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中國星火論壇
市長:古士塔夫  副市長: lukacsGuoding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中國星火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外交、軍事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中國新戰略強化海權意識
 瀏覽19,408|回應108推薦2

古士塔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2)

CHARLIE
lukacs

中國新戰略強化海權意識 .江迅

原載《亞洲週刊》二十卷二十三期(2006年6月11日)

隨著國家安全空間向海洋拓展,中國的海權意識迅速覺醒,人們對國家海上力量的強化開始關注,海權新戰略正在形成。

水下作戰是中國正在出現的海洋戰略的一個關鍵,近期中國在水下作戰的前沿取得重大進展。五月下旬,美國國防部公布的「二零零六年度中國軍事力量報告」說,「中國急需擴充軍力,這種勢頭已經改變了地區軍事平衡狀態,並引發對中國未來意圖的擔憂」,「中國戰略力量現代化的速度和規模令人吃驚」,「有跡象顯示,中國的考慮範圍更加廣泛,或許他們在擴充軍力之初就想到要應付除台灣之外的其他突發事件」,「中國官員還在討論是否修改中國的防禦原則」。美國已首次發現中國海軍建造出一種新型攻擊潛艇「元級潛艇」。儘管中國外交部指責美國的軍事報告是「繼續散布中國威脅論」,但中國海權意識的強化正成為一種新戰略。

中國海軍對大學生新兵要求身高符合標準,有氣質、形象好,引起了境外軍界的強烈關注。

指揮官須先訓後提

海軍近日還下達明確指令,全面推行作戰部隊指揮軍官「先訓後提,不訓不提」制度,軍官在晉升指揮職務前,必須經過軍事院校晉升班次的任職培訓。多位國防部官員和軍事學者,近日在不同場合紛紛發表講話,認為中國的軍事力量嚴重滯後,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需要建設一支與其國際地位相稱的軍事力量,中國正從傳統的陸權主義向海權主義轉型,中國未來的海權戰略要應對未來可能的挑戰。

中國海軍負責人五月說,海軍在二零零六年招募大學生入伍時,對新兵的身高和形象氣質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不合格者一律淘汰。男女新兵都必須五官端正,身體和心理健康,男性身高至少要一點七米,女的則要達到一點六五米。海軍負責人認為,「海軍是國際軍種,代表國家執行出訪和接待外賓的任務,必須具有軍人的形象氣質,身高則是要適應軍事崗位的要求」。用這位負責人的話說,海軍將嚴格執行與組織見面、與檔案見面和與個人見面的「三見面」選拔程序,新兵入伍後仍須接受審查和覆查,對於「思想不堅定、形象氣質差、體格不合格的學生,一律淘汰」。中國海軍近年來積極擴大與各國海軍的交流,曾和俄羅斯、英國、印度和法國海軍舉行聯合演習,遠洋出訪,提高對新兵的要求,顯然是要為中國海軍建立好形象。

海軍事故反思

二零零三年四月,中國海軍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去了一艘明級潛艇上的所有艇員。二零零六年四月三日的北京《解放軍報》,披露了中國潛艇部隊曾經發生多起事故,某潛艇一處高壓氣管出現問題﹔某型潛艇下水後,雷達屏幕上總是出現盲點和亂碼﹔某潛艇下潛了很長時間,但深度指示針依然顯示為「零」等等。海軍事故不斷反映了治軍問題。

專門負責研究中俄安全政策的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戰略研究部副教授萊爾.戈爾登斯特恩博士等人,從美國海軍的視角研究認為,中國潛艇部隊已經擺脫了艱難時期,正快步走向成熟。東亞沿海海上力量的平衡正在隨著中國的新戰略而發生改變。目前中國對第二代核潛艇進行海試,連續生產國產宋級潛艇,從俄羅斯購進八艘基洛級柴油動力潛艇,這些都印證中國水下作戰的部署取得進展。水下作戰是中國正在出現的海洋戰略的一個關鍵性因素,而美國潛艇部隊必須對中國這位潛在競爭對手有更多的了解。據美國國防與情報官員的說法,中國海軍已建造一種新型攻擊潛艇,而美國的情報機構事先並不知道中國在製造這樣的潛艇。由於是首次發現,美國軍方已將其列為元級潛艇。

軍官在晉升指揮職務前,均應經過軍事院校晉升班次的任職培訓,未經培訓的軍官,不得提升進作戰部隊營級以上領導班子。據海軍政治部披露,海軍指揮軍官培養將按照初級指揮員、中級指揮員、高級指揮員三個培訓等級進行,完成這三個等級分別要經過初級指揮、艦艇部門指揮、單兵種戰術指揮、多兵種戰術指揮、合同戰術指揮、戰役指揮、聯合戰役指揮等七階段的培訓。參加逐級班次培訓的官員應從後備幹部中遴選,具備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在確定調學對象時,將採取測評、考試、答辯等方式考核,優中選優,並提出畢業後使用意見,未經考核或考核不合格的不得送學。參加逐級培訓學員實行全程考核、全程淘汰。

據中國國防部官員透露,中國海軍艦艇編隊同越南人民軍海軍艦艇編隊,於四月二十七日開始在北部灣海域舉行首次聯合巡邏,維護北部灣海域的秩序和穩定。這是中國海軍首次與外國海軍舉行聯合巡邏。來自海軍的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海權新戰略正在形成。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研究員陳舟多次參加中國國防白皮書起草,著有《現代局部戰爭理論研究》、《美國的安全戰略與東亞》等著作。他表示,中國堅持和平發展,但絕不是和平理想主義。二零零六年五月初,他在一次談話時說﹕「我們反對在國際事務中搞實力政策,但我們自己必須有實力。對奉行獨立自主外交政策、安全環境又非常複雜的中國而言,擁有一支與國家地位相稱、同國家發展利益相適應的軍事力量至關重要。」他認為,提高維護國家利益的戰略能力是中國軍隊當前最緊迫任務。

中國加強大戰略研究

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海軍少將楊毅五月十五日在北京的一次講話中指出,發展為擁有適當的軍事力量,是任何主權國家維護國家安全和保障國家發展利益的正當權利。富國不意味著稱霸,強兵不等同黷武。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必須堅持辯證戰略思維。楊毅曾於一九九五年至二零零零年擔任中國駐美海軍武官,回國後任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他曾主持完成《中國二十一世紀國家安全利益目標和安全政策構想》、《增強國家戰略能力建設》等國家和軍隊重大課題。

楊毅認為,對中國而言,要真正實現和平發展,就必須面對和解決中國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戰略中的兩大突出矛盾﹕一是迅速發展的國家利益和相對落後的保衛手段之間的矛盾﹔二是維護國家利益的迫切性與外部制約因素之間的矛盾。中國的經濟規模在不斷擴大,海外利益在迅速發展,但中國的影響力尚不能滿足維護國家利益的需要,也還需增強主動影響和塑造重大事態進程的戰略主導權。尤其值得重視的是,與維護中國利益的政治、外交、文化等手段相比,中國的軍事力量嚴重滯後。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國需要建設一支與其國際地位相稱的軍事力量。

二零零六年國防預算二千八百三十八億元人民幣(約三百五十五億美元),軍費比上年增加百分之十四點七。國外有人曾提出﹕既然選擇了和平發展的道路,中國為何還逐年增加國防費﹖楊毅認為,一個國家軍事力量的強弱,並不能成為它構成威脅與否的標準,關鍵是擁有什麼樣的戰略意圖,如何使用軍事力量。中國要實現「硬實力」和「軟實力」的綜合協調發展,中國還必須理直氣壯地佔領「富國強兵」的道義高地,把中國軍隊建設成為與中國地位相稱、與中國發展利益相適應的軍事力量。

不惜代價保東海權益

無實力而乞和平,則和平危﹔有實力去保和平,則和平存。為應對世界和平與發展面臨的共同威脅和挑戰,中國必須把軍隊建設成為與中國地位相稱、與中國發展利益相適應的軍事力量。中國國家海洋局局長孫志輝四月二十八日在中國科學院作了《關於海洋的戰略地位與中國海洋面臨的幾個問題》的報告。關於中國與鄰國特別是日本的海域爭議,他表現出「不惜一切代價和犧牲」的強硬姿態,認為中國有相當水平的海上力量,在萬不得已時有能力、有決心在海上跟日本對抗

孫志輝的講話傳開,引起網友強烈反響,他們幾乎眾口一詞,振臂支持。有網友說﹕「我認為這也不能算是中國政府的態度,但預示了中國政府會是什麼態度。如果允許日本在春曉附近採油,那麼東海上我國將全面被動,包括喪失威信,政府信譽度下降,並引發東海戰略上的倒退,更有可能讓人誤會中間線的性質。」還有網友說﹕「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海洋局的表態很及時,也很到位。不管怎麼樣,百姓都支持咱們的政府。海洋戰略關乎中國是否成強國富民之道,不得不察。這回可不是退一步海闊天空了,而是退一步萬劫不復。」

北京大學出版社今春出版的三十萬字《戰略演講錄》(郭樹勇主編)收集了多位中國一流戰略學者的內部演講文章。他們圍繞著中國崛起過程中的一系列戰爭與戰略問題,展開深入剖析。此書出版後,中國軍方成批購買此書,也同樣引起了外國軍事部門的強烈興趣,紛紛委託不同渠道購買。書中,上海師範大學戰爭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倪樂雄教授的《海權與中國的發展》一文,特別令人關注。倪樂雄認為,以小農經濟為基礎的中國陸權主義傳統,很難適應以海洋貿易經濟為基礎的西方霸權主義。中國如何完成從傳統的陸權主義向海權主義的轉型,中國未來的海權戰略如何應對未來可能的挑戰,是倪樂雄近來經常思考的問題。他認為,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開始,中國社會海權意識迅速覺醒。當國家從「內向型經濟」轉向「外向型經濟」後,國家安全的空間便向海洋拓展,人們對國家海上力量也開始關注。

海外貿易擴大是動因

倪樂雄認為,「根據歷史經驗,發展強大的海上力量最根本的動力是海外貿易。國家經濟結構中,海外貿易成分不佔相當大的比重,也就不存在發展強大而持久的海上力量的基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我們就立志﹕『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由於那時經濟不是外向型,因而海軍建設處於落後狀態。最近十幾年裡,我國的經濟結構中海外貿易比重越來越大,『海洋生命線』問題顯得越來越重要,建立強大海上力量的需要變得越來越現實,而『台獨』的政治因素則進一步刺激了這一需要」。

倪樂雄說,建設強大的海上力量同中國一貫奉行和平發展原則並不矛盾,如同發展核武器並非為了爭奪核霸權一樣。如果因此而引起霸權國家恐懼,甚至受到霸權國家「先發制人」的攻擊,那恰恰證明,要在這樣一個世界上生存,就一定要發展強大的海上力量﹔不能因為害怕霸權國家的猜忌,而放棄建設強大海上力量的努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1726368
 回應文章 頁/共11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一千萬人、近10萬億美元資產
推薦1


solpaonew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lukacs

过去三十多年,中国外交基本上是很稳定的四个部分,叫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多边国际组织外交。十八大习主席执政以来,老的四个部分没有变,但增加了四个新的内容:

一是“一带一路”和保护中国海外利益。“一带一路”是中国外交长期稳定的战略,另外是保护中国海外利益。现在我们的人财物都走出去了,截至去年6月30日,中央政府拥有的海外金融资产就超过7万亿美元,再加上公司,比如华为2/3的市场在海外,因此它的投资也在海外。另外中国人在外面也很多,大概长期呆在外面的接近一千万人,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大概有300万学生在外面求学,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还有工人,中国在各地承包工程的工人接近500万。然后就是个体户、私人,像迪拜一个城市现在就有27万中国人,它的龙城商场雇佣了6万中国人,相当于一个小镇。

二是出境游。去年出境游总人数突破1.3亿,差不多是美国的两倍,美国一年出境游是7000万,但很多出境游就是墨西哥人回家看妈妈去,这叫出境游,所以其实中美差不多,而且以后中国出境游人数还得往上涨,这是基本现实。过去我们在海外利益不多,现在真是很多了,所以现在保护海外利益成了中国外交新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我估计会越来越重要。http://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7412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5765521
海外利益
推薦1


solpaonew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lukacs

大國需要保護海外利益,例如:紫金矿业在刚果(金)投资的卡莫阿-卡库拉(Kamoa Kakula,以下简称卡库拉)铜矿项目整体资源量增长近一倍,资源价值超过万亿人民币。而2015年,他们收购卡库拉之时,仅仅花了25亿。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8_03_07_449294.shtml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5765395
刀口评论 | 中国还缺一种航母
推薦0


solpaonew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这则新闻虽然只有短短两句话,但还是能看出新闻背后暴露出来的秘密:

1、第一个关键词是新闻稿明确的说明是“短垂项目”,也就是说中国要正式研制“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它与其他四代机的最大不同是“短垂”。因此要在该机正式上马之前攻克“短垂”所特殊要求的推进系统。-----填补该类作战武器装备空白而进行的探索项目。

下图的题目是《小弟:老大的菊花就是给力》,作者以隐喻的漫画手法,曝光了成飞2017年11月某日利用歼十战斗机试验短垂发动机的场景,图中的锯齿形发动机喷口向下,喷出的气流吹起大面积的烟尘,“老大的菊花”指的就是已经装载在歼20上的涡扇十五WS15大推力发动机的短垂矢量改型。据成飞机场外的网友证实,当天成飞锣鼓喧天彩旗招展,这是继歼20交付空军这样的大喜事后的首次,说明了试验型号的重要性,这与本文开头介绍的成发与航天签署合作协议研发短垂发动机的信息是可以对上号的。

图 F22也曾经进行过地面系留试车活动,不过发动机的喷口是向后的,没有激起大量烟尘。

2、第二个关键词是“加工”,也就是说进展到生产具体部件的阶段,说明已经攻克的关键的技术难关(预研已完成)。由此可以断定,短垂发动机是是空天院和成飞联合研发的,交给成发生产、加工关键部件。

3、第三个关键词是“推进系统”,那么加工生产的可能不只是升力风扇的部件、风扇与主发动机动力连接的部件,还包括能偏转90°的尾喷管。

4、第四个关键词是“两栖作战”,那就不是为了“海岛小机场”、“野战机场”,而是要上两栖攻击舰,那么这样的两栖攻击舰必然是4.5万吨到5万吨级。................................

中国海军将来面临的高烈度的海上战争基本由东风21D和东风26还有高超音速飞行器这样的大杀器和杀手锏超远距离解决,而航母和两栖攻击舰的任务不再是大规模的海上决战,而是由海到陆的深度介入型的战争,这就更加突出了两栖作战的重要性。http://www.hongdezk.com/a/hantangguilai/20171209/190852.html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5735791
一周军情:055型驱逐舰装112枚导弹 太少`?
推薦1


solpaonew
等級:4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lukacs

http://www.guancha.cn/ShiYang/2017_10_08_430115.shtml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5712891
習近平在組建陸軍、火箭軍等新部隊授旗儀式講話(全文)
    回應給: 古士塔夫(gustavq)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1/01/c_1117646667.htm

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记者李宣良、张选杰、李清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大会12月31日在八一大楼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陆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授予军旗并致训词,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向同志们、向全军部队致以热烈祝贺,强调要坚持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深入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时刻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下午4时,成立大会开始,全场高唱国歌。仪仗礼兵护卫着鲜艳军旗,正步行进到主席台前。习近平将军旗郑重授予陆军司令员李作成、政治委员刘雷,火箭军司令员魏凤和、政治委员王家胜,战略支援部队司令员高津、政治委员刘福连。陆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主要领导,军容严整、精神抖擞,向习近平敬礼,从习近平手中接过军旗。全场官兵向军旗敬礼。

  授旗仪式后,习近平致训词。他指出,成立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战略举措,必将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载入人民军队史册。

  习近平强调,陆军是党最早建立和领导的武装力量,历史悠久,敢打善战,战功卓著,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陆军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陆军全体官兵要弘扬陆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适应信息化时代陆军建设模式和运用方式的深刻变化,探索陆军发展特点和规律,按照机动作战、立体攻防的战略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和领导管理,优化力量结构和部队编成,加快实现区域防卫型向全域作战型转变,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

  习近平强调,火箭军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我国大国地位的战略支撑,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火箭军全体官兵要把握火箭军的职能定位和使命任务,按照核常兼备、全域慑战的战略要求,增强可信可靠的核威慑和核反击能力,加强中远程精确打击力量建设,增强战略制衡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火箭军。

  习近平强调,战略支援部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型作战力量,是我军新质作战能力的重要增长点。战略支援部队全体官兵要坚持体系融合、军民融合,努力在关键领域实现跨越发展,高标准高起点推进新型作战力量加速发展、一体发展,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战略支援部队。

  刘雷、王家胜、刘福连分别代表陆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发言,一致表示,坚决贯彻习主席训词,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牢记职责使命,忠诚履职尽责,带领部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大会在嘹亮的军歌声中结束。之后,习近平亲切接见了陆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领导班子成员,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成立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宣读了习近平主席签发的中央军委关于组建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及其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命令和决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主持大会。

  中央军委委员常万全、房峰辉、张阳、赵克石、张又侠、吴胜利、马晓天出席大会。四总部、驻京各大单位和军委办公厅领导参加大会。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5426141
人民日報:中國必定要建設海洋強國,不容許任何國家一國獨霸海洋
    回應給: 古士塔夫(gustavq)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8/26/c_126916595.htm

中国建设海洋强国,于法有据,于理应当。面对毫无根据的非议乃至横加阻拦的图谋,中国有足够的清醒和定力将自己的战略意志转变为切实行动

  中国作出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来,国际上一些一贯难以正视中国和平发展的人又找到了新的发作点,频频借题发挥,鼓噪所谓“中国单方面改变现状”,试图给中国贴上“恃强凌弱”和“挑衅”的标签。这些针对中国的恶意揣测和制约纯属无事生非、别有用意,在事实面前也全然站不住脚。

  中国建设海洋强国,于法有据,于理应当。从历史来看,中国的大门曾被列强从海上撬开,作为一个传统陆地大国,只有加强海洋意识,坚固海上国门,才能杜绝安全隐患,避免重蹈历史覆辙。从现实来看,中国当前对海洋的总体开发和掌控能力与大国地位并不相称,在利用海洋资源为自身现代化发展服务方面也还有不少功课需要补,海洋强国建设势在必行。

  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和平发展的理念寄寓其中。西方海权论学者马汉“控制海洋就控制了世界”的思想在海洋史上曾产生过强大影响力。荷兰、西班牙、英国都曾从海上崛起并称霸一时,似乎为这种理念提供了注脚。然而,历史同样证明,单靠武力、只图私利的海上扩张终将是昙花一现。中国和平发展的国家意志和当前世界客观现实,决定了中国建设海洋强国不可能走以往海上霸权的老路,而是要靠坚持和平发展、维护海洋秩序和平稳定来实现。

  周边海上争议是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绕不开的一道坎儿。如何处理争议,关系到中国领土主权等核心利益,直接影响中国国家安全和经济持续发展。中国“不惹事”,坚持以和平方式,与有关方直接谈判解决争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大局。中国也绝不“怕事”,将时刻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准备,坚决维护自身应有权益。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坚定维护对钓鱼岛、黄岩岛、仁爱礁的主权和海洋权益,排除干扰、完成中建南项目油气钻探作业,维权行动取得积极成效。

  海洋的流动性和联通性决定了海洋发展比陆地发展具有更多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任何国家开发、利用海洋都不可能“一家独大”。只有通过加强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才能孕育更多海上发展的生机。中国建设海洋强国,一方面依靠自身努力,提高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创新海洋科技、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也将加大对海上合作与共同开发的关注与投入,坚持将具备条件的项目先做起来,努力与周边国家在渔业、科考、旅游、油气等领域达成合作安排。

  作为世界海洋大国俱乐部的后来者,中国加强在海洋学科前沿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国际交流,培养一批海洋学科领域的法律、技术专家,积极参与公海秩序维护、海底矿区勘探、两极利用等国际事务,在大陆架委员会、国际海洋法法庭、北极理事会等重要国际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一系列积极作为不仅有利于提升中国在海上的软实力,而且能为世界提供更多的海上公共产品。

  中国迈向海洋强国的脚步正在坚实前行。面对毫无根据的非议乃至横加阻拦的图谋,中国有足够的清醒和定力将自己的战略意志转变为切实行动。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5178509
鄭永年: 中國發展海權但陸權挑戰仍巨大
    回應給: lukacs(lukacs)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鄭永年:中國的陸地地緣政治及其挑戰

http://big5.qstheory.cn/zz/wwtj/201312/t20131225_305954.htm

 

中國傳統一直是大陸國家,陸地地緣政治佔據國家的主導地位。今天隨著全球化和中國與世界經濟體的日漸一體化,中國的海洋地緣政治的重要性顯現出來。無論是中國內部的可持續發展,還是中國在國際社會所能扮演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的地緣政治。

  不管怎樣,各種客觀要素已經把中國的海洋地緣政治,提高到了國家外交議程上很重要的位置。但是,這並不在任何意義上説,中國的陸地地緣政治不重要了;相反,同樣的全球化和世界經濟一體化,更顯陸地地緣政治的重要性。我們可以從如下兩個層面來討論。

  第一個層面是國家的統一問題。從歷史上看,中國國家的形成,走的是一個從中心地帶向邊緣地帶擴張的過程。中原王朝是國家的內核,逐漸整合邊緣地帶。在這個過程中,邊緣地帶整合到體系中來的程度自然比較低。陸地地緣政治關係到中國邊疆的穩定問題。國家的整合從中心到邊緣。如果考慮到中國邊緣地帶和中國的少數民族地區重合,陸地地緣政治的重要性就不言自明瞭。儘管歷史上,中原王朝發展的過程也是一個不同民族融合的過程,但到今天處於邊緣地帶的少數民族(主要是在西藏和新疆),很難再像傳統上其他民族那樣得到整合。這裡有幾個主要因素。

  首先,無論是藏族和維吾爾族等民族,它們本身也有獨特的文明性,尤其表現出強烈的宗教性。一個具有強烈的宗教性的文化,很難和漢族的世俗文明相整合。當然,這並不是説它們不能和平相處。中國傳統上發展出很多相當有效的方法,和具有宗教性質的民族和平相處。今天,時代變化了,中國仍然需要找到符合現代精神的和平相處方法。其次,1949年以來的民族政策,一直在強化少數民族的民族意識,反而使得民族的融合變得極其困難。其三,在主權時代,民族主義不僅對各國産生影響,也對一國內部的各少數民族産生影響。如果説民族主義意味著一族一國,對多民族國家來説,民族主義就意味著分裂。很多多民族國家就是因為內部少數族群的民族主義崛起,而導致國家的分裂。中國儘管維持著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但少數民族的民族主義的存在,也是一個客觀的事實。很顯然,中國政府已經把疆獨藏獨,列為對國家統一的其中一個最大的威脅,這一事實表明少數民族民族主義的存在。

  更為重要的是少數民族的貧困問題。少數民族地處中國的邊緣地帶,也是社會經濟不發達甚至是很不發達的區域。社會經濟的不發達狀態,對國家的整合産生著負面的影響。社會經濟不發達,中産階級很小,社會成員普遍受教育程度低,一些人行為往往難以理性。經驗表明,極端主義往往能夠在貧窮人口中間找到市場。貧窮人口往往較之富裕人口,易被極端主義所動員,並且容易走向暴力。這些年中國在少數民族地區所發生的暴力,無疑和社會的貧窮狀態相關。一旦當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個較高的水準,儘管也避免不了少數極端因素,但極端因素很難動員到足夠的力量,進行大規模的暴力行為。

  當然也要意識到,一旦少數民族的教育水準提高,其成員的民族意識也會提高,從而産生另一類民族主義運動。但這一類民族主義運動是可以避免的,主要是可以通過國民教育,來減少和消除各民族的極端民族主義,把多民族國家維持在統一的水準。這方面,發達的多民族國家(例如美國)的發展,提供了足夠的經驗證據。

  外部影響更大

  第二個層面和今天的全球化和區域化有關。在全球化和區域化時代,中國的陸地地緣政治更受到區域甚至國際關係的影響。和傳統陸地地緣比較,今天的陸地地緣更容易受外在因素的影響。簡單地説,如果説在傳統上,中國的陸地地緣的劣勢,可以通過修築長城而得到修正和彌補,在今天類似的方法已經毫無用處。也就是説,陸地地緣本身也在國際化。在中國,這方面的問題主要在西邊,包括西藏和新疆。西藏和新疆問題的産生和處理,已經遠遠超出了傳統主權國家的範疇,而往往具有了國際性。從概念上説,中國陸地地緣政治,往往和周邊外交相關聯;而周邊外交,則往往也和大國政治相關。 

  在中國的西邊,中國現在面臨的是美國力量逐漸從中東地區消退而所留下來的遺産。二戰之後,整個中東地區是美國的勢力範圍。在那裏,無論是政權建設還是經濟發展,都離不開美國(和廣義上的西方)。美國在中東的利益,是基於其能源的需要和對其盟國以色列的國家安全需要的考量。無論是上世紀90年代的海灣戰爭,還是美國以反恐為名對阿富汗、伊拉克的佔領,都和美國能源和其他地緣政治因素的考量有關。但是從近年來的發展來看,美國必須改變其在中東的政策。有幾個因素顯得尤其重要。首先,美國的帝國已經過度擴張,導致美國維持帝國的負擔過重。儘管美國還是最強大的國家,但在維持一個擴張過度的帝國方面,已經顯得力不從心。這表明美國必須收縮帝國戰線。

  其次,在中東,美國進行了大規模和持續的反恐戰爭,但多年下來,美國發現要消除恐怖主義因素,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美國調整心態,承認恐怖主義是一個常態,反恐是一件長期的任務。正是這種新的認知,美國要逐漸減少從事反恐的軍隊。其三,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美國國內進行再工業化的運動。頁巖氣的開發使用,正在有效減少美國對海外能源尤其是中東能源的依賴,美國正在快速地向一個能源大國轉型。二戰之後,美國的地緣政治格局的形成過程中,能源是一個強大的推動力。美國成為能源大國,表明地緣政治格局會出現很大的變化。一旦美國不再依賴中東能源,甚至變成能源出口國,美國從中東減少軍事存在的速度必然加快。

  這種地緣政治的變化,對中國的陸地地緣政治意味著什麼呢?一些人認為,美國從中東撤出,為中國創造了一個機會,就是中國可以填補美國撤出之後所出現的空間。但是,問題並不是那麼簡單。的確,中國大量需要能源,在很多年裏,中國也在積極地和中東國家發展緊密的經濟貿易關係。不過,美國的撤出對中國會産生三個大方面的挑戰。首先,中東的安全問題。在中東,整體安全構架是美國主導下建立起來的。一些人認為,到現在為止,中國在中東是一個搭便車者,中國美國的便車。這當然有些誇張,但並非一點道理都沒有。美國一旦撤出,中東整體大安全構架就不再存在。安全問題必然成為中東最大的問題。要建立一個新的安全構架談何容易!中國在這個過程中所能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也就是説,中國必然面臨如何保護其在中東的利益的挑戰。

  中國如何走向中東?

  其次,美國的撤出中東並不會非常順利,而會是一個動蕩的過程。美國一旦撤出,那裏的親美政權必然遭遇困難。而且,美國承受民主的包袱,也就是要在那裏推動民主化。儘管今天中東和北非的民主化革命大多是內發的,但美國的作用不可低估。美國(和西方)在逐漸撤出的同時,也在努力推動那裏的民主化運動。這裡也包括幫助推翻美國(和西方)所界定的專制制度(非民主政權)的努力。當然,新生的政權不見得是繼續親美的,更有可能是反美的。但是,必須認識到,不親美甚至反美,並不是説這些政權可能會對中國更友好。

  美國在中東的能源地緣政治招致了那裏人民的不滿。現在美國走了,中國要進入。但中國在中東的源政治,如何不招致那裏的人民的不滿呢?顯然,這對中國是一大挑戰。但這裡更為嚴重的是,一旦現存政權解體,新政權如何建立?建立一個新政權並非容易。民主(主要是選舉)可以産生一個新政府,但也容易推翻一個新政府。中東地區這些年的政局動蕩就説明瞭這一切。如果政局不穩,中國又如何走向中東?在過去,美國力量能夠在中東生存和發展,和美國在中東政權建立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相關。中國完全不可能重復美國的道路,中國力量又如何走向中東?

  再次,考慮到地緣政治的影響是雙向的,中東變局也必然會影響到中國的邊疆政治社會穩定問題。能夠對中國産生直接影響的,就是中東的宗教極端主義,甚至是恐怖主義向中國的延伸和擴張。隨著美國的撤出,中國和中東的經濟貿易交往變得頻繁起來。這也必然促使兩者之間的文化、人員(商人、學生、學者等等)的交往。這應當説正常現象,也應當加以促進。不過,應當看到的是,中東很多國家不能建立一個有效政權,甚至有跡象成為失敗國家,宗教極端主義崛起。失敗國家也往往成為宗教極端主義甚至恐怖主義的訓練地。中國和這些地區的交往增加,也必然受這些方面的影響。從近期新疆的暴力恐怖主義事件來看,境外和境內的激進因素已經有了相當的關聯。 

  和新疆問題有關的地緣政治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來自中亞地區。在冷戰期間,這個地區是蘇聯的勢力範圍。蘇聯解體之後,前蘇聯中亞共和國紛紛獨立。蘇聯一消亡,美國勢力就乘機進入這個地區。這個地區的政治和政府穩定性要比中東好一些,但也面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

  在這個地區,政府以民主的方式産生,但民主仍然處於早期階段,穩定下來需要很長的歷史時間。事實上,如果這些政府不能引導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現在低度的社會經濟發展水準,並不能有助於民主政治的進步。這些國家面臨的一個困境是:一方面,民主很難造就一個穩定有效的政府,有能力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低度社會經濟水準制約著民主政治品質的提升。再者,這些政府也沒有能力來提供一個有效的社會秩序,在舊(蘇聯)體制解體之後,新的體制還遠未建立起來,這經常導致社會的無政府狀態。和中東地區一樣,社會的無政府狀態經常為極端勢力和恐怖主義提供有利的空間。而這些又必然影響這些國家的鄰居,即新疆。

  西藏也面臨類似的情況。這些年來,中國政府和流亡在海外的達賴喇嘛之間不能達成共識。現在人們面臨的情況是,一方面,中國政府不會向任何被認為是分裂國家的行為做任何的妥協,另一方面海外藏人組織近年來則越來越激進和暴力化。考量到西藏流亡政府設在印度,並且中國和印度之間存在著包括邊界領土糾紛、軍事競爭、民族主義衝突在內的問題,西藏問題的地緣政治含義的複雜性是不言而喻的。

  儘管這些趨勢的發展,並不是説今天的中國也要像傳統那樣,在中國和中東之間修築一條長城,把境外極端因素隔離在外,但這種情況的確表明中國少數民族地區所面臨的地緣政治風險。如何減低和消除地緣政治風險?中國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例如上海合作組織。也不排除中國也會再做努力,來推進這類組織的建設,從而回應新出現的挑戰。不過,從目前運作的情況看,人們還不能確定,這類組織是否能夠應付美國逐漸從中東退出所帶來的地緣政治的大變局。

  如果説中國的海洋地緣政治剛剛開始,所面臨的任務是如何學會做一個海洋大國,中國也面臨著陸地地緣政治大變局所帶來的嚴峻挑戰。這裡,傳統的地緣政治經驗已經變得不那麼相關,所需要的是尋找新的應付陸地地緣政治的戰略和方式。

  (作者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所長;本文選編自聯合早報網,原文地址>>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5054220
劉源上將:「戰爭是最後選項」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2/04/c_124320210_2.htm

战略机遇期一开始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来的。过去我们老讲准备打世界大战,后来估计世界大战打不起来,至少还有10年打不起来,可能还有更长的和平时期。正是基于世界大战打不起来的战略判断,邓小平提出了战略机遇期的概念。从那以后,我们党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发展大势,不断深化和完善对战略机遇期的认识。十六大时指出,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七大时提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这次十八大再次强调,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就是要全党对当前的时局和大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更加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坚定不移、心无旁骛地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作为军人,我们的目标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 随时准备打仗是我们军人的职责所在。面对当前我们国家最核心的利益,军人确实面临两难,一个是现在最大的目标是要保证我们国家的战略机遇期,这是我们党中央考虑最多的,而战略机遇期的前提是什么呢?是不打仗,起码不打大仗。而一旦打起来,部分工作重心马上就要转向战争。我们现在的中心是加快建设。中国的经济建设被打断过几次,第一次是晚清时期,搞“洋务运动”,被中日甲午战争打断了;第二次是民国时期,那时资本主义有点发展的趋势,又被日本侵华战争打掉了。现在我们的经济建设到了关键时期,可千万别因为偶发事件再被打断了。美国和日本就怕我们赶上来,千方百计要遏制中国发展,而我们千万不能上当。

  当然,为了更长时间地维持这个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不排除“该出手时要出手”,现在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小平同志1979年、1983年打了两仗打下来的。但“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小平同志教导我们要韬光养晦,当年卧薪尝胆的勾践能够忍辱负重,韩信能忍受胯下之辱,为什么?为了忍一口气,等发展强大以后再踹它两脚。所以说,这个机遇期,我们能不能忍,关系到我们能不能后发制人,能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可是一个考验。

  我们作为军人要服从中央的大局,当然不排除中央要我们狠狠地动一下、打一下。当年打抗美援朝就是如此,保住了60多年不打大仗,中国很长时间没有大的外战,也没有内战。仅从维持了60多年和平来说,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功勋。就这一条,给共产党多高的评价都不过分!人民、国家得到多么巨大的实惠呀?

  第二个难,作为军人,任何时候都不能说不打仗,不打仗要军人干什么?但我们也不敢乱说要求打仗。战争对于军人来说,是唯一选项;对于国家来说,则是最后选项。和平时期,谁懂得战争?只有军人懂得战争,因为我们在研究战争。我们有责任要讲清楚战争是什么,战争代价是什么。按照马列主义的经典论断,“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只有政治手段穷尽时,才以战争来扫清障碍。按照孙子说的,“兵以诈立、以利动”,“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然后不行再伐兵,这个伐兵不纯粹是打仗,主要是讹诈,或者叫威慑,兵拉过去给你看,包括军演。最后迫不得已才攻城,才去打被占岛礁。

“善战者不言战”,我们要开拓思路,用各种各样的办法,“上兵伐谋”,中国有的是好办法,不要手中拿着一手好牌,给玩砸了。一方面我们收拾了你,叫你老老实实地在那里发不了财,另一方面我们还能牢牢保持住我们的战略机遇期,这是最重要的。我们的根本利益要维护住。我们军人真正最知道打别人的狠处在哪里,最知道怎么才能打赢,怎样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略效益。

  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几千万人献出了生命,仅抗日战争,我国非正常死亡3500万人,而28年革命中,共产党员有名有姓可查的就牺牲了370万人,这才打下了江山!今天想来,是多么不易。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到2020年,是180年,我们每6年算1分钟,整个30分钟,就比作长跑吧。在前18分钟是越跑越慢,自己摔伤不说,旁边还有人左一拳、右一拳地打你。我们跌倒了爬起来接着跑,跑到1949年终于站起来了。中间又有3分钟是三年困难时期、十年“文化大革命”等,自己摔倒了,怪不了别人,我们在探索中摔了跤,遍体鳞伤。最近30多年,我们加快速度追了五六分钟,咬着牙、忍着疼,已追到第二位了。现在我们跑到第29分钟,就最后1分钟了!这6年我们就能赶上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百年期盼!同志们,这么大的牺牲,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我们终于跑到最后1分钟了!什么叫战略机遇期?这就叫战略机遇期。现在全民第一大要求还是人民富裕、国家富强,这个目标眼瞅着还有一分钟就跑到了,咬紧牙关也要跑下来。现在没人打得了你,除了我们内部不争气,我就不相信,现在还有哪一个国家的军靴敢踏上中国的大陆,但旁边有人遏制你,捣乱的、骂娘的,下绊子的、泼脏水的,总之想方设法不让中国顺利发展。所以说,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胡锦涛同志讲,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要做到“四个必须、四个始终”,即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必须增强宗旨意识;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我想,这是对我们民族、对全党提出的新要求和叮嘱。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凝聚起来,才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才能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团结起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去奋斗。▲(作者刘 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本文系杨婷婷根据作者学习十八大精神辅导报告整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922017
共軍航母仍須六年左右方能形成戰力
    回應給: 古士塔夫(gustavq)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10/26/c_113500253_4.htm

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正式交接入列,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國海軍已正式步入“航母”時代。然而,航母的入列並不意味著其馬上能夠形成作戰能力。“遼寧艦”要形成實戰能力,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至少面臨著以下四大挑戰。

 

挑戰之一:最後的海試

航母的試驗一般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系泊階段。即航母停靠在碼頭進行靜態試驗;第二階段是廠方海試。即生產廠方對航母的性能指標進行試驗和檢測,保證技術上沒問題、設備正常運轉、機械性能達標;第三階段是軍方海試。廠方將航母交付給海軍後,海軍首先要再次測試和檢驗相關指標是否合格,然後再根據特定目的進行有戰術背景的試驗和訓練。比如,測試雷達對戰術目標的辨別能力、進行夜航航行、複雜氣象條件下的航行等,以進一步測試航母平臺在近似實際作戰環境下的性能。只有這一系列的試驗全部完成,這艘航母平臺才能算完成了測試。

 

目前,“遼寧艦”只完成了前兩個階段的試驗,第三階段的海試還沒有最後完成。因此,該艦目前仍處於測試與磨合階段,是一種試驗平臺,還不具備作戰能力。

 

雖然航母上的官兵之前進行過很多訓練,但都是在戰術模擬器上進行的,這種模擬操作與實際操作畢竟有一定差別。因此,當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操作訓練。儘管暫時還需要生產廠家和科研院所人員進行輔助,但官兵們必須儘快具備獨立的崗位操作能力和艦上維修能力。

 

如何邊進行最後的海試,邊讓官兵展開訓練,是“遼寧艦”面臨的第一大挑戰。

 

挑戰之二:艦載機上艦

現代航母本質上是一個海上浮動機場,它的攻擊和防禦能力主要體現在艦載機的作戰威力上。如果沒有艦載機,一艘航母就等同於一個漂在海上的活靶子。因此,航母艦載機、特別是主力戰鬥機的選擇,往往體現了一個國家戰鬥機的最高水準。

目前,“遼寧艦”的艦載機飛行員仍在利用陸地跑道進行模擬訓練,尚未在航母平臺上進行起降試驗和訓練。這說明“遼寧艦”目前只具有依靠自身攜帶的近程火炮和短程防空武器實施點防禦的能力。

 

“遼寧艦”要形成作戰能力,首要的任務就是把陸地機場“搬”到海上,通過航母平臺與艦載機的反復磨合,實現艦載機的上艦。這是“遼寧艦”面臨的又一大挑戰,而且是最嚴峻的挑戰。

 

艦載機的起降是世界公認的難題,有人把它比做“刀尖上的舞蹈”。因為著陸的甲板長度和寬度都十分有限,比陸地的機場要小得多。而且航母平臺一直處於晃動中,飛行員很難準確判斷著艦點,更難判斷著艦角度。一旦著艦出錯,就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另外,航母上的攔阻索並不是每一次都能夠準確地鉤到著艦的艦載機,此時如果沒有使用最大推力,不具備複飛條件,艦載機很容易一頭紮進海裡,或者沖到機群中,釀成起火、爆炸等慘烈事故。

 

世界各國完成艦載戰鬥機起降訓練需要的時間是不一樣的。美國海軍採取的是滾動訓練模式:一艘航母還在建造中,其計畫搭載的艦載機飛行員就已在其他航母上進行密集訓練。這樣,新航母服役後,艦載戰鬥機只需幾個月就能具備作戰能力。

 

但其他國家沒有美國那樣的條件,艦載機形成作戰能力的時間要比美國長得多,通常需要25年時間。例如,法國“戴高樂”號航母於2001年服役,艦載主力“陣風”戰鬥機從2002年開始上艦訓練,直到20046月,法國海軍才宣佈其艦載機具有作戰能力。

 

最極端的情況是俄羅斯海軍,“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搭載的蘇-33戰鬥機是俄海軍第一種常規起降的固定翼艦載戰鬥機,由於缺乏經驗和軍費不足,俄海軍用了10年才掌握相關的起降技術。

 

航母上的艦載機並不只是戰鬥機,還包括反潛機、預警機、電子戰飛機等其他多種保障機型,它們都是航母作戰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預警機能在幾百公里以外發現敵機及來襲的各種導彈,能夠通知編隊進行綜合防禦。如果沒有艦載預警機,航母在大洋上就會閉目塞聽,其戰鬥力將會大打折扣。因此,在資訊化條件下,如果沒有保障飛機,即使有了艦載作戰飛機,也不能認為航母就形成了戰鬥力。

 

正因為如此,“遼寧艦”要形成初始戰鬥力,最關鍵、最基礎的環節是實現艦載機整建制上艦、起飛、降落,並具備戰鬥能力。為此,需要對影響艦載機作戰的設備進行反復測試,艦載機飛行員必須反復進行單項訓練及艦機協同訓練。

 

值得一提的是,艦載機的戰鬥力與飛行員的數量有著密切關係。西方國家一般是1.5個飛行員配一架飛機,這樣可以在戰爭環境下做到“歇人不歇馬”,從而提高艦載機出動的頻率,增強艦載機的留空作戰能力。

如何培養一定數量的艦載機飛行員,也是“遼寧艦”不容回避的一道難題。

 

挑戰之三:全艦系統磨合

航母本身是一個複雜的大系統。一個成熟、完善、功能齊全的航母平臺必然會搭載各種設備。比如,大型相控陣雷達、對空三座標雷達、制導雷達、防空導彈等。要充分發揮這些設備的作用,既要確保每個設備能夠良好運行,更要確保各種設施相互之間的有機協調,“和諧”運行。

 

因此,“遼寧艦”入列後,還需要繼續對艦上的各類裝置、電子系統、武器系統等進行反復調試、反復磨合,必要時,甚至可能對一些設備進行改進。這需要在模組化訓練的基礎上,進行各戰位之間、各平臺之間、各部門之間的相互配合訓練。如空勤機組人員、維修人員與艦載機的配合訓練等。

 

這類訓練通常以班組為單位進行。完成班組訓練後,還要把全艦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協同訓練。通過訓練,使所有艦員都訓練有素。這是一項難度很大的工作,其持續的時間會很長。像“戴高樂”號航空母艦,服役6年後,仍在對核反應爐、螺旋槳等重要設備進行調試。

 

儘管對艦上的搭載設備進行全系統磨合需要的時間很長,但這種磨合卻有利於確保航母穩定運行和實施作戰。因為航母一旦被擊沉,不僅傷亡很大,而且還會對戰爭勝負起到關鍵性作用。所以,世界各國對航母的系統磨合和測試都非常慎重。實踐證明,正是由於“戴高樂”號航母進行了長時間周密的全艦測試,才消除了許多隱患,使其在2011年空襲利比亞的高強度出擊中表現相當出色。

 

當航母長時間在遠洋活動時,各種後勤補給、裝備技術維修等問題十分突出,長期航行和海上漂泊對艦員的心理也會造成巨大影響,這些都會直接影響到航母的戰鬥力。如何解決這些全新的課題,是對“遼寧艦”的嚴峻考驗,需要該艦全體官兵在實踐中不斷摸索。

 

挑戰之四:形成編隊作戰能力

航母戰鬥群的綜合作戰能力是衡量一個國家海軍綜合戰力的重要指標。由於目標大、自衛能力弱等原因,航空母艦很容易被敵偵察體系發現,面臨敵遠端導彈、潛艇、水面艦艇、飛機等多種威脅。為此,航母只有具備完整的防空、反潛、反導、反艦和對岸攻擊能力,才有能力去對抗各種危險和威脅。這些能力需要很多平臺共同完成。

 

所以,航母作戰時,其他艦艇必須為其警戒、護航、補給。無論是出航還是執行任務,都不是航母平臺自身形單影隻的單打獨鬥,而是採取航母戰鬥群這種編隊方式。

 

可見,“遼寧艦”要真正形成實戰能力,就必須形成以航母為核心、由不同功能特點的驅逐艦、護衛艦、潛艇、補給艦等護航艦艇組成的航母戰鬥群,使之形成集作戰、訓練和保障於一體的相對獨立作戰體系,形成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綜合化、立體化、一體化的整體作戰能力。

 

例如,美國航母戰鬥群通常以1艘航母為核心,配備24艘“提康得羅加”級巡洋艦或“阿利·伯克”級驅逐艦、1艘“佩里”級反潛護衛艦、兩艘攻擊核潛艇和1艘大型補給艦。根據具體任務,還可能增配運兵船、兩栖攻擊艇和貨船等。美國航母戰鬥群的組成是相對固定的,目的是便於作戰人員快速熟悉各自的角色。

 

法國也採用了類似的做法,其固定搭配是:“戴高樂”號航母搭配1艘防空驅逐艦、1艘補給艦,並根據具體任務情況,配屬其他防空驅逐艦、反潛驅逐艦、多用途護衛艦、攻擊核潛艇和補給艦等。

 

要發揮航母海空力量融合體的作用,還必須確保航母編隊與衛星等天基系統、各種預警偵察系統的密切協調,確保空中戰機、水面艦艇、潛艇彼此密切配合,確保人和武器有機結合,確保各系統在通信和指揮控制、資料鏈的傳遞等方面無縫連結。

 

航母編隊的戰鬥力還涉及航母戰鬥群的作戰編成、作戰方法、作戰思想、戰術運用以及訓練方式、補給方式等眾多環節,必須長時間、不斷反復地進行不同兵力、不同艦艇和不同平臺之間的協同演練和訓練。按國際規律和慣例,這一過程通常需要58年時間。

 

比如,法國在1946年擁有第一艘航空母艦,隨後,由英國和美國為其培訓飛行員和甲板操作人員,到1956年蘇伊士運河事件中,該航母參與作戰,才標誌著法國航母編隊完全形成實戰能力,期間經歷了10年。

 

即便是美國海軍這樣十分成熟的航母使用者,一艘新航母形成編隊戰鬥力也需要23年時間。對於從沒有接觸過航母的中國海軍來說,這個過程會更長,難度會更大,這是“遼寧艦”面臨的又一大挑戰。 (洪曉榮 李偉,作者單位:國防大學)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884211
美國兩支航母戰鬥群進入東海
    回應給: 古士塔夫(gustavq)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10/02/c_123784323.htm

集中出动异乎寻常引发猜测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9月30日报道】题:美军大型编队靠近有争议岛屿,意欲何为?

或许这只是一个巧合,没有必要担心。不过,美国已悄悄在中日有争议的东海岛屿附近集结一支强大的海陆空编队。

美国海军两个航母战斗群和一个海军陆战队特遣队已开始在西太平洋活动,离尖阁群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编者注)很近,而中日两国的巡逻船在这一带陷入越来越紧张的僵持局面。

最近几周,中国的舰船多次进入这些小岛周围的领海,日本海上保安厅和台湾的船只上周相互发射水炮。尖阁群岛现在在日本的行政管辖下,但中国大陆和台湾都声称是其领土。

迄今,各方尚无战舰直接介入对抗。但中国发誓将继续派遣巡逻船进入领海,而日本也调集了很多海上保安厅船只“保卫”岛屿。

美国在中日之争中一直表示不偏袒任何一方,国务卿希拉里呼吁中日双方保持“头脑冷静”。然而,美国官员已清楚表明美日安保条约适用于尖阁群岛。按照该条约,日本一旦遭到攻击,美国必须援助日本。

美国海军官员周日证实说,“乔治·华盛顿” 号航母战斗群已经开始在东海中日争议岛屿附近活动。“约翰·斯滕尼斯”号航母战斗群在稍远一些的南海活动。每艘航母上都配备有80多架战机,而且航母战斗群通常都包括有导弹巡洋舰和驱逐舰、潜艇和供给船。

在附近的菲律宾海,约2200名海军陆战队员登上了两栖攻击舰“好人理查德”号和两艘护卫舰。这些海军陆战队员都配备有两栖突击车、轻型装甲车、炮、直升机和“鹞”式战斗机。

航母战斗群和海军陆战队特遣队往往是单独行动,因此,这次两个航母战斗群和海军陆战队特遣队汇集到太平洋相对较小的一个区域是异乎寻常的火力集中行动。它们刚刚参加了在关岛附近举行的军事演习。军演的内容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和日本陆上自卫队导弹实弹发射和联合登岛。

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的一位发言人说,这次训练任务和航母部署不见得与尖阁群岛的紧张局势有关。

发言人达林·詹姆斯在火奴鲁鲁说:“这些行动不与任何具体事件有关。作为美国维护地区安全努力的一部分,美国海军的11艘航母中的两艘正在西太平洋开展行动,以帮助维护稳定与和平。”

事实上,这次航母和海军陆战队的部署可能不仅与美国在亚太地区军力“再平衡”战略及不相关的中东危机有关,而且也与中日东海岛屿之争有关。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4876148
頁/共11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