雄與徐才厚)。至於中央軍事委員會,則有12名成員,軍委主席為胡錦濤,副主席為習近平、郭伯雄、徐才厚,另有其他8名高階將領擔任軍委的職務。

 

此一決策機制的設計,讓政治局裡兩名軍方將領可針對文人部門的政策規劃,提出軍方意見。即便在外交政策主要監督與協調單位的政治局「對外事務領導小組」中,軍方也有兩名代表(現為中央軍委委員、國防部長梁光烈與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馬曉天),可對外交事務表達軍方立場。然而,在中國最高軍事決策部門-中央軍事委員會內,除了最高領導人胡錦濤與去年10月剛進入中央軍委會擔任副主席的習近平以外,沒有任何其他的文人,導致文人部門的官員無從瞭解軍方的決策過程。

 

從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來看,只有國家最高領導人才能掌控軍隊,其他文人不得插手軍隊事務,這樣安排的目的在於確保最高領導人的統治權力不受其他文人挑戰,但是卻讓中國軍、文部門之間的溝通出現問題。文人部門包括外交部,常在中央軍委會做出政策決定後,還處在狀況外,對於軍方的態度與行動,時常無法完全掌握。

 

近年來,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外交部門因顧慮軍方態度,有時不敢針對特定議題表示意見(如20071月中國測試反衛星武器),有時則因軍方率先針對涉外事務發表強硬立場,讓外交部不得不配合跟進(如200711月美國小鷹號航母訪港遭拒;20107月中國批判美韓在東海舉行聯合軍演;20109月中日釣魚台爭端),相關事例一再出現,顯示軍方對外交事務的影響力正逐漸升高。

 

胡錦濤身為中國第四代領導人,不像第一、二代領導人毛澤東與鄧小平出身軍旅,在欠缺軍事背景的情況下,胡錦濤對於中央軍委會中軍方高階將領提出的意見尤其是專業軍事意見,能否壓的住陣腳不無疑問,這將讓軍方在涉及軍事問題的國家安全決策過程中,發揮重要的影響力。

 

美國柯林頓政府時期的國防部長培里(William Perry),早在19963月台海危機發生時,便已觀察到中國外交部門對於整起危機事件處在狀況外,顯示當時的台海軍演完全由解放軍一手主導。在台海危機落幕後,中國內部一度傳出設置「國家安全會議」的聲音,希望藉以提供軍、文部門溝通意見的平台。但是站在軍方立場來看,解放軍高層將領既可透過中央軍事委員會影響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意志與決策,當然不樂見成立「國家安全會議」、引進其他文人部門的意見來稀釋軍方的影響力。在中國軍方的反對下,成立「國家安全會議」的構想也就無疾而終了。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626052
 回應文章
陳一新: 中共決策體系應納入軍方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  2011.11.07

名家-中共決策體系應納入軍方

陳一新

     近年以來中國大陸快速崛起,人民解放軍基於其能力與表現而在決策體系中的影響力日益升高。隨著新時代對高科技的需求與整合日益重要,人民解放軍已逐漸自我調適。

     雖然中國大陸強調「槍桿子出政權」,但是一向有著「以黨領軍」的傳統,自鄧小平過世後,已發展出一個集體領導的模式。既然如此,中國大陸領導人將重要軍方領導納入決策體系就有必要,這有助於他們之間的良性互動與相互為用。

     首先,將重要軍方領導納入決策體系有助於強化「以黨領軍」的傳統,以確保軍方作為一個機構利益團體的聲音既能上傳到領導人,也能下達到軍中各級單位。

     其次,可以提升中國大陸在國際社會的地位。例如,重要軍方領導在事前透過決策參與管道提出海軍在亞丁灣與索馬利亞打擊海盜、敦睦艦隊出訪,以及軍隊參加川震救災、參與聯合國維和部隊等事件的利弊得失分析報告,領導人就能下令相關單位靈活加以運用,以提升中國大陸在國際社會的地位與名譽。

     第三,可以增強中國大陸的影響力與威懾力量。例如,軍方重要將領在事前透過決策參與的管道提出發射新型火箭、研發新型飛彈、殲20隱形戰機、航母下水等新武器的報告,領導人就能藉著這些新武器的問世,增強中國大陸的影響力與威懾力量。

     第四,可以讓重要將領表達對國防與外交政策的看法。熊光楷中將在1995年並沒有在決策圈內,但卻因告訴在北京訪問的美國前國防部助理部長傅立民,美國可能必須為保衛台灣而付出洛杉磯遭到核武的代價而聲名大噪。軍委會副主席徐才厚則在2009年10月訪美時警告美國國防部長蓋茨,如果美國售台F-16C/D戰機,中方將停止兩軍交流。2011年5月,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訪美,除了要求美國不要對台軍售外,也要求兩軍交流在更平等的情形下進行。由此可見,中國重要將領比以往更能表達軍方對國防與外交政策的獨特立場與看法,符合領導人與國家的利益。

     隨著新時代對高科技需求與整合的日益重要,人民解放軍已開始進行調整。2011年冬季的徵兵體檢標準較諸往年對於體重、紋身與耳洞的要求與標準都做了放寬。這亦顯示軍方面臨兩難困境。降低徵兵體檢標準可能會帶來一些不利後果。第一,為了吸引在校大學生踴躍參軍,今冬徵兵給予在校大學生很多優待政策,包括國家對每名應徵入伍服義務兵役的在校生,每學年補償學費或代償助學貸款最高6000元人民幣,義務兵可保留學籍、專升本、本升研、調換專業等。由於人民解放軍的中底層軍官大多出身農村;因此,此一政策不無可能增加來自城鄉不同兵源之間的對立。

     第二,農村青年參軍入伍多把參軍當作一條脫離困境的捷徑,而城市青年只是把部隊當作一個混日子的地方,人民解放軍內部管理今後可能會面臨嚴峻的挑戰。

     第三,農村青年多半比較老實聽話,城市青年則思想比較開放,不太願意接受軍隊原先比較蠻橫的教育與訓練方式。

     儘管如此,隨著高科技設備與武器系統的運用日益普遍,原來來自農村的青年已不完全符合軍方的需要。因此,已經進入決策體系的人民解放軍勢必逐漸自我調適,一方面因應新時代的挑戰,一方面不斷增強在決策體系中的專業能力與地位。

     (作者為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742050
整合外交國防 建構英九防線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Guod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大陸外交部在整個外事上的角色,似乎江河日下。成立國安會未必有什麼用,不妨看看我們的情況。當然我們的軍方不如共軍強勢。

整合外交國防 建構英九防線

【聯合報╱黃奎博/政大外交系副教授(台北市)】

馬總統日前與美國智庫進行視訊會議,暢談我國國家安全的三道防線。第一道是盡量將兩岸和解的過程制度化,進而使雙方政府與人民更正面的看待未來在國際上的互動。這是馬總統念茲在茲的兩岸「良性循環」。

第二道防線是強化台灣經濟與科研實力,善盡國際義務,占領國際經貿、科技、道德的制高點。第三道防線則是以外交支持國防,在與盟邦充分諮商合作及推動全募兵的前提上,建立一支量小質精的軍隊。

筆者認為第一道與第二道防線是馬總統就職以來始終極力主張的政策作為,顯見其政策的延續與一致性。比較有趣的是,第三道防線要結合外交與國防,以往甚少提出;這是積極且正確的政策方向,展現了馬總統窮極一切以爭取國家安全保障的決心,可是尚待明確的政策規劃與行動。

外交、國防本為一體兩面,但我國國情特殊,已演變為外交、國防各自獨立,少有整合。現在馬總統宣示要以外交支持國防,爭取重要外國軍售,強化台灣防衛力量,所以外交、國防兩部應放棄本位主義,尋求更快、更廣、更深入的情資政策交流與協調,而銓敘、人事單位應鬆綁相關法規,以進一步展開人員間的交流。

例如,國防部在部分國家駐有武官或軍事人員,可進行相關工作,但更好是落實與外交部在各階層的協調合作,藉外交部對國際情勢的掌握,及在駐地的各種經驗、人脈與資源,共同推動軍事外交(包括爭取軍售)。

本月十日結束的第一次美「中」戰略安全對話,美方由副國務卿史坦伯格、國防部副部長傅勞尼分任外交與國防的最高代表,中共則由外交部副部長張志軍、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馬曉天為最高代表;繼而在十五日,中共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應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之邀,率高階軍官團往訪,將會見美國國防部長蓋茲、國務卿希拉蕊等重要決策官員,這是解放軍總參謀長七年來第一次訪美。美方外交、國防官員以及其他相關部門官員在這些重要活動之前的會議與交流必然非常頻繁;外交部門雖然往往做最後的定調,但也會尊重、接納其他部門的專業意見。這種過程正是我政府要實現馬總統「以外交支持國防」政策理念的重要一步。

我政府必須積極建構馬總統的第三道防線,至於如何將這樣的國安政策與執行意志貫徹到相關部門,恐怕馬總統要多花點心思。 【2011/05/17】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629089
蔡明彥: 共軍仍將強勢介入中國外交決策(2)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貳、中國軍方動機:影響外交?主導外交?爭取資源?

     
長期以來,解放軍定位自身的主要職責在於「保衛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理論上,中國的外交事務應由外交部門負責執行,但是涉外事務中有幾類事務則與解放軍職責有關:(1)牽涉軍事危機或軍事對峙事件;(2)牽涉和美國、俄國、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台灣與周邊國家有關的國家安全問題或領土爭議;(3)有關軍備管制或軍售問題。


     
最明顯的例子是中國軍方經常對台灣問題採取強硬態度,並且批評美國對台海事務的干預。以今(2010)年130日美國歐巴馬政府(Barack Obama)宣佈提供台灣價值64億美金的軍售案為例,在美方宣佈軍售案之前,解放軍系統便表達強烈反對的立場。16日,中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楊毅少將指出,美國提供台灣武器,干涉中國內政,中國政府除向美方提出抗議外,也應讓冒犯中國人民利益的美國企業在中國的投資受到慘重損害。18日,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黃雪平表達中國對美方出售台灣武器的強烈不滿與堅決反對,警告美方若執意對台軍售,將為中美兩軍關係的改善和發展製造嚴重障礙。19日,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副秘書長羅援少將主張,中國應透過「軟反制」與「硬反制」兩種方法,因應美國對台軍售,所謂「軟反制」是指中斷中美兩軍關係,「硬反制」則是對相關美國企業進行貿易制裁。


     
130日美國宣布對台軍售案後,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黃雪平立即宣佈暫停中美兩軍的互訪與交流活動,中國外交部也宣佈了4項反制措施:(1)暫停兩軍計劃內有關互訪安排;(2)推遲中美兩軍部分交往專案;(3)推遲雙方擬於近期舉行的中美副部長級戰略安全、軍控與防擴散等磋商;(4)對參與售台武器美國公司實施制裁。中國方面提出的反制與制裁方案,和解放軍先前提出的主張幾乎完全吻合。


     
去年以來,中國軍方對外交事務的發言,似乎更為積極,具體事例包括:去年210日,中國國防大學朱成虎少將、中國軍事科學院羅援少將與柯春橋大校公開呼籲,中國政府應拋售美國國債,報復美國對台軍售;5月,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解放军少将把美国称为「霸权」国家。5月份,中國國防部外事辦公室副主任關友飛少將在會晤美國官員時,當面指責美國是個「霸權」國家,並將中國視為敵人;6月,新加坡一场大会上,解放军两名将领与美国国防部长盖兹发生言语冲突。65日,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馬曉天在新加坡「亞洲安全會議」中,針對美台軍售問題,公開指責美國國防部長蓋茨(Robert Gates);78月,解放军高级将领提醒防备美韩联合军演,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月1日,馬曉天對美韓在東海舉行聯合軍演,表達「公開反對」立場;9月,解放军军官呼吁钓鱼岛附近部署军舰,并推高日圆汇率,以挫伤日本出口企业。9月份,解放軍軍官呼籲中國政府應在釣魚台附近部署軍艦,並且提高日圓匯率,重挫日本出口企業;报导指出,在924日新加坡的一场大会上,日本前副外相田中均(Hitoshi Tanaka)发表演讲,为日本处置钓鱼岛争端的方式做辩护,但同时也宣布日本将会释放被扣中国渔船的船长。924日,日本前副外相田中均(Hitoshi Tanaka)在新加坡發表有關日方處理釣魚島爭端的演講,遭朱成虎少將當眾批評。新加坡「海峡时报」报导说,朱成虎说,别以为中国人是如此邪恶,这种发言对(中日)加强相互合作是没有建设性的。。


     
傳統上,中國軍方應該專注於軍事專業,但是  。近期卻對外交事務頻頻發言表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以有幾種推論:


      (1)
中國因經濟發展快速,與各國交往漸趨密切,在重新調整對外關係的過程中,解放軍基於官僚政治的本位主義,開始對中國該如何與國際社會往來,提出軍方見解,尤其針對牽涉國家安全與主權事務,積極表態。


      (2)
中國軍方不滿文人部門在處理涉外事務時過於軟弱,無法展現中國逐漸崛起的大國地位,因此開始插手外交事務,並且帶頭發言,為外交路線定調。


      (3)
中國文人領導人倡導「和諧世界」與「和平發展」的外交路線,中國軍方擔心其角色與功能遭到弱化,因此針對涉外事務發表強硬談話,換取文人領導人增加對軍隊的資源挹注。


參、中國強制外交恐引發區域軟圍堵
 

      近年來,中國軍方對自身武力的自信心大幅提升,不僅在200812月派遣艦隊前往亞丁灣護航,更在200910月舉行國慶大閱兵,展現軍事現代化成果。近期中國與周邊國家在海洋權益問題上的對立升高,主要原因之一,在於中國軍方插手相關事務,不是發表強硬談話,就是透過軍事演習與軍力部署,展現強硬立場。


     
在東海方面,當去年6月傳出美國可能派遣航母參加在東海舉行的美韓聯合軍演後,解放軍91765部隊隨即於630日在浙江省舟山至台州以東的東海海域展開實彈射擊訓練。71日,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馬曉天也發表強硬談話,堅決反對美韓軍演。另外,針對去年9月發生的中日釣魚台爭端,日本方面也認為,整起事件發生後,幾乎都由中國軍方帶頭發言,導致中日雙方對峙持續升高。


     
在南中國海方面,前年3月,中方曾向來訪的美國副國務卿斯坦伯格(James B. Steinberg)和國安會亞洲事務高級主任貝德(Jeffrey Bader)表示,南中國海問題關係到中國主權與領土完整的「核心利益」。但美國國務卿希拉蕊(Hallary Clinton)去年723日在越南河內舉行的東協區域論壇公開指出,南中國海周邊國家的主權糾紛,已成為該地區安全與外交的核心問題,美國在亞洲公海上擁有航海自由的「國家利益」。美方的發言無疑是對中方立場的公開反駁,而且表明美國將會介入相關爭端的處理。


     
過去中國外交部對於南中國海主權爭端的基調,一直是希望相關國家透過合作方式解決爭端,但這種聲音似乎已被中國軍方的強硬立場取代。中國外交部部長楊潔箎在去年726日指出:「希拉蕊的發言看似正當,但實際上是對中國的攻擊」。


     
針對美國欲維持南中國海海上自由航行的說法,中國軍方開始採取行動反制。去年726日,解放軍動員了北海、東海和南海三大艦隊的主力驅逐艦,在南海舉行多兵種合同實兵實彈演練。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上將在到場觀摩時,要求「海軍要高度關注形勢任務的發展和變化,扎實做好軍事鬥爭準備」。解放軍的大規模軍演以及陳炳德的談話,向外界透露出解放軍不排除以武力捍衛南海權益的訊息。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626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