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表於07.24人間福報投書版,使用筆名)
通膨陰影下,工時增加,薪資卻縮水。主計處公布今年前五月平均薪資、平均經常性薪資,雙雙創下廿八年來最大幅度負成長。而今年上半年大學以上失業率4.42%,創歷年同期新高,也是所有學歷中最高的。
值得注意的是,除非物價回穩,或經濟穩定成長,否則薪資負成長現象,短期內很難扭轉。而大學畢業生愈來愈多,失業率上揚,也已不是暫時性,而是結構性長期現象。
另外,馬政府兩大社福支票昨天定案,其中的近貧補助方案,上限在家庭月收入兩萬五千元。現在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大約就是兩萬五千元,所以都是「近貧」階級,而且「看不見樂觀的未來」:因為薪資長期且大幅縮水、大學畢業生結構性長期失業。
三件事合起來看,是非常嚴重的警訊,誰又樂觀得起來?
結構性長期失業,是職種與就業市場不足的問題。以就業結構比例來說,愈底層的工作人數應該愈多,但台灣現在大學太多,底層或基礎人力工作反而沒人做。失業率升高可以預期,與其發放失業津貼,其實不如創造新的工作機會。
失業率反映了產業結構的薄弱,與政策面的不完善。廠商出走,或引進外勞,政府偏又要兼顧基本工資,使廠商成本無法降低,當然更要出走到越南等低工資國家,使台灣的就業機會更減少。
勞動政策問題,也牽涉教育政策問題。首先,大學「高中化」, 人力過剩,雇主用人反而考量要找「真正的大學畢業生」。其次,技職教育「大學化」,本來的技職、專科生,接受專業訓練後,工作沒問題。結果全部變成大學生,明明不適合念大學的人,拿到的大學文憑貶值了,比高中畢業生更難找工作。
教育部長昨天坦承,過去技職教育被忽略了,已向行政院提計劃,爭取五億元經費,強化優質高職;並將設計不同教育體系,讓每個學生適性揚才。
勞動政策、教育政策環環相扣,最終當然要連結到經濟政策。縱使兩岸直航、大陸政策開放,但「人」才是一切的根本,上至CEO下至超商店員、工廠黑手,都要有人來做。強化優質高職是好的開始,大學還要有退場機制,唯有勞動、教育政策解決,經濟才可能好起來。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