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中國星火論壇
市長:古士塔夫  副市長: lukacsGuoding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中國星火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外交、軍事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美中兩國誰做老大?
 瀏覽14,123|回應66推薦2

Guod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Chocola
lukacs

參考包公所貼高鐵為何讓奧巴馬側目一文

“老二”面臨的嚴峻挑戰

http://www.zaobao.com/yl/tx100204_002.shtml

薛理泰

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國情咨文》時指出:“我不接受美國成為世界第二。”他在講話中兩次提到中國,既沒有貶低中國,也沒有指責中國,是把中國作為正面例子給予引證的。外界解讀時,或謂奧巴馬不能接受退居世界第二的前景,實際上給中國下了競爭的挑戰書。對奧巴馬這番表態還應該想深一層,更貼切的潛台詞或許是“我絕不能讓你當世界老大”。
 就整體經濟量而言,去年中國GDP可能超過日本,已經躍居世界第二。況且,近年中國軍力也呈現突飛猛進的勢頭。這可能是奧巴馬對美國可能退居世界第二的前景引起擔憂心理的緣由,也是中國民眾以至不少官員沾沾自喜的由來。

 姑且不說中國GDP未來能否長期穩居“老二”的地位,也不談以房地產為主要支柱之一的GDP結構是否合理,也不論GDP畸形膨脹能否持久地支撐中國作為一個世界強國的國際地位,對此,簡單地持認同態度似乎不妥。本文著重論述一下即使中國名副其實地成了“老二”,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前景又意味著什麼。說白了,在上自中央下至民間欠缺危機意識,在大戰略層面又缺乏因時制宜的對策的情況下,以“老二”自居,恐非國家之福。


 成為蘇聯的翻版?


 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針對中國的表態,其實集中反映了近年美國高層漸趨一致的對待中國崛起的後果的一種共識。倘若中國果真坐穩了“老二”的席位,美國乃至整個西方世界勢必會得出一個結論,即中國不久將成為蘇聯的翻版,是同美國爭霸的又一個超級大國。這是不以北京領導人信誓旦旦的解釋為轉移的。

 一部世界史或者一部冷戰史,無非揭示一個客觀事實:小則在一個地理區域,大則在全球範圍,舉凡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意識形態層面的鬥爭,主要都是環繞著“老大”、“老二”之間不惜代價地展開,結果很難善了,無非成王敗寇,以一方被徹底擊敗告終。

 遠的暫且不說,僅舉百年以來的歷史為例。一次大戰前,英國穩坐“世界老大”的席位久矣。德國在內部統一以後,在迭次戰爭中,戰敗了歐洲強國奧匈帝國、法國,在世界強國中躍居“老二”。其後,德國整軍經武,國勢浸浸乎直逼英國,英國不甘退居其次,一次大戰終於爆發。二次大戰也是一個翻版。大戰前,希特勒德國猛然崛起,德意志民族的爆發力噴薄欲出,於是對英、法操縱的世界秩序提出挑戰(當時美國實行孤立主義,自外于英、法為主的世界秩序體系),在歐洲列強縱橫捭闔之下,兩大陣營隱然成形,以至大戰爆發。

 環顧當年國際形勢,英、德、法等國社會、經濟制度相仿,又都屬於一個大的民族範疇,“老大”著眼於維持既得利益,“老二”為了打破既定格局,尚且兵刃相見,拼個你死我活。其義無他,勢所然也。史實可考,其理昭然。

 二次大戰結束以後,冷戰時代悄然到來。西方世界開始對蘇聯全力圍堵。其根本原因,就是美國認為蘇聯已經成為“老二”,是同美國爭霸的另一個超級大國,對美國的世界領袖的地位構成了挑戰。以當年美、蘇爭霸之烈,如果不是熱核武器已經問世,雙方不能承受核大戰的慘重後果,恐怕第三次世界大戰早已爆發了。然而,在將近半個世紀中,西方世界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意識形態等層面,對蘇聯實行“分進合擊”,孜孜矻矻,不稍懈怠。積年累月以後,蘇聯終於一朝崩潰。
 返求諸今日狀況,美國、中國之間狹義的雙邊關係以及中國同西方世界廣義的多邊關係,日後均會經歷劇烈的互動、變動。清夜拊心,視野遠移,發人深省。

擔心中國崛起的後果

 西方政治家評判正在崛起的某個國家是否會構成威脅,是基於該國即將擁有的綜合實力,而不是其在某個時段的主觀意向。實力是客觀存在的,為其在未來可能造成的災難提供了可行的手段,而最終的意向則是捉摸不定的,領導人更迭即可能出現大幅度的變化。

 他們可能認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工廠”,又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還是一個在亞太地區極有影響力的核大國。中國在這三個基礎上崛起,不久以後必然成為一個能與美國爭鋒的超級大國。這就是西方國家關於“中國威脅論”的立論依據。簡言之,他們只是擔心中國崛起的後果,而不是崛起的方式。
 西方流行一種說法,即“崛起的大國就意味著崛起的威脅”,正在為“中國威脅論”推波助瀾。中國官員、學者卻總是試圖僅從中國崛起的方式是和平的角度去解釋,顯然是一廂情願。這豈非低估了西方戰略家的智慧?如此說辭及做法,不啻緣木求魚。
 與“老大”對立的力量坐上“老二”的席位,還有不能不予以考慮的一層隱憂。在“老三”、“老四”的位子上,無論“老大”還是“老二”,都不至於視之為非要去之而後快的對象。然而,“老二”卻往往成為眾矢之的,不但“老大”視為眼中釘,在“老大”策動之下,連“老三”、“老四”、“老五”都會群起而攻之。一次大戰、二次大戰之前,位居“老大”的英國面臨“老二”德國的緊逼,不是聯合“老三”、“老四”等同“老二”兵刃相見了嗎?
 假如美國決策已定,絕不能讓中國當世界老大,對策不出兩個範疇:其一是化擔憂為動力,發動一場新的產業革命;其二是橫刀奪愛,拉中國的後腿,挫折中國發展的勢頭。或者雙管齊下,畢其功於一役。如此,中國發展的機遇期就失之交臂了。

            (作者是斯坦福大學國際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3855482
 回應文章 頁/共7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楊潔篪在ARF恐嚇東協為小國? (中時郭崇倫報導)
    回應給: Guoding(Needoak)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  2011.01.04

郭崇倫專欄-中國外交劇變的一年

本報訊

     過去這一年是中國外交劇烈變化的一年,廿年來中國遵循鄧小平的指示;韜光養晦、不強出頭,但到這一年,卻突然變成,有所作為的強勢外交,引發亞太鄰國憂心,甚至要引入美國力量做為制衡,許多媒體與專家都指出這個現象,十二月四日出刊的經濟學人就以「中國崛起的危險」大幅專題報導。

     到了年底,中國似乎又回到舊立場,國務委員戴秉國十二月六日發表「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重申政策,兩者幾乎在同一時間,這不是巧合,而是大家都看到了其中潛伏的危機。

     三月天安艦被擊沉、十一月延坪島砲擊,中國偏向北韓,不願意譴責平壤,與南韓的關係變得極糟,過去南韓小心翼翼,不敢得罪中國,不僅是因為中國是最大貿易夥伴,也考慮到中國對朝鮮半島的影響力,現在首爾竟然敢拒絕北京要求,仍然與美軍進行實彈演習。

     九月中國漁船與日本巡邏艦在釣魚台發生碰撞,中方堅持要日方釋放船長,還不惜動用限制稀土出口為外交武器,把日本的朝野政治人物全部逼成反華派,日本防衛政策轉向「應對中國威脅」,與美方的安保合作也越拉越緊。

     此外,在諾貝爾和平獎宣布後,中國除向北歐小國挪威再三抗議頒發給劉曉波,還施壓菲律賓等十九國大使婉拒出席頒獎典禮;聖誕節前,北京自行指派主教,也引發梵蒂岡不滿,認為中國單方撕毀五年來共同指派主教的默契。

     那個只援助,不干涉內政的中國,到哪裡去了呢?那個強調和平解決邊界衝突,寧可讓地、也要睦鄰友好的中國,怎麼突然間不一樣了呢?

     最典型的例子發生在七月,河內召開的東協區域論壇年會;中國過去與會,向來和樂融融,雖然與部分國家之間有南中國海主權爭議,但是近來因為中國投射軍力大增,東協國家開始擔心。

     美國趁隙而入,抓住中方表示「南海為中國核心利益說」,迅速反應;事先國務院已經通報媒體要他們注意這篇講話,中國對美國要講什麼,雖然不悅,並不驚訝,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會場上東協國家竟然此起彼落的呼應,共有十個國家對南海問題發言,越南第一個,美國最後一個,但都是針對中國

     希拉蕊發言結束後,楊潔箎要求會議暫停一小時,回來後氣沖沖的發表了廿五分鐘不看稿演說,根據兩天後,中國外交部發布的新聞稿,楊以七大提問的方式「闡述了中方的立場」,並揭露了一些人「貌似公允的講話,實際上是在攻擊中國,是在給國際社會造成一種南海局勢十分堪慮的迷象」。

     以正式新聞稿來說,這是非常不「外交辭令」的,東協區域論壇外長會議,不允許媒體在場,但在場的官員,非常訝異的親耳聽到中國外交部長說:「中國是大國,其他國家是小國,這是事實」;「你們都應該記得,各自的經濟繁榮靠的是我們」。

     這深深的刺傷東協國家的心,從五○年代萬隆會議以來,中國標舉的就是反霸,平等對待鄰國,之前東協加一的自由貿易協定,中國也很大方的讓利,但現在僅僅提個意見,就被當面教訓,情何以堪。

     南中國海爭議,僅局限於周邊國家,但是還有其他爭議,中國在湄公河上游要建水壩,引發寮國與柬埔寨的不滿,但是雲南省政府就是鐵了心,不聽其他人的勸,也讓鄰國寒心。

     中國認為都是美國背後搞的鬼,大陸決策圈特別注意國務卿希拉蕊在十月廿八日夏威夷的政策演說,認為美國的「重返亞洲」策略裡,不接受中國崛起之後的「兩強格局」,也不承認中國劃分「勢力範圍」,相反的,要帶領不安的亞太國家,一起共同應對未來的中國擴張;有鑒於中國近日的強勢,這也難怪亞太鄰國現在歡迎美國重新介入。

     中國是有警覺的,當中國貧窮落後時,朋友遍布五湖四海,當中國和平崛起時,不能陷入失去朋友的險境;為了爭取鄰國的信任,國務委員戴秉國在政策文章中宣示:「即使中國將來強大起來了,仍將是發展中國家的一員…所謂新殖民主義的帽子,無論如何也戴不到中國的頭上」、

     而對美國,戴秉國也表明態度:「說中國要取代美國、稱霸世界,那是神話」。但中國也有硬的一面:「那種要拉幫結派對付中國、遏制中國的圖謀,那種在地區國家間挑撥離間,在中國近海搞聯合軍演的作法,更是冷戰思維…注定是行不通的」。

     未來兩周,與美國的關係將是中國外交的重頭戲,國防部長蓋茲九日將有北京之行,而一月十八日胡錦濤開始對美國的國事訪問。中國外交的再次轉彎,是暫時性的調整?還是經過這一年的碰壁,了解到外交需要迂迴?在新的一年,我們拭目以待。(chenlungkuo@yahoo.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387173
近半美國人:中國是新霸主
推薦2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lukacs
古士塔夫

近半美國人:中國是新霸主

美國「國家期刊」(The National Journal)和全州保險公司(Allstate)8日公布的新民調發現,只有20%美國人仍認為美國是全球經濟霸主,卻有47%的人認為中國經濟力量已超越美國。

「國家期刊」說,在爭逐工作和經濟繁榮的全球競賽中,美國現已退居第二,而且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

文中說,這是接受調查的大多數美國人的結論,美國名報人亨利魯斯曾把20世紀稱為「美國人的世紀」,而這項調查顯示,大多數美國人現在懷疑這是否適用於21世紀。

各種經濟資料指出美國仍為推動世界經濟的重要動力來源,可是中國正快速成長,並可望很快就後來居上。美國經濟復甦緩慢,失業率接近10%,更加深這種陰鬱感受。

最令人不安的是,有60%的人認為美國「方向錯誤」,高於9月的50%。美國人對經濟展望也很悲觀,67%的人認為明年他們的財務情況會進一步惡化或保持現狀,而不可能改善。

就長期而言,34%美國人相信美國在20年內將擁有全球最強大的經濟體系,37%則認為中國的經濟力量會比美國強大。

導致美國競爭力衰退的另一個問題是教育。53%的人認為美國中小學教學水準落後其他國家。

【2010/12/10 聯合報】@ http://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322687
維基解密/中國崛起 西班牙總理焦慮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維基解密/中國崛起 西班牙總理焦慮

據維基解密(WikiLeaks)公布的外交文件顯示,西班牙總理薩巴德洛(Jose Luis Rodriguez Zapatero)曾說,他很高興世界第一強權美國希望培植並強化歐洲盟邦。西方國家也將把對抗中國及印度等新興強權的長期戰略和互惠戰略銘記在心。

薩巴德洛表示他對中國特別焦慮,強調中國是個大國,西方國家應該小心提防中國在國際舞台上與日俱增的影響力。他也希望美國重視歐洲的重要性。美國大使則向薩巴德洛表示,美國將歐洲視為夥伴,非常重視歐洲。

【2010/12/09 中央社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322684
印尼國防部長會見中國軍事代表團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印尼國防部長會見中國軍事代表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7 12:51:13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5/3/1/1/101531156.html?coluid=45&kindid=0&docid=101531156&mdate=1207125114

  中評社香港12月7日電/新華社報道,印度尼西亞國防部長普爾諾莫6日在雅加達會見了由總參謀長助理戚建國率領的中國軍事代表團。

  普爾諾莫表示,中印兩國人民的友誼源遠流長。印尼重視發展與中國的友好合作關係,願與中方在軍隊訓練、軍工軍貿和人道主義救援等領域進一步加強合作。

  戚建國說,印尼是東盟重要成員國,在東南亞乃至亞太地區發揮著重要影響。在胡錦濤主席和蘇西洛總統的共同努力下,兩國兩軍關係正處於近年來最好時期。他表示,中方願與印尼一道,加強戰略溝通,相互照顧彼此關切,在東盟地區論壇和東盟防長擴大會議等多邊地區安全機制框架下,相互協調與配合,不斷拓展兩軍合作領域,豐富合作內容,推動兩國兩軍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中國軍事代表團是應印尼國民軍的邀請,於12月5日開始對印尼進行為期5天正式友好訪問。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317467
菲律賓政府可從中國採購各類軍事設備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美亞洲政策受挫 中菲簽軍事協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8 00:13:16  

英國廣播公司文章稱,美國在東南亞其中一個最堅定的盟友菲律賓與中國簽署了新的軍事協議,菲律賓政府可從中國採購各類軍事設備,以便打擊國內的安全威脅。此項軍事協議是由菲律賓武裝部隊指揮官負責與北京方面簽定的,協議被形容為對菲律賓政府“極為重要”。

  雖然菲律賓軍方發言人否認與北京簽署軍事協議標誌著菲律賓將與中國在軍事上結盟,並稱新協議不會改變菲律賓與美國的關係,但是此次事件仍可反映出美國的亞洲政策出現挫敗,美國難以在亞太地區孤立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5/3/1/5/101531554.html?coluid=1&kindid=0&docid=101531554&mdate=1208001317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317464
默克爾提過類似的建議!!!!
    回應給: 沙包(solpao)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體愈大愈好,可以分享共同的市場,從而在分工中獲得收益,因此美國最好與歐盟締結跨大西洋自由貿易協定,未來甚至可以再加上日本,組成一個貿易聯盟------關稅聯盟乃至於貨幣同盟。[1]



[1] Richard Rosecrance, “Bigger Is Better – The Case for a Trasatlantic Economic Union,” Foreign Affairs, May/June 2010, pp. 42-50.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304462
老大啊!!!看誰軍火賺得多!!!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海湾国家采购1230亿美元美国军火

(英国)FT中文网   (2010-09-21)

海湾阿拉伯国家已启动了和平时期历来规模最大的军备重整活动之一,它们向美国订购了价值约1230亿美元的军火,以寻求对抗伊朗的军力。

  沙特阿拉伯订购的逾670亿美元的美国军火,是此次军备扩充中规模最大的单笔交易,极大地提振了美国的防务工业。

  预计该交易的第一期价值约300亿美元。这笔交易很快将提交美国国会审批。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安东尼.科德斯曼(Anthony Cordesman)表示,美国旨在实现“一种能够确保能源出口流向全球经济的伊拉克战后的新安全结构”。

  此次军火交易将“加强地区威慑水平,并有助于减少美国必须在该地区部署的军队规模”。

  阿拉伯国家采购新军火之际,正值中东许多国家对伊朗的核野心感到担忧。中东地区拥有全球已探明石油储量的三分之二。

  它们还担心,如果以色列或美国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军事打击,可能招致伊朗对它们的报复,或破坏经由霍尔木兹海峡的石油运输。

  沙特阿拉伯将购买85架新的F-15喷气式战斗机,并对另外70架进行升级改造。波音(Boeing)将是主要供应商,这使得这家美国公司能够加强其制造先进军用喷气式飞机的能力——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它在这一领域的能力近年在下滑。预计后续协议将为沙特雷达和导弹防御系统升级,并为沙特海军东部舰队雄心勃勃的现代化改造提供支持。

  一位沙特国防分析师表示:“沙特的目的是向伊朗人传递一个信息,即我们拥有压倒它们的全面空中优势。”

  美国在海湾的其它盟国也订购了军火。迪拜近东和海湾军事分析研究所(Institute for Near East and Gulf Military Analysis)的西奥多.卡拉西克(Theodore Karasik)表示,阿联酋已经签署了购买价值350亿-400亿美元军事装备的合同。 译者/君悦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183647
重申:要學美國,把國家第三號位置當成國務卿就對了。
推薦2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lukacs
古士塔夫

http://www.zaobao.com/yl/yl100921_001.shtml

中国外交局势呼吁强势外交战线

郑永年

  中国近来的外交局势方方面面都呈现出一个聚变的态势,中美关系、中韩关系、中日关系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更表现在与南中国海问题相关的中国和东盟(亚细安)国家关系的变化。美国“重返亚洲”看来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在经济和外交战线,而且也在军事战线。“牵一发而动全身”,中美关系的些许变化牵动着总体中国外交。当然,中国对美国的作为也没有等闲视之,各方面都作出了相当激烈的反应。.......

什么决定一个国家国际关系的局面呢?其实很简单。一是这个国家的地缘政治,二是这个国家在国际权力结构中的位置。

中国历来对亚洲重视不够

  地缘政治处于核心的位置,因为这是恒定不变的。就中国来说,其地缘政治的中心很显然是亚洲,这是由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的。中国周边数十个国家,如果处理不好周边关系,外交局面就很难稳定。在很多年里,中国很显然没有把地缘政治的中心放在亚洲。在人们看来,中国对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和欧洲的重视远远超越亚洲。尽管提出了睦邻政策,但很少有实质性的进展。没有直面现实把亚洲当成地缘政治核心,这就决定了周边要出问题。........

就了三种外在的挑战。

  其一就是大国政治的复杂化,主要是中美关系。美国处于最顶端,对中国,其面临两个互相矛盾的任务,一是要防止中国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二是要中国承担国际责任。反映到美国的实际政策中,一方面,美国要时时提防中国,但另一方面,美国也意识到,“帝国扩张过度必然加速衰落”。怎么办?美国在动用一切力量和一切方法来巩固已有同盟的同时,也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美国的这种互为矛盾的任务,体现在其对中国的种种政策话语中,例如“中国威胁”、“围堵”、“利益相关者”、“负责任国家”、“领导作用”等等。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的中美关系的变化只是国际权力结构变化的一个反映而已。

“朝贡体制”之后亚洲需要新的体制

  其二是小国,尤其是周边国家对中国态度的变化。小国家就其本能来说,最担心的就是单独面对一个大国,不管这个大国多么有善意。小国要不互相结成联盟来抗衡大国,要不依赖于另外一个大国来抗衡。历史上,中国发展出一套“朝贡体制”来处理周边国家关系。今天,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接受了“主权”、“平等”的概念,但这些并不能改变实际上的等级秩序。那么,在这样情况下,中国应当对周边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体制呢?北美有等级性的美国主导体制,欧洲有平等参与的欧盟,但亚洲还不清楚。中国提出了开放型区域主义,但还没有体现为制度。

  其三,大国处于国际权力结构的顶端,要为世界秩序负责。国际秩序并非如自由主义经济学家所说的可以自发地产生,而是一种人为的秩序。在冷战期间,世界一分为二,苏联和美国各自维持自己势力范围内的国际秩序。苏联垮掉之后,美国承担起维持世界秩序的责任,因此美国被视为是世界的“警察”。尽管人们并不喜欢美国的这种角色,但这样一个“警察”被大多数国家视为是必要的。没有它,世界秩序就会解体。不过,包括美国本身在内的国际社会已经意识到,美国的这种世界“警察”能力越来越弱。所以,不管美国还是其它国家都对中国抱有期望,希望中国能够承担越来越多的国际责任。中国尽管也承诺作一个负责任大国,但到现在为止还只停留在中国“和平崛起”方面,即中国不会因为自己的崛起而破坏现存世界秩序。不过,这方面看来远远不够。中国可能不得不重新定义其国际责任,并且发展出其承担和履行国际责任的能力。

  无论是地缘经济、国际权力格局变化、亚洲小国的需要,还是中国的国际责任,都同时在给中美关系注入莫大的动力。美国的经贸重点在亚太,战略重点也在亚太,而小国的需要更要求美国出现在亚洲。这些变化在冷战结束之后就已经开始了,只是因为911恐怖主义事件发生之后,美国不得不把精力放在反恐上。中国不应当忘记,小布什政府刚上台时的新保守主义对华政策。防止中国的可能挑战才是美国外交的常态。至于美国能否成功则是另外一回事情。就是说,根据国际关系的逻辑,如果美国不这样做,最终就会受到惩罚。现在美国从反恐战争撤出,开始有精力来关注其本来应该关注的事情。美国战略的常态化,就很快导致目前人们所看到的中美关系局面。

中国缺乏强势的外交决策机制

  那么,这些变化对中国意味着什么?最明显的就是外交压力的遽然增加。但另一方面,这些变化也表明中国的优势。无论是地缘经济还是国际权力格局的变化,都说明了中国的实际能力和战略重要性的增加。中国之所以面临那么大的外交压力,主要是因为中国没有做其应当做的事情,例如忽视了把地缘政治中心放在亚洲,没有寻求和周边国家建立制度化的关系,用中美大国关系替代国际关系,国际责任认知不明确等等。

  为什么会造成这个局面?这里就有一个谁来做外交思维的问题,也就是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问题。从前当中国还是很弱的时候,周恩来讲“外交无小事”。对一个弱国来说,所有的外交事务都是重要的。不过今天,中国则有些“外交无大事”的味道了。一方面是发展了、有钱了,一些官员的外交行为变得相当的骄傲,甚至是自大。另一方面,外交没有优先次序,没有长远战略,外交系统一直处于扮演一个“救火队”的角色。

  中国是外向型经济,半壁经济江山在海外。即使现在开始转向内需型,但对外经济的重要性并不会因此而减少。这里尤其要考虑到,中国高度依赖于进口能源来维持经济体的运作这个事实。再者,中国已经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不管中国内部发生什么,都可以产生具有实质性的外部影响力。现实地说,今天中国外交所面临的任务,已经远非任何一个职能部门(例如外交部、商务部和国家安全部门等)所能胜任的,而是要求提高到最高决策者的政治层面。很多外交决策不再是外交,而是政治。不过,中国外交的这种重要性,并没有体现在外交的决策体制中。政治局常委从1980年代的五人扩大到后来的七人和现在的九人,但没有一个是专门负责外交的。1990年代还有一个政治局委员负责外交,但现在就没有了。1990年代也曾经有设立类似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想,但无果而终。外交没有体现在决策机制上,表明外交战线出问题是预期之中的。

  事实上也如此。中国名义上是权威主义国家,但外交政策非常分散。中央层面和外交相关的各个部委(外交部、军委、商务部、国家安全部等)之间没有很好的协调。各部委存在着自己的利益,这在各国都是一样的。不过,中国不存在协调机制。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也没有协调。尽管外交名义上属于中央权力,但地方政府也一直在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边疆省份,似乎各自为政,发展着各自和邻居国家的关系。从行政级别来说,外交系统对地方政府毫无约束力。

  各方面缺少协调有几个非常负面的后果。首先是外交话语和国际观的缺失。各方面各说自己的话,追求各自的利益。最高层面领导面对的,必然是没有经过任何整合的不同观点和利益。其次是外交资源的不整合。第一种状况必然导致外交资源的不整合。中国各方面的力量都在增加,军事系统的、经济系统的和外交系统的,但整合性外交力量则在下降。第三,这种不整合性,也使得中国的外交战线很容易被外部力量各个击破。

  因为中国的崛起是建立在全球化之上的,必然要对外交产生影响,不管人们主观意愿怎样。但经济和军事等各方面的强大,并不必然会转变成为外交力量。外交的崛起还必须体现在制度层面。可以这么预测,如果中国的外交战线在中国内部权力格局中得不到重建,日益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不但转化不成强外交,外交反而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2010-09-2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183151
伊朗花20億美元請中國幫忙建鐵路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20億美元建鐵路 復興絲綢之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08 18:39:35  


  中評社北京9月8日電/很快,中國就將與伊朗簽署一份價值20億美元的合同,在伊修建一條鐵路。英國《每日電訊報》7日分析稱,這是中國龐大鐵路建造計劃邁出的第一步,中國打算借此復興古代“絲綢之路”,把中東、中亞和北京連接起來。

  環球時報引述報道,伊朗道路交通部部長備赫巴哈尼日前表示,中國鐵道部部長劉志軍預期本周訪問德黑蘭,完成這項鐵路協議的最後簽署工作。按計劃,新建鐵路線從德黑蘭延伸到伊拉克邊境上的霍斯拉維,長約360英里,橫貫哈馬丹和克爾曼沙阿。

  伊朗政府表示,這條鐵路把伊朗同伊拉克、叙利亞連接起來,將成為中東走廊的一部分。鐵路還將使伊朗朝聖者受益,據悉,每天約有5000名伊朗人前往伊拉克聖城納傑夫和卡爾巴拉朝聖。備赫巴哈尼說:“合同的最後文件已經同一家中國公司商定,中國部長定於9月12日訪問伊朗,最終為協議簽字。”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中亞-高加索研究所執行理事尼克拉斯.斯萬斯特洛姆表示,中國的目標是修建一條貫穿中亞地區的完整鐵路線,而這個合同是中國邁出的第一步。“很顯然,如果你在伊朗修建鐵路,就能讓你的商業線伸展到中亞地區。”斯萬斯特洛姆認為,在中國具體的“絲綢之路”計劃中,從伊朗開始的一條鐵路線將穿越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內陸國家,最終抵達中國喀什。

  有評論認為,中國此舉有助於削弱俄羅斯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同時也能削弱美國和歐洲的影響力。斯萬斯特洛姆說:“幫鄰國建設基礎設施,會讓他們同你更親近。”

  《每日電訊報》分析稱,伊朗決定同鄰國建立更加緊密的關係,重新將本國建設成貿易中心,以便組建區域性聯盟來對抗北約國家。據報道,歐盟曾邀請伊朗簽署貫通歐洲、高加索和亞洲的貿易走廊協議,伊朗當時反應冷淡,反而是同鄰國簽署了雙邊協定。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164111
俄羅斯在此關切是以中亞為主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和中國的緊張,既沒有必要性,也不可欲。領土已經全部談定、劃定,俄國作了一些小讓步,這個讓步應該是用來換取集中精力對付白、烏問題,北約東擴,與中亞騷亂。這個戰略目標既有利也有理;有利,四百萬方公里以上傳統勢力範圍,有理,該地處於廿餘年的地緣政治紊亂中,宜取。這裡,俄羅斯遇到的對手主要是伊朗,潛在對手還有土耳其,雖然俄羅斯與土耳其也搞聯合軍演,但地緣政治上有些零和遊戲的成分。中亞最主要的建築業承包外商是土耳其商,似乎德國之聲報導過。土庫曼、塔吉克都堪稱伊朗歷史關切地區,阿富汗的主體民族也是波斯語系,且阿富汗領導人也看重伊朗關係,在伊朗官方網站提到伊朗在阿富汗西部有大量援助。巴基斯坦與伊朗關係也很需要注意,主要是石油管線,還有就是巴基斯坦的俾路支也是波斯語系,伊朗在其中可發揮角色。

中國在中亞很低調,雖然西方很常報一些中國得勢的新聞,但中國的主攻方向是東南亞。也因此南海問題會顯得更激烈。許多中國網友強調要建立印度洋艦隊,以緬甸作為基地,從側翼強化中國南緣的戰略地位。一位中國將領也已聲稱會在中國會考慮在海外設立基地。另方面,中國正規劃從南寧、河內、萬象到曼谷、新加坡的直線通道,包括高鐵與高速公路。看起來一邊軍事準備,同時經濟上的、軟的一手更得積極推動。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115370
頁/共7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