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中國星火論壇
市長:古士塔夫  副市長: lukacsGuoding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中國星火論壇】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藝文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手機國學短信
 瀏覽1,571|回應1推薦1

古士塔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lukacs

  1. 國學顯非「藝文」,未增新分類前暫放此。
  2. 手機國學短信,實在很有創意。姑不論對古人經典的詮釋或「現代化」,有無曲解、誤解或窄解的可能,北大的這項創意「行銷」(古人智慧的行銷、為北大創收的行銷),確實高明。


手機國學短信傳播經典智慧 .藍慧

原載《亞洲週刊》二十卷十六期2006年4月23日

原摘要:北大乾元國學教室以手機傳送國學知識,訂戶每月花十元人民幣,即可每天收到一條國學短信,內容以經史子集為範圍,試圖讓「國學插上翅膀,成為全民之學」,讓經典成為手機中流出的生活智慧。

近年國學在中國一步步升溫,除高校開設國學班之外,「手機國學」也在坊間流傳開來。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在孔子看來,人幸福與否更多地取決於感受幸福的能力。幸福總是樸素的,一如糧食、空氣和水。」四月二日傍晚,北京一位業務員王文心,走在王府井街上,接到這麼一則短信。正在事業瓶頸中的他,看著手機,彷彿閱讀數千年前孔子的來信。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外。《中庸》在此提點我們,不要總是生活在別處,而要活在自己的當下。比如攀比,其實是在用別人的生活來支配自己。 」四月三日,在上海徐匯區工作的劉正德,接到這則闡明「中庸」的短信,他看著來自古書上的信息,想著自己的未來。

「莊子說﹕與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如果相濡以沫表現的是親密無間的熱愛,後者就是給對方空間、各適其適的冷愛。距離產生美,這對愛也適用。」四月四日,在南京工作的台商田芳芳,對著手機上的「莊子說……」笑了起來。面對感情與事業的取捨,近來,她有著不安,這則短信讓她好像看到梅雨過後的陽光。

這些富含哲理的短信不是數千年前的孔子、莊子透過時光機器傳送到現代的,它是北京大學乾元國學教室於今年四月開始推出的「手機國學」。

北大乾元國學教室首創以手機傳送國學知識,訂戶只要每月花費十元人民幣(約一點二五約美元),每天即可收到一條國學短信,每則短信約六十八個中文字,由北大學者精心寫作,內容包含了深入淺出的古老學問,訂戶收到的不只是國學,同時也收穫心靈的滋養,接到智慧的快樂。經由此創舉,中華文化透過現代科技活起來。孔子、莊子、尚書》、《金剛經》……從古書「走出來」,進入手機裡、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北京大學乾元國學教室——短信版」是二零零五年十一月北大哲學系開辦「乾元國學教室」後推出的一個國學普及項目。「手機短信國學」把古老的經典精粹與現代科技文明鏈結,就是所謂「短信版」。短信詞條的摘選與闡釋全部由北京大學乾元國學教室十位導師親自操作,內容以經史子集為大致範圍,目前已寫了一千條,供三年發送。

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趙敦華針對普及國學的意義做了闡發。他說,所謂「短信版」就是讓「國學插上翅膀,成為全民之學」。北大教授湯一介、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余敦康也闡發了學習國學的意義,他們認為研讀國學就是讓中國人做好中國人。

台大哲學系教授陳鼓應四月初到北京演講,適逢北大國學教室推出「手機國學」。陳鼓應對亞洲週刊表示﹕「古典文化生活化、社會化就變成社會資源。北大國學教室從古書中精選與生活有關的觀念,經由手機傳送給訂閱者,歷經時光錘煉的哲理很自然地內化到人們的生命世界裡,變成行為動力、指標,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向。」

陳鼓應說﹕「文化是靠積累的。書本是大傳統,民間習俗是小傳統。大小傳統相互交流,可以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與文化氣質。手機是一個載體,古典文化裡的人生智慧,經由它的傳遞,可以成為一個生活語言,進而變化人們的氣質。」

「手機帶您走進北大國學教室。」北大教授冀建中表示﹕「這是《一碗麵的國學》,訂閱者只需花費約一碗麵的費用,就可以換來一個月的短信國學。」冀建中說,這些年來,中國人感受到西方的衝擊,愈來愈多人反思中國人的精神到底在哪裡﹖許多人回頭尋找自己的根。這時候,「手機國學」是一道文化快餐,試圖讓年輕一代喜歡古典文化,進而找到年輕一代與上一代對話的基礎。

冀建中坦言,有學者批評,這種作法迎合市場,使用了商業手段。不過,冀建中認為,文化建設不要狹隘,學術不能滋養社會就會枯萎。冀建中對亞洲週刊說﹕「文化不能靠一條腿走路,我們除了推手機短信之外,還將於六月推出《西學教室》,雙管齊下,傳播中西古典文化。」

北大教授王博表示﹕「中國有五億多的手機用戶,手機國學即是以商業化的方式,變成用戶的收訊功能。數年前,我們在北大創辦國學教室,向社會傳播國學知識,我們發現社會對這方面有著需求,而教室受限於空間限制,每個教室只能容納幾十人,因此,我們嘗試結合手機,傳播國學。」

中國社會為什麼興起對國學的需求﹖王博表示﹕「在學術界方面,文革之後,中國社會醞釀著復興國學,進而引發文化熱。而民間社會則出現對人文的需求。許多企業家、公務員等對古典文化有著強烈興趣,包括MBA(工商管理碩士)、EMBA(Executive MBA)等一些與經濟有關的課程,也開始容納國學。中國民營企業除了引進歐美先進觀念,還更進一步請國學老師授課,這些企業老板希望用中國精神領導企業理念。」

王博說﹕「在政治方面,國學也佔有愈來愈多的份量。最近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出『八榮八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學術界就有人說,裡面有六條都與國學有關,這是以傳統資源做背景,關注傳統文化,讓道德在新社會裡駐足。另外中國的《光明日報》也於今年開闢了國學版,凡此種種都顯示社會對國學的重視。」

北京大學於二零零五年創辦乾元國學教室,引起社會熱烈回響。對於國學,北大乾元國學教室表示﹕「在和它疏遠了幾十年以後,國學還是回到了中國人的生活中、心靈裡、血液間。國學本來就是中國人的生命,現在也該是中國人生命的重要內容。在經、史、子、集裡邊,我們可以發現中國人對於生命和世界多種多樣的理解,這種理解過去曾經支配著我們祖先的生活,現在也會影響甚至支配我們的生活。」

「乾元國學教室」在北京大學哲學系固定時間固定授課,每月集中兩天,目前已開辦兩期三個班,學員來自全國,包括香港、台灣等地。課程設置為︰ 一年級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周易》、《道德經》、《莊子》等﹔二年級為儒家與詩歌、名士與玄學、《史記》、漢唐佛教、唐宋詩詞等 ﹔三年級為理學兩學派朱熹與王陽明、《資治通鑑》、本土宗教、道教、明清小說賞析、明清三大家顧炎武、黃宗羲及王夫之。授課導師為北京大學哲學系等學者。

「後來,我們發現了手機短信,於是,決定打造國學教室手機短信版,更有效地向社會傳播國學智慧。」北大國學教室負責人之一張文瑞表示︰「短信作為一種方便而快捷的聯繫方式,已經變成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從節日問候、感情溝通到新聞速遞、天氣預報,再到閱讀幽默文字後的開心一笑,短信承擔著越來越多的功能,同時也給無數手機用戶帶來各種各樣的方便。」

北大乾元國學教室短信版把國學智慧和短信傳播方式結合起來,其特點是﹕「一,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國學的學習變得更加便利和自由。學習者不必在固定的時間裡來到固定的教室,這對那些無法主宰自己時間的人來說尤其適合。二,內容高度濃縮精練。來自北京大學的學者們以其深厚的國學功底,豐富的人生體驗,個性化地解讀方式,將古代經典的精髓以最精練的方式帶給讀者。」

「國學短信版」由北京大學哲學系、北京乾元國學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山東順風網路資訊有限公司共同策劃。用戶訂閱後,每天即可收到一條國學內容的文字短信。中國民眾訂閱方法﹕移動用戶發送「lx」至「二三一五四六。聯通用戶發送「lx」至「九三一五」。至於中國大陸外的用戶,目前存在發送成本及資料業務結算等技術問題,尚須進一步研究。■

附錄:北京大學國學教室發送給手機用戶的國學短信,載於同期《亞洲週刊》

  1.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在孔子看來,人幸福與否更多地取決於感受幸福的能力。幸福總是樸素的,一如糧食、空氣和水。
  2. 孔子說﹕苟患失之,無所不至。人的尊嚴常在一念得失間淪沒。只要還是人,就總得有拒絕出賣的東西。記著,有無人格和有無身份證根本是兩碼事兒。
  3. 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外。《中庸》在此提點我們,不要總是生活在別處,而要活在自己的當下。比如攀比,其實是在用別人的生活來支配自己。
  4. 《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執著,可以說是一個人內心最頑固的枷鎖。放下執著,少些計較,就能讓心的力量解放出來,自由地發揮它的效用。
  5. 莊子說﹕與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如果相濡以沫表現的是親密無間的熱愛,後者就是給對方空間、各適其適的冷愛。距離產生美,這對愛也適用。
  6. 《尚書》說﹕有其善,喪厥善﹔矜其能,喪厥功。一味張揚自己的善,就會失去善﹔一味誇耀自己的能,反而會失去自己取得的成績。
  7. 光而不耀。成功的人應該多琢磨《道德經》的格言。成功就意味著光芒,所以被稱為星星,但該注意別太耀眼。太耀眼會刺傷別人,反射回來就傷害自己。
  8. 佛陀教導弟子們說,行少欲者,心則坦然。一般人大概也是這樣,心中少些貪求,就不會委屈諂媚,接人待物之間,自然行有餘地。
  9. 孔子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善待他人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一點厚道的容讓,一個會意的微笑。愛,需要條件嗎﹖
  10. 腹有詩書氣自華。東坡先生不只喜歡吃肉,更喜歡咀嚼詩書。吃肉可以補鈣,啃啃經典卻可以充實心靈,培養出脫俗的精神氣質。
  11. 一人三失,怨豈在明﹖這句出自《尚書》的話告誡我們,一個人可能會犯許多錯誤,但等到錯誤明顯的時候才去發現和矯正,那就晚了。
  12. 《論語》上說﹕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自覺地杜絕四種毛病﹕不主觀臆測,不期望必然怎樣,不堅持己見,不自以為是。
  13. 善以動,動惟其時。這句出自《尚書》的話是一句深刻的警世之言,做事要考慮結果,即使是做好事,行動也要選擇時機。
  14. 《大學》云﹕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價值的倒錯總是體現在人的感受方式中。讓對惡的厭憎、對善的欽慕成為我們的生理反應﹗
  15. 孔子說﹕以約失之者鮮矣。欲望本身無所謂善惡,但欲望的無節制卻常常是惡的淵藪。不知在適當的地方停下,其實是最危險的不智。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1654521
 回應文章
毛主席怎看?
推薦0


lukac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今天有了資訊媒介,要封殺某種文化恐怕不容易。這些東西本來在「西化」和「文革」下是不會被重視的。現在竟然殭屍復活,四庫全書網上就有了,毛主席無法壟斷。

關鍵是,隨著「中國崛起」與自信的回復,某種「文藝復興」很可能流行起來。共黨的聰明才智,要如何使這潮流為我所用,或者至少保持「與之俱進」,相互加持,值得關注。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732&aid=1655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