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中國星火論壇
市長:古士塔夫  副市長: lukacsGuoding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中國星火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外交、軍事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中國曾就平壤政權垮台作沙盤推演
 瀏覽9,596|回應53推薦1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lukacs

美智庫報告:中國曾就平壤政權垮台作沙盤推演 列印 E-mail
撰文 Andrei Lankov   
2008/02/22, 週五

世人要想看到相關解密文件也許還得等待數十年。不過就在2002或2003年的某個時候,中國領導層看來很可能嚴肅討論過北韓局勢。雖然也許要等到我們的孫輩那一代才能看到那次討論的準確措辭,但我們的確可以推斷,中國領導層基於那次討論或隨後不久的討論做出了哪些決定。看來大約是在2002年,中國外交官和政治家就北韓局勢得出了如下結論:北韓政權的垮臺將不符合中國的利益,因此應阻止或控制這種情況發生。

大約從2002年起,中國跟這個與世隔絕的小國的投資和貿易關係的確以非常顯著的速度發展。近幾年裏,中國已成為北韓的最大貿易夥伴,控制其貿易總量的大約一半。

中國小商人顯然是自發地向北韓市場的商販出售消費品,但中國大公司也許是在中國政府支持下忙於控制北韓採礦業並侵入其基建發展領域。

北韓最大的茂山(Musan)鐵礦和最大的惠山( Hyesan)銅礦都由中國資本控制的合資公司經營。中國方面還提出了北韓港口的使用權問題,雖然這個問題被推遲了。最後還要指出非常重要的一點。中國出版物強調說,西元初幾個世紀的古代王國高句麗控制著如今的北韓以及中國東北的大片地區,它實際上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中國這種說法的言外之意是,長期以來,中國一直在朝鮮半島北部扮演特殊角色。

設在美國的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簡稱CSIS)在1月份發表了一份有關中國-北韓關係的報告。這份報告說,沒有透露姓名的“中國一些專家”承認,一旦金正日和/或他的政權大勢已去,並導致北韓社會動盪和騷亂,中國將盡力爭取聯合國的維和授權以恢復那裏的秩序。筆者在過去兩三年裏跟中國同行進行坦率交談時,一直聽到非常類似的說法,因此看到這份報告並不吃驚。

如果金正日突然死亡,或者說沒有繼承人,或者說他的繼承人軟弱無能,不得人心,北韓的確很容易出現危險、混亂的局面。當然,沒人希望看到出現這種情況。不管有沒有聯合國的授權,中國也許都會進行干涉。中國很可能會維護那裏的安全,但其結果很可能是,在平壤出現一個親中政府。

中國甚至會採取先發制人的行動,而不是坐等災難的降臨。北韓統治精英像害怕死神一樣害怕南北統一,因為他們覺得,統一後他們必定會為他們過去的所作所為而受到懲罰、清算,甚至被處決。其實統一後不大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但由於北韓統治精英習慣上會殺死他們的對手,因此認為別人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他們,而無法認識到,政治失敗者未必就會被屠殺。

金氏王朝的官員在親中政府裏能保住他們的官位-以及性命,而且生活也許會越來越富足。因此,一旦北韓出現嚴重不穩定的局面,他們看來自然會決定跟中國聯手反對其南方的同胞。平壤發生一場親中的政變看來是非常可能的。

中國佔領北韓的可能性如今像幽靈在首爾引起廣泛的恐懼和討論。在南韓的民族主義者看來,這簡直就是末世劫難,因為他們認為,這種變故將導致朝鮮半島永久分裂。

這種可能性的確存在。然而,中國不大可能正式佔領北韓。畢竟,時代不同了。如今不再是日本吞併朝鮮的1910年;自1945年以來還沒有哪個獲得國際承認的國家被另一個國家武力吞併;伊拉克的薩達姆曾試圖武力吞併科威特,結果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西藏的情況不具可比性:1951年中國直接接管西藏時,達賴喇嘛的政權並未得到國際承認。中國如果決定接管北韓,將不得不採取間接控制形式,類似於1960和1970年代蘇聯在東歐的做法。

如今每個思考北韓命運的人都不得不嚴肅考慮到這種可能性。大多數人認為,這將是一場災難,但情況真的會那麼糟嗎?

當然,世人不應期待出現這種變故。然而,中國的干涉雖不是可以找到的最佳解決方法,但也許可以開闢出希望之路,或者說至少會好過當前這種死氣沉沉的爆炸性局面。首先,不管怎麼說,國際社會不能且/或不願為此做些什麼。如果平壤發生親中的政變,世界將面對既成事實,因此所有抗議是無用的,而且很容易予以否認。

如果北韓爆發騷亂,外界的確應該歡迎(甚至鼓勵)中國進行干涉。北韓可能擁有5-10枚粗糙的核裝置,還儲存有大量武器級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2736892
 回應文章 頁/共6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2017 中俄關於朝鮮半島問題聯合聲明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新华社莫斯科7月4日电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和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4日在莫斯科签署关于朝鲜半岛问题的联合声明。声明全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关于朝鲜半岛问题的联合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是朝鲜半岛的近邻,地区局势发展攸关两国国家利益。中俄双方将密切协调,尽全力推动一揽子解决包括核问题在内的半岛问题,实现东北亚持久和平与稳定。本着战略协作精神,中俄两国外交部(以下称“双方”)就朝鲜半岛问题声明如下:

  一、双方对朝鲜7月4日宣称发射弹道导弹表示严重关切,认为此举严重违反安理会有关决议,双方对此均不能接受,强烈敦促朝鲜严格遵守安理会决议有关要求。

  二、双方对朝鲜半岛及其周边局势发展表示严重关切。该地区政治军事形势紧张升级,可能引发武装冲突,国际社会应采取集体措施,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双方反对任何导致紧张和加剧矛盾的言行,呼吁有关国家保持克制,避免挑衅行动和好战言论,体现无条件对话意愿,共同为缓和紧张局势作出积极努力。

  三、双方以中方关于朝鲜暂停核导活动和美韩暂停大规模联合军演“双暂停”倡议、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和建立半岛和平机制“双轨并行”思路以及俄方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分步走设想为基础,提出共同倡议。

  双方建议,朝鲜作出自愿政治决断,宣布暂停核爆试验和弹道导弹试射,美韩相应暂停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对立各方同步开启谈判,确定相互关系总体原则,包括不使用武力,不侵略,和平共处,愿致力于实现半岛无核化目标,一揽子解决包括核问题在内的所有问题。在谈判进程中,有关各方以均可接受的方式推动建立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和平安全机制,最终实现有关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双方呼吁国际社会支持上述倡议,为解决朝鲜半岛问题开辟现实途径。

  四、双方坚决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坚持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联合国安理会相关决议应得到全面、完整执行。双方将同有关各方一道,继续致力于推动通过对话协商平衡解决各方关切。

  双方重申,朝鲜的合理关切应得到尊重。其他国家应为复谈作出相应努力,共同营造和平互信氛围。

  双方呼吁各方遵守“9·19共同声明”中阐述的承诺,尽早重启全面解决半岛问题的对话进程。军事手段不应成为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的选项。

  五、双方支持朝鲜半岛北南双方开展对话协商,相互释放善意,改善关系,推进和解合作,为缓和半岛紧张局势,妥善解决半岛问题发挥应有作用。

  六、双方重申高度重视维护国际和地区平衡与稳定,强调有关国家间的同盟关系不应损害第三方利益。反对域外势力以应对朝鲜核导计划为借口,在东北亚地区加强军事部署和存在。

  双方重申,在东北亚地区部署“萨德”系统严重损害包括中俄在内的域内国家战略安全利益,无助于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和地区和平稳定。双方反对部署上述系统,敦促有关国家立即停止并取消相关部署,商定将采取必要措施,切实维护两国安全利益和地区战略平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5665207
北韓委託俄國展開20年鐵路現代化項目
    回應給: 沙包(solpao)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rusnews.cn/eguoxinwen/eluosi_caijing/20141022/44185971.html

俄新网RUSNEWS.CN哈巴罗夫斯克10月22日电 俄联邦远东发展部表示,数家俄罗斯公司计划实施“朝鲜铁路现代化改造”项目来换取朝方矿产资源,该项目预计价值250亿美元。

消息表示:“包括‘桥梁专家’(Mostovik)科学生产联合公司在内的数家俄罗斯公司已经就实施项目的条件与朝鲜铁道省达成协议,该项目被命名为‘胜利’。根据签署协议,20年内3500公里的铁路轨道结构,以及隧道、桥梁和站前道路将被改建。朝方将向俄方以煤炭、稀土金属、有色金属及其它资源方式来抵偿建设费用。”

据悉,10月22日(周二)在东平壤火车站举行朝鲜铁路现代化改造项目启动仪式。

据“桥梁专家”科学生产联合公司领导称,将在朝鲜建设具有高通行能力以及高安全性的现代铁路。不仅要改造现有的铁路网络,而且还将建造新的路段。其中包括从北部以及从南部绕过平壤的货运铁路。整个铁路网的改建分为10段展开,目前公司已开始收集必要数据并对第一段-东平壤枢纽站进行规划。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5220080
北韓吃穿都靠中國 人民好感度最高2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北韓吃穿都靠中國 人民好感度最高
本報和統一文化研究院對在中國境內的100名北韓人舉行深層采訪(下)
丹東(中國)=朝鮮日報記者 安埈豪 (2014.07.15 16:11)http://cnnews.chosun.com/big5/site/data/html_dir/2014/07/15/20140715000016.html
《朝鮮日報》和韓國統一文化研究院今年1月至5月在中國丹東和延吉等地對100名北韓人進行了深層采訪。其中76人認為中國是北韓最親近的國家,只有19人認為“南韓”和北韓最親近。

認為“中國”最親近的人說:“北韓人都把中國視為兄弟。都是社會主義國家,而且做了很長時間的鄰居嘛。兩國一起參加了祖國解放戰爭(6.25戰爭),現在也得到中國很多幫助。”

選擇“南韓”的人說:“不管怎樣,我們血脈相連,所以覺得南北韓最親近”。“中國和北韓語言不通,還是希望南北統一”。有兩個人選的是“歐洲”,還有選擇美國、俄羅斯、日本的,各1人。

問:“中國對北韓來說是什麽樣的存在?” 回答“兄弟(60人)、“朋友”(37人)的最多。極少數人回答“競爭關系”(2人)和“敵人”(1人)。

據分析,北韓人將中國視為“兄弟”或“朋友”,除了因為兩國都是社會主義國家之外,還因為北韓開發核武器後在國際上越受到孤立,經濟越面臨困境,對中國的依賴越高。一位北韓人說:“如果沒有中國,我們都得餓死、凍死。吃的、穿的都來自中國。”

一位40多歲的婦女說:“(北韓)集市上交易的物品大多是中國產品。如果沒有中國幫忙,北韓人眼前還能活下去嗎?”第三次來中國的一名男性說:“‘苦難的行軍’時期,(金正日)將軍關懷我們說,如果中國有親戚,就去取得他們的幫助吧。所以我經常到中國倒東西,幹活兒。

100人中有62人回答中國會希望南北統一起來。其中37人認為“會非常希望”,25人只認為“希望”。一位30多歲的婦女說:“中國也(和北韓一樣)是社會主義國家,韓國是資本主義國家,但現在也和中國很親近不是嗎?中國也會希望實現北南統一的,(南北)都過上好日子。”

但也有不少人認為中國“根本不會希望”(16人)或“不希望”(19人)南北統一。一位50多歲的男性說:“南北統一以後會搞活經濟,比中國發展更快,因此中國不會希望統一。”另一名男性說:“中國經常包庇北韓,似乎意在拖延統一。現在北韓的資源都被中國占有,如果我們統一了,中國就無法這樣做了,所以中國不會希望南北統一。”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5139761
前瞻統一韓國:北韓人認為經濟發展需要統一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前瞻統一韓國:北韓人認為經濟發展需要統一
本報和統一文化研究院對在中國境內的100名北韓人進行深層采訪(上)
丹東(中國)=朝鮮日報記者 安埈豪 (2014.07.11 17:43)
調查顯示,在中國境內的100名北韓人中有95人希望南北統一,97人認為統一對自己有利,認為:“雖然金正恩反對,但他很難阻止統一,統一大勢所趨。”

《朝鮮日報》和韓國統一文化研究院(理事長羅鐘億)今年1月至5月面對面采訪了在中國丹東和延吉等地工作或逗留的100名北韓人,深入了解了他們對統一、南韓、北核、周邊國家的看法,以及北韓目前的經濟狀況和媒體現狀等。

此前曾針對來到韓國的脫北者或居住在中國等地的少數北韓人進行過調查,但面向100名北韓人進行面對面的深層采訪還是第一次。

而且,此次接受采訪的100名北韓人是金正恩上臺後得到北韓當局正式批準後來到中國的人。其中包括2012年入境的4人,2013年入境的53人,2014年入境的43人。他們詳細介紹了北韓的近況和民心。

“是否應該統一?”100名北韓人中有95人回答“十分必要”。對於有必要的原因,48人(49%)回答“為了經濟上進一步發展”,所占比率最高。其次是“同一個民族應該重新結合”(24人,25%),“為了改善南北韓人民的生活”(16人,17%),“為了減少離散家屬的痛苦”(6人,7%)等。

還有人說:“統一後子女們會過上好日子不是嗎?自己掙得錢都歸自己,沒有人管制,人們可以暢說欲言。”

100人中有97人認為“統一會給自己帶來很多或一些好處”。對於統一後韓半島的體制,34人說:“應該統一於南韓體制(資本主義)”,所占比率最高。另有26人回答“應該在南北韓體制中折中(中國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4人回答“只要統一就可以,建立什麽體制無所謂”。
朝鮮日報中文網 chn.chosu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5137588
韓國或已做出轉投中國的戰略抉擇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專譯:韓國或已做出轉投中國的戰略抉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hk.crntt.com/doc/1032/7/9/3/103279355.htm

  2014-07-11 00:20:00



韓國總統朴槿惠抵達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烏茲別克斯坦總統(右)親自到機場迎接。
  中評社香港7月11日電(記者 黃博寧編譯報道)韓國發展研究所(KDI)公共政策與管理研究院客座教授傑弗里·羅伯特森(Jeffrey Robertson)8日在日本網絡雜誌《外交官》刊發文章認為,從朴槿惠的“歐亞倡議”表明韓國最終選擇中俄等大陸國家而不是美國來解決朝鮮問題。羅伯特森認為,韓國是地緣政治戰略點上的中等強國,這類國家的生存之道是周旋於大國之間,通過結盟、保持中立、選擇新興大國等方式求得最佳生存途經。而從朴槿惠訪問中亞、習近平訪問韓國等系列事件,基本可以斷定朴槿惠已經將重點放在中俄等大陸國家,做出了某種戰略性的選擇。文章摘編如下: 

  上週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韓國進行國事訪問。有專家指出,這是中國要“動搖”美國在東亞地區的重要盟國。但是從觀察者的角度說,與其看北京,不如盯首爾。最佳觀察點不是習近平訪問韓國,而是朴槿惠訪問撒馬爾罕。 

  朴槿惠於6月16日至22日訪問了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表面上看,這場中規中矩的訪問是在重啟李明博時代的資源外交。中亞有資源但缺乏資金;韓國缺少資源卻有資金以及基礎設施方面的專業和技術能力,雙方非常匹配。中亞國家一直試圖在出口和資本市場方面擺脫對中俄的依賴,韓國又一直在試圖擺脫能源方面對中東的依賴。因此,資源外交是韓國與中亞國家外交中的默認角色。 

  韓國媒體的報道緊跟著政府發佈的新聞稿,聚焦於朴槿惠訪問當地韓裔——當年生活在俄羅斯遠東的韓裔居民因二戰被斯大林驅趕,現在這群約有50萬的人群生活在中亞,充當了韓國與中亞之間文化和貿易上的紐帶。媒體還詳盡介紹了朴槿惠參訪基礎設施以及資源項目。如果總統府新聞稿到此為止,那麼這就是一次成功但儘管平庸的,以資源外交為名的短暫之行。 
 

  然而,總統府新聞稿還聚焦在了“歐亞倡議”上,尤其是朴槿惠訪問絲綢之路上的古老城市撒馬爾罕之時。這個擁有1400年歷史的城市是絲綢之路上亞歐的連接點。 

  歐亞倡議是一項雄心勃勃的工程,希望通過運輸、物流、貿易和能源網絡連接歐亞大陸。2013年10月,朴槿惠在提出“新絲綢之路”時提出這項倡議,希望建立從釜山到倫敦14天的陸路物流網絡,取代目前需要45天的海運。 

  贏得中亞的支持是使中俄肯定“歐亞倡議”價值的重要步驟。因此,“歐亞倡議”的目標是從歐洲造勢,通過中亞、中國、俄羅斯最終打開朝鮮的大門。隨著韓國主動權的增加、潛在利益的清晰,堅定中俄促使朝鮮行為更加負責的決心。因此,歐亞倡議有中長期戰略意義。 

  另一方面,歐亞倡議也暗示了美國在朝鮮問題中的作用將進一步減弱。韓國最終選擇中俄來處理朝鮮問題有巨大的戰略意涵。選擇向西而不是向東,表明韓國認為其未來更應該與陸地國家,而不是海洋國家進行合作,因為陸上的成功相對降低了海洋環境的重要性。 

  傳統上,韓國對自己戰略地位的看法與美國類似。尤其是相對朝鮮而言,韓國的戰略地位一直是從帶著美國色彩的鏡片中檢視。即使在實行南北和解的陽光政策時期,韓國也沒有真正背離美國“朝鮮的日子已經屈指可數”的中長期戰略政策。所以,在撒馬爾罕到底發生了什麼? 

  從中等強國的理論分析可以得出一些線索,但也可能混淆視聽。最常見的定義是,中等強國處在全球權力層次結構的中間。不少研究認為:中等強國受到程度較高的安全威脅時,會與大國結成同盟;安全緊張程度較低時,則希望發揮獨立作用,構建機構限制大國之間的行動,以最大化自身話語權。 
 從這一理論看:二次大戰期間,澳大利亞、加拿大接受了美國的重大決定。戰爭結束後以及和平談判時,則試圖限制大國行為,表現在希望獲得聯合國安理會否決權,主張中等強國獲得特殊常任理事國席位上。根據這一論述,現在的韓國僅是希望發揮更獨立的作用,打開更多選項。而一旦不安全因素增加,韓國也將回到原本的態勢中。 


  然而,許多中等強國的研究都源於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相類似的國家還有瑞典、新西蘭、荷蘭等。這些國家是A類中等強國。 

  還有許多其他類型的中等強國。其中一個子類是處在戰略支點上的國家,這意味著不穩定時期它們是夢寐以求的戰略資產,所以大國對它們尋求直接或間接的控制。波蘭、前捷克斯洛伐克以及韓國就是這類國家。 

  相比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這些國家有不同的戰略選擇,它們主要通過限制或加強與大國盟友之間的關係、保持武裝中立或者轉而投向崛起大國求得生存。大國實力對比發生變化的時期,它們通常面臨著分裂的危險。因此,這些國家的政治團體也一直在為國家的最佳生存之道而奮鬥。這類國家是B類中等強國。 

  所以,韓國是A類中等強國,希望在目前相對安全的環境下尋求更多獨立性,相對不安全的時候立刻與大國結盟;還是B類中等強國,即現在的做法是最終轉向崛起中國的一步?在專家們思考習近平訪問韓國的時候,答案其實已經躺在了朴槿惠的撒馬爾罕之旅中。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5135614
楚樹龍:韓要為德式吞並統一做準備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專家:韓要為德式吞並統一做準備
朝鮮日報記者 宣政敏 (2014.06.12 11:25)http://cnnews.chosun.com/big5/site/data/html_dir/2014/06/12/20140612000011.html
中國外交專家分析稱,北韓政權很有可能在20年內崩潰,韓國應針對德國式吸收統一做好準備。

中國國際政治學家、清華大學教授楚樹龍(見圖)11日表示:“如果北韓政權不改變現狀繼續拒絕開放並大力開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將在今後20年內敗亡。這樣一來可能會出現(北韓被韓國吸收的)德國式統一。”

楚樹龍當天出席NEAR基金會7周年紀念活動和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韓國的發展和繁榮有目共睹,北韓經濟和社會最終將融入韓國。”NEAR基金會是以韓國的東北亞戰略為目的建立的民間研究機構。楚樹龍還表示:“中國在經歷幾千年歷史後深知韓半島統一對中國來說沒有任何問題。中國不會反對以韓國為核心的統一。”楚樹龍是中國國內主張對北韓持強硬態度的代表性知韓派學者,一直在外交政策上為中國政府出謀劃策。

楚樹龍預測,為了克服勞動黨第一書記金正恩上臺後面臨的經濟危機,北韓很有可能強行進行第四次核試驗。楚樹龍表示:“在經濟沒有得到改善的情況下,金正恩稍後很有可能進行第四次核試驗,目的是讓北韓百姓認可他的領導力。如果北韓這樣做,中國將采取和過去截然不同的強有力的制裁措施,包括停止出口機械類產品、全面停止供應糧食和能源等。”

對於日本最近決定以全面重新調查被北韓綁架者問題為條件解除部分經濟制裁措施一事,楚樹龍指出:“中國政府比過去強硬的北韓政策基調不會受到影響。”

楚樹龍還表示:“中國互聯網上很多人將金正恩嘲諷為‘金三胖’,幾乎所有中國媒體都在譴責金正恩。中國國內的主要輿論主張就是,既然北韓已不再尊重中國的意見,就沒必要善待北韓。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5116757
朴槿惠重視對華超越對日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japan.xinhuanet.com/2013-06/27/c_132490722_2.htm

中新网6月27日电 (张艾京 戚易斌) 韩国总统朴槿惠今日起展开对中国的访问,她打破惯例优先访华,凸显韩国新一届政府更加注重对华外交。在过去20年中,中韩两国在各领域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成果丰硕,未来则将更加注重打造“政热经热”的双边关系。此次访华,朴槿惠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朝核问题重点磋商。专家指出,中韩在半岛局势等诸多问题上存在相同利益和关切,此次首脑会晤可能为解决朝核问题打开新局面。

  打破惯例优先访华 更加注重对华关系

  韩联社本月6日发布消息称,韩国总统朴槿惠将于6月27日至30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访华期间,朴槿惠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首脑会谈,双方将就进一步充实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行商讨。

  除加强双边关系外,朝核问题和半岛局势也将是朴槿惠此次访华的重要内容之一。双方预计会讨论有关朝鲜半岛问题的合作方案,以及中韩两国为实现东北亚地区的和平、合作和共同繁荣而做出贡献的方案。另外在韩中自贸协定签署问题上,朴槿惠也将以本次访华为契机,缩小双方意见的差距。

  中国是朴槿惠担任总统后出访的首个亚洲国家,也是继访美之后出访的第二个大国。韩联社称,这种安排打破了历任韩国总统就任后先访日再访华的惯例。日本媒体指出,中韩经济交流日益深化,朴槿惠因此更加重视对华关系。韩国舆论也认为,朴槿惠当选后的一系列举措都表明,在朴槿惠的外交战略当中,中国地位提升明显。

  朴槿惠在当选总统后,向海外派遣的第一个特使团就是访问中国,而以往韩国当选总统的第一个特使团通常派往美国,或者向美、中、日、俄四国同时派特使团。有媒体称,朴槿惠此举令美国和日本“大吃一惊”。

  1月23日,朴槿惠特使向习近平递交了朴槿惠亲笔信。朴槿惠在信中提出,韩方希望与中方深化互信,加强各领域合作,巩固和发展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月25日,朴槿惠在总统就职典礼上演讲时说,将努力与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加强互信。在四个国家的排序上,韩国前任总统李明博上台时提到“四强外交”时,称要“与美国、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加强合作,而朴槿惠将“中国”放在了“日本”前面。

两天之后,当时的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提名人、现任韩国外交部长官尹炳世表示,日本在新总统外交政策上的优先顺序排在美国和中国之后,位列第三。有韩国媒体评论就此认为,在朴槿惠政府的外交政策当中,中国的地位正在“超越”日本,更有韩国学者认为,韩中关系达几乎达到了与韩美关系并重的程度。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说,“对华关系在本届韩国政府外交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既是因为中韩贸易对韩国经济的重要性,也是看重中国在朝鲜半岛局势、东北亚安全、亚太事务中的重要分量。”

  中韩建交迎21周年 双边关系硕果累累

  朴槿惠访华之际,中韩两国也即将迎来建交21周年。中韩1992年8月24日建交以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快速发展。政治上,两国领导人多次互访,推动了中韩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经济上,两国互利合作不断深化,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活跃。

  建交以来,中韩政治关系进展顺利。1998年,时任韩国总统金大中访华,双方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中韩合作伙伴关系。2000年,时任中国总理朱镕基访韩,两国同意将这一关系推向全面合作的新阶段。时任韩国总统卢武铉2003年访华时,两国升级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08年5月,韩国前总统李明博访华,双方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建交21年以来,中韩两国在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也交往密切。2012年,两国贸易额突破2500亿美元,较建交之初增长近50倍。中国已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国,韩国则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

  此外,中韩还于2012年5月正式启动两国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目前,中韩FTA谈判第一阶段的5轮协商已经结束,正在从第一阶段迈向第二阶段。双方一致同意继续保持谈判势头,尽快就谈判模式达成共识,早日取得互利双赢的结果。

  中韩两国在地方政府以及文化教育部门之间,也建立了友好交往与合作关系。中国在韩国釜山、光州,韩国在中国上海、青岛、广州、沈阳、成都、西安、武汉和香港设有总领事馆。2012年,两国年度人员往来达到72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平均每天有2万人往返于中韩之间。而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内地访韩游客数更首次超越日本,成为韩国旅游市场的主力。

  中韩还互为最大留学生来源国。当前,韩国赴中国留学生已超6.3万人,在韩赴海外留学生占最大比例,远超赴美留学生的3万余人。而中国在韩留学生也已达6.4万人,占在韩留学生的84%。此外,现在韩国有30所大学设有中文系,有19所孔子学院和4所孔子课堂,韩国人在汉语水平考试的全球应考者中占了一半。

  分析人士指出,中韩两国都是亚洲重要国家,而且同为亚太经合组织和二十国集团等重要国际组织和机制的成员。保持中韩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中韩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期待中韩元首会晤推动两国关系向更高层次发展。

  未来发展定位“政热经热” 合作前景广阔

  韩国外交部长官尹炳世4月表示,韩国将要与中国发展“政热经热”的良好关系。他说:“与中国建交20年以来,两国间的经济交流更加频繁,而两国间的政治联系不如经济交流紧密。”“我于(4月)24日访问了中国,并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最后双方达成共识,决定将两国间‘政冷经热’的关系发展成为‘政热经热’的关系。”

  韩国《中央日报》称,展望中韩新的五年,用“信任”一词来形容两国关系可能十分恰当,中韩两国应成为“信任伙伴关系”。信任是贯穿朴槿惠政府国政基调的核心词,其外交也强调信任外交。朴槿惠描述中韩关系时,曾提到《论语》中的“无信不立”,表示“如果两国间有牢固的信任,那么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中央日报》认为,如果朴槿惠能打开中韩“信任之门”,那么这将为两国又一个20年打下牢固基础。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981444
韓國外長訪華: 中韓外長設熱線電話拋開日本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asahichinese.com/article/world/AJ201304250093

韩国外交部长尹炳世于24日前往北京与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等人举行了外长会议。两国外长同意开通“外长热线电话”来商讨朝鲜核问题等,显示当前中韩两国属外交“蜜月期”。而日本,不仅是在朝鲜问题上毫无存在感,更因历史问题等接连遭到中韩两国的谴责。

  据韩国外长尹炳世称,他与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会谈。在通过首脑、阁僚、高官交流来强化两国“战略性沟通”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由于顾及朝鲜,中国与韩国之间一直优先强化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本次会谈后,双方同意今后要积极发展政治关系。

  对于因朝鲜试射远程弹道导弹并进行核试验而造成的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尹外长指出,韩美、中美、中韩外长之间已经相继实现了“战略性对话”。他认为这些对话将成为开展高水平“战略性沟通”的契机,对韩中美三国的合作表现出了自信。

  在日中、日韩持续对立的过程中,中韩两国的关系却在不断加深。中国外交部的“日本通”王毅在今年3月,即确定担任外长职务3天后就与韩国的尹外长进行了电话会谈,但王毅至今仍未与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谈过话。

  在北京,24日驻中国大使木寺昌人举行了就任招待会,会上强调“日中关系依旧严峻,需要维持和强化在所有层面上的意见沟通”。然而代表中国外交部出席招待会的亚洲司副司长熊波却对记者谈到,“要改善关系,必须要正视双方最大的障碍”。

  韩国总统朴槿惠同样于24日在与韩国媒体负责人的座谈会上对日本提出了谴责,“如果走右倾化路线,那么和亚洲各国的关系就会更加僵化,这对日本来说也不是好事”。

  同一天在首尔召开的日韩经济界人士会议上,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做了主题演讲并谈到,“希望能尽早举行(日韩)首脑会谈”,显示出其认为有必要通过日韩首脑会谈来打开局面。

  另一方面,韩国政府预计将派遣环境部长参加将于5月上旬在日本举行的日中韩三国环境部长会议。韩国政府有关人士谈到,“日韩两国间的关系,不应影响到多国间的会谈”。

  美国也在关注这一问题。原本美国政权内部就担心由于历史问题导致日中韩关系恶化,奥巴马政权曾私下要求安倍政权慎重对应。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于23日的记者会上谈到,“我们正在促使(美国的)同盟国日韩两国保持对话和良好关系,妥善应对这一问题”,再次要求日韩双方打开局面。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955399
社科院專家分析朝鮮「先軍」戰略與實力
    回應給: 沙包(solpao)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据韩美最新情报,朝鲜随时可能发射多枚导弹,日本已部署好拦截导弹。朝鲜近日的举动让人感到战争阴云正在迫近。如果不是朝中社定期发布一些领导人视察朝鲜人民军的照片,外界几乎很难了解朝鲜武装力量的运行。在朝鲜接连发布要“攻击美国”等惊人言论之时,很多人都不禁对实行“先军”政治的朝鲜真实军事实力感到好奇。

  实际上,即便是从朝鲜自己发布的照片都可以看出,这支曾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尚算强大的军队,现在的装备水平不要说和美军相比,就是和对面的韩军都相差一代以上。在朝鲜半岛军力已经失衡的情况下,单纯讨论朝鲜的军事装备技术意义有限,应该从更多方面来扫描朝鲜维护国家安全的综合能力。

  军之战略 发展非对称作战力量

  在经济实力不如对手的情况下,朝鲜一面利用“先军政治”强化对军事的投入,另外积极发展非对称作战力量,力求避开与现代装备的敌军的正规化作战,遏制韩国的军事装备优势。

  用核武器遏制进攻

  由于朝鲜的“先军”策略、整个社会的半军事化管理,朝鲜能够长期承受经济制裁并能集中力量开发战略性武器。核武器就成为朝鲜发展非对称作战力量的典型代表。利用核武器遏制美韩联军在常规军力优势下有可能对朝鲜发动的“军事进攻”,成为朝鲜三代领导人的共识,因此朝鲜显露出研制核武器上的决心和毅力。

  对韩日威胁导弹打击

  发展导弹实施超远程打击。虽然朝鲜炮兵具有威胁韩国首都的能力,但是传统炮兵阵地机动性差,容易遭到对方优势空中力量的打击。因此朝鲜在保持常规炮兵威慑的同时,积极引进、研发各种近中远距弹道导弹,利用弹道导弹射程远、速度快的优势,力求实现对韩国、日本的“超远程快速打击”。如果说美国的高超声速武器实现的是全球打击,那么朝鲜导弹实现的就是“半岛快速打击”,二者堪称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导弹和核武器的结合,更进一步放大了朝鲜对于韩国、日本的非对称打击优势。

  提升抗打击能力

  常规力量“战法”独辟蹊径。在经济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朝鲜并没有将资金投入到新装备的研发,而是积极提升部队的抗打击能力、发挥现有装备优势。例如面对韩美空中力量优势,朝鲜一方面加强阵地、通信、后勤设施的防护能力,另一方面利用地道、微型潜艇实施特种渗透作战,拉近和对手的距离,在对手的后方实施作战。尽管这些特种作战可能起到的作用有限,但对于韩国这种高密度人口的现代化社会,很可能造成严重影响。

军之装备 全面落后于韩美联盟

  在常规军事力量上面,朝鲜几乎全面落后于韩美联盟。例如朝鲜陆军有92.3万人,作为主力装备的3000辆主战坦克多为T-54/55、T-62、T-34和59式中型坦克,这些全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研制的老旧装备,在与韩国K1、T-80坦克的正面对抗中几乎毫无胜算;朝鲜空军600多架作战飞机,其中勉强称得上三代机的米格-29只有30架,而韩国空军的KF-16、F-15K等战机已达到210架;而朝鲜海军450多艘水面舰艇中,只有3艘护卫舰,而韩国海军护卫舰以上级别舰艇就超过20艘。

  军之规模 朝鲜军人占人口比率为韩国四倍

  现代军事大国都普遍实施“精兵政策”,即在大量装备现代化高技术武器的同时,缩减军队规模,提升军队的效能节省军费。但朝鲜的做法却是反其道而行之:数量第一,质量第二。韩国军队现役68万,预备役450万,这对于5000万人口的韩国来说比例已经很高了,但相比朝鲜却是逊色得多,朝鲜现役军人约110万,预备役军人超过820万,基本上为韩国的两倍,而朝鲜总人口才2400万人,约为韩国的二分之一。也就是朝鲜军人占人口比率几乎为韩国的四倍。同时在部队装备上,尽管技术水平很低,但朝鲜在坦克、地空导弹方面的数量十分庞大。

  接近1000万的现役和预备役人员数量,意味着几乎每一个家庭都能和军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一旦战争中出现朝军的大规模伤亡,这将对朝鲜社会造成巨大的冲击,也会在朝韩两个同根民族中间刻下不可磨灭的伤疤,造成整个族群的分裂和对峙。

  军之优势 数量庞大让对手很难一口吃下

  在进攻作战中,“精兵”效能远大于数量庞大但效率低下的军队;但在防御作战中,庞大的数量却能够一定程度上抵消攻方的优势。以北约对利比亚的轰炸为例,自2011年3月31日至当年10月底针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结束,北约战机总共执行了26000多次飞行任务,其中近万次实施了打击行动摧毁了5900余个军事目标。而卡扎菲的军事力量和朝鲜的军事力量相比,不在一个数量级上。由于朝鲜特殊的位置,一旦“有事”,美韩很难纠集类似空袭利比亚的多国空中联合打击力量,这对于美韩两国的空军来说,无论是弹药的消耗还是后勤的支援,都是个极为沉重的负担。

  更为艰巨的是,即便朝鲜军队首脑遭到“斩首打击”,朝军大部分通信、油料等设施遭到严重轰炸而陷入瘫痪状态,其庞大的军队数量也难以让对手一口吃下。朝鲜先军政治的政策,已经深刻影响和改变了朝鲜的社会结构。因此,面对数量庞大的朝鲜军队,即便美韩两军在装备上大占优势,却也不得不谨慎对待。

专访社科院亚太研究所朝鲜问题专家王俊生

  军力落后为何还“不惧”

  “玩”战争边缘政策

  朝鲜军事能力与韩美联盟远远不在一个层级,但仍然动辄进行战争威胁,玩的是战争边缘政策,首要目标在于政权安全需要。美国不愿意和朝鲜建立外交关系或签订互不侵犯协定,每年还定期和韩国在朝鲜领土附近进行庞大规模的军演,强化了朝鲜的危机感。缺乏筹码的朝鲜希望通过战争动员与威胁把美国“拉”到谈判桌前,同时也告诉美国不能轻举妄动。

  周边国家坚决维护和平与稳定的立场成了朝鲜“大胆”玩战争边缘政策的防火墙。作为同一民族,并考虑到距离因素、安全纵深的狭窄的因素以及人口密度太大,朝鲜攻打韩国并给其带来不可承受的损失并不需要太先进的武器。对于致力于和平发展的中国而言,东北亚对中国的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极其重要,东北亚地区没有和平与稳定,中国就谈不上和平发展。

  朝鲜领导人或许通过以往经验还认为,制造紧张局势可以帮助美国借机加强军事存在威慑中国并控制盟友日韩,因此可以唱“双簧”,且不会遭致美国断然打击。但是战争的爆发有其自身的规律,玩战争边缘政策必须有丰富的经验,这显然是朝鲜新的领导人所缺乏的。而且在朝韩竞赛中,经过三次核试验与成功射星后,有些人也许真的认为即使战争爆发也能取胜,甚至能借此统一半岛。这更加大了当前局势的危险性。(记者金静)

  动武是下下之策

  依靠非对称军事战略和庞大的数量优势,朝鲜在经济、军事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暂时保证了国家安全。然而在整体上,美国封锁压制朝鲜的大格局并没有发生变化。朝鲜在维持数量庞大但技术落后军队的同时,通过强化政治、外交、经济等手段来维护其国家安全,可谓是“另辟蹊径”。朝鲜的这种状态,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压力。

  就内部因素而言,主要是朝鲜对“国家安全观”的认知,是开放共同发展还是竭尽一切手段针锋相对的对峙,从外部来看,美国在朝鲜半岛构筑的军事同盟,并没有因为苏联的解体而消散,这种基于冷战思维的零和策略,更加剧了朝鲜的敌视态度。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动辄叫嚷“动武”绝对是下下之策。 (郑文浩)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947645
中國對朝鮮發射衛星表示「遺憾」
    回應給: 沙包(solpao)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新华网北京12月12日电(记者杨依军 刘华)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2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方对朝方在国际社会普遍表明关切的情况下实施卫星发射表示遗憾。

  有记者问,据报道,朝鲜发射了“光明星3号”卫星,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洪磊说,中方注意到关于朝鲜发射卫星的有关报道,也注意到有关各方的反应。我们对朝方在国际社会普遍表明关切的情况下实施发射表示遗憾。

  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对话协商找到实现半岛和平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本办法,希望有关各方冷静对待,共同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大局。

  另有记者问,中方是否认为朝鲜射星违反了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中方认为安理会应就朝鲜射星问题采取何种行动?

  洪磊说,朝鲜有和平利用外空的权利,但这一权利目前受到安理会有关决议等的限制。朝鲜作为联合国会员国,有义务遵守安理会有关决议规定。中方认为,安理会有关反应需慎重、适度,应有利于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大局,避免局势轮番升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901603
頁/共6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