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1 廣州日報/黃瑩
10年前,在網路泡沫的最高峰,時代華納和美國線上這兩家全球重量級資訊巨頭走到了一起。如今,兩家公司結束了10年的勉強婚姻最終分手。作為美國併購金額最大的一宗案例,兩家的結合在當時轟動一時,而如今的分手也同樣轟動世界。事實證明,這是一次史上最失敗的公司聯姻。它們為何會走到今天這樣的局面?分手後又會面臨怎樣的命運?
12月9日,爭吵了半年多的傳媒巨頭時代華納(Time Warner)和美國線上公司(AOL)終於正式分手。
這一天,美國線上及其7,000名員工將成為一家獨立的公司。昨日,從時代華納分拆出來的美國線上,其股票正式開始單獨交易。這意味著美國線上和時代華納為期十年的「世紀大合併」走到了盡頭,並以慘敗告終。
時代華納失去「現金牛」
美國線上公司首席執行長阿姆斯壯表示,作為一家獨立公司,美國線上將重新關注科技、網路媒體內容等業務。對美國線上來說,其數量巨大的線上觀眾和廣泛的知名度是最大的無形資產。
資料顯示,在今年10月份,其用戶人數比「臉譜」(facebook)和亞馬遜等網站都要多。
不過,分析人士卻指出,雖然美國線上擁有大量用戶,但願意在該網站投放廣告的公司卻很少。從時代華納分拆出去後,美國線上利潤下滑的局面可能會持續數年時間。
時代華納的日子也不會很好過。有媒體稱,分拆後,時代華納將失去美國線上這只肥壯的「現金牛」。分手之前,美國線上在時代華納現金流中的佔比約為20%。未來時代華納如何彌補失去的現金流,這將成為公司高級主管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分手之後︰分手未必是壞事
有報導稱,去年,美國線上曾為時代華納貢獻了1/3的現金流,這證明美國線上的資產還具有一定價值。不過,如今的分手結局對雙方未必是件壞事,美國線上會按一個真正的新形態公司去發展,不再受傳統媒介的管理層束縛,而時代華納集團也得以甩掉包袱,更專注於自己的核心業務。
資本:龐大的網路受眾
美國線上繼續保留的資產包括了其龐大的網路受眾,這將成為它獨立發展的有利因素。另外,不少人認為美國線上強大的知名度將是一個競爭優勢。
不過,美國線上當前的絕大多數用戶仍然來自於其撥號上網業務。當這些用戶上網時,便會自動登錄到公司網站。
但隨著寬頻的普及,撥號業務處於嚴重下滑態勢,甚至面臨從市面上消失的局面。2002年,美國線上擁有2,600萬撥號上網用戶,目前只剩下540萬。
另外,業內紛紛猜測,正在裁減1/3員工的美國線上,未來還將剝離更多的網路資產,包括即時通信服務ICQ等。
困境:搶谷歌的「殘杯冷炙」
「現在,谷歌已經基本控制了搜索和廣告世界。」分析師麥奎維指出,「其他人的全力爭奪,搶的不過是人家的殘杯冷炙而已。」
與上世紀90年代透過銷售撥號網路接入服務的盈利模式不同,從明年開始,美國線上將作為一個失敗者努力增強自己的網站和獲得更多的廣告收入以抵消撥號網路服務收入的下降。分析師本.薩切特表示,美國線上未來的發展應當依賴於自身的網路搜索服務,並引導著用戶進入與搜索內容相關的內容。
同樣,時代出版的業務縮水也很厲害,作為以雜誌為核心業務之一的時代華納,《人物》、《財富》等著名雜誌已不再景氣,出版業務有可能成為其分拆的另外一個環節。
透過分拆美國線上和時代華納有線電視業務,新的時代華納集團將更加專注,能繼續在自己的電影、電視領域做精做強。同時,它的債務包袱變得更小,在媒體變革的大背景下成功的可能性會更高。
為何分手?經營模式和資源未能很好地整合
有評論認為,導致這兩家分手的最主要原因是雙方管理層和資源沒有達到很好地整合。
這兩家企業屬於兩種完全不同的商業模式和企業文化,華納就像一批老派的西裝筆挺的人,跟習慣穿牛仔褲工作的技術人員是很難相處的。
而導致美國線上被棄的直接原因在於其越來越差並難以改善的經營困境。當前美國線上的業務已經陷入「吃老本」的境地。據國外媒體稱,至今有人仍將「AOL」一詞與那些撥號上網的業務相聯繫。
另外,美國線上「迎娶」時代華納時的市值高達1,630億美元,而分手時預估市值為34億美元,僅相當於「最初」的2.1%。
時代華納和美國線上併購轟動一時,上了《時代》雜誌的封面。
分手教訓︰從最大併購案到MBA反面教材
美國線上與時代華納的併購在當時國際上轟動一時,也是美國併購金額最大的一宗案例,但事實證明也是個最失敗的整合案例,而且如今成了若干大學MBA的反面教材。
美國線上是美國第一大網際網路入網服務商,用戶曾多達2,600萬。
時代華納是全球第一大媒體公司,其有線電視系統可以為近2100萬用戶提供服務,擁有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華納兄弟電影公司、《時代》與《財富》雜誌等著名品牌及資產。
兩家聯姻:網路繁榮的「終極象徵」
作為網路繁榮時期的「終極象徵」,美國線上公司2000年以1,470億美元收購了時代華納。這次新老媒體的結合本身承受了業界太多的期望,雙方還在控制權上展開角力。
2001年1月,時代華納為了打造多管道傳媒帝國,又反以1,630億美元的價格買下美國線上公司。
當時,時代華納還慶倖找到了進軍新媒體的強大靠山,不曾想網路泡沫促成的這樁交易隨即成為美國歷史上最糟糕的公司聯姻案並因此飽受嘲笑。
本文於 修改第 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