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沙隱村
市長:我愛羅119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人文藝術閱讀出版【沙隱村】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企業教戰手冊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台灣】我們販賣態度──《商業周刊》社長俞國定
 瀏覽5,969|回應0推薦0

我愛羅119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7.8.23 陝西中小線上

這是任何一個雜誌市場都難以想像的事情:一本嚴肅的財經類雜誌的發行量,超越同區域最大的娛樂雜誌?而這個不可思議的故事,就發生在台灣《商業周刊》和臭名昭著卻依然大行其道的《壹周刊》之間。

台灣雜誌經營教父、《商業周刊》社長俞國定,用15年時間,將一本欠債5,000萬元台幣的財經類雜誌,打造成台灣新思潮的策源地,2006年淨賺8,000多萬元新台幣。

過去十年平均每年25%的成長率造就了雜誌界獨特的商周經驗。就連其原副主編張毅君延其衣缽在大陸參與經營的《全球商業經典》也在短短一年多時間內創下7.9萬的發行量。

不是因為台灣人越來越高雅,而是因為我們抓住了台灣的精英群體,這個精英包括家庭主婦群體中的意見領袖,也包括中學生中的早慧者。俞國定隨意地著一身略皺的T恤,用極瀟灑的方式調侃著自己打敗《壹周刊》的原因。 

曾經借債度日

20年前,包括金惟純在內的4個讀書人,搭起了《商業周刊》這個爐灶。公司很快用完原始資本,出現了斷炊,只好舉債度日。15年前,在台灣某證券公司總經理位置上過得有滋有味的俞國定被金惟純誘惑而成為《商業周刊》的副社長。當時,《商業週刊》欠外債5,000萬台幣,《天下》已經在台灣發行到6萬本,而《商業周刊》始終在1萬本附近徘徊。

開始,俞國定並不知道這種糟糕的財務狀況,他在當副社長第二個月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不知不覺幫雜誌借了600萬元台幣。

借錢,對男人來說,實在是很大的磨煉。國定笑說自己開始是礙於讀書人的顏面,不好意思開口,到後來看到一個人,都會盤算此人能成為多少量級的債主。

用這樣奇怪的方式頑固存在了7年後,《商業周刊》終於實現了盈利。俞國定反思說:《商業周刊》作過很多的調整,一開始的這種困境,一方面與當時市場尚未成熟有關,另一方面也與我們當時的內容有關。


我們販賣態度

可能最初那段窮兇極惡的記憶太深刻了,成長中的《商業周刊》後來不斷增資、傍財團。美國泛太平洋集團董事長潘思源一度成為《商業周刊》的大股東,2002年,潘思源以及《商業周刊》其他股東將持有的100%股權作價4億元台幣售予李嘉誠旗下的TOM集團。

但是資本層面的轉變並不妨礙一本雜誌的成熟,尤其在《商業周刊》認準了方向之後。

當然,問題的關鍵是,這個方向是什麼?俞國定引用英國雜誌人的行話說:雜誌販賣什麼?我們不是賣資訊,不是幫你發財,我們販賣態度,販賣一種核心價值觀。

至今仍對這份雜誌保持關注的潘思源,如此描述他離開後的《商業周刊》:一些文章確實寫得很好,像他們策劃金磚四國的報導,至今令人印象深刻。潘思源說,《商業周刊》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已經成為台灣地區先進思潮的策源地之一。   

作為當年金磚四國主謀張毅君補充說,在策劃這組報導之前,他們看到了高盛的一份關於中國、巴西、俄羅斯和印度四國未來研究報告,但這個報告並沒有引起注意,經過一年的觀察,編輯部認為,這份報告觸及了一個極敏感的經濟脈動,他們決定把這個很硬的話題,轉化成可口、輕鬆的東西。

於是,《商業周刊》首次在中文世界創造了金磚四國這個名詞,並分派4組記者分赴四地深入採訪。在俄羅斯剛好趕上冰天雪地,採訪組因此未能回來過農曆年。但是他們的努力獲得回報,金磚四國的概念從此遍佈中國,這組年度報導後來獲得了亞太新聞獎

媒體的價值何在?這個每位新聞人都會自問的問題,俞國定說這十年來,他已經找到答案,那就是:對社會有發言權和解釋權,如果不能對社會發展趨勢貢獻意見,那就沒有存在價值。 

張毅君補充說,媒體最大的功能之一,就是發現那些隱而未顯的趨勢。如《商業周刊》最新一期策劃的快樂的窮國不丹,就想傳達一種新的理念:一個國家的競爭力體現不一定是GDP,國民的快樂指數更加重要。

日本很有錢,可是日本人不太快樂。一個國家應該追求什麼?當我們跟讀者講這樣的故事時,我相信他們會感動。俞國定說。

第一的背後

台灣地區共2,300萬人口,5,000多本雜誌,由於沒有刊號限制,這個市場的雜誌競爭空前慘烈。為吸引眼球,一些雜誌不惜劍走偏鋒,甚至無所不用其極。

但多年來,《商業周刊》堅持一貫的冷靜、理性的思索。與《天下》等其他的財經類、政經類專業雜誌相比,《商業周刊》提倡雅俗共賞、深入淺出,並從專業性刊物變成了精英大眾刊物,講教育、社會關懷、生活形態,內容多元化,且不斷創新。

根據世界著名第三方發行認證ABC公司調查,過去兩年內,《商業周刊》以15萬多的發行量略勝《壹周刊》。   

誠然,內容為王。但《商業周刊》的這個內容也包含兩層意思:具有新聞含金量,其次,能迅速敏捷地打中市場七寸。如《商業周刊》和《全球商業經典》聯合發佈的中國1000大上市公司排行榜,此榜不僅再次成為中國的財經界熱門話題,而且為《商業周刊》贏得1,500萬元台幣的廣告收入。

這些肯定不是全部。俞國定說:每個環節都做到第一,才能變成全部的第一。

如發行效率方面,《商業周刊》能夠做到印刷後4個小時內送到大台北所有零售點和訂戶手中,在全台灣12,000多個零售點內的鋪貨速度是12小時。

人才引進和培養方面,《全球商業》總經理張毅君介紹,自己在《商業周刊》的時候,每年都會面試上百人,招3人,而最後能在《商業周刊》存活的估計僅1人。

一個成熟的財經雜誌記者,需要泡上多年,才能出來那種韻味。俞國定舉例說,海外很多在任知名雜誌編輯,都是白髮蒼蒼的模樣。因為這是個雋永而嚴肅的行業。他說。


俞國定簡介

現任《商業周刊》社長《全球商業經典》行銷顧問、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副理事長。 

1992年加入商業周刊雜誌,12年來引領商周從無以為繼慘澹經營地步,發展到今天成為台灣發行量廣告量最大的財經媒體。商業周刊反敗為勝的事例被稱為「一個很獨特的經驗」,動腦雜誌譽為「媒體業反敗為勝的艾科卡」。 

有幸與台灣傳媒界的頂尖人物俞國定先生做了一次訪談,因而對海外辦刊的環境及理念有一個不一樣的認識。   

曾有同行問,媒體的發行部和廣告部賣的究竟是不是同一樣東西?一般人都會回答當然一樣,不就是這份媒體本身嘛!但俞國定認為不是。一個讀者買一份報紙,那是因為認同這個媒體的價值觀,廣告主在你這裡刊登廣告,那是因為你的讀者剛好符合他們商品的訴求對象。所以,發行部賣的是媒體的內容、價值觀,廣告部門賣的卻是一份媒體的讀者。媒體要想生存,增加廣告收入,最需要下功夫的是你的讀者。 

可見他的思維與眾不同,他對運作媒體的用心。 

經驗並不重要,因為經驗折舊很厲害,很快就沒用了。既然如此,什麼東西會有用呢?什麼東西使我們成為有用的人呢?就是看你是否用心。同樣做加油站的工人,為什麼這個工人跟另外一個工人如此不同?就因為另外一個用心。以我的經驗,我知道很多工作都跟用心有關。 

信心、用心,且不斷創新,這就是俞國定讓《商業週刊》走出困境的地方,也是他個人不斷走向成功的不二法則。   

現在,俞國定在大陸,主要目的看市場,看過市場後有很多感覺。滿懷熱情的俞國定喜歡用數字說話,他說:我已清楚感受到一個新的富裕階層在快速地成形中。因為富裕階層的快速成長,新的需求新的服務機會就多了。二是我看到了中國媒體基本上還是以電視為主流,其次才是報紙,而且電視所占的比率超出很多很多的。有調查表明(AC尼爾森),去年雜誌的廣告比率占總體廣告量的1.9%。但如果你去法國看,雜誌廣告占總體廣告的25%以上。在台灣地區大概是9%,美國大概是14%左右,日本是12-13%,大陸應該有5%的潛力。這個成長應該是很快的,所以我認為來中國辦媒體最有前途的是雜誌這一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170&aid=311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