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必須窮盡一切避戰
陳長文/教授(台北市)
民國三十八年,一位將軍帶著妻子和四個孩子來到台灣。那時國民黨在大陸已全面的失敗,但將軍卻接獲指令返回大陸參戰,不久噩耗傳來,將軍戰死沙場。那位將軍就是我的父親,他去世時,我才五歲。
對我的母親和兄弟姐妹來說,那更是永難撫平的傷痛。什麼是戰爭?這就是我所能理解的戰爭。日前,呂副總統問阿妹(其實也是藉此問三軍將士、全體國民)在兩岸交火時,選擇那一邊?筆者很認真的想,如果是我會如何回答?
首先,政府少想了一件事。人民選出政府,正是希望政府保證不會讓人民陷入戰火,面臨親人離散、家園頹圮的選擇。戰爭中人民選那一邊,並非重點;重要的是,政府必須窮盡一切努力,不讓戰爭在台灣發生。然而,政府有在努力避戰嗎?
兩岸長期籠罩於戰爭陰影,在九○年代前後出現曙光。一九九○年,筆者以紅十字會秘書長的身分和大陸紅十字會簽定金門協議,我第一次感受到兩岸可能從此遠離戰爭,接著筆者受命協助籌組海基會。隨後大陸也成立了海協會。筆者深信,兩岸華人必能拋開戰爭宿命,締造和平的歷史新頁。
然而,這一段黃金時期卻維持不到五年,一九九四年李前總統接受日本記者訪問,自比摩西將帶台灣人民出埃及到應許之地,大陸方面的態度急轉而下。十年來,兩岸政府相互叫罵,無日而止,戰爭陰霾再次籠罩兩岸。所以副總統才會把兩岸關係解讀為「準戰爭狀態」。只是,這情境,孰令致之?
執政者會說,那是部署飛彈武嚇台灣的中共之錯,不譴責中共,卻指責政府,其心可議。我們並不是不譴責中共,只是中共錯了,難道我們的政府就不該被批評嗎?敵意,常是一種循環,執政者捫心自問,兩岸今日的僵局,真的只是中共的敵意造成的嗎?政府不曾助長這份敵意嗎?
以中共反對台獨的立場為例,雖然台灣人民的未來,台灣人民應有權利表達意思,但將心比心,以大陸現在的政治成熟度,要他們不反台獨,是否是強人之難?十年前,正是因為雙方有默契的迴避對方的難處,才有「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
在一中各表的模糊空間下,雖然委屈了獨派人士,但至少也沒有承諾立即統一,換得的是一個讓雙方緩衝的時間,也許等大陸更進步、更民主的時候,對台灣獨立也不那麼反彈時,再談獨立也可以啊!如果,政府硬要掀台獨這張敏感底牌,叫我們如何相信政府在努力避戰?
倘若,政府已盡一切避戰努力,最後仍面臨了戰爭,我會選擇支持政府。但若政府怠於避戰、坐任戰爭加臨台灣,我痛苦的選擇將是遠離戰爭,不再讓加諸我父親和家人的悲劇重演。請執政者不要指責選擇遠離戰爭的人民不愛國,戰爭是你們起的釁,又如何要求人民拋家棄子,用生命去餵食你們所養放出來的戰爭惡獸?
如果執政者真的憂懷民祉,就應把努力避戰當成第一要務。當政治人物輕易地將戰爭懸諸口邊時,我都會想到父親,想到戰爭帶給我和我的母親、兄姐的終身至痛。我很清楚,我們的悲劇,在那樣的時代中,並不是個案;但我更清楚,豈能不珍惜我們所擁有的和平幸福,千萬不要讓悲劇再在台灣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