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家彞鼎在丹青』
——梁丹美、丹丰、丹平、丹貝及丹卉 姊妹首度聯合畫展
受囑以拙筆書寫『傳家彞鼎在丹青』七字顏楷,在燻香嬝繞中備妥紙筆磨墨之際,腦中浮現滿是感懷與回憶。先父 鼎銘先生對子女和學子的愛護及教誨,總是本著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胸襟與正直不茍、不以物喜不為己憂的精神,導引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年幼時雖不及追隨父親學習繪畫技巧,及長我進入軍校,畢業後戎馬倥傯未嘗須臾或忘,抽睱仍以繪畫書法自學自娛。
猶記家母和姊姊們敘述戰亂時代,遷移大後方的艱辛和困苦。父親當時帶著母親和幾位姊姊逃難,絕不離身的是紙、筆和簡單的畫具。我小時候在畫桌旁總是沈靜的看著姊姊們,在父親的薰陶下輕叩藝術堂奧的大門,學習繪圖寫字、磨墨定心、沉思構圖,下筆如神的展現一幅幅的畫作。而先父書畫之餘彈奏古琴時之神態與韻律,孩子們也總是伏桌傾聽,點點滴滴縈繞在心。回憶的思緒起伏中,這就是我們在那些年成長的寫照。
大姐丹美,個性內斂含蓄,不善言辭。在畫風上多以傳統繪法表現,父親以其性格如「梅」,囑意她習水墨由「四君子」畫梅入門,並勤練用筆、用色、用水,藉以觸類旁通多項,要她在畫中表現不落俗的「如梅傲骨」。爾後數年的奮進,真如父親期望,恰如其分的在生活中表露如斯。展出之水墨畫「國之華」引宋‧黃公度詩:『不與雪霜分素豔,卻隨桃杏競芳辰。自知孤潔群心妒,故著微紅伴早春。』真如現實個性寫照。近十年旅居加拿大期間,或許是該地風情與心緒轉換,畫風亦有所改變,彩繪顯現不同往昔,色澤亮麗舒坦,有著開闊放鬆卻仍內斂的風範。
二姐丹丰,個性堅毅活潑、愛恨分明,父親囑其以畫「竹」為主,學竹子「直如竿、虛其心、守氣節。」教她以師法自然,深入竹林實際觀察、仔細寫生,將書法精髓融於畫中,真正體會到寫竹的形、神、法。鄭板橋喜竹有詩云:『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這幅水墨寫竹也是我的最愛。爾後在她雲遊各地時,無論速寫彩繪都能掌握特性,準確捕捉到人和物或建築的精、氣、神。在冰天雪地或沙漠等困境,也都能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去完成畫作。數年前我有幸被丰姊邀約伴她去義大利進行百座大教堂寫生。看著她坐在小板凳上即時就地展開水彩紙筆,仔細的描繪,把握時光完成一幅幅的畫作,非常辛苦。傍晚回到簡陋的旅館時,還利用有限的光源把當日寫生畫作修飾補色,直到深夜完成為止。整整二十一天的旅程,我寸步不離的陪伴著她,也是我們姐弟倆多年以來,相處最長的時光。她認真工作一絲不苟的態度也是我極為尊敬和佩服。
三姊丹平,個性直爽活潑善良好客、不與人爭、喜愛音樂,歌聲很美,是我們家唯一繼承母親音樂細胞的人。昔日就讀北師藝術科時,假日返家必拿作業請教父親,聆聽他評論指導與鼓勵。當時我雖年少也非常悸動於她的進步。畢業後任教於台北國語實小,桃李滿天下。我們常遇到朋友說丹平老師「是我小學最敬愛的老師!」。在隨夫婿外派中南美任公職期間,從未放棄繪畫,更領略中南美的異地文化與民俗,畫作色彩熱情奔放,寫實層次分明,陽光的溫暖揮灑在每一幅畫中,光影的變化與掌握有父親遺作的風範。這位來自東方的畫家常有機會在當地參展,深獲藝術界讚賞與青睞,作品得獎十多項,現旅居北美加州。
四姊丹貝,自小即精敏伶俐,秉性倔強不服輸。繪畫由父親啟蒙,成長歷程中多受長姊丹美,督促、指點。夫婿為知名水彩畫家,婚後藝事因耳濡目染影響與鼓勵,曾在版畫上下功夫;木刻水印「重重萱草情」展露對親情的思念;唐‧孟郊〈遊子詩〉云:『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
小妹丹卉,在台灣師大美術系畢業國中任教多年後,曾赴美進修獲得藝術雙碩士學位。接受了不同藝術環境的洗禮,觀念和畫風更是與眾姊大不相同。近年水彩創作,花卉、風景、……等,與往昔大異其趣。我曾笑問:「看天不是天,看地不是地,多彩多姿的天地,自在心中?又何時天是天,何時地是地?」欣賞她的畫有著濃濃的禪意,靜謐中露出安詳與和諧;畫作「雨濛濛」可藉宋詩云:『一水遠能白,群山陰更青。靜憐風細細,閑任雨冥冥。』父親的遺作現在都依賴她在整理保管,登錄工作也頗為費神。
丹青傳家,我們都因家傳與藝術結下不解之緣,由戰亂的時空到安居的年代,悠悠歲月、過隙光陰,她們的畫齡也分別由六十餘年到四、五十年不等;難得有此殊緣,由 鼎銘先生一系後人五姊妹,共同提供作品首度在新北市永安藝術館聯合展出,由衷感謝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的熱忱邀約、策展,並與愛好藝術的朋友分享。
梁灼華 寫於文山溝子口
2011.12.11.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