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gateway.com.cn/images/200703/10575.jpg
http://finance.people.com.cn/GB/70392/5634919.html
也許,從中國宣佈將建造大飛機那一刻起,波音、空客這對昔日競爭對手就開始走向了聯盟。他們聯盟的優勢,正是基於曾經彼此慘烈廝殺的經驗。
“中國確實是個挑戰”
2007年3月16日晚,美國加州貝芙麗山上,一所豪華別墅中正在舉行著一場小型晚宴。晚宴的主人是國際金融租賃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史蒂文·烏德沃爾哈齊,與他共進晚餐的,都是美歐航空業的重量級人物,其中就包括空客的首席執行官路易士·加盧瓦。
儘管加盧瓦在歐洲的業務正麻煩纏身,但他仍然趕來赴宴,這本身就說明了烏德沃爾哈齊在國際航空業獨一無二的地位。
這次晚宴的話題與國際航空業的未來有關。就在一個多月前,在美國鳳凰城舉行的美國航空運輸貿易協會年度討論會上,烏德沃爾哈齊的講話令所有在場的航空業CEO們都感到意外――他熱切地談論起了中國。
“他們想要坐到駕駛艙裏,絕對不會只甘當配角,他們想要當奧斯卡的主角。”他說的是中國,“雖然我現在還不會預見到他們將取得巨大的商業成功,但是我認為他們已經種下了希望的種子。”
隨後,烏德沃爾哈齊指出,中國的低成本將成為優勢。“要是在西雅圖,工人們需要健康保險,他們的孩子甚至需要牙醫保健。假如中國人能夠以更低的成本製造出大飛機來,那麼市場就會被低成本的解決方案所吸引,只要它品質在那兒。因此,中國對國際航空業確實是一個挑戰。”
空客與波音的攻防對策
講話的結尾,對於空客和波音應該如何應對,烏德沃爾哈齊給出了兩種對策。一種是防禦性的,另一種則是進攻性的。防禦性舉措就是要確保空客和波音作為最終組裝者、市場行銷者的角色,儘量能拖多久就拖多久。至於進攻性舉措,就是在技術上實現一個大的飛躍。波音和空客如果能夠在新的替代機型技術上有一個大的飛躍,就沒有人能夠超越它們了。
對於這兩種對策,烏德沃爾哈齊認為,任何一種措施都可能在波音替換737以及空客替換A320時,也就是2015年的時候採用。
對於防禦性對策,波音與空客實際上已經早有準備。事實上,無論是當年印尼的努桑達拉公司還是加拿大的龐巴迪公司,在試圖擠入大飛機市場時,都遭到了波音和空客的聯手遏制而胎死腹中。
當年,美國為了壟斷航空關鍵技術,還曾試圖買斷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的發動機,但最終沒有成功。可以說,波音與空客在這方面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如今,分析家指出,為了應對外來者,二者還很可能共同構築技術壁壘。
不過,既要爭取中國未來的大飛機市場,又要“延緩中國通過翻版仿製關鍵技術”,這對於波音和空客而言不是那麼容易。正如烏德沃爾哈齊自己所說的,“在全球化時代,你無法再像以前那樣餓死你的競爭對手,因此你無法阻止。”
至於技術性飛躍的進攻性對策,波音公司也曾嘗試過。上世紀80年代,擁有壟斷優勢的美國航空公司票價可以定得高一些,而且當時美國民用飛機市場主要在本國,供應商與用戶一起工作,技術先進的用戶推動著技術先進的供應商前進。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的波音就認定保持技術領先地位是競爭的主要角鬥場。
值得注意的是,據《美國航空航太》雜誌透露,如今波音公司駐莫斯科的代表處也一直在十分關注俄羅斯優秀飛機設計師和工程師的資料,最終很可能將這些人才集結在波音旗下。而空客把320總裝生產線設在天津,也有爭奪航空技術人才的潛在含義。
政府補貼的悖論
“中國製造大飛機面臨重重阻礙”,這是美國最新一期《航空和空間技術週刊》一篇文章的題目。文章指出,中國要在未來的15年裏製造大型商用飛機必然會面臨政治、商業和技術上的大量挑戰,其中政治挑戰尤為矚目。
文章認為,“如果沒有政府補貼而僅靠拷貝生產線,那麼距離生產性能可靠的大型商用機還差得很遠,更別說要應對國際航空公司老闆們挑剔的眼光了。可一旦中國政府給予補貼,那麼美國就會發火,一定會依照世貿協定相關條款對付中國。”
《航空和空間技術週刊》的評論恰恰來自波音與空客以往的競爭經驗。組建于上世紀70年代初的空客從誕生之日起就不是簡單圍繞商業競爭來運作的。在空客與波音近30多年的較量中,其背後的核心角色一直都是歐美政府。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兩家公司就補貼問題爭論不休,歐美領導人出訪各國時也不忘就購買飛機展開遊說,就是最好的例證。
海灣戰爭後,波音與空客進行的這場戰爭規模和範圍不斷擴大。
當時美國總統克林頓動員了他的整個政府甚至利用美國外交政策為波音公司和麥道飛機公司贏得了沙特60億美元的訂單。眼看著生意要被人搶走,時任法國總統密特朗巧妙地向沙特國王法赫德提出了其頗為關心的巴勒斯坦問題,而克林頓政府則同樣以鄰近地區政策做出了回應。
1994年3月底,波音與麥道獲得訂單已成定局,但他們都知道,如果沒有白宮,這場戰爭是無法打贏的。因此,訂單的簽署不是在當時的波音總部西雅圖或麥道的加州長灘,而是頗具象徵意義地選在了白宮。
在訂單的簽署儀式上,克林頓意味深長地說道:“這次勝利應該歸功於美國大兵而不是工廠的工人,這是美國實力與影響力的一大勝利。”作為簽署訂單的另一方代表,沙特國王法赫德的侄子班達爾·賓·蘇爾坦則這樣回應道:“上天註定你們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
不過對於克林頓充當推銷員的事,美國國內也引起了諸多爭議。很多美國人認為,總統應該做一些比到處推銷飛機更重要的事。當時《華盛頓郵報》的一位專欄作家甚至撰寫了一篇評論批評這種“極端商業化”的行為。文章的結論是,這有損于總統的形象。
然而,就像法國前總統密特朗把自己描述為空中客車最大的推銷員一樣,克林頓也樂於為波音公司做同樣的事。因為他知道,再沒有別的地方更能像波音公司這樣象徵美國的經濟實力了。
2002年版的《美國航空航太產業未來委員會最終報告》中這樣寫道,“航空航太工業是美國經濟領域內一支強大的力量,是全球市場最有競爭力的部門之一。航空航太工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以上,並提供1500萬個以上高品質的就業崗位。航空航太產品提供比其他任何生產部門都高的貿易盈餘。”(王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