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12年前趙少康參選台北市長,由於許多人對李登輝的厭惡,情緒移轉到黃大洲身上,導致陳水扁獲益當選台北市長,然而賭一時之氣的我們得到了甚麼?
其實比較陳水扁跟黃大洲?我倒覺得黃大洲當初被陳水扁批鬥的大安森林公園,如今獲得多少人的讚嘆?然而,我們卻讓黃大洲落選了---遺憾。
施明德挑戰陳水扁的倒扁運動,讓我們興奮一時,然而施明德把倒扁不順利通通怪到馬英九身上,這是合理的嗎?身為台北市長,請問施明德,馬英九該怎麼做?馬英九有什麼辦法照您施明德的意見去做?
倒不下阿扁就責怪馬英九?這樣的做法合理嗎?我對施明德有點不解,特別是對比貪瀆的陳水扁,施明德對馬英九的批評?有失厚道!
我不再想賭一時之氣,哪裡有倒不下阿扁,卻去責怪馬英九的道理?
同時現在罷免民進黨的立委?好像效果也差了很多,因為光是行政程序就要走掉三個月,等罷免成功,也快要到明年年底立委改選了,這樣的罷免還有意義嗎?這樣的倒扁還有意義嗎?
民進黨願意讓阿扁繼續爛下去,那是民進黨的事,我們幹嘛替民進黨擔憂?
倒扁,不能走岔路 2006/10/08【聯合晚報社論】
從倒扁靜坐,遍地開花,到近日傳出要罷免綠營立委,倒扁運動走過一個月,動作很多,但阿扁仍在其位,反而倒扁是否走到強弩之末,是否走到偏鋒,成了關注焦點。
阿扁,何以能硬撐到底,說不下台就不下台?說到底,不過就是「臉皮夠厚」,加以掌握總統大位,可以威脅兼利誘黨內重量級人士不發動倒扁,缺乏民進黨內部的奧援,倒扁硬生生就被劃成藍綠對決。相對的,倒是倒扁力量,看似陣容浩大,卻真如一部「拼裝車」,純靠倒扁的情緒與意志硬撐到現在。但馬力終究有限,駕駛總會疲累,車上乘客還有現實生活要兼顧,一個月走下來,看得出,施明德累了,群眾累了,兵疲馬困之餘,這戲怎麼收場?
倒扁總部傳出在罷工或罷免綠委之間,意見不合。事實上,無論罷工或罷免,都有相當風險,不是徒勞無功,便是會擴大倒扁與社會的矛盾,非但倒不了扁,反而可讓阿扁躲在一旁偷笑。這顧慮,並非無的放矢,看看施明德砲口轉向馬英九,看看施明德與綠營舊友因遍地開花而公開反目,看看黃俊英的領先幅度因倒扁南下而消失,就可知倒扁若因師老兵疲,而首要目標「阿扁下台」又遲遲不能達成時,心焦氣急的結果,是大有可能「傷到同盟」、「觸及無辜」、「製造敵人」的!
其實說到底,倒扁的針對性,從頭到尾都只是一個人,那就是阿扁。倒扁,要倒的是他,至多包括一些挺他挺到非常離譜的保皇黨,這就夠了,其他綠營人士若不能拉過來參與倒扁,只要他們沈默或態度消極,這就等於是孤立阿扁,倒扁不該把他們視之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敵人。
倒扁要贏取民心,同盟與社會同情顯屬必要。走上街頭的,固然勇敢;沒上街頭然而理念一致者,亦屬同志。倒扁要擴大的是社會支持,而非「呷緊弄破碗」逼他們表態,反倒製造了倒扁與社會其他系統的緊張關係。倒扁運動一定要抓緊基本原則,要倒的是阿扁,戰場拉太大,戰線擴太長,最後是資源比施明德多太多的阿扁得利。所以,如何把倒扁轉成「施明德與阿扁」的對決,才是對施明德有利的局勢。【2006/10/08 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