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華先生江蘇省江陰縣人,生於1895年(清光緒21年),是一個動亂的年代,那年甲午戰敗,簽了屈辱的馬關條約。
劉天華九歲始進入其父所創辦的翰墨林小學,十三歲轉入常州府中學,參加了學校裡的樂隊,劉天華的音樂啟蒙是自此始。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他返回家鄉參加革命青年團,並加入樂隊擔任軍號吹奏,開始了他的音樂生涯。
1912年,隨其兄劉半農到上海,加入「開明劇社」的樂隊工作,在此期間,他接觸了西的管弦樂器與鋼琴,由於他的勤奮好學,幾致廢寢忘食,在短短兩年間,他對各種樂器都能學有所成,奠下了他日後改良國樂的基礎。
1914年,「開明劇社」解散,劉天華回到江陰,在華澄小學任教。次年其父逝世,並遭逢貧病失業,偶然在街上聽見胡琴聲,胡琴哀怨與憂鬱的鄉土音色,契合了他那沉痛與失落的心境,於是便買了一把胡琴,回家自己練起來,他在國樂傳奇的一生,便由此展開。
劉天華早期的南胡作品「病中吟」,便是在此時期醞。不久病癒,回到常常中學任教,他同時在校內建立了軍樂隊與絲竹合奏團。自此便熱衷於國樂,隨周少梅學琵琶與二胡、再隨江南琵琶大師沈肇洲學琵琶,更至河南覓名師學古琴,奠下了國樂的深厚底子,為其日後創新國樂留下契機。
1922年,由其兄劉半農的推介,進入北大的社團式課外組織「音槳研究會」擔任國樂組導師。北大的「音樂研究會」在校長蔡元培的支持下,由留學德國的音樂家蕭友梅主持,網羅了當時中國的音樂名彥,包括楊仲子、趙麗蓮、張友鶴、何靜海、羅烱之、陳德義及嘉祉(俄國人)等。後來「音樂研究會」改為「北大附設音樂傳習所」,劉天華仍繼續擔任國樂導師。
1927年,劉天華與蕭友梅、蔡元培、趙元任、劉半農、楊仲子、趙麗蓮等人組織了「國樂改進社」,倡議「擷取西樂演奏法於國樂、以西洋樂器演奏中國樂曲、及改良中國樂器」,並常為「國樂改進社」編印的「音樂雜誌」撰寫國樂改進的具體方法。其後又協助上海音專設立「國樂改進社上海分社」,努力不懈的推動國樂的改進。
當時劉天華以三十歲左右的年紀,二胡與琵琶已卓然成家,同時他小提琴的造詣,於當時亦鮮少人能及。他的努力用心學習中國及西洋的樂器與理論,到了幾乎狂熱的程度,他一方面隨燕大音樂系教授蘇路德(Suth Stahl)學理論作曲、又隨俄籍小提琴家托諾夫(Tornff)學提琴、更追隨維安德(Bliss Wiant)習和聲學。他不單只學西樂,他還學三絃、更學崑曲,在音樂世界,很少有像他那樣瘋狂,他像一塊吸水的海綿,貫通中西音樂的樂器與理論,故成就了他國樂改進的貢獻。
劉天華於1929年開始整理中國戲曲,並從事北平地區民間音樂的田野調查與整理工作。當時梅蘭芳赴美演出,為了讓西洋人對中國歌劇 ─ 京劇,有較多的了解,劇團編了一本說明書,介紹梅氏的戲劇藝術之外,更附了梅氏所唱的曲譜,這曲譜就是由梅蘭芳親自演唱,劉天華聽寫記譜的,當時能兼通中西而適任者恐亦只有劉天華一人!
1932年初春,劉天華每日跑到天橋一帶,與說書賣唱者在一起,以採集民間歌曲,記錄製譜,幾至不眠不休的地步,6月1 日他在天橋採集街頭藝人的傳統鑼鼓譜,不幸染上猩紅熱,六月八日去世!
一個生命,正在綻放熱情,並以他最大的生命能量,貢獻於自己醉心的國樂改良的時候,蘧然而逝,不禁令人扼腕惋惜!這是天華的不幸,更是中國國樂的不幸!
yaduo
註:劉天華的作品有南胡獨奏曲10首、南胡練習曲47首、琵琶獨奏曲3首、琵琶練習曲15首、國樂合奏曲一首,另有採集編篡之梅蘭芳歌曲譜、安次縣吵子會樂譜(未出版)、佛曲譜(未出版)。
病中吟 / 劉天華
閑居吟 / 劉天華
良宵 / 劉天華
悲歌 / 劉天華
野渡 / 原鄉人客棧
本文於 修改第 2 次