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篇~
【評蘇蔡許首場初選政見會表現】的社論
這是民進黨總統初選的首場政見發表會,似尚未展現三位參選人政見體系的全貌。但若僅以這場政見會的表現作一評價,可說是:蔡英文空洞、蘇貞昌週旋、許信良真誠。
政見辯論的說服力有兩個主要因素。一、書面講稿的理路、邏輯及境界:由於有講稿,因此修辭較美;但若美到虛無縹緲的地步,遁詞知其所窮,即失真誠。二、人格感染力的發揮:也就是能否給人真誠的感覺;人格與講稿合體即有真誠感,人格與講稿分離就顯虛假。昨日蘇蔡二人申論及結辯講稿的辭藻均不錯,但似乎皆多少是用避重就輕的詞句去「塞滿」那二十分鐘,文不真誠,人也失真誠。倒是許信良人稿合體,幾次帶動的掌聲與笑聲皆可見其動人之處。
蔡英文在去年四月與馬總統「雙英辯論」,評價不如預期。一般認為,那是因蔡英文在ECFA這個單一議題上比較吃虧;但昨日的議題架構拉開放大,蔡英文的論述卻較「雙英辯論」時更空泛無物,甚且矛盾不能自圓其說,這卻有些出人意表。
蔡英文昨仍然接續「雙英辯論」的論述主軸,但更加閃爍其詞。她在回答關於兩岸的問題時強調,兩岸問題不能由領導人一個人決定,必須經由民主機制,由大家一起來決定(日前她曾說「應當由下一代決定」);四十分鐘後她在作結辯時,卻又說領導人必須作出決定,「不能把問題留給下一代」。在同一講台上出現此種矛盾,是難以理解的;何況,蔡英文近年來所作「否認九二共識」、「否認ECFA」、「反對江陳會」的決定,又有哪一件不是出自民進黨的片面主張?
又有哪一件經由民主機制?而蔡英文在此時對這些主張的立場是否堅持如故?
蔡英文一再強調,整體的問題不能切割處理。她自我表揚說,民進黨執政期間的小三通及包機做得很成功;卻似乎「切割」掉了民進黨執政八年在兩岸關係上的「整體」失敗。再如,她主張不要只追求「經濟成長率」,應當「翻轉」「重工輕農」的經濟政策;卻未交代,沒有「經濟成長率」,如何實現她的「福利社會」?另如,她又重申她的「國際多邊體系」,但仍未申論她那一套「排除中國的全球化」如何實現?
蘇貞昌是這場政見會的第一個發言者,破體就沉痛地說了一長串「不能走錯路,否則會錯失機會」的話語,令人以為他是要對民進黨八年執政「走錯了路,錯失機會」提出檢討,結果說的竟是公共交通與住宅政策;這類的政見,四年前可以說,四年後也可以說,令人覺得只是想「拖」過那十分鐘。台灣之所以不是「人人有笑容」,恐怕有比公共交通與住宅政策更重要的議題。
與蔡英文相較,蘇貞昌表現了較大的反省、歉疚與迴旋。但他說,台灣的政治,一個政黨上台,就有一半的人覺得被放棄;這說出了現象,卻未說出解藥。蘇貞昌沒有說,「領導人不能一個人決定兩岸政策」,他回到了《台灣前途決議文》,顯示他比蔡英文有立場;但是,民進黨仍是一個《台獨黨綱》高懸的政黨,且陳水扁已全盤撕毀了《台灣前途決議文》,這是否正是「一個政黨上台,就有一半的人覺得被放棄」的根本原因?
許信良能在這場政見會上,說出以前被視為「叛黨賣台」的政見,是這場政見會最大的政治成就。他認為,「一中原則」跟本不是問題,因為現今的「全球化政經體系」足可維持「兩岸現狀」。在論及產業政策時,他說,只要「大膽開放」,不要再「戒急用忍」,台灣的經濟即能巨幅成長,可以用於改善社會公平;他甚至指馬政府的開放太過保守,若像香港那樣,一年開放二千萬陸客來台,台灣的內需榮景可期。
許信良說,倘若當年宏碁不是尊奉「戒急用忍」,如今應當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企業。此外,他又痛批民進黨,在野時利用社運團體,執政後就遺棄貧弱大眾。
許信良的發言雖是洋溢浪漫,但情辭俱見真誠。尤其,他回述坎坷的政治生涯,令人驚覺昨日在台上及台下的綠營諸人,可謂沒有一人對民進黨較他付出更多、犧牲更大;他並當場問,民進黨中那一個曾任公職者比他更窮?全場哄堂大笑,但面對這位被民進黨糟蹋至此地步的前輩,綠營難道不覺笑中帶淚?
二十分鐘念稿子,三個海闊天空的提問,甚至提問者也跟著表演辱罵馬政府;這樣的政見會沒有太大意義。未來三場,應開放媒體提問,或由三人交互詰問,不要再各說各話,自說自話。
﹙文見中華民國一○○年四月十日聯合報焦點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