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中國星火論壇
市長:古士塔夫  副市長: lukacsGuoding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中國星火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外交、軍事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美中關係:世界經濟噴射機的美國駕駛與中國發動機
 瀏覽3,879|回應37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不崛起才是真正的威脅

(作者是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教授、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助理
王義桅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環球時報》 ( 2007-01-22 第11版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1/24/content_5644437.htm

世界不是平的,而是失衡的

全球化是以西方為圓心的全球資本主義化,其基本前提是西方始終處於技術、信仰和制度的中心,為國際體系提供全球性公共物品。但是, 如今富裕的西方社會日益走向福利化,加上技術對勞動力的代替,人口再生產動力普遍不足,老齡化現象日趨嚴重,非西方在人口方面漸漸佔據優勢。西歐國家普遍面臨非­法移民和國家認同的挑戰,這些問題也滋生和助長了針對西方的恐怖主義事件。

與此同時,技術的擴散、制度的借鑒和效仿,也在挑戰西方的優勢地位。西方國家轉而借助知識產權的梯子效應來保護技術優勢,塑造新的民主協調來構建統一戰線。如今­,越來越多的西方人感到,他們成了全球化的受害者,反全球化的力量也在增強。以西方引導的全球化遭遇中心塌陷的局面,並且出現了以針對西方的恐怖主義為主要特徵­的非對稱性戰爭。

由於全球化的受挫,區域一體化成為各國聯合自強的主要選擇,出現了以歐盟、美洲自由貿易區和可能出現的亞太自由貿易區為表徵的三大地球板塊之間的競爭局面,世界­進入以經濟多極化為特徵的板塊階段。

現在,全球每天的衍生金融交易量高達兩萬億美元,接近於美國全年的國民生產總值。高度虛擬化的經濟依賴的是信用體制。參與交易的得益者都是這種信用體制的維護者­,這首先包括跨國公司,因此形成了跨國公司聯盟;其次是跨國公司的母國和投資物件,即新興崛起中的大國,兩者組成了新的大國協調機制。這兩股力量結合在一起,同­違反信用的勢力鬥爭。

看來,世界不是平的,而是失衡的。地區一體化對全球化的分化瓦解及形形色色的反全球化運動,加劇了這種不平衡。

  美元挾持了世界,而中國支撐了美國

世界的失衡,如果從國家層面追究原因,美國難辭其咎。冷戰結束以後,世界市場重新從分裂的東西陣營回到一體化的狀態。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全面參與國際分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世界貿易飛速發展。但是,世界貿易的70%以上通過美元結算,於是隨著世界貿易的成倍增長,美元也需要成倍投放市場,而且由於金融的自由化導致遊­資和熱錢數額飛漲,致使在美國境外流通的美元數十倍於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美元為美國一家發行而為世界廣泛使用的結果,使得美元貶值不可避免,美國經濟高度泡沫­化、虛擬化。為遏止這種趨向,美國通過發動戰爭、發行國債等途徑轉嫁通貨膨脹,彰顯其鑄幣稅優勢。整個世界的貿易和投資高度依賴美元,其結果是美元挾持了世界經­濟。時至今日,美國每天要從世界借債30億美元才能維持經濟的正常運轉。美國債務霸權成為我們時代最大的痛。

與此同時,隨著全球產業向中國轉移,顯著改變了西方內部流動的全球化法則,中國快速崛起成為我們時代最顯著的特徵之一。美國強烈感受到中國的挑戰。然而,真實的­情形卻是,中國等世界主要經濟體高度依賴美國出口市場,積累了以美元為主體的高額外匯儲備,不得不繼續大量買進美元,以維持美元的匯率,避免損失。美元的低利率­和低通貨膨脹,似乎要靠強勁的"中國製造"來維持;中國成了巨額財政赤字、貿易赤字和金融赤字的美國的"救星"。其情形正如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克魯格­曼所言"美國人靠賣房子過日子,而買房子的錢來自中國。"於是,出現了一種奇異的局面--美元挾持了世界,而中國支撐了美國。

    中國挑戰美國霸權是虛幻的表徵

以上情形,要求我們從世界角度和時代高度重新思考中國崛起對美國的意義。有關中國崛起有兩種不同的解釋:一是中國崛起意味著中華民族的復興;二是中國崛起是全球­化的傑作。前者更多的是受到傳統的國家興衰的思維定勢的影響;後者意味著中國的崛起只不過是全球產業借助中國的軀殼承載而已!

其實,中國的崛起,是亞洲崛起或發展中國家整體崛起的體現,是後西方型全球化時代誕生的第一聲啼哭。歷史上,美國崛起超越了西歐民族國家崛起的任何一種模式,是­全球財富和創造力向美國的集中;今天,中國崛起也不同於歷史上任何大國崛起,而是全球產業向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轉移的結果。一些人斷定崛起的中國是個威脅­,其基本前提是美國霸權、西方優越感或世界體系本身是穩定的、可持續的,不需要變革,這就是所謂的單向度的全球化

單向度全球化,即西方化的全球化導致對全球化的反動,其結果很可能是被區域主義所取代,而一旦這種局面形成,美國也就會淪落為地區性強國。單向度全球化最顯著的­問題是,它把中國崛起視為威脅。儘管中國崛起常常會以挑戰美國地區霸權的虛幻為表徵。但實質上,沒有了中國的和平崛起,沒有了中國的支撐,美國也無法保持其全球­性強國的地位。崛起中的中國不僅是維繫傳統國際體系的重要支柱,也是改變單向度全球化的根本動力和希望所在。因此,美國要想延續其在全球的地位,只有把中國崛起­視為希望而非挑戰。

判斷中國崛起的機遇與風險,要超越能力與意圖的二分法思維定勢,從中國力量結構和生成機制上分析。單向度全球化面對的威脅,不是中國崛起的威脅,而是中國不崛起­的威脅!其情形正如美國財長保爾森所言,我們面臨的最大風險不是中國將趕上美國,而是中國沒能繼續推進改革。而中國也正是通過既改革又開放實現和平崛起的。

當今世界上,中美關係具有全球意義。中美兩國依次成為世界經濟的發動機-機翼(平衡器)-駕駛員。中美關係不同於冷戰時代的美蘇對抗關係,而是相互協作的連動關­係,帶動全球化向前運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2054101
 回應文章 頁/共4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Recovery Rides on The 'G-2' By Robert B. Zoellick and Justin Yifu Lin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G2救經濟 世銀寄望中美帶頭

2009/0308  中時

世界銀行總裁佐立克與副總裁林毅夫六日在《華盛頓郵報》投書指出,全球經濟陷入衰退,若要走出谷底,中美兩大經濟體必須扮演火車頭的角色。他們開宗明義點出,少了中美兩國(G2)強勁的經濟帶動,恐讓其他廿國經濟體(G20)走出衰退陰霾的希望落空。

     文中指出,全球收支失衡係結構性問題,亦即美國過度消費中國則過度儲蓄。在美國消費過度肇因於股價與房市泡沫,人民有錢卻不懂得未雨綢繆,導致儲蓄率偏低。在中國,儲蓄過剩也是結構性扭曲的結果,不僅人民愛儲蓄,就連企業、原料供應商金融機構也樂此不疲。

     收支失衡 美過度消費 中過度儲蓄

     中國的儲蓄率逼近GDP的二分之一,在全球數一數二。不僅家家戶戶愛儲蓄,大型企業的儲蓄率也偏高。中國金融業被四大銀行壟斷,服務對象以大型企業為主,導致中小企業(雖然雇用全國八成勞工)所能享有的金融服務少之又少。這種金融結構嚴重偏頗的現象顯示,大型企業與新富靠的是一般人與中小企業省吃儉用長期補貼以及政府的低利率政策。

     佐立克與林毅夫說,光是調整人民幣匯率無法解決這種結構性問題,中美必須想辦法解決儲蓄、消費失衡的現象。歐巴馬現在的經濟振興方案仍以刺激消費為主,但假以時日必須想法提振儲蓄率,中國則必須鼓勵民眾與企業消費。此外,美國應持續進行貨幣、信貸、資產整頓,強化金融系統。

     攜手合作 齊帶領世界 渡百年海嘯

     再者,中國下一波改革必須著眼於社會安全保護、薪資待遇、服務業品質、綠色產業,這些在在都會刺激消費與進口

     此外,文中特別點名中國本土銀行必須改善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並開放電信等寡佔事業。美國則必須努力改善消費與儲蓄失衡問題,縮小不斷膨脹的預算赤字。

     文章並且呼籲,中美兩國一個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市場,一個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兩者經濟互依程度顯而易見,唯有攜手合作,型塑世界經濟未來走向,始能帶領世界經濟走出這波百年海嘯。

Recovery Rides on The 'G-2'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9/03/05/AR2009030502887.html

By Robert B. Zoellick and Justin Yifu Lin
Friday, March 6, 2009; A15

China's economic growth will plunge in 2009. The United States is in severe recession. For the world's economy to recover, these two economic powerhouses must cooperate and become the engine for the Group of 20. Without a strong G-2, the G-20 will disappoint.

We must address realities. The root cause of broader global payment imbalances is structural: overconsump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oversaving in China. For the United States, the consumption boom was fueled by bubbles in stocks and housing. This was accompanied by a collapse in the U.S. savings rate. For China, the savings surplus is a result of structural distortions in the financial, corporate and resource sectors.

China's savings rates, at up to half of its gross domestic product, are much higher than in other countries. But this is not all because of workers saving money. Indeed, household savings in China are about 20 percent of GDP, similar to the rate in India. An unusually high amount of savings comes from large companies in China's corporate sector. Small and medium-size enterprises, which employ 80 percent of workers, have minimal access to financial services because that sector is dominated by four large banks that primarily serve large companies. The smaller businesses' lack of access to financial services retards their growth, curbs employment and exerts downward pressure on wages. In effect, the skewed financial structure in China means that ordinary people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 companies have been subsidizing big corporations and the new rich through low wages and interest rates.

A revaluation of China's currency -- a change in relative prices -- is not the primary tool for addressing these structural problems and the imbalances they have produced. In fact, economic diplomac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hould focus on two other areas.

First, the two countries should join forces to prevent a protracted global recession. Both countries have announced stimulus packages. The United States is again relying on boosting consumption, and China is again channeling funds to investment. While this is a natural response to the immediate concerns, over time the United States must boost savings and investment while China increases consumption, not just capacity. China is preparing a second stimulus, which should focus on creating purchasing power for poorer consumers as well as building "soft infrastructure" in service industries and "hard infrastructure" to reduce growth bottlenecks (which would in turn increase productivity). China could also clean up environmental damage caused by underpricing resources. For its part, 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persist with monetary, credit and asset restructuring policies to reboot the financial system so its stimulus has a chance to work. Both must resist protectionism and assist the vulnerable in poor countries.

Second, the strategic economic dialogu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focus on how to reduce the structural consumption-savings imbalances in both economies. To achieve its leaders' goal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China needs to improve its income distribution. The next stage of Chinese reforms should boost social security protections, wages, service-sector efficiencies, and "green" resource-pricing and businesses -- all of which can increase consumption and imports. In particular, China should promote the local banking sector to better serve small and medium-size enterprises, including through microfinance lenders. It should open up oligopolies, such as in telecommunications, to competition. Further liberalization in trade and investment in services would make China's markets more competitive and productive, and it would reduce trade tensions. Without greater imports, China faces the risk of adjustment solely through a sharp and painful fall in exports.

The United States, in turn, must rebalance saving and consumption. It cannot afford a return to the days of maxing out credit cards to finance unfettered consumption. It must regain control over expanding budget deficits, which are driven largely by entitlement spending. It also needs investments in educ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y -- with continued openness to investment, goods, ideas and talented people -- to remain the world's leading economy.

Such adjustments would go a long way toward reducing the risk of global economic turmoil. There are strong mutual incentives: The United States is the largest destination for Chinese exports, and China is the largest foreign investor in U.S. government debt. The economic interdependency is stark.

The imbalances in the Chinese and U.S. economies can only be tackled gradually. Yet they must be addressed. A recovery based on boosting U.S. consumption and providing easy money financed by overseas savings would result in a repeat of mistakes, with dangerous consequences for global markets and politics. Even as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lead the way toward today's solution, they need to be shaping tomorrow's world economy.

Robert B. Zoellick is president and Justin Yifu Lin chief economist and senior vice president for development economics of the World Bank Group.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3319697
回復
推薦0


安康公主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能看到你給的鏈接,除了親綠的網站大陸無法瀏覽外

聯合的還是可以很流暢的使用。

謝謝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3210444
神聖羅馬之鬆散
推薦0


沙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也許當美國的奶牛的,比較像是歐盟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3209999
請公主幫忙一測
    回應給: 安康公主(woaiyuefang)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公主同志, 晚上好.

您在內地, 不知方不方便幫本市朋友們測試, 內地網絡連上本城市是否完全沒有問題? 或者您也透過某種方式前來本市?

另外, 這個島內報紙能看到新聞內容嗎? http://news.chinatimes.com/

副市長感謝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3209281
不是吧
推薦0


安康公主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難道中國要組神聖羅馬帝國做教皇國的乳牛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3208146
林中斌談美中: 中國和平崛起不會好戰稱霸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30505+132009011200669,00.html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林中斌在美國紐約智庫發表專文,分析台灣海峽情勢的微妙發展。他指出,最近以來,北京台灣的政策顯示出其耐心、靈活與深謀遠慮。

     發表在卡內基道德與國際事務委員會(CarnegieCouncil for Ethics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網路雜誌「政策新思維」(Policy Innovations)上的這篇評論指出,中國最近以來的睦鄰策略以及與歐美國家互動的外交手腕不同於霸權政治的做法。

     他指出,去年10月底,中國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張銘清訪台被抗議群眾推倒。11月海協會長陳雲林訪台期間,抗議群眾與警方的流血衝突也使兩岸三通能否實現蒙上陰影。

     然而,兩岸關係新近的發展卻反映出,過去很容易被激怒且往往會過度反應的北京,最近以來的對台政策卻顯示出其耐心、靈活與深謀遠慮。

     他指出,中國目前面對的國際形勢是幾乎所有的國家都與之保持穩定或是改善中的關係。這在中國歷史上長久以來的攘外經驗上相當罕見。

     以當下世局而言,美國在伊拉克與阿富汗有戰事、俄羅斯面對敵意的喬治亞、北韓是日本的威脅;中國卻是在全球各地結交朋友,甚至包括原來的仇敵。

     他舉例指出,去年5月東京與北京簽署互惠關係協定、10月俄羅斯與中國對於邊界問題有了最終的解決、印度與中國間不但貿易鉅幅成長且聯合進行軍事演習。

     針對美國,不但美國國防部與中國解放軍之間建立了熱線,在歐巴馬當選總統5天之後,北京即呼應歐巴馬的政策,宣佈將實施5860億美元擴大內需以刺激經濟成長的方案。

     林中斌指出,即使因為法國總統沙柯吉(NicolasSarkozy)與達賴喇嘛會面造成法國與中國關係緊張,雙方關係基本上仍穩定。法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去年元月到10月之間較前年同期增加了22%。

     林中斌指出,如果這個趨勢持續下去,有關處於競爭的強權勢必會有衝突的教科書文字,恐怕會被改寫。98011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3207902
存查:美國民主黨外交智囊略覽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 2007.09.19 
希拉蕊和歐巴馬爭搶外交智囊
林博文 

    角逐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紐約州聯邦參議員希拉蕊與伊利諾州聯邦參議員歐巴馬,目前在民調高居一、二名,但差距愈來愈大。衝勁十足的歐巴馬毫不氣餒,已開始成立外交智囊班底,諷刺的是,他的外交智囊都是柯林頓時代的舊人,並且很積極地和希拉蕊互搶人才

    由於歐巴馬挖角挖得很厲害,希拉蕊的外交首席顧問理察.郝爾布魯克已對加入歐巴馬陣營的人馬示警說:「如果希拉蕊入主白宮,你們都休想回來!」做過東亞助理國務卿(卡特時代)、駐德國及聯合國大使的郝爾布魯克,想當國務卿都快想瘋了,民主黨在2000年和2004年大選連連失利,害得郝爾布魯克鬱卒不已。

    郝爾布魯克、前國務卿阿布萊特和前國安顧問柏格,現為希拉蕊的外交三大智囊,而以郝氏居首。另一個偶爾會提供意見的「超級智囊」就是柯林頓。希拉蕊另外徵召「外交關係協會」的學者李.范思坦(Lee Feinstein)擔任外交政策協調人。

    歐巴馬的最大收穫是挖到了柯林頓時任的首任國安顧問安東尼.雷克。阿布萊特的親信蘇珊.萊斯以及當年柯林頓鬧緋聞時,屢屢在電視上為他辯論的律師克萊格(Greg Craig)也投奔歐巴馬。歐巴馬競選總部另外成立一個外交諮詢小組,網羅不同領域的專才出任顧問,這批人都是柯林頓時代的老班底,如出過暢銷書的反恐專家理察.克拉克(Richard Clarke),會講流利中國話的白宮國安會議亞洲部主任、助理貿易代表傑夫利.貝德(Jeffrey Bader),中東問題專家並做過中東特使的丹尼斯.羅斯(Dennis Ross)和羅布.梅利(RobMalley),國安會議南亞問題專家布魯斯.萊德爾(Bruce Riedel)。

    歐巴馬亦找了一批柯林頓時代中,低層的外交人才,他們都以曾為柯林頓做過事而自傲,但反對「柯林頓朝代」;他們表示己效忠柯林頓,不必再效忠希拉蕊。他們拒絕希拉蕊,有四大原因。一是他們欣賞歐巴馬的領袖魅力;二是他們認為歐巴馬代表「新華府」,而不像布拉蕊是「舊華府」;三是他們不喜歡希拉蕊的「外交三頭馬車」:郝爾布魯克、阿布萊特和柏格;四為他們對希拉蕊最反感的是她在200210月投票贊成入侵伊拉克。

    針對歐巴馬戮力爭取柯林頓時代者班底的舉動,希拉蕊的親信表示「很傷感情」。郝爾布魯克則稱:「七個月以後(民主黨初選結果已揭曉),大家都屬於同一團隊,有什麼好爭呢?」而范思坦加入希拉蕊陣營的目的,即是要阻擋外交人才流入歐巴馬總部。儘管歐巴馬和支持者說他象徵「新華府」,但可以預見的是,一旦歐巴馬當選總統,他所重用的外交人才仍將以「舊華府」的識途老馬居多。

    民主黨與共和黨各有各的外交班底,但美國外交界卻很少出現新人才,偶爾從學界挖一些人才,如柯林頓時代從密西根大學挖了李侃如,以及從普林斯頓大學跳槽至國務院的柯慶生。外交人才出現斷層,一直困擾著華府政壇,柯林頓1993年上台時找不到理想的東亞事務專才,只好重用季辛吉一手提拔的共和黨人溫斯頓.羅德。

    外交人才需要長時間培養,除了要通過嚴格的外交人員考試在職訓練,還要有良好的學識、能力工作熱忱。然而,美國大學的一流人才都跑去法學院、醫學院或是去讀MBA,因此外交界常吸收不到一流人才,而高層職位又常被一批無能的「政治任命」所霸占。一個外交專業人才要想從低層升至大使,有如蜀道之難行。

    民主黨如在2009120重掌政權,國務院和白宮國安會議必然又是一批老面孔。現在希拉蕊和歐巴馬互搶人才,除了預先儲備外交幹部,也是意氣之爭。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2417700
存查: 中國加入聯合國軍費透明制度並提交常規武器轉移清單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新华社联合国8月31日电(记者刘历彬 王湘江)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刘振民31日下午紧急约见联合国裁军事务办公室负责人,向其通报了中国政府在增加军备透明方面的两项决定。

    根据决定,中国政府从2007年起参加《联合国军费透明制度》,并从2007年起恢复参加《联合国常规武器登记册》,同时提交《2006年中国军费开支表》以及《2006年中国常规武器转让情况表》。联合国方面对中国政府的决定表示欢迎,并将在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向联合国大会提交的工作报告中予以反映。

    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负责裁军事务的官员介绍,这是中国在军费透明制度方面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国增进与世界各国军事互信的积极态度,体现了中方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以及支持联合国在促进各国军备透明和安全领域互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在各个国家中树立信心和安全感,联大1992年建立了《联合国常规武器登记册》,到目前为止已有160多个国家向登记册作过一次或多次报告。而设立于1980年的《联合国军费透明制度》主要是用来增加军事透明度的全球机制,目前已有110多个国家向这个制度至少作过一次报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2394513
頁/共4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