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運動,無非就是一個讓年輕人做夢的地方。王建民待在美國洋基小聯盟5年,就是想要熬出登上美國大聯盟舞台的機會,沒有夢想的棒球環境,彷彿一灘死水,沒有朝氣、欠缺活力,任誰都不想多停留一刻,何況國內年輕有夢的優秀球員。 台灣棒壇其實與政治一樣,一直處於內耗的鬥爭狀態,職棒與業餘棒球形成「雙頭馬車」,各行其事、少有交集,於是出現了基層培育出來的球員到底歸誰先用的爭議?棒協極力送出好手放洋磨練,惹得職棒球團罵聲連連,眼見優秀人才不斷流失,毫無招架能力。
昨天又有增菘瑋、洪晨恩2位年輕球員加入美國職棒,列出台灣放洋的年輕球員,洋洋灑灑已有26人之多,涵蓋了美國東、西岸、加拿大與日本,多達17個球團擁有來自台灣的球員為之效命,楚材晉用,是台灣棒壇相當嚴重的問題。
以目前國際棒球大賽的競爭強度,隨著職業球員開放而愈來愈大,資源有限的台灣棒壇不得不放行基層學生球員出國打球,讓他們尋找棒球夢想之外,同時也可以增加訓練強度,以便強化台灣棒球的國際競爭能力。
棒協這種「非常時期」的做法並沒有不對,只是跳過了國內職棒這層環節,而遭到職棒球團訾議,認為沒有依循其他國家的放洋程序;然而,國內職棒球團有置喙的餘地嗎?這些球員並不是球團培育的人才,加上國內職棒環境不健全,就算勉強留得住人才、也養不起人才。
多少業餘好手進入台灣職棒球團之後,來不及發光發熱就「夢斷球場」,尤其投手的折損率最高,投球的平均壽命相當短暫;另外,台灣職棒除了訓練、比賽的強度不足之外,「黑勢力」介入的職棒環境更是加速人才來不及成長,打球的夢想舞台就已經消失了。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台灣的職棒球團有多少支球團擁有足夠資格用力「嗆聲」,球團自己的經營不上軌道,甭想吸引優秀球員投懷送抱,更難敵球員買賣的市場機制,甚至向政府尋求限制球員出國的奧援,也找不到正當的立足點。球團不築夢,如何讓球員在此追夢?
中職加油!!
愛情,重要又不重要,因為俗事煩心-朋友,就像午後咖啡,提神又享受-家庭,重要卻理不出頭緒 目前就專心工作吧,蟄伏會有收穫的<歡迎加入--兄弟聯邦>
<友善對待討厭鬼 你很可能最後會為其中一個工作>
棒球-彭政閔 籃球-林書豪 撞球-趙豐邦 桌球-莊智淵 賽車-林帛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