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中國星火論壇
市長:古士塔夫  副市長: lukacsGuoding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中國星火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外交、軍事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別了!司徒雷登!
 瀏覽2,620|回應14推薦1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沙包

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骨灰安放杭州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8-11/18/content_10374262.htm

他是燕京大学首任校长,说一口流利的杭州话,昨天(17日),他的骨灰葬于半山安贤园。

    司徒雷登 魂归故土

    杭州耶稣堂弄是一条隐匿在市中心的小弄堂,紧贴银泰百货,平时来往的多是赶潮流的年轻人。很多人都不知道,一位和中国大有渊源的美国人曾出生在这里。弄堂里的银杏和榉树曾见过他小时嬉戏的身影,藏在住宅楼群中的那幢两层小楼作为他的故居已于三年前对公众开放。这个美国人的名字叫司徒雷登,曾因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在中国家喻户晓,他在中国的名气也因此比在他的祖国美国还要大。

    昨天上午,杭州半山安贤园,司徒雷登先生的骨灰安放仪式在一片肃穆中进行。回到中国安葬,是司徒雷登先生的遗愿,他自称“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是一个美国人”。

    生于杭州 归于杭州

    低沉的音乐声响起,在中外友好人士的注目下,司徒雷登先生的骨灰被轻轻安放在安贤园文星园,四周青松苍翠,远处青山环抱。墓碑上只简单写着:司徒雷登,1876—1962,燕京大学首任校长。

    1876年6月,司徒雷登出生在杭州耶稣堂弄。少年时期的司徒雷登,能说一口流利的杭州话,也曾和小伙伴玩耍在西子湖畔的坊间里巷。1887年,他回到美国接受教育。1904年,他再次来华后的第一站仍然是杭州,这个他出生的地方又一次成为他新的起点。之后三年半里,他先后在杭州及周边地区传教、到教会学校任教。此外,司徒雷登还参与了之江大学的筹建工作。1919年,他成为燕京大学首任校长,并主持燕大校务工作达27年,1946年~1949年他曾任美国驻华大使。1946年,司徒雷登先生被当时的国民政府授予杭州市荣誉市民,并拿到了象征荣誉市民的金钥匙。如今,这把钥匙还静静地躺在耶稣堂弄司徒雷登故居。

    司徒雷登的父亲司徒约翰是位牧师,1869年来到杭州并开始在此传教,直到1913年去世。他的母亲玛丽随丈夫来华后,热心于教育事业,曾创办女子学校。夫妇二人和司徒雷登的一个弟弟都葬在杭州九里松墓地。司徒一家和杭州可以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

    西子湖畔出发见证历史风云

    正是从杭州出发,司徒雷登先生见证了上个世纪上半叶发生在中华大地的一系列风云变革。著名历史学家林孟熹这样评价他:“整个20世纪大概没有一个美国人像他那样,曾长期而全面地卷入到中国的政治、文化、教育各个领域,并且产生过难以估量的影响。”

    1949年,司徒雷登先生回到美国后患上了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和失语症,于1962年9月19日在华盛顿病故。他一直希望能够将骨灰送到中国。时隔46年之后,这一愿望才终于得以实现。

    昨天上午,司徒雷登先生骨灰安放仪式上,司徒雷登先生秘书傅泾波的后人、美籍华人傅履仁老先生这样说:司徒雷登先生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回到中国是他最后的心愿。今天,中美关系已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有了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求同存异。

    美国驻华大使雷德这样说:中国是司徒雷登先生热爱的国家,他出生在杭州,今天又回到这里,完成了他的人生旅途。他相信教育是加深两国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他能看到今天的变化,他一定会非常高兴。

    杭州市副市长佟桂莉这样说:今天,中美关系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人民在文化、经贸等各方面的交流日益加深,这是对逝者最好的慰藉。

    钱江边,西湖畔,这位杭州出生的美国名人,终于在杭州安息,在杭州历史上留下了富有传奇色彩的一页。

    满口杭州话最爱杭帮菜

    参加骨灰安放仪式的中外友好人士中,几位童颜鹤发的老人最引人注目,他们是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燕京大学校友会的代表。

    燕京大学校友会北京校友代表国仲元老先生把一捧洁白的百合花轻轻放在了墓碑前:“老校长,您安息吧。”

    杭州校友代表姚林杰老先生则和记者谈起了流传在校友中的“司徒轶事”:“司徒雷登先生是个杭州通,杭州话说得比英语还要好,后来学着说上海话、宁波话、苏州话都带着杭州腔。他在杭州时总要到河坊街王润兴饭庄去吃饭,看看嘛蓝眼睛高鼻子的,点起杭帮菜来有板有眼,把伙计都能听得愣了:件儿要瘦、肥了倒胃;木郎豆腐多放胡椒,要烧得入味;响铃儿要熬稍……这些话不是杭州人都听不大懂的。”(注:“件儿”指五花肉,“木郎豆腐”指鱼头豆腐,“熬稍”是快的意思)。

    “司徒雷登先生总说西湖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这里就是他的故乡。今天,他总算回家了。”姚老先生感叹着。

    人物背景:

    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1962),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外交官。1876年6月生于杭州,父母均为美国在华传教士。1904年开始在中国传教,曾参加建立杭州育英书院(即后来的之江大学)。1906年,司徒雷登的独生子杰克也在杭州出生。1908年,应南京金陵神学院聘请,司徒雷登携妻儿离杭赴任。1919年起任燕京大学校长、校务长。1946年任美国驻华大使,1949年8月离开中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3110735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傅建中的文章實在不能不讀
    回應給: 沙包(solpao) 推薦1


Guod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6PRU_X2

陸士達的立場怎麼會和卜睿哲、海薩威差這麼大?

他到波音或許就是要負責把飛機賣給中國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328813
中國外交部十二人領導小組
    回應給: 沙包(solpao) 推薦1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古士塔夫

中國時報  2010.12.12

「共和國一代」 大陸外交主力

羅培菁/綜合報導

     中國外交部再出現人事異動,原外交部常務副部長王光亞十月調任國務院港澳辦公室主任,原職空缺由原主管新聞的副部長張志軍升任,從最新人事佈局看,中國外交部已呈現「五○後領頭、六○後成中堅、七○後嶄露頭角」的班底格局。

     張志軍於一九五三年出生,為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幹部,歷任中聯部美大北歐局處長、駐英國使館一等祕書,還曾掛職任山東省淄博市委副書記,一路做到中聯部副祕書長兼美大北歐局局長、中聯部副部長,○九年接外交部副部長職位、掌管新聞工作,張志軍升任之後,新聞部分將由原主管美大地區事務的副部長崔天凱接管。

     現大陸外交部十二人領導小組由外長楊潔篪及七名副部長、四名部長助理組成。原駐日大使崔天凱、駐英大使傅瑩等今年都升任副部長;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劉振明、駐哈薩克大使程國平也相繼獲部長助理職位,由於這批外交精英都在一九五○中共建政後出生,外界稱為「共和國一代」。

     楊潔篪今年曾數次表示,中國外交關係已有新起點,要勝任現今中國外交工作,只有實力堅強、資歷豐富的專業人才符合要求,逐一檢視近來獲調任官員,不但都有國內工作經驗,也曾出使國外,工作資歷豐富,且五○後、六○後、七○後年齡層完整,中國外交精英部隊已逐漸成形。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326893
這一系列就繼續美國的中國通吧!
推薦1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Guoding

華府看天下-索拉茲麾下的三劍客
  • 2010-12-10
  • 中國時報
  • 【傅建中】
 卜睿哲(本報資料照片)

 卜睿哲(本報資料照片)

     本欄上周評述上月底故世的美國前眾議員索拉茲政治生涯的興亡,限於篇幅,沒能及於他屬下的三名助理,而這三人經由索拉茲的提攜,後來在政壇上都飛黃騰達,甚至功高於舊主,相對於索拉茲敗選後晚景的落寞,讓人徒興「花開花落兩由之」的感慨。這三名助理分別是陸士達(Stanley Roth),卜睿哲(Richard Bush)和海薩威(Robert Hathaway)。

     這三人在宦途的發展以陸士達的官位最高,先後曾任國防部主管亞太事務的副助理部長,白宮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及國務院主管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在這三個職務上,台灣都在陸的管轄下,其權高位重,台灣政商聞人訪問華府無不希望能和他見上一面,有一年辜振甫先生來美公幹,等了兩三天,居然沒能安排上與陸一見,這陸士達未免有眼不識泰山,過於勢利有點小人得志了。想想看辜先生何許人也,他有意拜會陸士達,陸應引以為榮才是。

     陸在白宮國安會任內,國會推動李登輝訪問母校康乃爾方殷,陸極力反對,並揚言not even over my dead body(甚至我死了都不可能),親台的赫姆斯參議員特地把陸召到參院外交委員會當面詰問他可曾說過這樣的話,陸既沒否認也未承認,搪塞了事。

     陸從國務院卸任後,加入了波音公司,現任主管國際政府關係的副總裁,財源滾滾而來。

     眾所周知的卜睿哲曾任美國在台協會(AIT)理事主席,在那之前,他是中情局主管亞太事務的國家情報官(National Intelligence Officer,簡稱NIO),卜和台灣的關係源遠流長,他的父母在台灣傳過教,卜一向同情台灣人,視他們為國民黨欺壓的弱勢族群(the underdog),他在台灣領養了一位孤兒院的女孩,現已長大成人,深受良好教育,已婚過著幸福美好的日子,直到現在,卜睿哲每年都參加華府地區台灣人社團的感恩節聚餐大會,並應邀發表演說。卜目前擔任布魯京斯東北亞研究部主任,歐巴馬政府一度考慮派卜睿哲去台北當代表,但因卜的夫人健康不是太好而作罷。

     海薩威原為索拉茲的新聞助理,與陸士達擔任幕僚長及卜睿哲負責外交鼎足而三,海薩威現在是威爾遜中心的亞洲節目部主任,和卜睿哲一樣,都是華府重要智庫的一號人物,海、卜二人都擁有博士學位,可說是學官兩棲。

     除了以上三位助理外,八十年代還有一位客卿傅利曼(Edward Friedman),是威斯康辛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屬自由派,對台灣當時的威權統治極為厭惡,短期以助理身分襄助索拉茲,此人和索在大學有同學之誼,台灣能獲得二萬名單獨移民配額,傅利曼幕後出力甚多。

     昔日國會山莊上大力支持台灣黨外的「四人幫」,派爾和甘迺迪參議員及索拉茲紛紛凋零物故,李奇(James Leach)是碩果僅存者,不過他二○○六年落選,已非國會議員,二○○八大選時以共和黨人轉而支持歐巴馬,歐巴馬入主白宮後,獲提名為國家人文基金組織主席(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是「四人幫」中晚景令人稱羨的一人,他任眾議員期間,屬下有一叫阿姆斯壯(Fulton Armstrong)的助理,此人在台灣住過四年,娶了個台灣太太,能說一口流利的國語,後來加入中情局,官拜拉丁美洲國家情報官,也做過白宮國安會的拉丁美洲事務主管官員,國務次卿波頓(曾任駐聯合國大使)極不喜此人,認為他做的情報分析有利於古巴,後來二人在參院外交委員會的聽證會上對薄公堂,鬧得滿城風雨,連帶暴露了阿姆斯壯的CIA身分。

     從陸士達到阿姆斯壯,皆因他們所服侍的老闆而宦途扶搖直上,但舊主卻中箭落馬,真個是宦海浮沉,長江後浪推前浪,哲學家馮友蘭閱盡了人間物換星移,故在七十年初有詩一首贈其愛徒王浩(數理邏輯家,中研院院士)曰:「若驚道術多遷變,請向興亡事裡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324949
元首的國交學!!
推薦0


bc0345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元首的交往,

是兩個不同的國家,

的國交關係,

這是一個有趣奇妙的觀點!!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歷史與空間:劍橋漢學與「島夷威酋」
推薦0


Guod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中所提到的葛艾儒,已官拜美國商務部負責亞洲的副助理部長

——劍橋漢學緣之一 

 陳 玨(普林斯頓大學博士) 

 今年二月底,我在南半球的夏末,從電郵中驚悉在當月的二十四日,漢學大師杜希德(Denis Twitchett)先生因急病在劍橋辭世,不勝震悼。杜希德又譯崔瑞德,歷任劍橋大學漢學講座教授和普林斯頓大學胡應湘漢學講座教授。他在二十世紀後半葉執英美的唐史研究和中國的通史研究之牛耳,為漢學界所公認,而其領導漢學的研究潮流之傑出貢獻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第一為與已故哈佛的近、現代中國研究鼻祖費正清(John K. Fairbank)珠聯璧合,共同主編十五卷本《劍橋中國史》(尚未出齊);第二為在二次大戰後使歐洲與《通報》(T'oung Pao)比肩的漢學名刊《泰東》(Asia Major)復刊,並親任主編,直到二十世紀末;第三為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主編《劍橋中華文史叢刊》(Cambridge Studies in Chinese History,Literature, and Institutions),已出版約五十種專著,刊頭題字者不是別人,正乃是已故耶魯漢學巨擘傅漢思(Hans Frankel)夫人、海外名書法家張充和(亦即香港名報人兼鑒賞家董橋對其文人書法推崇備至的「充老」)先生。杜師慧眼識英雄,廣結善緣,通過這一套世界級學術叢書,識拔和培養過分佈在歐、美、澳、亞各洲的一、兩代年輕的學人,後來不少都成為出類拔萃的漢學家,外國人中不乏麥大維(David MacMullen,現任劍橋大學漢學講座教授)和費思棻(Stephen Fitzgerald,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漢學教授、中澳建交後首任駐華大使)這樣響噹噹的名字,而華人中則包括如今名聞遐邇的黃仁宇(黃氏在其身後出版的回憶錄《黃河青山》中對此有詳細記錄)和王汎森(英國皇家學會院士和台灣中央研究院士,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等在內的第一流人物。杜師的輝煌的學術生涯,起於劍橋,終於劍橋(他榮休之後,離開美國,隱居劍橋),而中間普林斯頓度過的全盛時期,則努力將劍橋漢學匯通於美國的主流學界,其溝通英、美漢學研究的功德,當世無能出其右,如今緬懷,即使稱之為「杜劍橋」,亦當之無愧。 

 由於杜師生前十分清高,十分低調,他的三大貢獻,在中文世界,除了《劍橋中國史》外,鮮為人知。尤其是《劍橋中華文史叢刊》的來龍去脈,國內至今仍深閨少人識。我在杜師的晚年,受命協助他籌備出版該叢刊中文版,從學術史的整理角度,多有收穫。如今國內國學熱和漢學熱風起雲湧,去年在政治文化的中心北京,由人大創辦的國學院之粉墨登場,固已為讀者所耳熟能詳,而今年由地處海濱的福州大學始作俑之第一家國際化漢學院,據可靠消息,已呼之欲出,手筆很大。在地無分南北的國學和漢學兩熱中,我感到不妨持「真品作借鑒」的態度,平常心對待。《劍橋中華文史叢刊》,無疑屬真品,故敢借香港《文匯報》一角,與讀者分享。 

 劍橋的漢學,有與外交相結合的傳統,其第一任漢學教授威妥瑪(即威妥瑪音標創始人,曾國藩書信中之「島夷威酋」),就做過晚清的駐華公使。二十年前,記得楚辭研究家蕭兵兄訪問了普林斯頓後,曾詫異地說,普林斯頓的教授怎麼個個的衣著都像是外交部長似的。我從《劍橋中華文史叢刊》中挑出介紹的第一本書《張載的思想》,著者葛艾儒Ira Kasoff)就是普林斯頓的博士,後來成為職業的外交家,有一段傳奇式的經歷,回應了上述的兩大傳統。眾所周知,在宋明理學研究中,張載哲學的難度最大,歧義最多,是學術界關注的熱點之一。但是,也許很少人知道,在國內出版第一部張載研究的專著的1982年,大洋彼岸的美國也在普林斯頓問世了一部重要的博士論文,研究十一世紀的思想史大氣候,張載的天、地、人觀念,聖人觀,以及張載與二程的關係等。該博士論文由美國漢學界研究思想史的大師之一、普林斯頓的漢學鼻祖牟復禮(Fritz Mote)先生指導,而著者葛艾儒並曾在70年代末期遠涉重洋到北京,以一年時間,親炙張岱年,有每週定期的討論張載之二人雅聚,成果即這部《張載的思想》,其問世與國內姜國柱《張載的哲學思想》的出版,見證了80年代初在中外學術的交流尚十分隔膜的階段,中、美學者不約而同地關注張載的思想的一段佳話,正因其鮮為人知,更彌足珍貴。《劍橋中華文史叢刊》一般不出版普林斯頓的博士的著作,為免近水樓台先得月之嫌,而杜師對此書竟網開一面,其學術價值和在當時的前沿意義,可見一斑。 

 二十二年過去了,葛艾儒棄儒從政從商,現官拜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館首席商務領事,以職業外交家的身份出現,其一舉一動,為媒體關注。他的太太艾秋興(Ellen Eliasoph)也並非等閒之輩,當年作為中美首批交換留學生,負笈北大,如今乃時代華納的中國區總裁,在以上海為大本營的中國娛樂界大展拳腳,風頭之健,甚至超過了她先生。 

 物換星移,牟復禮和杜希德先生已先後在去年和今年二月遽歸道山。今天的葛艾儒,想來是當年指導和識拔過他的二位先生所始料不及的。但是,儘管其「不務正業」,嚴格看來,其人至今仍不失為國際間的為數不多的張載的研究者之一,而這部外交官筆下的思想史,居然仍然有重新用中文出版的價值,則足證杜師當年的知人洞見,有運籌帷幄、決勝於二十年之外的長算。謹以此小小傳奇,開始「劍橋漢學緣」第一篇。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3565497
美國前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病逝(1916-2009)
    回應給: Guoding(Needoak)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Former US defence secretary dies

Robert McNamara, who served as US defence secretary during the Vietnam war and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has died aged 93.

Mr McNamara, who served under presidents John F Kennedy and Lyndon B Johnson, was also an architect of the US policy of nuclear deterrence.

After leaving the Pentagon he became president of the World Bank.

His wife Diana said he had suffered failing health for some time and died in his sleep at home in Washington DC.

Before taking up the post as Pentagon chief in 1961, Mr McNamara was the president of Ford Motor Company, turning the company around in the post World War II era.

He is most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overseeing the involvement of the US in Vietnam from 1961 to 1968.

Mr McNamara became to many anti-war critics the symbol of a failed policy that left more than 58,000 US troops dead.

Even his son, as a Stanford University student, took part in protests against the war while his father was running it.

However, in his 1995 memoirs In Retrospect: The Tragedies and Lessons of Vietnam, Mr McNamara wrote of his regret over his Vietnam role.

He described the war as "terribly wrong" owing to a combination of the anti-communist climate of the times, mistaken assumptions of foreign policy and military misjudgements.

He spoke frankly about the Vietnam war and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in the 2003 documentary "The Fog of War: Eleven Lessons from the Life of Robert S. McNamara."

With the US in the first year of the war in Iraq, it became a popular and timely attraction and won an Oscar for best documentary feature.

As president of the World Bank, Mr McNamara devoted great energy into improving life in rural communit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e believed it was a more promising path to peace than the build-up of arms and armies.

After retiring in 1981, he championed the cause of nuclear disarmament.

Obituary: Robert McNamara

Former American secretaries of defence seldom get such widespread obituaries as Robert S McNamara.

Despite a distinguished career which saw him at the centre of power or influence at some of the most troubled times of the 20th Century, it was Errol Morris's 2003 film, The Fog of War, subtitled Eleven Lessons from the Life of Robert McNamara, which singled out this former defence secretary.

In the film, McNamara spoke frankly about the Vietnam war,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and World War II, giving a behind-the-scenes account of the context in which important decisions were taken, in so doing raising ques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war and human behaviour.

Born in San Francisco in 1916, McNamara 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Berkeley in economics before gaining an MBA at Harvard.

Cuban Missile Crisis

A brilliant statistician, he was drafted to help develop methods of statistical control for managing the strategic bombing campaigns against Germany and Japan.

He worked with General Curtis LeMay on the firebombing of 67 Japanese cities that killed almost a million people, 100,000 on one night in wooden Tokyo.

In The Fog of War, he agreed with LeMay's assertion that the pair "were behaving as war criminals" and would have been tried as such had their side lost.

In 1946, McNamara was hired by the Ford Motor company to rejuvenate its flagging sales. He rose to become the first president of the company outside the Ford family.

He was one of the first to introduce safety feature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death rate in crashes.

But in 1960, he was snapped up by President John F Kennedy to become his defence secretary.

In this post, he reformed Pentagon practices, oversaw a huge military build-up and was centrally involved in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of 1962, when Soviet nuclear missiles were discovered in Cuba and the world teetered on the brink of a nuclear war for 13 days.

Hate figure

In the film, he described Gen LeMay, at that time an adviser to Kennedy, and Fidel Castro, as the two most dangerous personalities of that crisis.

Gen LeMay wanted to attack Cuba unilaterally, while Mr Castro, he said, told him later that he had pressed Soviet leader Nikita Krushchev to attack the United States with nuclear weapons if the US invaded.

During the Vietnam War, McNamara supported US efforts to prevent the victory of Communist insurgents over the government of South Vietnam.

To anti-war protesters at the time, McNamara became something of a hate figure, an arrogant ultra-hawk responsible for escalating the war.

Yet recently-released tapes of conversations between McNamara and President Lyndon Johnson, used in The Fog of War, reveal Johnson chiding his defence secretary for having advised Kennedy to pull American military advisers out of Vietnam.

Instead, Johnson put ground troops into Vietnam following the Gulf of Tonkin incident in which, it was claimed, Vietnamese submarines had attacked US warships. McNamara confirmed that these attacks never actually took place.

Haunted by Vietnam

By 1966, McNamara had begun to question the wisdom of US involvement in Vietnam and, a year later, was privately advising Johnson to end the war by negotiation.

He initiated a full investigation of the American commitment to Vietnam (later released as the Pentagon Papers). But Johnson escalated the war further by bombing North Vietnam.

McNamara left the job in 1968. The war eventually claimed the lives of three million Vietnamese and 58,000 Americans.

Almost immediately, he took up the presidency of the World Bank where he remained until 1981, focusing on the developing world.

In later years, he became a prolific author and lecturer. His role in the Vietnam War continued to haunt him, though.

It was his memoir, In Retrospect: The Tragedy and Lessons of Vietnam (1995), which inspired The Fog of War movie.

He described the war as "terribly wrong" owing to a combination of the anti-communist climate of the times, mistaken assumptions of foreign policy and military misjudgements.

Critics claimed his admission came 30 years too late.

In 2004, at the age of 88, he married 70-year-old Diana Byfield. It was his second marriage - his first wife Margaret, to whom he was married for 40 years, died of cancer in 1981.

Robert McNamara once said, "I don't believe we should ever apply our power unilaterally. If we can't persuade nations with similar values, we'd better re-examine our reasoning."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3515497
新華專訪李潔明
推薦0


Guod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前幾天多維新聞社登出李潔明策反俞強聲的文章,寫到:"在所有前駐華大使中﹐李潔明成了在中國最不受歡迎的人。以前的美國駐華大使卸職後都多次回到中國參觀訪問﹐或參加研討會等學術活動。比如曾在人權問題上攻擊中國的洛德先生﹐近年也曾幾次應邀訪華﹐惟獨李潔明無人邀請

新華此時登出這篇專訪是否意在駁斥?李大使2008年參加馬總統就職典禮,所以除非新華社認為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當然也有可能是記者不知道或裝傻)

專訪:童年•中國成就•中美關係——訪美國前駐華大使李潔明

新華網華盛頓6月23日電(記者嚴鋒)“喔,毫無疑問,變化驚人。北京變了那麽多,我幾乎認不出她了!”日前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美國前駐華大使、著名“中國通”李潔明回憶起他2004年的中國之行,感慨很多。 

    專訪是在位於華盛頓市中心李潔明的家中進行的。81歲高齡的李潔明坐在書房的沙發上,兩手交叉放在胸前,雙目若有所思地望著窗外。 

    李潔明於1928年出生在中國青島。他說,他出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舊中國,那時的中國與現在有天壤之別。2004年中國之行也是他最近一次訪問中國。那一次,他走訪了中國很多地方,包括北京、蘭州、南昌、景德鎮、廬山和上海等地。“變化太大了!” 李潔明禁不住又重復了自己的感慨。 

    李潔明在青島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童年。“那段時光棒極了——美麗的沙灘,日日暢遊,還有校園生活,”他說。“然而,我們圈子之外的中國那時卻到處都是混亂、仇恨。”李潔明在中國一直生活到1940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美國政府要求其在華僑民的眷屬撤離中國,李潔明才離開中國返回美國。 

    1973年,隨著中美關係的解凍,李潔明再次回到中國,在美國駐中國聯絡處一待又是數年。1989年至1991年,他出任美國駐中國大使。 

    談到新中國成立60年來的成就,李潔明認爲,成就之一是中囯共產黨爲中國帶來了逐步統一。他說:“沒有統一或穩定,中國不可能實現經濟現代化。”他說,成就之二是中國在合作而非軍事對抗的基礎上成功實現了經濟現代化,建立了完整的製造工業,融入了世界經濟體系,使人民擺脫了貧困。從前中國農業尚需依賴進口,而今農業可以自給自足。“這些都是了不起的成就,”他說。 

    李潔明同時表示,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中國也有一些負面教訓值得汲取,比如環境污染問題。“北京順利地舉辦了奧運會。但當人們檢測水質或看到空中的污染時,仍然忍不住要說:必須阻止這種狀況。當然,作爲一個污染大國,美國也要採取有效的應對措施,”他說。 

    談起中美關係的演變,李潔明心生很多感慨。他說,不能僅從1949年開始審視相關歷史,應當把眼光投向更久遠的過去。他提到五四運動、義和拳運動以及太平天國起義。此外,後來發生的日本入侵中國、中國內戰(即解放戰爭)和朝鮮戰爭(即抗美援朝戰爭)這三件大事對中美關係的發展和演變也産生了重要影響。他認爲朝鮮戰爭對中美關係以及中國對世界的看法影響很大,兩國關係此後經歷了一段困難時期,直到上世紀70年代初才開始逐漸解凍。 

    回首中美關係走過的這段漫長而曲折的歷程,李潔明感慨地說:“現在我們(美國)和中國已經牢牢地連在了一起。我認爲,沒有一個既合作又競爭的美中關係,世界就不會有一個富有創造性的未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3498955
鳥不生蛋、艱苦崗位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Guod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費浩偉是美國駐巴紐第二任大使(兼所羅門群島常川駐使)、巴紐,我國還花了幾千萬買邦交而沒買成... 而如果建交成功,將是我國最大的友邦...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3320390
有點怪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前幾天不是有篇文章談到1978年時費浩偉和沈君山下棋,輸了以後透露半年內先將台灣換美元,暗示斷交的時間?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3316682
費浩偉與中國科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傅建中  2005/0306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09030600412,00.html

美國務院最後一任中華民國科長費浩偉(Harvey Feldman)上月二十四日因主動脈剝離猝逝,事情發生得如此突然,讓人頓生人生無常的慨嘆。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五日卡特總統宣布和中共達成建交協議時,費浩偉的職務是國務院中華民國事務科長,主管中共事務的科長是宋賀德(Harry E.T. Thayer,曾任AIT台北辦事處長)。那天早上九點過後,主管亞太事務的助卿郝爾布魯克(Richard Holbrooke,現為阿富汗、巴基斯坦特使)把費、宋二人召進他的辦公室,對他們說:「我們即將宣布和中國建交。」當時費、宋二人聽了,還以為郝開玩笑呢。由此可見,卡特政府中共談判建交,保密到家,連國務院負責中國事務的官員,都被蒙在鼓裡,到最後一分鐘方才知情。

     華府與北京建交後,費浩偉的中華民國科長的職務戛然而止,因為美國只承認一個中國,不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科之外,有個中華民國科和它共存。於是把費浩偉派到南太平洋的巴布亞.新幾內亞去當大使。這幾乎是一個鳥不生蛋的地方,是十足的艱苦崗位(hardship post),費浩偉連官舍都沒有,而是住在當地的Travel Lodge旅館內,沒有多久,費浩偉就意興闌珊了。好在卡特政府很快下台了,費浩偉終於謀得聯合國副代表的差事,襄助雷根任內駐聯合國的女大使柯派翠克(Jean Kirkpatrick)。費一度活動去台北當AIT駐台代表未成,最後自國務院退休,加入傳統基金會為資深研究員,以迄於逝世。

費浩偉過世後,台北當局和媒體都推崇他是中華民國的好友,尤其強調他是台灣關係法(TRA)的原始起草人。費氏為我國之友,應無爭議,至於他在TRA方面的貢獻,則不無商榷之處。事實上,卡特政府提出的TRA草案,草率之至,只提到和台灣維持「商務、文化及其他關係」,無一語及於臺灣的安全和防務所需。因此國會在審議TRA時,參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邱池(Sen. Frank Church)開宗明義即說:「我覺得所提立法可悲的不足以擔負其任務。」(The proposed legislation seems to me to be woefully inadequate to the task.)小甘迺迪參議員首先提出臺灣安全的決議案,並獲二十八名參議員聯署支持,眾院方面由亞太小組主席伍爾夫(Rep. Lester Wolff)領銜提出相同的決議呼應。由於這些參、眾議員們的共同努力,才有今日的TRA,成為美國國家大法(law of the land),和費浩偉當初參與草擬的TRA,有天壤之別。若說費浩偉是TRA的功臣,並不恰當,這不能怪費,他那時身為行政官員,當然只有支持卡特的份,怎能和國會沆瀣一氣呢!

     美台斷交後,費浩偉是美方和我外交部次長楊西崑談判安排新關係的主談人之一,AIT的成立,CCNAA(北美事務協調會,TECRO的前身)的設立,費均有功焉,協助楊西崑談判的前駐美代表程建人應知之甚詳,盼他早日為文留下記錄。

     另外費浩偉為助台灣取得高性能戰機,在斷交前即已致力於F-5G(後易名為F-20)戰機的設計,可惜F-20虎鯊戰機後因未獲美空軍採購,以致胎死腹中。

     在國務院的龐大官僚體系中,科長屬於工作階層(working-level)的中級官員,通常稱作desk officer,意即他不過有張辦公桌的小官而已。可是國務院的科長並不等同於我國官場上的科長,因為涉及美台關係的事,都得先通過科長,譬如中華民國駐美大使見國務卿,中國科長必會陪見,並作記錄。沈劍虹最後一次見到國務卿范鍚(一九七七年九月十日),即由費浩偉陪見。一九五三年十月蔣經國訪問華府拜會杜勒斯國務卿時,亦由當時的中國科長馬康衛陪見,並寫下杜卿諷寓蔣經國手法無需粗暴亦可治國的備忘錄。

     國務院的中國科過去七十年來可說是歷盡滄桑,在我國對日抗戰時期,它叫做中國事務處(Division of Chinese Affairs,簡稱CA),幾位著名的CA處長有范宣德(John Carter Vincent)、柯樂博(Edmund Clubb)等。這兩人在五○年代麥卡錫瘋狂反共時期,均被打成親共分子,要為丟掉中國負責而遭整肅,被逐出國務院。

     到了五○年代後期,中國科一分為二,一是專管中華民國的ROC Office;另一則是管中共和其他亞洲共產國家的Office of Asian Communist Affairs(簡稱ACA)。進入七○年代,尼克森尋求和中共關係正常化,ACA正名為PRCM,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及蒙古事務處的縮寫,目前是CM,即中蒙事務處之意。至於原來的ROC Office,在美台斷交之後,易名為「台灣協調科」(Taiwan Coordination Staff),主管官員是「臺灣協調顧問」,職位與CM處長平行。

     國務院中國科的滄桑,反映了近代中國政治興衰與動亂。從中蒙科與臺灣協調科兩個辦公室並存的情形看,可說美國的中國政策表面上是「一中」,實際運作則是「一中一台」。所以台獨分子實在沒什麼好鬧的,他們追求的目標,早已由美國代為實現。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3316515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