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中國星火論壇
市長:古士塔夫  副市長: lukacsGuoding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中國星火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經濟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中國滬杭寧高鐵及廣九新列車組圖
 瀏覽3,348|回應12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廣深鐵路高速列車--機車為瑞典承造  時速230km

滬杭寧高鐵,新幹線車頭,目前行速每小時250km。









<<<<<<<<<<<<<<<<<<<<<<<<<<<<

廣九鐵路新列車--日本近畿重工承造。





中國的高鐵變成八國聯軍了。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2127300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世界银行解读中国高铁:建设成本为别国2/3,票价为1/4到1/5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世界银行解读中国高铁:建设成本为别国2/3,票价为1/4到1/5

字号:
2014-07-11 08:13:07
关键字 >> 高铁中国高铁高铁成本高铁票价高铁里程世界银行高铁世纪观察者头条头条

世界银行昨天发布中国高铁分析报告,对中国在短短6、7年时间里建成1万公里高铁网(按时速250公里/小时计算)的成就进行了解读。报告指出,中国的高铁建设成本大约为其他国家的三分之二,而票价仅为其他国家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世界银行分析称,除了劳动力成本较低外,高层规划和规模效应也是中国高铁如此廉价的重要原因。文章举例称,虽然中国引进了德国的板式轨道制造工艺,但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且产量很大,因此中国制造该产品的成本比德国产品低三分之一左右。

中国已建成一个总里程超过1万公里的高速铁路网 

中国已建成一个总里程超过1万公里的高速铁路网

中国高铁低成本引人注目

截至2013年年末,中国已建成一个总里程超过1万公里的高速铁路网,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也超过了整个欧盟地区的高铁网。而世界银行的最新研究论文称,

除了里程惊人外,中国高铁的低成本也引人注目,至多只有其他国家的三分之二。

世界银行的报告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将高铁定义为最大速度为250 公里/小时及以上的铁路。按此定义,中国的高铁项目始于2003年,首条高铁为秦皇岛与沈阳之间404 公里的线路,最高时速为250 公里。2008年8月,北京至天津的高铁开始营运,成为首条时速350 公里的新一代高铁。截至2013年12月末,设计时速为200 公里及以上的铁路已贯穿或即将贯穿中国的大部分都市区。

中国历年高铁里程

中国历年高铁里程

对2013年末27条运行中高铁建设成本的分析显示,各条线路的单位成本差异很大。设计时速350 公里的线路单位成本为每公里9400万至1.83亿元。设计时速250 公里的客运专线(个别除外)的单位成本为每公里7000万至1.69亿元。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包括工程筹备、土地、土建工程、轨道工程、车站工程[但只含部分大车站],四电工程,机车车辆,维修场站,以及建设期利息等成本):时速350 公里的项目为1.29亿元/公里;时速250 公里 的项目为0.87亿元/公里。

相比之下,欧洲高铁(设计时速300公里及以上)的建设成本高达每公里1.5-2.4亿元人民币。加利福尼亚州高铁建设成本(不包括土地、机车车辆和建设期利息)甚至高达每公里5200万美元,约合3.2亿元人民币。

中国高铁网示意图(截止2013年底)

中国高铁网示意图(截止2013年底)

票价仅为其他国家的1/4到1/5

与建设成本相比,中国高铁的票价更是低的惊人。

根据现有中国铁路的列车时刻表(2014),繁忙线路上每天平均有70至100对高铁列车运行,而且在交通高峰期间,每小时多达8对列车。据估计,此类线路上的交通密度为两千万至三千万名乘客。

交通密度处于中等水平的线路,每天有40至50对列车运行。部分高铁列车仅在大城市停靠,而其他列车在中间城市也会停靠。

根据2014年1月《人民铁道报》的统计,高铁平均上座率为70%。时速200-250公里、300-350公里高铁二等座票价分别为0.28、0.48元/人公里。该价格为传统特快火车票价的三到四倍,但低于或与打折机票价格差不多,低端票价与城际巴士的费用相当。该票价与世界其他国家同等高铁票价相比,只有其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根据官方旅行网站,法国每公里1.5-1.95元人民币;德国:约合2.11元人民币;日本:约合1.8-1.93元人民币)。

2013年中国在建高铁成本

2013年中国在建高铁成本

欧洲高铁成本

欧洲高铁成本

欧洲高铁成本

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该论文指出,影响高铁项目建设成本有若干因素,其中主要因素包括线路设计速度、沿线地形、天气条件、征地成本、多采用高架桥代替路基的方式、大跨度桥梁建设以及大型车站建设等。

中国之所以具有较低的单位成本,原因不仅在于劳动力成本较低,而且还在于其他几个方面的因素。从规划层面来说,颁布可信的中期计划——中国将在6至7年内建造高铁里程达10,000公里——激发了施工单位及设备供应团体的积极性:迅速提升产能和采用创新技术,以利用与高铁相关的大量施工资源。由于相关施工单位在机械化施工及制造过程中开发了很多具有竞争优势的本地资源(土建工程、桥梁、隧道、动车组等),因此大大降低了单位成本。

此外,庞大的业务量以及可以采用摊销资金投入的方式购买可用于多个工程的高成本施工设备,也有助于降低单位成本。虽然中国引进了德国的板式轨道制造工艺,但由于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且产量很大,因此中国制造该产品的成本比德国产品低三分之一左右。

中国往往倾向于采用在高架桥上铺设轨道的方式,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拆迁成本和减少占用农田,同时也能减轻对环境的影响。中国双线高铁的高架桥建设成本在每公里5700至7300万元之间。通过采用标准化设计及标准化制造工艺铸造横梁和在高架桥上铺设,保持了低成本。

这篇研究论文是世界银行中国局的交通运输专题系列之九。论文称,世界银行在中国贷款支持了6条时速200至350公里的铁路项目。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Project/2014_07_11_245715.shtml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5135550
Tiangong-1 launch betrays China's earthly ambitions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Chinese soldier stands beside Long March II-F rocket loaded with China's unmanned space module Tiangong-1 at the launch pad in the Jiuq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er, Gansu province on Wednesday China has always seen its space programme as a crucial element of its status as a great power
The successful launch of the Tiangong-1 space station by China is an event of huge geopolitical significance, just as the orbiting of China's first astronaut was in 2003.

It can be argued that China's achievements, though impressive, only demonstrate how far China lags behind Russia and the US.

Russia after all launched its first cosmonaut in 1961 and its first space station in 1971. The US achieved these landmarks in 1962 and 1973, and, at just over eight tonnes, Tiangong-1 is smaller than the American Skylab station launched in 1973.

But to focus on the 40-year gap is to ignore what lies behind China's space programme, 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determination to achieve a series of dramatic space objectives that will confirm the country's status as a new superpower.

The space programme also offers clues to the thinking behind China's long-term foreign policy goals and its strategic logic.

Reaching for the stars

Chinese acquisi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is not just for their intrinsic value, but because the leadership see them as symbols that distinguish great powers from their competitors ”

In 2007 China put the Chang-e 1 satellite into orbit around the Moon. It surveyed the Moon for two years before being deliberately crashed into the lunar surface in March 2009 as part of China's research into developing a robotic craft to return lunar samples, a mission likely to take place around 2014.

In 2017 China is due to land a lunar rover and there are longer term plans for a manned lunar base. In 2013 Yinghuo-1, a joint Chinese-Russian robot probe to Mars, will be launched.

The manned space programme is crucial to achieving China's long-term political goals.

The successful orbiting of a "taikonaut" (Chinese astronaut) in 2003 was a dramatic assertion of China's rise. China became only the third country in history to orbit one of its own astronauts using a domestic launch technology.

China plans to orbit its own 60-tonne space station by 2020 and the purpose of the series of smaller Tiangong stations is to develop expertise in docking manoeuvres and longer term human spaceflight.

The Tiangong-1 is an essential step toward the goal of building a space station.

Going it alone

China is the only country currently building a space station by itself, and with a clear plan to land humans on the moon.

Satellites and Launchers

  • China is now launching satellites more frequently than the US
  • It is rapidly completing the BeiDou 2 satellite system, to provide high-accuracy positioning services for users in China
  • Complete BeiDou 2 constellation will be made up of 35 satellites with five in geostationary orbit
  • China has launched 11 remote-sensing satellites (eg gathering visual data from space) since 2006
  • It has a family of highly reliable Long March launchers and three operational launch sites
  • In 2007 a ballistic missile launched from a mobile launcher intercepted and destroyed an ageing Chinese weather satellite

The US, Russia, Japan, Canada and Europe are collaborating on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partly in order to share costs. China's determination to put its own space station into orbit has only been strengthened by the US's vetoing of its repeated attempts to join the ISS.

China is in the same situation as the US in the 1960s, where the space programme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achieving national political and technological goals.

It wants its space successes to reflect China's ambitions, rather than being shared with other states.

And President Obama's decision last year to reverse the Bush administration's decision to resume manned lunar expeditions has left China as the only country committed to achieving this goal in the medium term - it is likely to achieve the goal soon after 2020.

It will do this thanks to fruitful collaboration with the Russian and European space industries - the Chinese capsule is almost identical to the Russian Soyuz - and despite US restrictions on transferring space technology to China.

Statement of intent

The Tiangong station will see a number of rendezvous missions in the next two years. The unmanned Shenzhou-8 spacecraft will aim to achieve China's first space docking with the Tiangong-1 station, with docking manoeuvres controlled from the ground.

 In 2012 Shenzhou-9 and Shenzhou-10 - the two other spaceships scheduled to dock with Tiangong-1 - are set to carry crews of two or three to the Tiangong space laboratory. These may include China's first female astronauts.

The true significance of Tiangong-1 is that it is a statement of China's intent to achieve superpower status.

Chinese acquisi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aircraft carriers, high-speed trains, anti-satellite systems and so on is not just for any intrinsic value they possess, but because the Communist Party leadership see them as symbols that distinguish great powers from their competitors.

In this regard, what is significant about the manned space programme is that only superpowers have achieved this capability, and Tiangong-1 and its successors are for China, symbolic proof that China is emerging as a 21st Century superpower.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720552
新疆, 通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直到伊朗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外媒稱中國高速鐵路具備重要軍事戰略意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14 12:31:49  


 
  中伊(中國-伊朗)鐵路

  2010年10月,中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伊朗交通部長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簽訂一項協議,開始建造中伊鐵路。該鐵路始於中國新疆, 通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直到伊朗,然後一分為二,南線進入海灣地區,西線到經土耳其進入歐洲。此前,中國和伊朗簽訂一項20億美元的協議,在伊西部建設鐵路系統,該系統會繼續向西進入伊拉克,最後與叙利亞、土耳其及地中海沿岸國家相連。

  中土(中國-土耳其)鐵路

  同在2010年10月,中土關係升級為“戰略夥伴關係”,兩國簽署協議,建設從土耳其到中國的高速鐵路,提升兩國軍事關係,並與中國(取代以色列和美國)進行了“安納托利亞之鷹”例行北約空戰演習。中國將增加300億美元資金,建設一條7000公里,跨土耳其的高速鐵路,另外還將升級連接土耳其和巴基斯坦的鐵路,規劃一條沿凡湖到巴基斯坦的鐵路。此外,中國還邀請保加利亞和土耳其一起,加入歐亞高速鐵路計劃。中國還提供了大量建設貸款,以換取使用保加利亞的河流、海港和機場,作為通向西歐的交通樞紐。

  鑒於中土戰略夥伴關係和預計的未來軍事演習,中國鐵路可提升解放軍的軍力投射及在中東和更廣闊黑海地區的存在。除2010年10月“安納托利亞之鷹”軍演期間中國戰機出現在黑海地區上空外,11月初,中國特種作戰部隊還在土耳其突擊隊學校進行了一次聯合演習。解放軍空軍前往土耳其時要在伊朗加油,未來,高速鐵路可以進行後勤支援和戰備物資的運輸。

  中伊(中國-伊拉克)鐵路

  中國正建設橫跨歐亞大陸的鐵路,但由於安全局勢及美國和北約部隊的大量駐軍,伊拉克和阿富汗仍有大量的無道路連接地段。但美國撤軍後,中國便會推動聯合國維和行動接管,部署解放軍保護中國的能源和戰略利益。中國在阿富汗的艾娜克銅礦和伊拉克的各種油田和天然氣田投資了34億美元。中國還可能利用上海合作組織來加強區域合作,建設經阿富汗到伊朗,最終連接伊拉克的鐵路。中國和伊朗兩國無意加入由西方主導的活動,如歐高亞走廊(也被稱為“新絲綢之路”)。相反,兩國想要建立自己的項目,不受西方利益或制裁限制。

  解放軍正在以鐵路為手段,為解放軍空軍以及兵力投射提供後勤支持,以此積極提升其遠程作戰能力,因此穿越這條復甦絲綢之路的新“東方快車”,將會對美國以及西方國家在該地區利益產生重大的軍事和戰略影響。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626678
關於中國高鐵的最佳分析文章
推薦2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lukacs
Guoding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7078?page=1

2011年02月23日 07:15 AM

刘志军的高铁遗产

 

我初到中国的时候,刘志军刚刚当上中国铁道部长。八年来,我无数次乘坐中国火车到各地旅行,既坐过又脏又乱的普通列车,也坐过现代化的“和谐号”,将来肯定还会坐世界领先的京沪高铁。不过,中国高铁之父刘志军却没有机会以铁道部长的身份看到京沪高铁的开通了。

根据报道,他因在铁路建设中的“严重违纪行为”而落马下台,有永远出不来的可能。一直对中国高铁寄予高度关注,也确实没少加以表扬的世界媒体,在这个爆炸性的消息面前多少有些震惊。不过,作为新干线旁边长大的日本人,我倒觉得此事不值得大惊小怪,它只是把日本的某段历史重演了一下而已。正如《国际歌》的第四段歌词,“矿井和铁路的帝王,在神坛上奇丑无比”,中国和日本都一样。

1955年,曾参加策划“九一八事变”的十河信二被任命为日本国有铁道总裁,相当于铁道部长。当时日本的铁路和火车全是战前留下来的旧货,其水平连印度的都远远不如。国际上,铁路界因为受到汽车和飞机的竞争而越来越边缘化,成为典型的夕阳产业。但是71岁的十河信二从一上台就决定建造一条新的高速铁路,把东京和大阪之间的路程从8小时减少到3小时。这条铁路将采用电力作为动力,两条铁轨之间的距离也与之前的标准完全不同,因此被称为“新干线”。此前日本不但没有建设过这样的铁路,连试验都没搞过。再加上根本没有人投资,从总工程师以下的日本国铁所有职员都不相信新干线的可行性。

但十河还是决定一意孤行,他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赶跑了铁路总工程师,任命自己的亲信岛秀雄接任。面对国会议员的质疑,十河一面辩护说“只是在进行原有铁路的改造工作”,一面利用媒体大作广告,最终争取到了新干线项目。后面的事情更为惊人,根据岛秀雄的设计方案,会计师计算出新干线需要3800亿当时的日元才能建成,远远超过日本的承受力,国会不可能通过预算。

十河则命令会计师做一份假账交上去,欺骗国会说只需要1900亿,而且有办法借到世界银行的贷款。世界银行本来明确禁止投资新干线这种试验性项目,但十河把国铁在其他项目上的开支挪用过来秘密用于新干线项目,让世行相信新干线的修建异常顺利,于是贷款顺利到手。新线于1959年开工建设,建到一半时资金就用完了。正好此时十河信二的任期已满,他对首相池田勇人说:好了,世界银行的钱都借了,你看着办吧。

十河的行为有严重违法嫌疑,池田当然知道。不过由于借了世行的巨款,日本的面子问题让他别无选择,于是只好从国库中拿出巨额资金用于新干线。在进行了3800亿日元的投资后,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从东京到大阪的“东海线”于1964年10月1日通车。已经79岁的十河没有出席通车仪式,因为他已于此前被赶下了台。他的新干线和特有的“光”号列车却从此成了与富士山并提的国家象征,70年代从日本寄往欧洲的圣诞贺卡上,有一半都印着新干线的照片。

1978年,邓小平坐上了“光”号列车,他评论说:“速度很快,就像推着我们跑一样,我们需要跑。”但他并没有在中国引进这种技术,因为日本铁路正在亏本运营。1987年日本国铁民营化改革时,国铁负债已经高达2270亿美元,负责铁路建设的国企“日本铁道建设公团”也欠了410亿美元,两个公司的总负债超过全国GDP的7%。不过,政府未必为此感到后悔,因为便捷的交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目前,日本正在推动建设一条采用更先进的磁悬浮技术的“新新干线”,它将把东京到大阪的时间缩短到仅一个小时多一点。当然,5年建成新干线的奇迹是不会再有了,新新干线最早也要到2027年才能建成。

刘志军堪称中国的十河信二。2003年我第一次坐中国火车的时候,感到火车又脏又乱,十分落后,而且真正要坐车的时候总是买不到票,与新干线有几十年的差距。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媒体上不断展开宣传,我才开始注意到铁路的变化。2007年发生了中日关系中的大事,日本川崎重工的E2高速列车克服中国“愤青”施加的强大压力,落户中国铁道,成为“和谐号”动车组CRH2型。按照媒体的宣传,“和谐号”都是由中国自行生产的,日方合作伙伴也没有表示反对。但我登上CRH2列车一看,发现洗脸盆上贴着塑胶纸,纸上写着“水”和“洗手液”。偷偷揭开,洗脸盆上原来的日文说明漏了出来,让我感到十分亲切。洗脸盆毕竟是一个简单的部件,从这个细节可以猜测,这列火车的国产化率不会很高。这个情况显然不是我一个人发现的,左派也把刘志军当做“汉奸”“买办”,把CRH叫做“耻辱号”,指责刘不买中国研制的“中华之星”等高速列车而买日本货。现在刘倒台了,“乌有之乡”的左派们非常高兴。

川崎和西门子的股东们也有理由感到高兴。2004年中国引进第一批时速250公里的动车组之前,刘志军把全国铁路装备制造商召集到北京——铁道部保持了计划经济体制,这些人全是他的下属——并告诉他们,这次的谈判由我领导,你们谁敢跟外国人接触就不要干了。在谈判中,刘志军成功使供应商相信,自己手里将掌握全世界一半的铁路建设资金,能决定每一个的前途。

为了取得更多的订单,日本人、法国人、德国人和加拿大人在夏天的北京互相批斗,把几十年来互相搜集的情报提供给了铁道部,价格越降越低。最后,西门子公司的代表成了唯一不能与中方达成共识的人,而最终结果是——日法加三国各得一部分订单,德国人一点没有,于是西门子的代表回国后就遭到了解雇。三年后铁道部招标购买时速350公里的真正高速列车,西门子报出的价格竟比三年前的250公里列车还便宜,还承诺以8000万欧元的价格出售全车制造技术,这样刘志军就可以向媒体宣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了。刘志军还按西门子出的价格买了川崎的车,也买了全套制造技术。

2010年7月,铁道部下属的工厂推出了中国第三代动车组CRH380,世界上最快的有轮子的火车。这种车又分ABCD四种型号,其中A型来自川崎,B型和C型出自西门子的技术。与前面两代,这种车理论上是中国自行研制出来的,川崎和西门子除了出售中国还不能自制的一些零件之外,不能获取任何收入。高铁的技术转让世界上有很多先例,但出现这样的结果却是从来没有过的。FT中文网已经发表了7篇分析和12篇专栏文章来讨论这一现象。

出人意料的是,川崎和西门子不但放弃了在中国起诉铁道部的努力,甚至当中国向国外销售CRH380的时候他们也不准备这样做。这不仅是因为双方已经签署过了技术转让协议,还因为中国对许多关键的技术进行了改造,比如说日本列车的车头是用许多块钢板拼起来的,中国则依靠上海郊区的一台世界最大的水压机直接压出来;中国还利用秦岭的风洞测试了车头受到的空气阻力,并对其形状进行了修改。更重要的问题是,中国修改后的设计允许山寨的列车比原型车运行的更快,因此即使告到美国、英国的法庭去,法庭也未必判中国侵权。

光是列车速度提高这一点还不足以使中国高铁受到太多关注,高铁的精髓还在路本身。其实中国早就决定在北京和上海之间修建高铁,只是在是否采用磁悬浮技术的问题上争论了二十年而已。刘志军绕开了问题,他既不建“高铁”也不提京沪线,而是利用每年春运人们抱怨买票难的时机,在其他地方开工修建所谓“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第二双线”,建造完了之后再宣布其为高铁。北京到广州的“客专”几乎建在一座从北京延伸到广州的没有弯曲的大桥上,CRH列车可以用380公里的速度跑完全程而无需减速,石家庄和太原之间的客专更是用一个隧道穿过了整座太行山。

相比之下,日本的“东海线”有许多转弯,列车必须减速才能通过,它的真实速度只有刘氏“客专”的一半多一点。刘的手法取得了奇迹般的成功,为数众多的反高铁派很少注意到客专和城际铁路的开工,只有在“高铁”二字出来的时候才会表达自己的观点,那时高铁已经接近通车,说什么都晚了。

“客专”本身才是中国优于日本和欧洲的地方,但它的代价是非常高昂的。刘氏客专在最便宜的地方也要7000万元才能造1公里,到了山区和地价高的地方,造价达到每公里1.3亿元以上。为了建设规划的1.8万公里客专,刘至少要两三万亿元的投资,而2004年的铁路投资仅有可怜的516亿。刘可能不太擅长作假帐,所以他把手头的所有项目集中起来,用老办法威胁银行——要么多借给我点,要么我就从别处借。2007年,刘在银行的支持下把投资增加到2000亿元,但好戏还没开始。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中国政府提出了4万亿救市计划,刘的高铁蓝图获得中央认可,得到了1.5万亿额外支持。于是从2009年开始,铁路投资超过了7000亿元,超过了军费,超过了刘上台前十五年的总和,刘终于实现了自己“控制世界上一半铁路投资”的预言。此时刘志军的谈判艺术又有了进步,他把钢铁公司和水泥公司的代表叫来投标,失败者不仅一份钱拿不到,还将无法再用火车运输自己的产品。

刘在8年里一共修建了1.8万公里铁路,相当于原有线路的四分之一,其中客专有7000公里。现在正在建设的铁路长度为3万公里,其中客专1.3万公里,大部分将在2011年通车。以后,从北京出发,8小时就能到除了海口、拉萨和乌鲁木齐之外的任何一个省会。由于已经开工,这些铁路没办法停下来,今年的铁路投资仍将达到历史最高的8500亿元。刘志军唯一没能开工建设的高铁是从兰州到乌鲁木齐的“兰新第二双线”。但就在昨天,哈萨克斯塔总统在北京签署了协议,由中方负责修建阿拉木图到阿斯塔纳的高铁。据说这条铁路将采用中国的标准,可以连新疆却不能连俄罗斯,这对中国的地缘政治意义很大,可能促使中方再花钱把兰新第二双线也修起来。未来,越南、蒙古和巴基斯坦也都有可能通过改造自己的铁路来加强与中国的联系,中国肯定会一一满足他们的要求。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铁道部还将得到更多的投资。

可惜的是,铁道部并没有像石油企业一样,把巨额投资用在改善员工的收入上。我做了这么多年火车,没见一个列车员说过领导的好话,大家都对低水平的工资非常不满。一位列车长对我说,他原来是首钢的职工,首钢搬走时为了离家近而调到了北京铁路局,现在的工资只有原来同事的四分之一。他认为,刘“跨越”——刘志军因为经常说铁路要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得的外号——眼里只有铁路,从不考虑职工的感受。在刘的领导下,铁路职工的生活水平降到了1923年二七大罢工以来的最低点,经常连续一两个月在列车上度过,连饭都吃不好。更糟糕的是,刘志军在人事上也是雄心壮志,说撤铁路分局就撤铁路分局,谁要是对领导不满意,就会马上失去体制内的铁饭碗。

“刘跨越”的政治生命结束了,铁路的难题却刚刚开始。铁道部和铁路网如何处理?在日本,新干线修建完成之后一直亏损,直到日本经济起飞后的八十年代才开始盈利,于是政府就在1987年对国有铁道实施了民营化改革。按经济规律说,中国铁路迟早也应该民营化。但刘志军造成的局面比十河信二要复杂得多,因为他的高铁网太超前,对经济规律缺乏尊重,难以实现盈利。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如果中国的铁道部改制的话,改造出来的新铁道公司可以破产吗?如果它被禁止破产,那它就还是铁道部;如果可以破产,这个负债率为70%的公司离破产就没多远了;如果把“坏的”资产拿走,只让“好的”资产上市,那中央政府通过银行借给铁道部的2万亿元资金就收不回来了。此外,铁道部还凭借着自己的“永远不会破产”的形象获得了大量商业银行投资,如果这个条件消失,投资的资金链也将断裂,政府可能需要花更多的钱来救市。在中国,欠人家两万元会带来很大的压力,欠两个亿就要轻松得多,欠两万亿根本就等于绑架了债主。接替刘志军的新部长,其实一点压力都不用有。

撤销铁道部还将面临政治上的挑战。日本国铁民营化运动的裁员人数是44万人,而且国铁本来就是企业,中国的铁道部则是政企合一的“铁道省”,拥有自己的警察、法庭和检察院,其职员们普遍认为自己不但不应该被裁员,反而应该为八年来的辛苦获得补偿。民营化,这一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将带来社会的动荡,甚至可能发生那位列车长所想象的“全路大罢工”,或局部的混乱。中国准备好了走过这个痛苦的过程吗?

或许,解除铁道部对中国的“绑架”,要比铁道部“绑架”中国困难十倍。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533885
中国拟在哥伦比亚建造铁路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年02月14日 07:16 AM

中国拟在哥伦比亚建造铁路

 

中国正谈判建设一条与巴拿马运河形成竞争的运输干线,即连接哥伦比亚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岸的铁路。哥伦比亚方面还希望,此举将刺激华盛顿方面推动美国国会批准美国-哥伦比亚自由贸易协定。

“这是一个切实的提议……而且已相当深入,”哥伦比亚总统胡安•曼努埃尔•桑托斯(Juan Manuel Santos)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中方)已对每吨运输成本、投资成本等进行了研究,一切都没有问题。”

这条正在酝酿中的铁路,是中国向发展中国家放贷越来越积极的最新例证。过去两年间,中资银行向发展中国家放贷总量超过了世界银行(World Bank)。

上述“干运河”全长220公里,将从太平洋海岸延伸至卡塔赫纳(Cartagena)附近的一座新城市,进口的中国商品将在那里组装,然后再出口至美洲各地。回程时,船舶将把在哥伦比亚采购的原材料运往中国。

“我不想制造夸大的期望,但这一切意义重大,”桑托斯表示。“亚洲是全球经济新的发动机。”

哥伦比亚一直梦想着建造一条可以替代巴拿马运河的运输干线。该国是美国在南美洲最亲密的盟友,但哥方对美国迟迟不批准一项自由贸易协定感到失望,两国政府4年前就已签署该协定,但美国国会至今未予批准。

与此同时,中国-哥伦比亚双边贸易额已从1980年的1000万美元,增至2010年的逾50亿美元,使中国成为哥伦比亚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

“哥伦比亚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我们将该国视为通往拉美其它国家的门户,”中国驻哥伦比亚大使高正月表示。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看到的文件,上述项目只是中方一系列提议之一,这些提议将提振哥伦比亚与亚洲之间的交通联系,同时改善哥伦比亚陈旧的基础设施——这也是桑托斯政府的首要任务之一。

中国和哥伦比亚的官员们表示,围绕一条791公里的铁路和扩建太平洋港口布埃纳文图拉(Buenaventura)的谈判最为深入。这个76亿美元的项目由中国国家开发银行(Chinese Development Bank)提供资金,中国中铁(China Railway Group)负责运营,建成后每年可把至多4000万吨货物从哥伦比亚的经济腹地运至太平洋港口。重点将是运往中国的煤炭。

哥伦比亚是全球第五大煤炭生产国,但目前多数煤炭通过大西洋港口出口,尽管太平洋彼岸的需求增长最快。

译者/和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506770
德國之聲:中國將助伊朗修建5300公里鐵路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09.02.2011 | 14:00 UTC

伊朗称中国将在伊投资130亿美元修铁路

伊朗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公司在其网页上透露,中国已经和伊朗签订了总额130亿美元的协议,将为伊朗扩建铁路网络。该公司网页上还写道,这一协议涉及的铁路线路总长有5300公里,协议是在一个中国代表团此前访问德黑兰时签订的,但是并没有提到协议的具体签订时间和项目开工时间。

中国是伊朗石油的第二大买主,仅次于日本。长期以来,中国参与了不少伊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据路透社报道,两国间的贸易总额达300亿美元,此外还有通过阿联酋进行的间接贸易,价值约70亿美元。联合国对伊朗采取的经济制裁导致西方国家在伊朗的投资减少。 

=================

廿一世紀的3B鐵路?(北京、拜占庭、柏林?)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497802
太傳奇了
    回應給: 沙包(solpao) 推薦0


Guodi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又當共青團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又當中國國民黨第12次全國大會代表...truth(?) is stranger than fiction...

 李占群 1942年9月出生,湖南祁东县人。大专文化。系中国北京亚视艺苑文艺研究员、世界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亚太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经济发展调研办公室调研员、中国国际专家学者联谊会会员、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爱国使者。主要业绩:出生于一个农村革命家的家庭,父母早年与任弼时和陶铸等革命家在一起从事地下工作。因此自幼热爱中国共产党,向往共产主义。八岁时参加儿童团,并被土改工作队授予团长职务。五岁开始上学,在学校当学生会长,1955年在《新少年报》上发表《我的母亲》一文,被聘为通讯员,并以发明插秧机参加全国由胡耀邦主持的青少年发明家大会,大跃进时代由公社油印了诗词对联二十多联(首),任学校共青团支书、县团委委员,参加了县办小报的创刊。196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从师院肄业而任教。同年底支边云南,至文革前夕,先后创作演出剧本曲艺四十多个,在海内外《红旗》、《人民日报》、《人民文学》及(泰)《京华日报》等,发表了各种体载的文章四五十篇(首)。1964年当选为共青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文革开始后曾进言毛主席不要让军介入。1968年支左缅共。发表了《论缅甸革命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文章,受到了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批判;但却受到了缅甸人民的拥护。虽被召回,因而不久又赴海外工作。在港台各地从事国家和平统一的活动,发表了歌颂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种体载的作品,把近两千万海外华侨的心拉向了中国大陆这个方面,为中国加入联合国和国家的统一大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过周恩来总理当面的口头表扬。1978年毛泽东仙逝,曾进言华国锋结束文革,解放老干部。亦同时在海外发表了关于国家统一的文章。1981年被台湾国民党选为12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虽然曾倡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做法,与共产主义的理想相悖逆,但却因此而缓解了两岸的关系。同年十月从台回国后,被作为特务罪而被捕,在监长达18年多。于2000年初刑满出狱,在监时正逢中国改革开放盛世,赤心不变,积极撰写文章歌颂共产党、歌颂新时代。1992年以《建议国家设立国事监督机构》一文而获奖,并先后在《东方文艺》等报刊上发表了《司机的车》、《双眼皮》、《洒夫人》等作品,及论文《禁毒所思》,剧本《粉白血红》等等。其中以《站在海边过中秋》之作获1994年“鲁迅奖”。至此共获各等级奖60多个,其中国际金奖两个,特等奖10个,一等奖26个。入选《中国诗人三百家》和《中国十大诗人》作品集。出版了诗体小说《鲜红的枫叶》。长篇小说《大海捞针》论文《新概念婚姻与家庭》等。世纪初从事中国教育的研究,先后发表了《小论人才》、《素质教育重在基础》、《关于对中小学生流失现象的探索》等十几篇论文。2002年中共十六大前夕,为赞扬“三个代表”的精神。撰写了《写在中共十六大前夕》一文,发表了《就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而言》、《试论社会制度与经济形势的关系》、《试论自学成才》、《漫话人生的奋斗与竞争》、《就关于反贪防贪的思索》以及《我给贪官写封信》、《从和谐说教育》、《也说学英语》等新作。入选了《科学中国人十年优秀论文选》、《中国专家论文精选》、《中华知名人士理论创新宝库》等巨著之中。被评为新世纪的优秀人才。应邀请“2002中华百业杰出人物庆典及国庆座谈会”、“北京知识界与中华杰出人物联谊会”、“2003年五一座谈会”和“2003年中国经济发展高层论坛会”等及2004年中国新闻人物座谈会,2005年开国将军部长及时代先进人物国庆座谈会等会议。名字入选《中国人才大典》、《中华名人》、《中国专家人名辞典》、《新时期杰出中国共产党人》等十几部人才大典之中。2006年荣获“全国十佳优秀文化工作者”称号,及《人民功臣》荣誉奖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346519
接受任务在缅甸从事革命工作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国将修泛亚高速铁路直通新加坡 需投资数千亿
2010年12月16日 15:25:28  来源: 中经网 【字号 留言打印关闭

  “国内的国有企业当然也可以参与,但会比较麻烦,需要在发改委和铁道部立项审批,耗时较长,相对而言,民企来做就轻松很多。”李占群透露,“铁道部对潇湘公司修建老挝铁路十分支持,在技术方面会给予全力支持。”

  李占群对中老泰铁路的预算是300亿元人民币,而他对整个泛亚铁路的投资预想是300亿美元。除了铁路,这300亿美元还将用于铁路沿线的一些投资项目。

  “老挝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说一不二’,投资铁路的回报可以得到保障。”李占群介绍,除了铁路,潇湘公司还将参与老挝铁路沿线的农林开发、工业开发及矿产开发项目,特别是老挝丰富的有色金属矿藏,潇湘公司将获得优先开采权。

  但到目前为止,潇湘公司在国内的注册资本仅有1000万元,股东仅有李占群等三人,公司也只是在今年4月份才成立。

  李占群并没有回避资金来源的问题,他介绍,项目资金一部分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供给老挝的300万美元援建资金,老挝将其中一部分转给潇湘公司建设铁路;另一部分来自中国政府对老挝的援助款项,两项共占总投资额的15%。剩余部分则由李占群在海外跟朋友募集,他表示,如果其他投资者感兴趣,他也十分欢迎。

  “铁路的回报当然不会很快,但我相信沿线的这些开发项目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李占群强调,他的海外朋友都对此非常感兴趣。据李占群透露,籍贯湖南祁东县的他经历丰富,早在1963年开始,就接受任务在缅甸从事革命工作,直到1981年才归国。或许这也正是这位68岁的老人为何能有如此丰富的资源的原因。

  “我们建设也不能光看眼前利益,应该看长远一些,像泛亚铁路这样项目对周边国家发展贡献极大,我对前景很有信心。”李占群坚定地说。

  献礼东盟共同体

  无论是泛亚铁路西线的中缅铁路,还是中线的中老泰铁路,都将完工的期限定在2015年。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区域合作研究室主任王玉主看来,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认为,两项工程是东盟共同体的“献礼工程”。2009年2月,东盟国家领导人在第十四届首脑会议上签署了《东盟共同体2009年-2015年路线图宣言》,提出在2015年建成东盟共同体目标。

===============

在羅伯特卡普蘭的「季風」用了一章(緬甸)提到了美國的這一類人;傳教士與傳教士的孩子,從事特工的事業。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340838
以中国的铁轨为标准一直修筑下去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国将修泛亚高速铁路直通新加坡 需投资数千亿
2010年12月16日 15:25:28  来源: 中经网 【字号 留言打印关闭

  然而具体实施起来并不容易。

  连接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泛亚铁路网,需要数千亿人民币的建设资金,按东盟原计划,由各成员国自己出资修建本国境内的泛亚铁路。资金问题对于大多数东盟国家而言,都是一大难题。

  此外,“作为一个提出了很多年的工程,几个国家之间铁路网互通的问题也提了很多年,却一直无法落实,除了这些国家的资金、技术的不足,更难的恐怕是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协调。”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教授王子昌向时代周报说道。

  在这种状况下,以中国为主导,引进中国技术和资本,成为泛亚铁路参与国的一个选择。

  “从中国开始,先修通到我们的边境国家,到时候铁路进一步地扩展,则由相关国家协商确定,从目前来看,这个路网不会涉及换轨的问题,都将以中国的铁轨为标准一直修筑下去。”王梦恕介绍,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将会采取“中国出技术、东盟出劳务,资金问题协商解决”的方式。

  不过,“中国提供技术、资金来建设泛亚铁路自然是有改善国际关系的政治考虑,但如果牵涉利益太多,也有可能带来不少的政治难题。”王子昌说道。一位中国进出口银行负责人在高铁大会中向本报记者表示,如果修建中国到东盟的客运高铁,会面临成本过高、运力过剩的问题,运营方可能要承担较大风险。

  中国民营企业潇湘公司的出现,为东盟国家修建泛亚铁路融资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民资开启融资新思路

  “中缅铁路我一直都在留意,现在招标都还没开始,两个月内开工不可能。”李占群是云南潇湘泛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该公司以中国民营企业的身份获得了泛亚铁路中线老挝段的投资经营权。李占群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潇湘公司的目标不仅仅是泛亚中线铁路,如果老挝段建设顺利,他还将参与其他路段的竞标。中老泰铁路老挝段从云南西双版纳磨憨口岸出境至老挝首都万象,新建路段总长530公里,设计时速为180公里,而万象到曼谷之间路段,则由现有铁路改造而成。

  1942年出生的李占群透露,他早在2005年就开始操作“中老泰”铁路,“当时泰国和老挝达成了协议,由泰国公司建造这个项目,我们铁道部得知之后,就动员我去跟他们合作,但几年过去了,泰方的资金迟迟无法到位,老挝中止了和泰国人的合同,现在由我们来承担整个工程。”

  中国民营资本的加入,使得泛亚铁路的修筑有了一个重要的选择。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340820
中國將建通往泰國老撾高鐵 有望明年開工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將建通往泰國老撾高鐵 有望明年開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8 09:47:20  

  中評社香港12月8日電/昨天,泰國及老撾官員在第七屆世界高速鐵路大會上透露,中國和泰國、老撾已簽訂合作協議,將建一條連接中國、老撾、泰國的高速鐵路,有望明年開工,2015年建成。

  泰國:國會已批准這一項目

  京華時報報道,昨天,第七屆世界高鐵大會在北京召開。在開幕式上,泰國副總理素貼.特素班和老撾常務副總理沙瓦.淩沙瓦對中國與東盟國家合作修建中、泰、老、緬(甸)、新(加坡)、馬(來西亞)鐵路寄予厚望,希望早日開工、建成,以提振本國經濟,加強中國與東盟的經濟貿易關係。

  泰國副總理素貼稱,泰國國會已經批准這一項目。泰國政府今後3-5年內將重點支持幾個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其中就包括修建一條與中國連接的高速鐵路線。他透露,中泰兩國政府已經就高鐵建設計劃簽署了框架協議。借此次世界高鐵大會的機會,他將與中國官方及老撾官員就修建亞洲鐵路事宜進行協商,“相信連接中國-老撾-泰國的鐵路明年即可動工”。

  老撾:中老已簽訂合作協議

  老撾常務副總理宋沙瓦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對未來與中國在高鐵建設方面的合作充滿信心。他說,老撾已開通由西至東、由南至北兩條經濟走廊。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全面建成,中國與東南亞地區間的貿易往來不斷擴大,將促使中國和泰國、老撾等國經貿往來更加便利。老撾將通過開通合資公司的方式,開通由老撾首都萬象至中國北京的高速鐵路。目前中老雙方已簽訂合作協議,預計2011年開工,2015年建成。

  昨天,記者就具體線路走向、站點設置等問題採訪鐵道部有關負責人。該人士表示,具體內容目前尚不能通報。
...............

  張曙光介紹,“預計用5-10年的時間,高速列車的運營速度將有望突破400公里/小時,再用15-20年時間,突破500公里/小時也是有可能的。”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發展最快、系統技術最全、集成能力最強、運營里程最長、運行速度最高、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

  電子客票2012年全實現

  昨天,鐵道部運輸局客專技術部副主任詹子寧向第七屆世界高鐵大會提交的報告中指出,2012年底,電子客票將在全部高鐵線路中實現。

  報告說明,中國高鐵客運服務系統要為鐵路旅客提供出行前、進站、候車、登乘、中轉、出站和換乘等各環節中查詢、訂票、購票、旅行指南等全過程、全方位、層次化的信息服務。

  高鐵新一代票務系統引入電子客票,將鐵路客票服務流程電子化,在旅客出行的全過程中,通過多種渠道、多種形式,提供出行規劃、訂票、購票、支付、退票、改簽、檢票等全面的票務服務,同時實現鐵路旅客運輸、收入、統計、清算等業務管理和組織的電子化。票務系統採用全國集中式架構,擔負高鐵售票服務。未來的鐵路電子客票與現行的機票電子客票功能類似。而新一代票務系統已於今年7月1日在滬寧線試點成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5/3/1/9/101531939.html?coluid=45&kindid=0&docid=101531939&mdate=120809472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320091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