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03 中國時報 于丹論語心得 文化界發高燒
彭志平/北京專題報導
千百年前,女人連論語都讀不了,誰也沒料到,一名看來嬌柔的女子,近來竟在大陸掀起一陣論語狂潮。她所寫的《于丹『論語』心得》才銷售一個多月,銷售量就已破百萬冊。她用傳播學中的「KISS」原則,點燃了「二○○六年的最後一場文化高燒」!
于丹為何會出版這本瞬間紅透半邊天的書,似乎是冥冥中自有定數。「我本來就是中央電視台『百家論壇』節目的顧問,當時『百家論壇』一直想要找人講論語,後來因為我碩士念的就是先秦兩漢,博士班又念的是影視傳播,我可以用博士時候念的傳播策略激活碩士時候的古典文學內容,所以最後決定就直接找我講了。」
以通俗語言 演繹古典文學
「百家論壇」透過通俗的語言演繹中國傳統經典、歷史,先後已經有易中天的「三國系列」、王立群讀史記、閻崇年講明亡清興六十年,以及于丹的論語系列等,幾乎都在大陸叫好叫座。
論語系列在二○○五年十一黃金周播出,之後被專門出版古典書籍的中華書局看中,在二○○六年十一月初次出版六十萬冊,北京的簽書會一簽就是八個小時。十二月就已印到四刷,印量突破百萬冊。中華書局總編輯李岩形容,「完全是井噴」!過去中華書局銷量最好的書是「中國近代史」,累計發行量兩百萬冊,但總共用了三十年。
「影視傳播理論中有個著名的『KISS』原則,就是要把內容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只有這樣的傳播才會是有效的傳播。所以,當時我們就把內容設計成初中程度就看得懂,而且是一個家庭一起來看。」在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擔任教授的于丹說。
引中外實例 印證儒家學說
說起論語,某個層面來講是很沉重的,曾經被當作治國之術,被當過宗教崇信,被當過學子皓首窮經的學術;五四期間打倒過孔家店,文革期間被「批孔揚秦」。可是,在于丹的眼中,論語在中國往往就是「心中有,口中無」的生活道理。她講述論語,不在於學術的論述,而在於用通俗的語言道出自己的心得,讓觀眾、讀者也可以因此得到自己的心得,「原來只是我自己一個人的心得,現在已經衍生出千千萬萬的心得」。
「我只看重論語作為一種文化基因,對於每一個中國人確定生活座標的意義。」于丹說。所以,于丹說論語,並不是用傳統的「學而第一」、「為政第二」……的順序去講述,而是將論語畫分為「天地人之道」、「交友之道」、「處世之道」等脈絡重新梳爬論語的理路。
于丹並不拘泥於用儒家學說來講論語,她引用了西方哲人的小寓言、日本茶師的小故事、蘇東坡與佛印禪師的故事、杜甫的詩、科學實驗結果等古今中外、淺顯易懂的事例,與論語相互印證,告訴觀眾、讀者「論語中一切高遠的理想,都建立在最樸素的起點」;然後,她再娓娓道出她對論語篇章的體悟與感想。
當她講孔子「十有五而志於學」時,就有感而發的說,現在的孩子已經不是「十五向學」,「不少孩子會背圓周率,能夠背到小數點後很多很多位;有的孩子能夠背長長的古詩,成為在客人面前表演的節目。但是這些對他的一生真的有用嗎?」論語與現實相結合,勾起觀眾反思生活的座標。
孔子無色彩 經典千古恆溫
四歲就在家學之下開始接觸論語的于丹,現在擔負起傳播論語的重任,會不會太過沉重?慧黠的于丹眼睛眨巴眨的說,「不會呀!我的個性裡有文人的性格,這一部分是『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可是我個性裡也有女人的性格,有女人生活的方式,這是一種追求幸福的能力。況且,事前準備的時間不用太長,我在大學裡講論語已經講了十多年,我只需要靜靜的坐下喝杯咖啡,提煉出論語中的元素,準備幾張紙、一張大綱,也就夠了!」
經典,到底在于丹的心理是什麼呢?她的回答很感性,「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溫度沒有色彩。我希望經典的溫度,是不燙手,也不冰冷,略高於體溫,千古恆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