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怎么说呢?两位作者不管在中国呆过多少年,见过多少人,虽然他们反映的社会现象或问题有些是客观的。
我没有看过全书,仅从这五十个标题可以知道他们的书的一个问题,就是他们是以自己的好恶或是说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来看中国的,对于中国的现象,他们的参照物不是历史的中国、不是可能的未来的中国,参照的是他们固有的观念,这就是这五十个标题的不足之处吧。
中国的问题太复杂了,不是在中国工作个十几年就能了解中国的,还有许多东西因为文化的不同,传统的不同,自己以为重要的,别人未必就觉得那么重要,不是有一句话“甲之良药,乙之砒霜”吗?所以说呢,没有一个人完全了解一个人,没有一个国家能准确断定一个大国的前途与命运。
想起我同事说的一句话:一个富人想象中穷人生活会是多么惨淡,多么可怜,其实远不是那么回事,穷人的生活里也有快乐、也有幸福。富人是以富人的标准下的结论,但这世界上只有富人的一套标准吗?
中国是有这样多那样多的问题,但是他们以为的问题说不定我们却不那么大惊小怪,他们引以为豪的东西说不定我们却以为是问题呢。这就是人与人的不同吧。
中国已经伟大了两千年了,以后还会不会伟大?用事实去说话吧,但说不定写书的人或看书的人都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