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中國星火論壇
市長:古士塔夫  副市長: lukacsGuoding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中國星火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影視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集結號》電影片斷及正面負面影評
 瀏覽9,740|回應13推薦3

古士塔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沙包
文俠隱
lukacs

《集結號》顛覆了中國戰爭電影      
撰文 潘小濤    

本文作者為香港時事評論員
2008/01/10

電影《集結號》近日成為中國網民的攻擊對象,不少人批評,導演馮小剛連基本的軍事常識都沒有,撤退只會悄悄進行,絕不會吹響「集結號」;而且,影片內很多情節污衊解放軍戰士貪生怕死,相互之間竟稱兄道弟,而非以「同志」互稱。他們以這些「硬傷」來否定此片,甚至指摘馮小剛為了討好荷裡活而歪曲解放軍戰史!

老實說,看慣好萊塢戰爭片的人,一定會覺得此片不外如是,只算是一部中等水平的戰爭片,而片中描述的兄弟情、朋友義,也沒什麼獨到之處。這部片的色調很似韓國戰爭片《太極旗飄揚》,或許跟影片顧問團有不少韓國人有關;片裡也有很多似曾見過的荷裡活式鏡頭,開頭的攻村戰有點似《搶救雷恩大兵》(《雷霆救兵》),中段在戰壕及廢窯內的場景,則十足奇連伊士活的《硫磺島戰書》。

不過,這些模仿都只是小小瑕疪,所謂瑕不掩瑜,誠如一些批評所說,相比以前的中國戰爭片,《集結號》實在太另類,甚至可以說,它顛覆了中國電影很多固有的思想,也打破了中國戰爭片的很多框框,開創了中國戰爭片的新形態

在《集結號》內,中國人民解放軍不再是戰爭機器和革命機械人,而是一批批有血有肉、同樣會貪生怕死的人,面對死亡時,他們也會念記家中老少!片中那個奉命帶著四十七個手下前往阻截國民黨軍隊的連長,與手下情同手足,當有戰友戰死沙場,他也痛不欲生,甚至以槍殺戰俘來洩憤!那個連的代理指導員,聽到炮聲會失禁,赴死前都寫下絕筆家書。

在過去的戰爭片,這些情節絕不會出現,因為解放軍將士都是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他們為了共產黨的解放事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更不會有兒女私情。總之,他們都沒了人性,只有黨性,心裡也只有崇高和理想!

但一個軍人,他首先應該是一個人,是一個在父母關愛、兄弟關懷之下成長的人,然後才是軍人或黨員。試想想,在國共內戰時期,解放軍內真正的黨員有幾人?難道幾百萬將士全部都有黨員般的覺悟水平嗎?而很多事實都證明,黨員之中有不少人投敵,而不少抗美援朝的解放軍被俘後拒絕返回中國,這都說明,不少解放軍將士並沒黨員幹部那樣的思想水平,他們是平凡的戰士,平凡的兒子,平凡的丈夫。

當然,過去六十年的虛假宣傳,把解放軍的形象拔高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在虛假宣傳洗腦下,很多中國人接受不了一個凡人一般的解放軍,在事實面前,中國人竟然虛怯得驚惶失措,希望藉著該片的「硬傷」來否定這部電影的真實性,從而證明解放軍仍然是高大全的完人。看來,中共對近現代史的肆意歪曲、竄改,現在已經開花結果了!

當然,這樣顛覆性的電影也能在國內上畫,讓我們同時也看到一點曙光,那就是還原歷史真面目還是有希望的,只不過這可能要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才能竟全功,才能讓中國人清楚自己被愚弄多年的可憐!

《集結號》中所包含的文化轉基因工程
文:李憲源
2008-01-14 21:20:24 「強國論壇」轉帖 

  《集結號》的上演,使得一大群原本對它抱有很高期望的中國憤青大感失落。何也?因為集結號充分肯定了怕死是正義的,證明了組織是陰險的,這樣一來,其主調自然而然就是反戰的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週年之際,中國大陸首次出現了一部以反戰為主調的影片,而且立即被某些主流媒體奉承為「主旋律」,這不能不讓人感到意味深長,同時燃起對於中國前途的強烈擔憂。

  《集結號》之所以值得擔憂,是因為它帶有某種可能導致文化轉基因的誘因。當然,文化轉基因工程並不是《集結號》的首創。如果要進行追根溯源的研究,那麼這項工程可以回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自從八十年代初期以來,就始終有一些自命為真誠「人道主義者」的文藝和思想「精英」,在探索所謂的「個體生命價值」,並將其探索結果表現在一系列的文藝作品和研究成果中。

  最先浮出水面的是戰俘問題。在八十年代中期,中國學術界和文藝界就戰俘問題進行了激烈的討論。導火索是關於朝鮮戰爭戰俘的爭鳴。爭鳴的結果是:不少中國人開始接受「當戰俘並不可恥」的觀念。隨後,把英雄凡人化,或者說致力於表現英雄人物所謂「人性」一面的努力持續進行到今日。在把英雄凡人化甚至問題化的過程中,甚而至於出現了以問題人物作為英雄人物原型的做法。

  與此同時,淡化戰爭的意識形態色彩的工作也在默默地進行著。八十年代中後期,出現了一股為國民黨正面戰場整容變性的新潮勢力。相關作者不再強調戰爭本身所固有的價值觀,而把「犧牲」當作唯一的審美價值,使得本因國民黨領導無能而導致的巨大人力和物質損失變成了深受推崇的美德和壯舉。這就是所謂的「一寸山河一寸血」,讓人感覺流血越多越好越光榮,這事實上已經嚴重背離了「以最小代價贏得最大勝利」的戰爭美學,成為誤導國人戰爭觀念的一大思想來源。

  《集結號》所要體現的,正是這種流血美學與個體生存價值觀的矛盾混合體。一方面,它試圖展示以現代科技重構的暴力之美,在形式上證明其真實性;另一方面,它試圖在暴力的形式之下體現個體生存價值的至高無上性,從而使人們在感受到戰爭暴力之美的同時,不自覺地戴上「個體生命價值」的沉重枷鎖。

  就此而言,《集結號》的導演是一個太監版的斯皮爾伯格。他試圖模仿斯皮爾伯格對於形式暴力的再現能力,同時又自覺地閹割了自己的男性氣質和國家精神。如果斯皮爾伯格來導演《集結號》,他絕對不會讓主角整天像個娘們兒似的哭哭啼啼地去尋求所謂的「真相」。相反,他會讓他的演員們充分表現男人的氣概,以比男人更男人的風格去作戰、去死亡,而讓不懂「草蛋」為何物的知識分子成為觀眾嘲笑和唾棄的對象。

  這正是精神太監馮小剛永遠不能成為斯皮爾伯格先生的根源所在。一個真正的太監,即使貼上鬍鬚、弄啞嗓子,也不可能因此而成為雄風橫溢的猛張飛。令人悲哀的是,馮小剛先生不僅為自己的太監狀況而驕傲,而且試圖把自己的太監思維和氣質推廣給全中國的男人。

  於是,就在美國和全球觀眾都在觀看斯皮爾伯格所表現的大男子主義和美式愛國主義的時候,我們的中國觀眾卻在馮小剛導演的《集結號》中,感受著馮小剛指認的「人性」,亦即在戰火中為自己的生存前景而哭泣和尿褲子的閹人情懷。當然,馮小剛讓他的閹人們在絕境中奮不顧身地戰鬥,但這種戰鬥說到底只是形式的需要:一旦脫離絕境,他們又會為了「個體生存價值」而眼淚汪汪地四處「尋找真相」。

  這完全不是內戰的真相。內戰充斥著陽剛之氣、理想主義和犧牲精神的驚人故事。然而,馮小剛卻試......[原為亂碼]然而,「相信」就意味著在精神上被閹割。

  這是一種真正的文化轉基因工程。而更令人傷感的是,它竟然被主流媒體當作「主旋律」而大加褒揚。這是一個民族的不幸。隨著《集結號》的「主旋律」化,類似的題材將注定逐漸佔領中國的文藝領域,真正成為主流媒體宣揚的「時代精神」,從而以不可遏止之勢,瘋狂而又悄然地改變中國人的戰鬥精神,塑造著新型的中國男人。也許我不敢說它將把中國男性社會變成一個娘娘腔的太監世界,但至少可以說:它將使很多男人認為膽怯和逃避是一種值得追求的美德。

  在《集結號》所展示的「正義」世界中,我們看不到民族的未來。


My definition of a free society is a society where it is safe to be unpopular. (Adlai E. Stevenson Jr.)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2663033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港人只會對大陸片說x
推薦2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古士塔夫
lukacs

馮小剛舌戰港導演:港人只會對大陸片說x!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3-27 09:50:19  


 
  馮小剛:靠《功夫》香港響朵

  內地導演馮小剛最為港人熟識的,或許不是由他執導的作品,而是他客串周星馳電影《功夫》中的一句經典對白“我做甚麼生意都不會做電影”,他的黑幫老大角色甫開場便被陳國坤砍殺。馮小剛現年51歲,其妻為演員徐帆,他以拍賀歲喜劇見稱,由97年的《甲方乙方》開始,一拍便拍了十多年,作品如《大腕》、《手機》及《天下無賊》等,均在內地取得票房佳績。其作品多以幽默方式諷刺時弊,引起觀眾共鳴。08年他執導的《集結號》和《非誠勿擾》均大收,令他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個累積總票房逾10億人民幣的導演,早前他更獲鳳凰衛視等十多個華語傳媒機構共同推選,成為2008影響世界華人大獎得主。

  中國票房No.1導演

  怒吼港人有眼無珠的內地導演馮小剛,今年推出的超賣座賀歲喜劇《非誠勿擾》由葛優和舒淇主演,雖然在香港上映時叫好不叫座,但事實上該片錄得3.4億人民幣的總票房,成績超越《赤壁》的3.2億票房,成為中國有史以來票房最高的華語片。《非誠勿擾》故事其實源於一則平凡不過的徵婚啟事,然而隨着電影發展,觀眾會不期然代入葛優和舒淇的角色,一起反思社會問題。不過也有人對《非誠勿擾》雞蛋裏挑骨頭,事關電影經常以近鏡呈現贊助商的商品。至於電影開頭出現的“分歧終端機”早於彭浩翔執導的電影《AV》中出現過,但彭浩翔曾謂馮小剛拍攝前已徵求過他的同意。

  內地大片香港疲軟

  馮小剛轟香港人不懂欣賞內地電影並非無的放矢,事實上不少在內地叫好叫座的電影,在香港上映時也遇上滑鐵盧,近年比較收得的內地電影,要數由張藝謀執導、周潤發和鞏俐主演的《滿城盡帶黃金甲》。

  電影:《梅蘭芳》(上映年份:09年)香港票房:約260萬港元內地票房:約1.5億港元

  電影:《集結號》(上映年份:08年)香港票房:約100萬港元內地票房:約2.6億港元

  電影:《夜宴》(上映年份:06年)香港票房:約800萬港元內地票房:約1.3億港元

  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上映年份:06年)香港票房:約1,900萬港元內地票房:約2.8億港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3390996
中國的電影
推薦0


安康公主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的電影突出黨性,早年國民黨時期的也是
外國的突出人性
因為中國人認為國比人大,國家比個人重要.而中國的體制黨就是國,國就是黨.所以突出黨性就是突出國格
而外國人則追求個人比國家重要.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3169963
新華社選發八張年度台灣照片: 田中千惠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3169473
Letters from Iwo Jima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古士塔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您說:日本都能拍出「硫磺島來信」,......

其實這部片是美國拍的,由老牌演員克林伊斯威特所導演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2728951
遺憾集結號沒在台灣上演
    回應給: 叼根稻草看夕陽(saxphonewang)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所以我無法真正了解該電影情節. 我只是從前貼張鳴等文章的內容去談的.

不過, 從台灣不可能批准集結號上演, 大陸不可能批准英烈千秋(主題是張自忠抗日, 由原國府立法委員[國提]柯俊雄主演), 便知道"了解"是不可能的. 而且兩方都把"人"當作國家與民族的工具, "人"不是哲學的目的, 而異化為手段. 這點, 三黨是一致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2724896
一則順口溜
推薦2


Guod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lukacs
沙包

過年時聽到的,博君一笑:

看了《色戒》,知道女人不能相信;

看了《投名狀》,知道兄弟不能相信;

看了《集結號》,知道組織不能相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2722440
有没有看过啊?值得怀疑
推薦0


saxphonewang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人总是爱扯并不了解的东西,

集结号与国共之争的内战政治议题,好像没啥关系,。

看过的人都知道 这是一部讨论牺牲,而后救赎的电影。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2721674
工人淺見
    回應給: Guoding(Needoak) 推薦1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沙包

照小人看, 大陸不少人, 特別是青年一代, 除了把"人"當成貨幣的工具, 也還把"人"當成意識形態的工具. 只是這意識形態從魯迅的"禮"變成中共的"黨", 現在又變成空洞的"民族". 就像黃飛鴻電影裡的白蓮教一樣, 有時還要喊兩句"神功護體"!

作者大概不知道國軍也有忠烈祠, 而且嘛, 台灣解放之後大概不會拆除, 因為中共的對手KMT已經滅亡了. 康熙皇帝是可以祭祀明思宗, 追尊延平郡王的. 只要反台X, 就是擁護黨, 說的都是"孔夫子的話", 都是毛主席的同路人. 蔣前總統也是.

島內的人也不必得意. 從X vs X兩端來看, "對手"的人也不是人, 不是余孽就是走九(dog), 死不足惜. 這一思路, 不比祖國先進多少. 就是多賺幾塊美金而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2690758
張鳴的評論
推薦3


Guod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3)

lukacs
Guoding
古士塔夫

斯皮爾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台灣翻譯為《搶救雷恩大兵》,祈願兩岸和解,誰是同胞?

集結號響過,和平鴿能否飛起?

                           

    電影《集結號》的確是個好看的片子,有震撼的戰爭場面,入微到位的人物刻畫,逼真的特技效果,雖然有些地方看起來不免讓人想起斯皮爾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好人堆裏也有個因膽怯而走不動路的人,解放軍的服裝,由於事先交待了扒了俘虜的軍裝(屬於美軍的剩餘物質),因此怎麼看每個人的打扮,都像奧哈馬海灘的美國大兵,但是,整個片子還是挺中國的,因為關鍵時刻,總忘不了施放垂淚瓦斯,讓你眼圈不紅都不行。

    影片的背景,是歷史上曾經發生的決定中國命運的大戰,國共兩党,利用戰後大量的剩餘軍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打了一場規模和烈度都可以跟二戰媲美的戰爭,在中國歷史上,這場持續近四年的大戰,不僅僅戰爭規模大,而且使用的武器現代化程度最高,自然,戰場上死的人也最多。這場戰爭,在勝利者一方,堪稱戰爭藝術的傑作,過一萬年,當戰例講,都有的可說的,但是,如果站在中國人的角度來看,如此大規模的同胞間的廝殺,血肉橫飛,你死我活,幾十年過去,畢竟還應該想點別的什麼。

沒錯,我們必須認賬,在勝利者看來,對手是反動派,是阻擋歷史前進的東西,因此,必須乾淨、完全、徹底地消滅之,借用影片裏的一句臺詞,一個說,你殺人太多,念(指念佛)也沒有用。另一個回答說,我殺的都是反動派。言外之意,反動派不是人。不過,這種語境,理所當然,是戰爭發生當口的事情,為了動員,為了打贏,不得不往狠了說。仗打完了,死的都是中國人,在失敗者一方,上面也許有意識形態的信念,但是戰死的炮灰,絕大多數只是炮灰而已,他們並不知道為什麼要去赴死。戰爭相互廝殺的雙方,其實都是同胞兄弟,事實上,有的真是一個村的人,有血緣關係,甚至親兄弟,哥哥當了八路,弟弟變成了國民黨兵。

     應該說,這場戰爭,國共雙方戰死沙場者,在很多情況下都是一筆糊塗賬,累累填溝壑者,姓甚名誰,甚至連數目都是稀裏糊塗。沒辦法,儘管那場戰爭在中國歷史上的現代化程度很高,但那時的中國,畢竟還是一個黃仁宇所說,無法用數目字管理的國度,死人死成糊塗賬,也是沒轍。可是,死的炮灰,都是成年人,每個人背後,都有自己的桑梓和家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出生都有名有姓,現在都變了無名,只是是因為戰爭,這種情況不僅這邊如此,那邊也如此。但是,每個人的真實存在,其實是泯滅不了的,也就是說,這些人在這個世界上生活過的事實,是消滅不了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戰爭的雙方,都是人,對於國共內戰而言,都是中國人,活生生的中國人。

我們看到,在《集結號》裏,勝利者一方的戰士,人性得到了展現,有血有肉,有缺點,甚至都知道害怕了,不再像過去的戰爭片,戰士只是革命理念的體現者,更多地像抽象的符號。可是,戰爭失敗一方的戰士,卻依舊像一個個模糊的影子,只供我方的戰士射殺和毀滅,這些人,如果還是人的話,連動作和驚叫都那麼一致單調而且重複。在事實上,當年勝利一方的戰死者,還可能有個安身之所,各地還有很多紀念碑,但是失敗一方的戰死者,往往連屍骨都不知在什麼地方。

     無論如何,發生在幾十年前的那場中國人之間的大廝殺,是應該反思的,僅僅反思到不把戰爭變成遊戲乃至兒戲,多少展現一點戰爭的殘酷,還是遠遠不夠的,沒有對人性的拷問,沒有對人在戰爭中無奈命運的悲憫,無論場面多麼感人,英雄主義的悲歌響遏行雲,還是令人感覺,比起別人的電影界來,我們還是差了點什麼。同胞殘殺的悲劇,也許還是不能避免,和平鴿,最終還是不會被《集結號》喚來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2687101
YouTube連結是有效的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古士塔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如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2675081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