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字經》顛覆傳統的中文教學法 多維新聞
《亞洲周刊》最新一期史馨/歐洲十五國中文教育工作者聚首荷蘭哈倫市,探索中文新教法。鄭州大學教授郭保華到場講演,他的《中華字經》及教法可讓學童半年掌握四千漢字,顛覆傳統的中文教學法,更惠及苦學中文的外國人。
漢語熱席捲全球,但同時也出現追問﹕為什麼佔世界五分之一人口使用的漢語,居然沒有一本高效率的入門課本﹖像英語《跟我學Follow Me》及《新概念New Concept》那樣迅速進入語境、通俗易懂的語言教材﹖
七月四日至六日,中國僑聯中文教育研討會在荷蘭哈倫市(Haarlem)召開。與會者是來自歐洲十五國的中文教育工作者。大家聚集在一起,暢談在海外推廣中文教育的體會和困惑。針對海外華僑子弟學漢語的困難,大會還特意邀請了兩位教育專家到場。
他們是華字輸入法王碼的發明人王永民,另一位則是鄭州大學教授郭保華。中華全國歸僑聯合會海外聯誼部部長林佑輝介紹,兩位分別解決了識字難和打字難兩大難關,海外華人子弟若能翻過這兩座大山,中文事業可長驅直入,薪火相傳,不必擔心攔路虎了。
解決識字難的郭保華在會上大受歡迎,好評如潮。他所編撰的《中華字經》用四千個常用漢字組成了包攬天文、地理、人倫、大道、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科技和體育的韻文,讓六歲的孩子六個月可以達到六年級的識字量和閱讀水平。一百多年前,兒童須讀二千七百八十字的《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即可過識字關,產生《三字經》中「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的神
童。而現在的孩子須學三十萬字的十二冊小學語文課本才能初步做到能讀會寫。
郭保華大學本科學哲學,研究生學工科管理,最早還攻讀過數學。哲學助他起步就能登上一定高度﹔數學令他研究精確與量化,管理學則讓他在程式上更有條理。得益於這三門學科對其思維方式的影響,郭保華走上研究啟蒙教育、編撰「新千字文」的路途。
郭保華的教學方式借鑑古法,而且重申了古法的科學性。綜觀古代的蒙學教材,主要是《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除《三字經》外,全部是四字一句,合仄押韻,而且涵蓋百科,字少重用。學習方法也就是所謂的死記硬背,背誦課文。背熟之後,再由老師講解字義。
人生的最佳記憶期
結果一年下來,兒童大多能識字,而且能讀《四書》,看《五經》。對此郭保華解釋說,其實從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證明,兒童大腦的快速發育使得背誦記憶是兒童最自然的學習方式,錯過這一時期就會錯過人生的最佳記憶期。而且古代兒童寫大字的字帖,實驗證明也是兒童最易接受的尺寸。
古代教學既然如此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又富有成效,那麼中國的漢語言教學又為什麼「棄明投暗」,步入誤區呢﹖郭介紹說,《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雖然經歷了歷史的變遷,但韻語方式和編寫方式都沒變。中國語幾千年延續下來,都暗合這種規律。鴉片戰爭之後,中國開始用西方的語言學來改造漢語。
西學東漸,使中國的語言教學進入尷尬境界。漢語變得越學越難。近百年來,漢字出現了三大危機。首先是在五四運動前後,以魯迅、錢玄同為代表,提出「漢字廢除論」、「漢字拉丁化論」。第二次是中共建政後,毛澤東提出「漢字要走拼音化的道路」。第三次則是電腦開始在中國普及的初期,淘汰漢字一時成為熱門話題。
用西方的語言學來學習漢語又錯在哪裡呢﹖因為西方的語言學是拼音文字,漢語文字是象形文字。這是兩種不同形態的文字,也就產生兩種不同的教學方法。英語的起點是拼讀,初學便要求閱讀。而漢語的起點是識字,辨認圖形。這是兩種語言的基本特點,漢語的學習是二維,經過視覺進入大腦。所以漢語叫字本位教學,英語是詞本位教學。因為漢語最小單位是字,英語的最小單位是詞。中國
稱語文,就是語言文字,學漢語只學語言就等於學了一半。所以要學中文,識字是前提,是基礎與核心。不學文字,語言只能停留在初級階段,仍是文盲。中國現行的教學方式用學外語的方法來教漢語,從閱讀入手結果是本末倒置。就好像用靠左行的交通規則規範靠右行的交通車輛。規範教得越徹底,結果就學得越混亂。所以這變成了漢語難學,漢字難認的最根本原因。
古人秘訣今人誤區
發現了古人教學的秘訣,以及現代漢語教學的誤區,郭保華不知不覺寫了三年,才最後磨成了這本《中華字經》,找回了已失傳一千五百年的蒙學教育文化遺產。《中華字經》內容上分為五十類經典文化知識,包羅萬象,形式上卻是兩字一節,四字一句,八字一韻。而且全文用字四千,一字不重,覆蓋了常用語的百分之九十九點八一,幾乎囊括了人生常用的全部漢字。郭保華經過五年實驗與推
廣,可以達到在識字教學中,每天一小時,孩子們三個月攻克識字關﹔閱讀教學中,同樣每天一小時,三個月又可突破閱讀關﹗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荷蘭烏特列茲(Utrecht)中文學校一個全部由出生在海外的華裔子女組成的班級開始學習《中華字經》,僅到第五天,奇蹟發生了﹗這些平時只會說幾句簡單日常漢語的小孩子,在會場上當場表演識字。無論是黑板上還是卡片裡的,由帶隊老師提問或是與會代表選拔的,他們個個對答如流,而且才學了幾天的「字經」也都能唱誦成章﹗烏特列茲中文學校老師心悅誠服,甚至連夜趕寫信給北京,請求《中華字經》在海外普及。
《中華字經》推廣了五年,也就是與傳統觀念、習慣勢力作鬥爭的五年。在中國,幼兒識字分兩派,一派是集中識字,另一派是分散識字。兩派各持所見,爭論不休。集中識字強調多學快學,分散識字則主張在語境中慢慢吸收。雖然《中華字經》已是集大成,識字、組詞、習韻、正音和學知五位一體,而且作為中國教育科學規劃的重點課題,但是想與體制上國家的既定教材對抗,還是舉步維艱
,困難重重。因為如果幼兒教育全面採用了《中華字經》,孩子們在幼稚園已經完成了小學的識字量和閱讀水平,那麼形成一百年的教學體系將隨之轟然倒塌,大廈所有其他方面都要重建,意味著對中國語文教學的一種顛覆﹗
盜版者也可算門徒
中國大陸《中華字經》的盜版目前已有二十幾種,但郭保華一笑了之。他認為,盜版者大多宣傳韻文教學,也算是不入流的郭氏門徒。教育的公益性畢竟大於商業性,只要能對語文教學改革推波助瀾就是好事。
另外,郭認為,「盜版盜的只是教材,教法無法盜」。郭平時還信奉一句古話﹕「人間法無定法,然知否,非法法也,人間是了又未了,何不不了了之。」人
生既然如此,又何必糾纏不休呢
----
郭保華小檔案 生於一九六二年,早年曾就讀於河南大學和天津大學,先後獲得哲學學士和管理工程碩士學位﹔執教鄭州大學以後,長期從事教育研究,曾榮獲首屆共青團五四獎章,他編的《大學生實用心理學》曾被作為河南十所大學新生的入門教材。郭保華堅信中國人發明了漢字,也一定能發明認讀漢字的方法﹔用拼音文的教學方法去教漢字是不可取的。郭開始研究童蒙讀物,終獲成功。
----
文章來源: http://tinyurl.com/japvg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