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學者邁克‧費塞斯通(Mike Featherstone)在他的著作《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一書中說道:「消費文化使用的是影像、記號和符號商品,它們呈現了夢想、欲望和離奇的幻想;它暗示著,在自戀式地讓自我而不是他人感到滿足時,表現的是那份羅曼蒂克式的純真和情感實現。」發端於廣播肥皂劇的美國肥皂劇,彰顯的正是這種語境和情境。誠如其名,這一節目形式從它登上電視螢幕那一刻起,就被打上消費文化的烙印:消費性、平面性、流行性、娛樂性、短暫性等,並被貶為「二流文化」。同時,肥皂劇的觀眾是一支特殊的群體:18-49歲的家庭婦女。在西方學者的研究視域內,女性是消費性、模式化、被動性和注意力分散的,因此肥皂劇節目遭受一些批判學派的質疑在所難免。
美國在二戰後一躍成為頭號經濟強國,工業發達、物質產品極大富足。這促進了影視產業的日益興盛,並成為宣傳新消費觀念的「先頭兵」。但國內並不太平,一種揮之不去的悲觀情緒始終籠罩著:繼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後,40年代圍繞戰爭展開,50年代的冷戰僵局出現了令人思想窒息的麥卡錫主義(是在20世紀50年代初,由美國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Joseph Raymond McCarthy)煽起的,在美國全國性的反共「十字軍運動」。),進入60年代,美國在越南戰場世界霸權意識處處受挫,人心渙散、人心思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