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中國星火論壇
市長:古士塔夫  副市長: lukacsGuoding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中國星火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兩岸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遠見雜誌民調:更多台灣民眾支持終極獨立
 瀏覽7,199|回應27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馬英九總統就職一週年滿意度調查
台灣民眾終極統獨觀  自由時報 2009/0521

〔記者陳信升/台北報導〕馬英九總統就職滿一週年,遠見雜誌昨日公佈最新的民調數據。調查發現,雖然與上個月相較,馬總統的滿意度上升、不滿意度下降,但仍有高達四成八六的民眾不滿意馬英九的施政表現,僅有三成八九民眾表示滿意。

至於台灣民眾的統獨立場,有高達四成八五民眾主張「終極獨立」,主張「終極統一」的僅有一成六二。

不滿意度 一年來高於滿意度

綜觀遠見雜誌對馬總統執政一年來的滿意度調查,滿意度約在二成四至三成九間,不滿意度在四成六至六成八間,顯示不滿意度一直高於滿意度,馬總統與政府總體表現與民眾的預期頗有落差。

此次調查是馬總統滿意度最高的一次,不滿意度也是除了去年五二○上任時的四成六二外,最低的一次,但兩者仍有近一成的差距。

遠見民調此次也調查劉揆的施政滿意度。結果發現,對上任也滿一年的行政院長劉兆玄的施政表現,也有高達四十四.九%的民眾不滿意,表示滿意的僅有三十七.七%。對各部會首長的整體表現,也有高達四十九.三%的民眾不滿意,但比起上一季的調查,已經下降了五.六個百分點。

對一黨獨大的國民黨立委在立院的表現,五成六五民眾表示不滿意(包括很不滿意的有三成二六、有點不滿意的二成三九),遠高於表示滿意的二成七。

馬政府宣稱已大幅改善「兩岸關係」,但長期觀察台灣民眾統獨立場的遠見民調數據仍顯示,馬總統執政後,民眾贊成統一的比率幾無變動,仍有高達五成六四的民眾支持維持現狀。

四成八五民眾 主張終極獨立

進一步詢問民眾對兩岸最終應統一還是獨立?贊成應統一的僅一成六二,反對高達六成九,贊成兩岸應各自獨立的有四成八五,反對的有三成五。調查顯示,國內民眾對於否定兩岸終極統一,逐漸凝聚高度共識。

遠見此次民調,是在五月十三至十五日間以電腦隨機抽樣及電腦輔助電話訪問進行,成功完訪一○○三位台灣二十歲以上民眾,在九十五%信賴水準時的抽樣誤差值為正負三.一%。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3444195
 回應文章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廣泛的統派還有六成嘛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擔心大陸國力強盛可能不利於台,六成二無此憂慮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876017
聯合報民調: 主張獨立民意上升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圖/聯合報提供

本報民調發現,民眾對於台灣前途的看法雖然仍以主張「永遠維持現狀」為主流,但比率由去年五成二降為四成八,贊成儘快獨立的民眾則由一成四略增為一成八。此外,雖有六成五民眾看好大陸發展為世界第一強國,但六成二不認為大陸國力強盛將危及台灣。

對於台灣前途的主張,本次調查發現,有一成八民眾希望儘快獨立,一成三傾向維持現況以後再獨立,百分之五主張急統,一成主張緩統,四成八希望永遠維持現狀,僅百分之四無意見。

和本報去年調查相比,除了主張急獨者較去年增加四個百分點,希望永遠維持現狀者減少四個百分點外,其餘主張和去年調查結果差不多。

大陸國力印象方面,調查發現,近三年都有超過六成認為大陸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強國機會濃厚,但比率由前年的六成九、去年的六成六,略減為今年的六成五;不看好大陸能主導世界者由前年的二成二增加至今年的二成六。大陸近年來雖快速擴張,不過僅三成三民眾會擔心大陸國力強盛可能不利於台,六成二無此憂慮,比率和去年調查差不多。

分析也顯示,主張急統的民眾,逾八成看好大陸未來可能發展成為世界第一強國,比率高於主張獨立或永遠維持現狀者;至於主張急獨或緩獨民眾,則是有超過四成擔心大陸國力日漸強盛,比率明顯高於主張統一或永遠維持現狀。

這次調查於九月十一日至十三日晚間進行,成功訪問了一千零五十四位成年人,另六百四十一人拒訪;在百分之九十五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正負三點零個百分點以內。調查是以台灣地區住宅電話為母體作尾數兩位隨機抽樣,調查結果依台灣地區廿歲以上人口之性別、年齡及縣市結構進行加權。

【2012/09/23 聯合報】@ http://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872884
遠見民調:主張獨立民意下滑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遠見統獨民調:55%台灣民眾要維持現狀
 

遠見民調中心今天公布最新台灣民眾統獨立場民調,根據這項在本月8日至12日進行的調查結果,當前仍有超過半數、54.7%的台灣民眾支持維持兩岸現狀,主張獨立與統一民眾的比率,分別佔24.5%、9.8%,均非主流看法。

不過相較於遠見過去的民調,包括目前贊成統一、有前提條件下支持統一、或是主張兩岸最終應走向統一的民眾,比率都呈現增加;相對的,不論當前支持獨立,或是主張台灣最終仍應獨立成為新國家的民眾,比率均呈現下降。

民調也顯示,近半數、49.9%的民眾認為民進黨中國政策應更開放;並有超過半數、51.8%的民眾認為,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提出的「台灣共識」,確實影響民進黨2012年大選的選情,並讓民進黨減少選票。

【2012/03/16 聯合晚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802016
外省第二代的最後掙扎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1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沙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4/5/2/2/101452281.html?coluid=33&kindid=2411&docid=101452281&mdate=0923002449

中評社台北9月23日電(特約作者 石之瑜)聯合報以社論連篇累牘鼓吹和平至上,並提醒統獨雙方,追求統一會造成分裂,追求台獨會造成戰爭,只有放棄目的與承諾,接受“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現狀,大家都不統不獨不武,如此最符合台灣民意,也最能讓北京有台階可下,然後兩岸可以攜手發展謀福。這一系列看似合情合理的現代戰國策,邏輯嚴謹,面面顧到,但是因為缺乏歷史深度與思想高度,極可能弄巧成拙,反而造成兩岸關係出現大波動。 
 
  聯合報社論的基調與馬英九兩岸政策的原則相呼應,也與親國民黨智庫亞太和平基金會策士們近日的言論同步,共同出自於主要是外省第二代作家的手筆,應該是反映了他們之間所分享的歷史脈絡,故這也就說明其中的盲點恰恰在於,他們無法體會經歷皇民化而反華仇華的台獨核心勢力情之所欲,更無法掌握經歷百年帝國主義壓迫而終於走進民族振興契機的統一意志。簡言之,他們所思考的,是一種最適合外省第二代政治人物在台灣生存的政治狀態,他們於是發動對第一代人光復大陸情操的轉向,這種轉向,矛盾地酷似戰前日本左翼對軍國主義臣服後的思想轉向。 
 
  經歷皇民化的社會世代及其後人是台獨勢力的主力,從“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對台籍日本兵的口述歷史看來,自始參與二二八事變的,就是事變前一年大量返台的、效忠天皇的台籍日本兵與愛(日本)國青年,他們撲殺清國奴與支那豬的動機明確。至今,追悼先人的三立電視台大話新聞節目,仍播放天皇玉音,放言日本種族高等而中國人的種族低等云云。長期追蹤閱讀自由時報便可知,聯合報提倡的和平至上與馬英九政府的不統不獨不武立場一樣,必被視為是向中國投降的陰謀。可見,替外省第二代設想的這一套政治邏輯,不但不會有吸引力,而且令人恐懼。

另一方面,受到帝國主義壓迫百餘年的中國,自甲午戰爭割台以降,不斷面對日本侵華戰爭的威脅,至今,大陸的反日情緒澎湃激盪,台北“國安局”甚至曾試圖煽動這種情緒,製造中日衝突。台灣之割讓是帝國主義帶給中國最大的歷史創傷,統一台灣是當代中國最大的民族道德,扭轉台灣人民以日本為文化母國的歷史認識,更是中國崛起過程中最大的挑戰。若不能統一台灣,任何大陸領導人不能面對良心譴責,即使走在所謂和平發展機遇期,也是如此。和平發展是短期的物質目標,斷無為了短期目標放棄歷史責任的道理,但是,自外於中國崛起的外省第二代豈能憑空理解? 
 
  外省第二代的表面自信,來自於兩方面,一方面是北京為抓住了發展機遇而在外交與經濟上不斷讓步的表現,二是 2008 年國民黨的勝選。根據他們的判斷,北京能接受馬英九是因為他承諾不台獨,而本省選民能夠接受馬英九,乃是因為他承諾不統一,故能深獲人心。適逢全球化潮流湧至東亞地區,和平與發展似乎確實是大勢所趨。民族主義是台獨與北京之所本與之所衝突,全球化則是另一種意識形態。照外省第二代的邏輯(或願望),全球化是新興的、前延的,終將淘汰民族主義。 
 
  實際上,民族主義與全球化之間未必是相互取代的關係,民進黨夥同台獨勢力繼續以統獨問題牽制馬英九,正是聯合報被迫發表棄統社論的政治背景,顯見台獨的動員力量絲毫未減,而選民的正面回應也說明何以國民黨在自己執政的台北市與新北市陷於苦戰的現實。台獨勢力之前受到國民黨教育三十年,仍無法改變其皇民史觀,而在李登輝執政後竟一夕恢復,進而台獨得以發展成為在台灣不可抗拒的政治立場。同理,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大陸,必然也極其容易因為台獨勢力不減,中日衝突加劇,和平分裂勢頭難遏,而能迅速重燃對統一大業的急迫感。 


全球化固然可能已經帶來深入人心的影響,所以民進黨挾台獨自重,行貪瀆之實遭到揭發後,反統的馬英九暫時得到青睞,然而這樣的青睞不具有思想性與歷史性。相對於全球化是在個人利害的層面觸動人心,民族主義論述則是在群體的層面動員情感。外省第二代企圖靠全球化潮流當掩護,並不能讓台獨勢力反省自己認侵略者作祖國,或讓大陸民眾撕開歷史傷疤而談笑自若。在兩岸間,擺脫民族主義猶如緣木求魚。當反彈從兩面夾攻而至,聯合報的社論等於是自我揭穿那個本來想要隱瞞的身分,甚至讓讀者看到第二代對其創辦人王惕五堅守統一的尷尬轉向。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248585
今年台對大陸出口可能達ㄧ千二百億美元。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1-9月兩岸貿易額同比大幅上升45%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18 12:52:47  


  中評社北京10月18日電/來自商務部的最新統計顯示,今年1至9月,大陸與台灣貿易額為1074.3億美元,同比上升45.9%。

  其中,大陸對台灣出口為212.4億美元,同比上升52.6%;自台灣進口為861.9億美元,同比上升44.3%。

  據統計,9月份大陸與台灣貿易額為128.6億美元,環比上升1.6%。其中,大陸對台灣出口為25.7億美元,環比上升6.6%;自台灣進口為102.9億美元,環比上升0.4%。

  新華社報道,今年1-9月,大陸共批准台商投資項目2141個,同比上升21.4%;實際使用台資金額17.8億美元,同比上升38%。9月份,大陸共批准台商投資項目271個,環比上升3%;實際使用台資金額2億美元,環比上升25%。

  截至9月底,大陸累計批准台資項目82202個,實際利用台資513.2億美元。按實際使用境外投資統計,台資在大陸累計吸收境外投資中佔5%。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228566
陳動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是那個曾和徐博東齊名的林勁。

我還想說是怕民主散布到大陸去呢!!!這麼回應我,真是太........讓我失望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180221
陳動只是在逃避責任
    回應給: 沙包(solpao)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大陸片面地設定台灣與台灣人的地位的作為還算少嗎?「不承認」台灣現行政治地位不是另一種不尊重「人」的表示嗎?要等「台灣內部有共識」,萬一等不到,又說是構成「和平統一無望」而要以反分裂法處理,是否尊重了台灣?

可笑到家…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179380
中国大陆在涉台立法上不可能这样做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国大陆在涉台立法上不可能这样做

 

2010-09-17http://www.zaobao.com/yl/tx100917_001.shtml

陈动

  9月9日《联合早报》刊载了包淳亮教授的文章。包教授认为,大陆未来的涉台立法应有三个层次的考虑,即分别为台湾的政治定位、台湾人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台湾人的一般权利与义务,并向大陆提出一些相关立法建议。对此,笔者有一些不同看法。

 

  30年前,大陆曾经单方面就台湾作出政治定位。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序言当中,将台湾定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第31条将统一后的台湾定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这就是著名的“一国两制”。

 

  可是,该政治定位提出之后,一直没有获得绝大多数台湾民众的认可和支持,反而遭到台湾多数人的反对。经过这么些年的接触和了解,大陆方面已经知道,问题的症结是该政治定位没有妥善回答“统一前中华民国的地位”问题,而这正是台湾人民最为关注的焦点。换言之,要对现阶段的台湾作出政治定位,首先就必须回答“中华民国是什么”的问题。不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单方面作出政治定位就不会有好的效果。

 

  目前,回答“统一前中华民国的地位”问题的时机尚未成熟,这是因为两岸双方在内部都还没有形成共识。以台湾为例,蓝营坚持“中华民国是主权国家”;深绿则认为“中华民国已经不存在了”——两种意见严重对立,并各有相当的民意基础。在台湾内部都没有形成共识之前,大陆无论怎么做,都不能使得台湾人民满意。因此,在内部没有形成共识之前,两岸就没有坐下来进行政治对话的条件,而此时大陆单方面所作出的政治定位,应该都是不能为台湾方面所接受的。

 

涉台立法不会规定台湾内部事务

 

  包教授建议,大陆在未来立法中应该明确载明“叶九条”所提出的定位,并需强调不再寻求消灭台湾的“政治符号”,甚至还建议,如果要改变还应得到“中央政府”的同意。就不知包教授是指统一前还是统一后这样立法?如果是统一前,两岸就是平等的地位,又哪来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分?如果是指统一后,那么就不应该是大陆自己可以决定的了,而应由双方来商定的。更何况,“叶九条”所提倡的“一国两制”方案,至今在台湾还遭到多数人的反对,在这种情况下贸然进一步立法,岂不是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其效果可能就不是包教授所说的“避免台湾民意的激烈反弹”,而是适得其反。

 

  台湾的政治定位,只能在两岸各自内部都有共识、双方又都愿意进行政治对话的前提下,由双方共同坐下来寻找解决之道。在两岸间还没有达成一致之前,大陆应该是不会在单方面立法中,对台湾作出政治定位的。

 

  包教授认为,大陆应该立法明确台湾人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具体地说,全国人大可以(立法)授权台湾的立法机关自行立法、选举全国人大代表,并由台湾的立法机关自行决定是否这样做,等等;并指出,这是“民主统一”可以实践的管道。

 

  不干预台湾的内部事务,是大陆多次公开阐明的政治立场。台湾方面采取什么方法达成统一的共识,显然是台湾的内部事务。笔者认为,大陆绝对不会贸然去规定台湾内部的事务,更不会去规定授权台湾立法机关自行立法等具体问题。

 

  两岸间的政治统一是一项复杂的事项,相信大陆绝大多数人,从来就没有通过一项单方面立法来实现的念头。单方面立法,规定台湾方面应该怎么做,怎么看也都不像会有包教授所说的“尊重台湾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诱导台湾民众对于统一趋势的认可”的效果。不知包教授该建议在台湾又有多少人可以认可?

 

普遍的国民化待遇尚缺现实基础

 

  包教授进一步说,大陆涉台立法的第三个层次才是一般权利与义务,重点在于普遍的国民化待遇,如向台湾人开放公职、各种专业考试,甚至入党参军等。他着重强调,应先让台湾人享有国民待遇,再逐步寻求重建台湾人的中国国民意识。

 

  应该说,包教授这个建议在理论上有可取之处,但是做起来就有相当大的难处。首先,在两岸关系中,台湾是“以小面大”,所以其现行法律对大陆处处设防,禁止台湾人民在大陆担任公职等等,更不用说是“入党参军”了。大陆如果按照包教授所言去做,是否有诱导台湾人违反台湾法律的嫌疑呢?台湾民众是否又愿意为此而不能再回到台湾的家中呢?其次,在双方还没有建立起相当可靠的政治互信的当下,大陆贸然提出让台湾人普遍享有国民待遇,是否会被看成是促使台湾“政权边缘化”的步骤,从而增加两岸间政治上的猜忌和隔阂呢?在这些疑问没有解决之前,大陆方面应该也不会进行这样的立法。

 

  其实,包教授所说的“开放公职”、“入党参军”并非是一般权利,而是政治权利的范畴。曾经有若干台湾人在大陆被选为人大代表,后因担心被台湾方面处罚而作罢。笔者以为,在两岸的政治心结没有解开之前,大陆应该不会专门立法鼓励台湾人参与大陆的公职。至于给予台湾人一般权利方面,大陆已经做了很多,并且正在视条件逐步放开。允许台湾人民参加大陆的司法考试就是其中一例。只要条件成熟,相信台湾人民在大陆所享有的权利是会逐步增加的。

 

  包教授在文末说到,只有人心的统一才是真正的统一。大陆的领导层也多次公开强调这一点。对此,笔者举双手赞成。不过,对于包教授接下来有关大陆“当然不可能欢迎人的回归”一说,笔者十分惊讶,不知此说有何依据,难道大陆方面现在的一切作为,不都是在寻求“人的回归”吗?笔者认为,如果大陆真的按照包教授的建议去做,那才是没有寻求“人的回归”,而是把台湾人民推得更远。

 

作者是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厦门大学台湾研究创新基地成员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178199
對於石文的回應,請參另貼的文章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大陸在兩岸法律上的作為應該是什麼?

大陆首先要面对的是两岸关系分治长期化下,如何架构一个具有合法性的统一国家法律框架,而且这个框架要能避免台湾民意的激烈反弹,尊重台湾人民当家做主的意愿、有利于诱导台湾民众对于统一趋势的认可,同时彰显“一个中国”?这才是大陆涉台法律的大挑战。

 

  笔者认为,大陆的涉台立法应有三个层次的考虑,其一是对台湾的政治定位,其二是台湾人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其三是台湾人的一般权利与义务。就第一个层次而言,大陆曾经在近三十年前的“叶九条”时期,提出过统一之后台湾可以保留旗、歌、军队等,可见台湾的“国旗、国歌”等并不是一定要被消灭的对象,那么大陆不妨在此一“台湾基本法”中,将此点明确提出,甚至强调改变此“大陆定位”下的“区旗、区歌”应得到中央政府的同意。这样的定位,不会比要执行“非和平手段”的《反分裂国家法》更令台湾人反对,终究谋求统一是阳谋;大陆不再寻求消灭台湾人所认同的“政治符号”,才是具有新意之处。

 

  在明晰政治定位之后,要明确政治权利与义务。在“鸟笼化”的特殊定位下,台湾人的政治诉求应当能在大陆的政治体制内得到疏通的管道,才显得义务与权利平衡。无论人们怎样称呼大陆的现行政治体制,从法律上讲,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而不是哪个党或者哪个人能够代表人民的主权。大陆可以授权台湾的立法机关自行立法、选举全国人民大会代表,其名额由全国人大主席团定之;在台湾自行选举全国人大之前,由台湾的“立法委员”暂代。这样要不要出席全国人大、要不要另行选举全国人大,都由台湾的立委决定,这样就彰显了尊重台湾人当家作主的意愿,也让“民主统一”有了一个可以被实践的管道。

  立法的第三个层次才是一般权利与义务,重点在于普遍的国民化待遇。各级公职、各种专业考试,甚至入党参军等,台湾人都应该享有与大陆人同等的待遇;至于从事商业、工业的各种活动,应当视同大陆一般民众,且往来两岸不必签证,更是应有之义。台湾地小人稠且较为富裕,因此对大陆民众的权利与义务较多限制;然而大陆既追求统一,又地大物博,似乎不必担心2000万台湾人真的和大陆同胞“抢工作”;但是会不会是一回事,能不能是另一回事。在两岸关系的特殊形势下,不能要求台湾人先重新建立国民意识、才拥有国民待遇;相反的,应先让台湾人享有国民待遇,再逐步寻求重建台湾人的中国国民意识。

 

  近闻北京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兼国台办特聘研究员孙哲、北京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振民等人,正在研究《台湾法》。希望这个法的内容能够跳脱政策宣示,真正从政治地位、政治权利与人民的需求着眼。只有人心的统一才是真正的统一。一个与此相关的事情是:随着老龄化的加速、工资的上升,大陆对于一胎化的反思愈来愈强烈。一个还在实行一胎化的国家,对于“人的价值”是不可能有正面、清晰的认识的;而且既然人愈少愈好,当然不可能欢迎人的回归,只会想占有更多的土地;那么潜意识里大陆要的只是台湾这块土地、而不是那里的人。很高兴大陆将要告别这个拒人于外的时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173423
和平与统一不可得兼,如何取舍?
推薦1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lukacs

和平与统一不可得兼,如何取舍?

(2010-09-14)http://www.zaobao.com/yl/tx100914_001.shtml

石之瑜

  对一个“和平我所欲也,统一亦我所欲也”的人而言,两者不可得兼时,是舍哪个而取哪个呢?目前两岸关系的走向,对北京而言,就是“和平可欲也,统一却不可得也”。这时,无论北京面对这样的形势如何作为或不作为,都不可避免是在做出一种方向上的选择。

  对台北也好,华府也好,甚至东京也好,他们分享的情感是:“和平我所欲也,统一我所不欲也”,因此他们面对目前两岸和平分裂的现状,不采取任何作为的意义就是,他们支持现状的继续维系。相较之下,北京如果选择不作为,当然也形同支持现状,若是北京没有放弃统一的话,自然不可如此。

  北京目前的作为是,敦促台北进行政治谈判,但是台北有什么理由要理睬北京呢?是害怕北京取消ECFA吗?还是怕北京升高军事压力呢?如果台北既不怕,也不相信北京有此意图,当然就不会理睬。则北京又能如何?若北京已经可以判断台北不会理睬,却一再着墨于此,如此给外界的印象会是北京很认真促谈呢?还是北京是逢场作戏的敷衍了事呢?

  所谓观其行,听其言,是北京对台湾历任领导人的立场,如今北京的言论同时是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有什么行为可以让外界判断,北京在面临抉择时的真实意图为何呢?那就是要看北京在面对制造统一障碍那些势力时,有没有决心加以处理。在台湾民众日益排除统一作为未来选项的演变中,外界对北京的听其言,观其行,就格外好奇。

舍和平而取统一的话

  若为了和平,北京面对华府老是诉诸于台湾关系法作为对台军售的托辞,便应该继续忍让,口头例行抗议军售即可。若为了统一,北京则可直捣黄龙要求华府限期废止干预中国内政的台湾关系法,不然任何华府现在或将来涉及干预其他国家内政的政策,北京就一概杯葛。

  若为了和平,北京对于铁杆台独或推动去中国化的反华仇中人物,便应该多欢迎笼络他们到大陆走走看看,送茅台,招待住宿,拉关系,建人情。若为了统一,北京则可不假辞色拒绝往来,严词批评,直指为文化上的数典忘祖与道德上的认贼作父,绝不宽待,以免不纵容任何可以游走侥幸的心理。

  若为了和平,北京对于以呵护台湾民众情感需要,尊重台湾人主体意识的外交休兵,便应该多方配合,网开一面,拒绝任何台北友邦的转向。若为了统一,北京则可以紧缩实质上已是两个中国的外交休兵,不以台湾民众的情绪为决策依据,而以道德立场面对台湾的悲情意识。

  追求和平很容易,凡事让一步海阔天空,就如李登辉劝宋楚瑜要诸法皆空。可是,追求统一就很困难,曾经以终极统一自勉的马英九,已经退让表示自己在有生之年看不见统一,他的转向现实可以总结为:“统一诚可贵,和平价更高,若为选票故,两者皆可弃”。统一既然这么困难,还要追求的话,必定是要抱着知其不可而为的破釜沉舟之心。

  是不是想统一就必须要村村点火呢?恰恰相反,想要统一就要集中心力,集中国力。用和平来拖延台独,自然同时也消耗国人对于统一的信心与理想。时间对谁有利是要看谁的立场能在现状中获得更好的成长,因而产生更大的自信。所以,靠着分散自己对统一的注意力来转移台湾朝野对台独的注意力,不算有效的统一手段。

  若论统一的最大困境,华府显然是头号阻碍。能否在台湾关系法与对台军售方面与华府进行摊牌,不惜以牺牲全球治理的夥伴关系为代价,展现决心?然后便可以透过比较知道,是统一还是反统一的信念更强一些。如果说铁杆台独的反统一信念比北京的统一信念强,或许可以理解,但如果说华府反统一的信念比北京的统一信念强,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当然,若选择和平而不是统一,也符合全球化时代的道德观,全球化时代讲求多元文化,故在台湾,若非政治操弄,统独可以和平共存。如果北京也决定顺应时势,体会潮流,以和平为最高道德,自也无可厚非;则摆出促谈姿态,将不能统一的责任转嫁给国民党,甚至包藏异心的华府,看似退却,就也不失其中另有道德含意。

  全球化的道德,和平的道德,多元文化的道德,此三者在当下与民族统一的道德格格不入,这是为什么作为或不作为都是方向选择。在价值混沌的两岸关系下,已经没有人能规定怎么选才是对的了,北京必须自己想清楚,自己做选择。而别人则只有听其言,观其行的份了。

作者是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173420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