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沙隱村
市長:我愛羅119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人文藝術閱讀出版【沙隱村】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文化生活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消費文化下的女性觀眾──以美國電視肥皂劇為例
 瀏覽2,878|回應0推薦0

我愛羅119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5.8.9 屈慧君

摘要:作為資本主義後期的主要文化思潮,消費文化一方面消解權威,宣揚個性、多元化,一方面過量、強勢的文化產品卻使大眾淹沒在消費的汪洋大海中而迷失方向,成為毫無判斷力的工業文明的附庸。這一矛盾在很多媒介文化產品中都存在。誕生於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商業電視肥皂劇(soap opera),現在已成為美國當代大眾文化的一個重要品種,而來自輿論界的種種指責卻從未間斷過。本文以美國肥皂劇為例,探討消費文化語境下的女性表現,並闡述本文觀點:傳媒的發展不僅使消費文化反映著「強制性壓抑」,消弭了觀眾主體的能動性,使觀眾成為被動的接受者;同時,媒體文化的多樣性,賦予受眾更大的能動性和自由度。

文化一直是純審美、無功利的藝術享受,大工業化生產、物質產品的豐富使文化戴上了消費的枷鎖,有了「不可承受之重」,消費文化也因此不斷遭到批判;而廣播電視等大眾媒體的參與,張揚了消費文化,不僅使審美通俗化,且賦予消費品特殊的「符號含義」:巧克力有了「愛情」的意義,服裝成為「身分」的象徵,消費文化成就了一個又一個神話。媒體伸發出它那無限延展的網路觸角,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我們已經說不出有哪種東西沒有經過媒體的包裝、撫摸,消費文化已不知不覺成了媒介文化。

英國學者邁克‧費塞斯通(Mike Featherstone)在他的著作《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一書中說道:「消費文化使用的是影像、記號和符號商品,它們呈現了夢想、欲望和離奇的幻想;它暗示著,在自戀式地讓自我而不是他人感到滿足時,表現的是那份羅曼蒂克式的純真和情感實現。」發端於廣播肥皂劇的美國肥皂劇,彰顯的正是這種語境和情境。誠如其名,這一節目形式從它登上電視螢幕那一刻起,就被打上消費文化的烙印:消費性、平面性、流行性、娛樂性、短暫性等,並被貶為「二流文化」。同時,肥皂劇的觀眾是一支特殊的群體:18-49歲的家庭婦女。在西方學者的研究視域內,女性是消費性、模式化、被動性和注意力分散的,因此肥皂劇節目遭受一些批判學派的質疑在所難免。

每一種理論、學說都有現實的社會、文化語境,對消費文化抱有固定成見、提消費文化就喊打的做法是不科學、不理性的。以美國肥皂劇為案例,探討消費文化對女性觀眾的影響及她們的行為表現將是有意義的。

一、美國肥皂劇的出現及發展現狀
肥皂劇的出現與當時美國環境和婦女的社會地位有密切關係。

美國在二戰後一躍成為頭號經濟強國,工業發達、物質產品極大富足。這促進了影視產業的日益興盛,並成為宣傳新消費觀念的「先頭兵」。但國內並不太平,一種揮之不去的悲觀情緒始終籠罩著:繼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後,40年代圍繞戰爭展開,50年代的冷戰僵局出現了令人思想窒息的麥卡錫主義是在20世紀50年代初,由美國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Joseph Raymond McCarthy)煽起的,在美國全國性的反共「十字軍運動」。,進入60年代,美國在越南戰場世界霸權意識處處受挫,人心渙散、人心思變。[1]

同時,在二戰後,婦女被迫把工作交給從戰場上回來的男人。20世紀50年代,美國還掀起了婦女走回家庭的運動,也就在此時,形成了「嬰兒潮」(baby boom)的社會局面。在建立在郊區的充滿各種現代物質生活便利的一個個別墅式房子裡,每一個被要求「恪盡職守」的家庭婦女像被關在籠子裡的小鳥。據一些社會學家的調查,許多現代家庭主婦都有苦悶、失落感,甚至精神崩潰。

20世紀30年代適時出現的廣播肥皂劇(soap opera)填補了家庭主婦們的空虛。因常得到肥皂商的贊助而得的名字,它一出現就呈現了文化與消費的結合。它採用起源於18世紀的英國傷感小說(sentimental novel)的形式,以家庭為背景,以吸引女性觀眾為目的。

電視肥皂劇可分為日間肥皂劇(daytime soap opera)和晚間肥皂劇(nightime soap opera)。日間肥皂劇每週播5次,晚間每週播1次。日間肥皂劇於20世紀40年代末起步,50年代初定型。70年代末進入黃金時間播放,被稱為晚間肥皂劇。著名的晚間肥皂劇《達拉斯》(Dallas)就出現於此時。80年代末,隨著經濟好轉,人們逐漸厭倦以富豪家庭為題材的晚間肥皂劇,並逐漸走向衰落。

據統計,90年代三大電視網每天播出日間肥皂劇的時間超過10小時,3,500萬人每天至少看一次日間肥皂劇,56%的大學生每週至少看一次日間肥皂劇。

美國有許多肥皂劇迷,他們閱讀肥皂劇雜誌,支持肥皂劇明星,購買載有肥皂劇情節的報紙。肥皂劇的角色非常深入人心,許多觀眾甚至給劇中人物寄去生日卡片,可的觀眾還給劇中人物寫信,建議如何育兒、如何購買衣服。

二、肥皂劇的文化特色

1.審美日常化
科技對文化的滲透,其中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藝術的媒介化趨向。藝術的媒介化以越來越多的大眾文化產品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為標誌,它表現為藝術的傳播越來越受到媒介工業技術和體制的制約。﹝2

肥皂劇內容大多涉及家庭及人際關係,多是關於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貼近生活,追隨社會潮流,融入觀眾的生活是肥皂劇的創造原則。例如1970年開播的《都是我的孩子》被認為是反映社會問題較多也比較激進的一部作品,在開播不久就以當時發生在費城的一個真實事件為背景,反映了虐待兒童問題,引起了強烈迴響。此外,這部戲裡既有越戰的陰影,也有種族衝突的風波,還反映過吸毒、雛妓等嚴重社會問題。

欣賞電視節目這種文化作品,是一個審美的過程。肥皂劇結合電視伴隨性的特徵,運用一定的技術、製作技巧,讓這種審美接收活動日常化。另外,肥皂劇節奏慢,使家庭主婦可以一邊欣賞節目,以便做家務等其他活動;不斷重複有關情節,類似家庭主婦日常生活,引起她們共鳴。

2.審美簡單化
家庭式的收視環境,隨觸即換的頻道選擇,伴隨式的閱聽方式,隨意輕鬆的媒介體驗消解了審美的儀式化、高雅化。為適應這一特點,肥皂劇像工業化社會中其他各種產品一樣,從情節設計、腳本寫作到現場實拍和後期製作,是在分工細密的流水作業中被按部就班地製作出來的。

工業化生產造成肥皂劇公式化傾向嚴重,而這些公式常常是為了迎合受眾並不高明的口味而確定下來的,某一種手法一旦取得成功,也就是說提起了觀眾的興趣,就會被當成「經典」手段保留下來,發揚下去,傳之久遠。西方電視美學家赫拉斯‧紐肯默就提出「配方式媒介」,他說:「成功的電視配方被廣為模仿……能夠存下來的配方一定是廣有觀眾的」。﹝3

3.審美功利化
在傳統的美學思維模式中,從來審美活動都是無功利目的的,即使有目的也是超乎物質的精神目的。也就是說,審美是屬於精神領域裡的活動,是人們在欣賞活動或創作活動中的一種特殊的心理現象。但肥皂劇卻讓審美享受的快感與獲得物質利益的喜悅並存,不得不承認是當今消費文化的一大特徵。

從第一部肥皂劇《指路明燈》(Guiding Light1937年最早在美國的NBC廣播電台播出,1952CBS把它改編成肥皂劇,播出以來,好評如潮,成為世界上播出時間跨度最長的一部連續劇。)到後來的《天地翻覆》、《綜合醫院》、《都是我的孩子》,肥皂劇創造了美國商業電視的奇蹟。這不僅因為其流水線作品成為廣大家庭婦女休閒娛樂的重要來源,還在於其創造的高額利潤。雖然美國的輿論界對於肥皂劇的口碑不佳,但這些每天都在喋喋不休卻好像從來也沒有真正引人注目過的淺薄無聊之作,卻為美國三大商業電視網帶來了全部收入的15%

首先,數量巨大、定位明確的觀眾──家庭婦女,或者說她們的注意力,吸引了大批各種家庭日常生活用品的製造商和銷售商。集中精力推銷遠比大眾廣告狂轟濫炸更有效。

其次,日間肥皂劇廣告價格低廉,平均每30秒鐘2-2.5萬美元,只是晚間廣告價格的1/51/10,由於日間肥皂劇每小時插播68次(夜間4次),這種薄利多銷的政策彌補了價格較低的不足。

另外,肥皂劇從來以低成本、短週期的製作著稱,在目前美國影視節目製作費極其昂貴的情況下,每週5集共5個小時的日間肥皂劇也僅有100萬美元上下。

三、肥皂劇和女性觀眾
在肥皂劇日常接收活動中,觀眾的表現如何,是被這種流行文化同質化為「單向度」的人,還是呈現出消費文化的多元性特點?

據荷蘭文化研究者伊蒽‧昂在對風靡全球的夜間肥皂劇《達拉斯》進行研究時發現,大眾在消費過程中並非完全被動,大眾有其獨立性和選擇性。大眾不是一個統一體,而只是一個集合體,它沒有統一意志,這就使消費實踐成為一個極其生動的過程,有多種發展的可能性。

這可從肥皂劇節目結構和敍事方式兩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肥皂劇一般採用開放式的節目結構。情節可以無限發展下去,有電視連續劇的特徵,情節具有連續性,依懸念吸引觀眾,觀眾可猜測劇情的發展。這樣,電視閱聽人可以自行從文本中尋找意義,並從中得到愉悅。正如費斯克在《電視文化》一書中所說,電視的流行性與電視文化的多義性有關。電視之所以能如此「流行」,正因為電視能讓不同觀眾尋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內容。

這可以從伊蒽‧昂的研究發現中得到引證。不同的社會人群和團體在觀看《達拉斯》時各自獲得不同的滿足:《達拉斯》的迷戀者有迷戀者的滿足,她們滿足於這部肥皂劇展示的「理想中的美」,喜歡其中的「漂亮的房子」,也欣賞劇中主人公的迷人的「髮型」;而對《達拉斯》持諷刺和憎惡態度的觀眾則可以在批判性的觀看中「體驗到快感」,並意識到自己「處於一種勝出並高於《達拉斯》的位置」;至於那些持既迷戀又諷刺態度的人們當然更能在觀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即處於那種諷刺地喜歡《達拉斯》地位上,這樣更能帶來特有的「歡快和開心」。﹝4

其次,特殊的敍事方式,動作少,對話多,在瑣碎的「閒聊」中建構觀眾主體的獨立存在。閒聊是「社會粘合劑」的一種形式,這種形式把肥皂劇中的人物和敍述部分連接起來。當婦女們議論這部肥皂劇時,這種閒聊又把肥皂劇與觀眾連接起來。這在觀眾與節目之間建立了一種積極的聯繫,把婦女對肥皂劇的議論認作她們沒有區分虛構與事實的能力是錯誤的。相反,這反映了婦女對節目的積極參與的態度和一種用關心自己未來生活的態度去理解劇情的渴望。正如卡茨和利布斯所指出的那樣,這些例子很清楚地告訴我們,人們討論和評價的並不是電視劇中家族之間發生的問題,而是她們自身生活的問題。﹝5

這是對女性觀眾接收行為的樂觀看法,這反映了女性對媒介文化積極主動的接收和選擇。但在接收過程中,審美的日常化和簡單化,又使她們依靠大眾媒體和廣告宣傳的那種方式來組織自己的生活,被動地接受社會強加給自己的虛假的滿足,不只不覺中失去了個性、失去了自主力,舒舒服服地成為了工業文明的奴隸,成為服從社會政治需要而又麻木地自感幸福的「單向度的人」。

另外,這些眾多的選擇,仍然只能在一種任何人也無法逃脫的文化語境和公共空間中展開,在一定的文化與經濟的場域中實施。人們遵循「商品──記號」的消費社會邏輯,自覺形成分屬不同階層、品味、情趣的社會「區隔」。即使同一階層的人們,也可能存在差異。美國著名文化批評家保羅‧福賽爾(Paul Fussel)在其暢銷書《格調》中就有精彩的論斷,人的生活品味和格調決定了人們所屬的社會階層,而這些品味格調只能從人的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他說:一個上層貧民充滿嫌惡地看一個赤貧階層人士,並非由於貧民人士的貧窮,而是由於他們糟糕的生活格調。

卡茨和利布斯在對《達拉斯》的研究中也發現:觀眾以地方文化和個人經驗來有選擇性地領悟、解釋和評價節目,有選擇性地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思想和生活中,經她們談論的東西,實際是一種集體的理解。

由分析可知,在消費文化的語境下,女性觀眾的表現呈現兩種力量的博弈。一方面,強勢、過量的媒介文化產品努力要建構女性日常生活和行為觀點,高科技傳媒的發展不斷對其受眾進行「強制性壓抑」:她們沉溺於電視營造的「仿真世界」逃避現實,模仿劇中角色進行自我安慰,順應廣告進行非理性消費等。另一方面,女性觀眾在消費媒介文化產品時,從來不是「鐵板一塊的砧板」,她們的接收行為也不是被動的、模式化的、消費主義的,她們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性接收,在欣賞中選擇性理解,並透過積極的閒聊參與媒體文化、形成選擇性認同的集體認識。

釋:
1﹞齊小新著,《美國文化研究導論》,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P94頁、P105頁、P111
2﹞金元浦,《叩問仿真時代》,山東友誼出版社,200210月,P21
3﹞金元浦,《叩問仿真時代》,山東友誼出版社,200210月,P19
4﹞轉引自蔣原倫著,《媒體文化與消費時代》,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1月,P20
5﹞張謳,《電視符號與電視文化》,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411月,P108

參考文獻:
1)邁克‧費塞斯通著,劉精明譯,《消費文化和後現代主義》,譯林出版社,2000版。
2)羅鋼、王中忱,《消費文化讀本》,前言,中國社科出版社,2003版。
3)轉引自游建榮,走向日常生活的美學意識形態──解讀社會嚴禁中的消費文化,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6月。
4)﹝英﹞湯林森,馮建三譯,《文化帝國主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5)轉引自楊伯漵,李淩淩,資本主義消費文化的演變、媒體的作用和全球化,新聞與傳播。
6)轉引自蔣道超,消費文化、身份建構、現代化──美國20世紀消費文化的流變,外語研究,20042月。
7)保羅‧福賽爾,《格調》,廣西人民出版社,20024月。
8)苗棣,日間肥皂劇──個美國式的奇蹟(上、下),現代傳播,19963)。
9)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重慶出版社,198812月。
10)﹝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遜著,馮建三胡亞敏等譯,《文化轉向》,中國社科出版社,200010月。
11)鮑德里亞,劉成富、全志剛譯,《消費社會》,南大出版社,2000年版。
12)傑姆遜講演,《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北大出版社,1997年版。
13)孔明安,《從物的消費到符號消費──鮑德里亞的消費文化理論研究》,哲學研究,2002年第11期。
14)陳建平,電視娛樂節目與消費文化,當代電視。
15)郭景萍,生產消費文化與媒體消費文化,廣東商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
16)蒲心文,《淺論西方消費文化研究》,社會科學研究,1997年第4期。
17)陳龍著,《在媒介與大眾之間:電視文化論》,學林出版社,200112月版。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3170&aid=1586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